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黄浦初三语文二模含答案
- 格式:wps
- 大小:88.53 KB
- 文档页数:8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一阅读(80分)(一)(16分)1.(2分)B2.(2分)卖桔子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研究经济理论。
3.(3分)C4.(2分)强调顾客相信自己买到了足够便宜的商品。
5.(3分)照应标题,用卖桔贯穿全文;(1分)与首段呼应,突出实证研究的重要性;(1分)肯定自己的研究结论,委婉批评史德拉的观点。
(1分)6.(4分)可以同时同地将顾客分开来获取利润;顾客付价的高低有时与顾客所掌握的讯息有关;特定情况下,只有价格分歧才能赚到钱。
(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二)(20分)7.(2分)增强语势;(1分)表明二郎镇先民未必是隐居者,进而猜测他们定居此地的各种缘由。
(1分)8.(3分)从程度上,对形容的事物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了“二郎镇”与“大山之外”的不同。
(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9.(3分)照应第②段的“静谧”,(1分)进一步表现了街巷古老、神秘和幽深的特点,(1分)体现了作者对街巷由浅入深的认识体验。
(1分)10.(2分)酒中有悠长的民族文化历史,有丰富的百姓生活。
11.(6分)A E12.(4分)全文以游踪(或赤水)为线索,文章浑然一体;(1分)文章先写边地的“寂寞”,与后文写“不再是寂寞边地了”形成鲜明对照;(2分)突出了边地经济的繁华和文化的丰富。
(1分)(三)(6分)13.(1)失之东隅(2)惠风和畅(3)迷花倚石忽已暝(4)香雾云鬟湿(5)刘郎才气(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7)樯倾楫摧(8)登东皋以舒啸(四)(9分)14.(2分)D15.(4分)千年的慢与流逝的速对比、一日的短与难熬的长对比;(1分)千年与一日的对比,千年犹速与一日为长对比;(1分)突出心理感觉上的反差(或矛盾),(1分)表达了盛世遗恨和现实悲愁的伤感。
(1分)16.(3分)登楼所见,感慨汉、魏气象,已为陈迹;(1分)故乡沦落、辗转漂泊、征战思归;(1分)将个人的坎坷命运和国家的衰败动荡结合起来,丰富了“自伤”内涵。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竹枝词》)2、,铁马冰阿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月松间照,_ 。
(《山居秋暝》)4、锦帽貂裘,_,_。
(《江城子·密州出猎》)5、斯是陋室,_,(《陋室铭》)6、_,其余则熙熙而乐。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斌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锐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识尽”在词中的意思是_ 。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
B “少年”在词中的意思是年轻的时候。
C “为赋新词”的意思是写出新赋新词。
D “强说愁”指的是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9、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
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_ 。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役物而君之.11、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金山区2012年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6、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除本诗之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它作品有_______(2分)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
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C.颔联和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海市黄浦区201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9、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役物而君之.11、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C 是鼠之黠也赞美老鼠虽小但智慧超人。
D 乌在其为智也揭示人的智慧更胜一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王文正①在相府日,未归第②。
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丞令人首取二壶,其妇曰:上赐也,俟相公归视。
即欲持去。
兄怒,擎梃击壶皆碎,酝③流盈地。
夫人恶之,不令扫却④。
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具道所以然。
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
余无他言。
【注释】①王文正:北宋名相王旦,谥号文正。
②归第:回家。
③酝;酒。
④却:去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上遣使赐御酒十器( ) (2)酝流盈地( )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文正从左到右地来回打听这样的原因。
B 王文正向全部近旁侍者打听这样的原因。
C 近旁侍者全部向王文正讲述这样的原因。
D 近旁侍者向王文正详细讲述这样的原因。
14、其妇即欲持去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王文正的品质。
(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重金属污染就在你身边①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黄鹤楼》)(2)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_____,酒旗儿风外飐。
(《水仙子•咏江南》)(4)______?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5)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突破3亿。
(微信图标如图)(1)以“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作为宣传语的目的是______。
(2)请写一段介绍微信图标的话。
(80字左右)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中的“孤蓬”喻指______。
(2)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______ 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去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家喻户晓,浑然天成。
它们令人愉悦、热爱生命。
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
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快乐!③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
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我总觉得他的沉重的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
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绮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他能自解。
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
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
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
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
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也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
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
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⑤这就是才华。
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
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
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
柴可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
黄浦区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6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2分)㈠默写(18分)1.水何澹澹,。
(《观沧海》)2.,雨后全无叶底花。
(《雨晴》)3.,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4.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 (《孔孟论学》)6.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7—8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7.上曲的作者是元代(人名)。
曲中“看沙鸥舞再三”与我们学过的“沙鸥翔集”这一描写异曲同工,“沙鸥翔集”出自课文《》。
(2分)8.下列对于《水仙子•咏江南》一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曲用到了“一”、“两”、“再三”、“十”等词,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呈现出一幅真实的画面。
B.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既有江上雾霭弥漫、烟云缭绕的静态之美,也有沙鸥起舞、风吹帘动的动态之美。
C.本曲中“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先写远方的画船,再写近处的酒店酒旗,条理清晰,而且极富层次感。
D.曲中“爱杀江南”句中的“杀”有口语色彩,表示程度之深,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凸显了主旨。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 下列关于上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与简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装…………订…………线………………………………………………2012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第一部分[来源:学,科,网][来源:Z&x x&k.C o m]第二部分[来源:学_科_网]第三部分学科网]总分一二三四得分第一部分(1~6题 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生命中总有些难以跨过的沟沟坎坎,有人澳恼,有人沮丧。
但如果不跨过去,你的一生也许就平庸下去。
要问怎样跨过去呢?身处决境的时候,不妨舍得一点我们的矜持和所谓的自尊,因为当你成功时,这些舍得的东西会加倍地回来。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沮.( )丧②平庸.(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应改为②应改为2.改正下列病句,每句只改动一处。
(2分)(1)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改正:(2)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改正: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得分评卷人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2分)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连天蔽日的杉木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和森林带。
2012年初三语文模拟试卷(二)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jiǎo( )洁②荒dàn( ) ③chuō( )穿④xī()锐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乡村生态园里面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游人们蜂涌而至,可停车太难,很多人一愁莫展。
小王废尽心思才占到一个车位,可得不尝失,新车被路旁的树杈蹭掉了一小块漆,他心疼不已。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②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 )《三峡》)③,。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④子日:“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⑤,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⑥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⑦曰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⑧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4.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3分)最近校车事故频发,凸显出我国校车的安全问题,并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调查表说说导致我国校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部分校车事故统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5分)①《格列佛游记》描写了航海家格列佛在四个不同的国度所遇到的奇趣事,“宫廷游戏”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游戏的目的是什么?那里的官员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这说明了什么?(3分)②在那里的语言学校里,三个教授正在热烈地讨论如何改进本国的语言,根据他们的计划你猜他们当时会用哪种说话(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2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6—9题。
【语文中考】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