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0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4节光的折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教学用具】塑料桶、手电筒、铁架台、刻度盘、细铁丝、石块、细线、水、“小鱼”模型.┃教学过程设计┃2.课前提问: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借助光的反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导入新课活动“刺鱼”活动(学生)各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如图1)通过10cm左右的细线绑在石块上(小鱼容易从细线上拉落),浸入水中,使“鱼”潜入水中较深的位置.图1(学生)各小组挑选一名代表,用细铁丝作鱼叉,快速向“鱼”刺去,把“鱼”刺出水面为成功,只准刺两次,看哪个小组能够成功.制造悬念,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取折射的直观表象和“偏折”的感性经验.教师问失败的同学,是否对准了“鱼”,学生点头.学生问:为什么刺不到“鱼”?教师因势利导,指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引出课题.进行新课一、光的折射概念演示实验:(如图2)取塑料桶,把手电筒安装在铁架台上,打开电筒,让光斜射入水中,从桶的侧面可以观察到一个光亮的点B,加入热水,观察现象.图2学生观察到光亮的点不在原来的B点,而是下移到另一点,说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引出光的折射概念.模仿光的反射规律,确定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二、光的折射规律推导小组实验1学生:安装器材,再把刻度盘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下,盘的顶部略高出桶的边缘,加入热水,使水与水平方向的直径相平,用铁夹夹住电筒,使电筒通路,让电筒的光平行并贴近于刻度盘面,并使入射点在圆心(竖直方向的直径表示法线),(通过热水的水蒸气在水面液化的水雾)观察入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举手发言.)通过简单实验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同学之间交流、评比.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论,让学生理解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情况.补充特殊情况,让学生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图3教师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红色的粉笔画在白纸上,标上相应的字母.请一位同学把它画在黑板上.大致可以得到如图3中(2)所示的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三条线以及位置关系.(学生画在白纸上,展示.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做好实验.)小组实验2把光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判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绘出如图3(3)中所示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三、光路可逆模仿光的反射现象.四、课堂练习(甲、乙、丙三位同学板演)图4五、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解释“刺鱼”失败原因.a.让个别学生往更深的位置刺“鱼”.b.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动画,得出“鱼”的位置变浅了的结论.体验光的折射的错觉.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4节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二、光的折射规律条件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结论: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条件b:光垂直射入水中.结论:传播方向不改变.三、光路可逆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刺鱼”失败.2.水池变浅.3.硬币再现.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共2课时第一课时光的折射规律【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折射规律.3.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重点】光的折射规律.【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点光的折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1-82,完成以下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3.光的折射光路图中的有关概念.(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2)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5.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合作探究】演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吗?垂直入射呢?答:斜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光在反射面处发生了偏折.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2.与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还是靠近法线?答:靠近.3.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4.将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答: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教师点拨】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折射的规律(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能】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利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归纳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体验由于折射带来的错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亲近自然及擅于思考的习惯.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重点】理解光的折射.【难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知识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2-83,完成以下问题: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觉得物体离水面更近了.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光线看过去,认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所以看到的是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合作探究】演示一作图解释“叉鱼”的折射原理.演示二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怎样变化?演示三海市蜃楼形成海市蜃楼时,远处物体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线,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折射,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演示四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向上弯折【教师点拨】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并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线.2.两条以上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处是虚像的位置,一条延长线无法确定位置.3.折射所成虚像只是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实位置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位置均比实物高.【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A )甲乙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常见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了、海市蜃楼、池水变浅、钢笔错位等.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4节光的折射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
重点:光的折射概念及规律。
难点: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漫画,描述的是一位老人在河边洗澡时发生的故事。
漫画中的老人看到的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深还是浅?它对人们有何警示作用?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光的折射自主阅读教材P81~8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4.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
5.如图所示是光线在空气中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形,其中MM′⊥NN′,∠3=∠6,指出入射光线是BO,折射光线是OA,界面是MN′,入射角是∠4,反射角是∠5,折射角是∠2,空气在界面的左侧。
知识板块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阅读教材P82~8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6.如图所示,星期天,小明和爷爷泛着小舟到湖中叉鱼,为了叉到鱼,小明应向看到鱼的下方掷鱼叉;如果小明改用激光枪捕鱼,则小明应瞄准看到鱼的位置开始射击。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乙位置(选填“甲”或“乙”)。
8.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觉得物体离水面更近(选填“远”或“近”)了。
第4节光的折射共2课时第一课时光的折射规律【知识与技术】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时的折射规律.3.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惹起的错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2.培育学生在学习中的沟通、团结和协作精神.【要点】光的折射规律.【难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点光的折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81-82,达成以下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流传;光从空气射向水面会发生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3.光的折射光路图中的相关观点.(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才会发生折射现象.(2) 折射角是折射光芒与法线的夹角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折射光芒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流传方向不变.5.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合作研究】演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色让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一样的角度射入水中,察看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1.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的流传方向吗?垂直入射呢?答:斜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会改变,光在反射面处发生了偏折.垂直入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不变.2.与入射光芒对比,折射光芒是偏离仍是凑近法线?答:凑近.3.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4.将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会察看到什么现象?答: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逆着本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教师点拨】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芒跟入射光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分别位于法线的双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 或减小 ) ,折射角也增大 ( 或减小 ) ;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4.当入射光芒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流传方向不改变.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玻璃 ) 中时,流传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类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2.光折射的规律(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 ( 或其余介质 ) 中时,折射光芒倾向法线 (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2)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3)光垂直入射光阴的流传方向不变.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达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与技术】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说光的折射现象.【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到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利用所学知识简单剖析和概括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体验因为折射带来的错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培育亲密自然及擅于思虑的习惯.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要点】理解光的折射.【难点】解说生活中常有的折射现象.知识点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82-83,达成以下问题: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感觉物体离水面更近了.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逆着光芒看过去,以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因此看到的是光芒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合作研究】演示一作图解说“叉鱼”的折射原理.演示二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会如何变化?演示三空中楼阁形成空中楼阁时,远处物体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芒,因为不一样高度空气的疏密不一样而发生折射,渐渐弯向地面,进入察看者的眼睛,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物体.演示四水中的筷子为何向上弯折【教师点拨】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其实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芒.2.两条以上光芒的反向延伸线订交处是虚像的地点,一条延伸线没法确立地点.3.折射所成虚像不过人依据光沿直线流传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切地点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地点均比实物高.【跟进训练】1.如下图的四种情形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挪动到某一地点时看不见硬币( 如图甲 ) ,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了( 如图乙 )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由分别是( A )甲乙A.光的直线流传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流传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流传常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了、空中楼阁、池水变浅、钢笔错位等.达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4节 光的折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
重点:光的折射概念及规律。
难点: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漫画,描述的是一位老人在河边洗澡时发生的故事。
漫画中的老人看到的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深还是浅?它对人们有何警示作用?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 光的折射
自主阅读教材P81~8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
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4.画出图中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
5.如图所示是光线在空气中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形,其中MM′⊥NN′,∠3=∠6,指出入射光线是BO,折射
光线是OA,界面是MN′,入射角是∠4,反射角是∠5,折射角是∠2,空气在界面的左侧。
知识板块二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自主阅读教材P82~8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如图所示,星期天,小明和爷爷泛着小舟到湖中叉鱼,为了叉到鱼,小明应向看到鱼的下方掷鱼叉;如果
小明改用激光枪捕鱼,则小明应瞄准看到鱼的位置开始射击。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
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乙位置(选填“甲”或“乙”)。
8.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觉得物体离水面更近(选填“远”或“近”)了。这是由于光从水(选填
“空气”或“水”)中斜射入空气(选填“空气”或“水”)中时,折射角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
角,我们逆着光线看过去,认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所以看到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
对学: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
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
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方案 如图所示,打开红光激光电筒,让一束光沿这一平面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观察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的位置,分析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偏折情况;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注意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
思考: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如何偏折?偏向法线。光发生折射时是否遵循光路可逆原理?遵循
光路可逆原理。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