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到开展独立自主的产业化探索,再到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 1840年至1911年:经历西方列强的侵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
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几乎被摧毁,大量的产业被外国资本控制。
中国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抵制和反抗的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
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 1911年至1949年: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
虽然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中国民族工业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许多国营工业企业,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
例如,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大庆油田和武汉钢铁厂。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
尽管有一定的起步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1949年至1978年: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在这一时期,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例如“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中国成立了许多重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如中国一汽和中国第五机械工业公司等。
尽管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军工、航天和核能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及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其中之一就是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清朝末期,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国家政治经济面临严重危机。
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民族工业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例如,光绪年间,清政府颁布了《保护实业条例》,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清朝末期,中国的农业经济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此时,中国开始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农抑商”,商业和工业在传统文化中长期被贬低。
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开始逐渐接受工商业的观念,开始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得益于一些文化人士的努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四、特点1. 起步较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主要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时间短,规模小,技术水平低。
2. 依赖外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依赖外资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中国政府为了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大量引进外资,建立了一些外资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地区分布不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地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例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成为了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展地区。
五、结论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下面是主要的发展阶段:
1. 近代开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清朝结束之前,中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高度落后。
在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醒悟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民族工业发展的观念。
2. 开国初期(1912年-1927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积极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中央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的实业银行和工业省,推动了一些重要的民族工业项目,如航空、轮船、纺织等。
然而,由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工业发展进展缓慢。
3. 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经济遭受更严重的破坏,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领导的红军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军工厂和合作社,在物资匮乏的环境下通过自力更生的方式发展工业。
4.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鼓励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包括土地改革、工商业合作社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发展以及外援合作等措施。
该时期的重点工业发展包括机械、冶金、大型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5.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以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家重点支持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民族工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折而充满挑战。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逐渐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市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和农业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摆脱外国列强的控制,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它始于1861年,结束于1895年。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为了加强国防和振兴国家而发起的一场现代化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设备,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和机器制造厂,培养一批工程技术人才。
洋务运动的成果是显著的,中国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和机器制造厂,如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如曾国藩、李鸿章等。
但是,洋务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单一、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等。
第二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它始于1895年,结束于1949年。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是在外国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资本家为了摆脱外国列强的控制而发起的一场现代化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和企业,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如纺织、造纸、煤炭、钢铁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成果是显著的,中国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和企业,如上海纺织厂、汉阳钢铁厂等,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如纺织、造纸、煤炭、钢铁等。
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单一、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等。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它始于1949年,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而发起的一场现代化运动。
社会主义工业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工厂和企业,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如机械、电子、化工、航空、航天等。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A.重工业B.轻工业
C.农业D.第三产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张謇创办南通唐家闸“大生纱厂”的时间是
A.1879年8月3日B.1889年6月21日
C.1869年4月13日D.1899年5月23日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A.故宫博物院B.南京博物馆
C.南通博物苑D.西安博物馆
5.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在
A.甲午战争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鸦片战争之后
二、材料解析题
6.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张謇开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宗旨是什么?
(2)为什么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7.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三、问答题
8.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落后的原因。
测验评价结果:_________;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B
二、6.(1)实业救国。
(2)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7.(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
“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三、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落后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工业外受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内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