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及检测方法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7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和检测准确度现状(续)冯仁丰【摘要】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是诊断糖尿病和监测其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定义了HbA1c的被测量之后,经过各方的努力,全球各临床实验室HbA1c检测结果间的差异正逐步减小.所有提供HbA1c检测产品的厂商都不会客观地描述自己产品的弱点,只会强调其优点和临床价值.面对HbA1c检测的现状,临床实验室必须充分了解每个产品的特性及其不足之处,在将产品用于临床检测前必须验证产品的分析性能.只有确认其分析性能能够用于临床检测时,才能使用.一个实验室内必须具备2种不同检测方法的产品,这样才能识别患者样品内有无异常血红蛋白.目前,尽管人们认为免疫学方法检测HbA1c时无异常血红蛋白的干扰,但国际上尚未从临床上对各种异常血红蛋白的影响作出客观的判断.为了患者的利益,临床实验室一定要充分了解更多的信息.【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1)006【总页数】5页(P437-441)【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准确度【作者】冯仁丰【作者单位】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200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968年,RAHBAR等[1-2]首次发现糖尿病患者HbA1c升高。
40余年以后,HbA1c已成为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
自从DCCT、UKPDS等临床试验开展以来,HbA1c检测的标准化工作获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明确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由HbA1c检测确定)与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3]。
由于HbA1c检测方法的发展,各大厂商在其产品特点和检测准确度宣传上有很多针对异常血红蛋白影响HbA1c检测结果的介绍。
尤其是我国,在厂商刻意夸大宣传的情况下,临床实验室对其产品优点和缺点的了解很模糊。
其实,任何一个检测方法都有其特点和优点,也一定有不足之处。
(一)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或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金标法是两种常用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方法,它们在原理、操作流程、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异同。
一、原理1.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对血浆样品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非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信号强度,从而 quantitatively 测定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2. 金标法金标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原理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血浆样品中的糖化血红蛋白与金标记的抗糖化血红蛋白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化学发光仪测定复合物的发光强度,根据发光强度来确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二、操作流程1.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取血浆样品,处理样品使之具备色谱法测定的条件。
(2)注射样品至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经过柱分离和检测器检测。
(3)根据检测结果计算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2. 金标法(1)取血浆样品,加入金标记的抗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形成糖化血红蛋白-抗体复合物。
(2)加入化学底物,产生化学发光反应。
(3)用化学发光仪测定发光强度,根据发光强度计算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
三、应用范围1.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适用于临床检测中心或大型医院。
2. 金标法金标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以在医院的常规化验室中进行。
金标法更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诊所等地方。
四、总结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金标法是两种常用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方法,它们在原理、操作流程、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熟悉这些差异,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更好地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三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对比分析目的:评估免疫比浊法、酶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 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标本,同时用三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结果:(HPLC)法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与酶法、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差异明显,在使用免疫比浊法、酶法检测HbA1c 时,应在报告中注明方法学及标准化的溯源。
以便临床医生对检验科使用的方法学、原理与及参考范围的了解,对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案、疗效等作出正确判断。
标签: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方法学糖尿病(DM)是常见的、多系统的疾病,影响了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类的代谢,以及伴有许多退化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已经影响了数亿人,在中国同样情况严重[1]。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β链氨基酸末端缬氨酸残基结合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客观地反应测定前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已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标准,在临床上诸多方面广泛应用。
测定方法主要有电泳法、免疫法、层析法、酶法等,其中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公认的金标准检测法[1,2]。
HPLC 法需要特定的仪器,价格昂贵;免疫法、酶法由于可在生化仪上测定,所以已被广泛使用。
为了评估免疫比浊法、酶法测定HbA1c 的结果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对在我院随机抽取的40例到我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病人的标本,用三种方法检测后,对结果比对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3年5月40例在安顺市人民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病人的血标本,同时用三种方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1.2标本采集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4ml,分装两管用EDTA-2K抗凝,于2小时内同时测定。
1.3检测方法HPLC法的仪器为伯乐D-10,试剂包、校准品、质控品均为原装配套试剂。
免疫比浊法、酶法的仪器使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的试剂盒为美康试剂盒,酶法试剂盒、标准品均为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试剂。
两种不同方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目的比较硼酸亲和层析法(A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B法)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差别,选择一种方便、快捷、准确、适合大批量及自动化的检测方法。
方法A法、B法分别采用硼酸亲和层析法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对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变异系数、相关性、甘油三酯的干扰等予以评价。
结果B法在SD、CV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优于A法,而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 =0.98,表明两种方法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高甘油三酯对两种方法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A法人为影响因素大,但是无需特殊仪器,检测时间短,单独标本可随机检测,适合急诊、基层卫生机构的使用。
而B法准确度及精密度高,可进行自动化控制,测量速度快。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boric aci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 method) and ion 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B metho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glycated hemoglobin, to select a detection methods of convenient, fast, 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high-volume and automated. Methods Method A and method B were used boric aci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ion 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espectively. Evaluated the two methods about precision,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riglyceride etc. Results Method B was superior to method A in the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SD, CV, etc , whi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wo methods was 0.98, indicating that the two method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and high triglycerides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to the two methods. Conclusion Method A is easily influenced by artificial factors, but no special equipment, testing time is short, single specimens can be random testing for the emergency and the use of primary health facilities. Method B is very good in accuracy and precision, can be automated control and with high speed.[Key word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 Boric acid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生性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具有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无效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导致不同脏器的损伤、功能障碍和衰竭,目前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
糖化血红蛋白几种常见检测方法2018-8-21 15:41目前临床实验室中应用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方法基于糖化血红蛋白与非糖化血红蛋白所带的电荷不同, 如离子层析法、电泳等方法; 另一类方法基于血红蛋白上糖化基团的结构特点, 如亲和层析、离子捕获法和免疫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离子层析法(HPLC )被公认为金标法。
1. 离子层析法离子层析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且操作简单, 被临床广泛采用。
检测原理由于血红蛋白β 链N 末端缬氨酸糖化后所带电荷不同, 在偏酸溶液中总糖化血红蛋白( GH b) 及H bA 均具有阳离子的特性, 因此经过阳离子交换层析柱时可被偏酸的缓冲液平衡过的树脂来吸附, 但二者吸附率不同, GH b正电荷较少吸附率较低, HbA 正电荷较多吸附率较高。
用不同pH 的磷酸盐缓冲液可以分次洗脱出GH b 和H bA, 用KCN 可将H b转化为高铁氰化血红蛋白,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或者得到相应的H b层析谱, 其横坐标是时间, 纵坐标是百分比。
HbA1c值以百分率来表示。
现在大部分都用全自动测定仪测定,如日本TOSOH 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曾应用于美国糖尿病控制和并发证试验( DCCT) 研究, 其离子交换H PLC法是H bA1c检测的金标准。
当前推出的HLC- 723G7从开机到报告第一个结果仅需3. 6 m in, 标本无需前处理, 操作维护都非常方便, 是目前测试GH b精密度、准确性最高的方法。
国内主要采用Bio- Rex70阳离子树脂微柱层析法, 其微柱可重复使用多次,更大型的仪器有SCIENTIFIC公司的Hb- Gold, 除可全自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外, 还可分离检测血红蛋白的600多种变异体和亚型, 用于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诊断。
但其缺点是价格昂贵, 仅在一些发达国家使用, 且容易受到如下干扰: 胎儿血红蛋白(H B -F)与HbA1 c的带电性很相近, 在离子交换HPLC分析图上可能呈现一个独立的H b- F 峰, 也可能与H bA1c 峰重叠( 视离子交换柱的分辨能力而定)。
糖化血红蛋白国际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它可以反映出人体血糖的平均水平。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其国际标准的制定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统一全球范围内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释,从而使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信度。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是由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共同发布的,其标准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
根据国际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HPLC)和免疫测定法(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这两种方法都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较好的重复性,能够准确地测定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此外,国际标准还规定了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范围和临床意义的解释,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根据标准化的结果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
在临床应用中,糖化血红蛋白国际标准的制定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客观、标准化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准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国际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释,有利于开展多中心、多地区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为糖尿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动糖尿病研究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国际标准的重要性,积极推广和应用国际标准,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国际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各国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医疗工作者能够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防治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