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书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书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书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书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

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传动实验台构成

转矩转速传感器测量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工作

实验步骤

四、试验分析和报告要求

五、实验注意事项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转速、扭矩和功率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掌握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测试原理和方法。

3.了解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随转速和载荷间变化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

1. 车辆传动实验台构成

车辆传动实验台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由由原动机(带变频调速的电动机)、传感器(转速扭矩测量仪)、汽车变速器(SG135-2)、负荷(拖动发电机)组成。变速器的转矩、转速信号分别由传感器的两条信号线接入到扭矩仪上读出。

图1 汽车传动实验台安装方式

图2 汽车传动实验台与转速转矩测试分析系统

输入端信号

输出端信号

2.转矩转速传感器测量原理和方法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弹性轴、两组磁电信号发生器,把被测转矩、转速转换成具有相位差的两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而其相位差的变化部分又与被测转矩成正比。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

图3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轴的两端安装有两只信号齿轮,在两齿轮的上方各装有一组信号线圈,在信号线圈内均装有磁钢,与信号齿轮组成磁电信号发生器。当信号齿轮随弹性轴转动时,由于信号齿轮的齿顶及齿谷交替周期性的扫过磁钢的底部,使气隙磁导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线圈内部的磁通量亦产生周期性变化,使线圈中感生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来测量转速。这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与其安装的相对位置及弹性轴所传递扭矩的大小及方向有关。当弹性轴不受扭时,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只与信号线圈及齿轮的安装相对位置有关,这一相位差一般称为初始相位差,在设计制造时,使其相差半个齿距左右,即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初始相位差在180度左右。在弹性轴受扭时,将产生扭转变形,使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相位差变化的绝对值与转矩的大小成正比。把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用专用电缆线送入JW型微机扭矩仪,即可得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精确值。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工作

1)检查机械部分与电器部分线路是否连接好,控制面板上的按扭和旋扭是否复位。

2)合上测试装置的电源开关,总电源灯亮;拧开JW-2A微机扭矩仪总钥匙开关,这时显示仪表上电;启动系统,此时系统启动按扭灯亮。

3)扭矩调零,转速调零。

2. 实验步骤和记录

1)在系统启动至少30秒以后,按下拖动使能按扭,此时加载启动按扭灯亮

2)按下加载使能按扭,此时拖动使能按扭灯亮。

3)然后按以下三种情况顺时针慢慢拖动给定旋动和加载给定旋扭,把转速转矩调到所需要的值,将数据记录到下面表格。

4)固定输入转速、固定加载扭矩:(每隔10S采样一次)

5)固定加载扭矩、改变输入转速:mi=80 N/m(做转速——功率曲线)

表格2:

6)固定输入转速、改变加载扭:ni=800r/min(做扭矩——功率曲线)

7)试验完成后,先把缓慢将加载给定旋扭逆时针旋到原位,再把缓慢将拖动给定旋扭逆时针旋到原位。

8)待系统稳定停下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拖动停止按扭.一分钟以后,按下系统停止,然后关闭钥匙开关,关闭总电源。

四、试验分析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内容包括:转速、扭矩和功率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测试原理和方法;试验数据、传动效率随转速和载荷间变化的关系及其变化曲线图;结果分析、回答思考问题和试验体会。

思考问题:

1)汽车变速器的功率损失主要是什么?

2)影响汽车变速器的功率损失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提高汽车变速器的机械效率?

五、注意事项

4)系统运行过程中不能停电,否则会对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5)每一步操作后都要预留足够的响应时间,保证系统正确运行,其间不要进行其他操作,避免系统逻辑系统误动作带来毁灭性破坏。

6)加载电机转速不能高于3000转,拖动电机转速不能高于4500转, 否则系统会自动急停,其冲击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7)系统停止后,需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释放大电容电抗器上的残余电量,至少5分钟以后才能从新系统启动,避免冲击电容电感,对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8)机械系统均属高速旋转机械,操作时要尽量避免站危险位置;电器系统属高压大电流系统, 要尽量保持电器柜门关闭,注意人生安全.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分析

西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姓名:孙伟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班级:2012 机制(2)班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 学号:222012322220063 指导教师:冀杰

2015 年06 月24 日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分析 摘要: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变速器(CVT,即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同传统的变速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传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以及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优点。此外,它作为轿车发展的一项先进技术适合我国轿车变速器发展的要求,并且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以及分析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并系统的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和当前的技术状况,对金属带式变速器与其他类型的变速器的优点,缺点进行比较说明在机械式无级变速传动中,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无论是在转矩传递能力还是在传动效率方面均优于其他类型的机械式无级变速器传动。 关键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机械式变速器;CVT 1.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概述 1.1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无极变速技术最早诞生于于一百多年前,一位荷兰工程师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级变速传动机构。而无极变速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则可以追溯到1886年,德国奔驰公司将V型橡胶带式无极变速机构安装在该公司生产的汽油机汽车上。由于橡胶带式无级变速机构存在功率有限(转矩局限于135Nm以下),离合器工作不稳定,液压泵、传动带和夹紧机构的能量损失较大等缺陷,因而没有被汽车行业普遍接受。然而提高传动带性能和无级变速传递功率极限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将液力变矩器集成到无级变速系统中,主、从动轮的夹紧力实现电子化控制,在CVT中采用节能泵,传动带用金属带代替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虚拟测试系统研究

?316?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15(3) Computer Measurement &Control 自动化测试 中华测控网https://www.doczj.com/doc/1815228823.html, 收稿日期:2006-05-06; 修回日期:2006-06-19。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基金资助项目(040408)。 作者简介:李 伟(1965-),重庆人,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控制方向的研究。 文章编号:1671-4598(2007)03-0316-03 中图分类号:TP274;U46314 文献标识码:B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虚拟测试系统研究 李 伟,张德明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是一种利用电动机直接为汽车转向系统提供助力的高新技术,代表着未来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而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EPS 系统测试仪器,而传统的测试系统在便捷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针对这种情况,文中应用目前最流行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 软件开发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虚拟测试仪器;考虑到LabVIEW 软件不直接支持第三方数据采集卡的背景,提出了基于LabV IEW 软件的单片机、PC 机串口通信的测试方案,并成功开发了该虚拟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工作可靠、开发成本低等优点,对相关虚拟测试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LabV IEW ;串口通信;虚拟测试 R esearch on Virtual test System of Automobile Electric Pow er Steering Li Wei ,Zhang Deming (College of Machine -Electronic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China ) Abstract :Automobil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is one superior technique which supplies power to steering system of automobile wit h motor directly 1it has become one sign of fut 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igh technique of automobile 1So ,a convenient and quickly testing inst rument is needed 1While t he current testing instrument s are not so satisfactory ,for t his reason t he virtual test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software is developed 1Under t he grounds t hat LabVIEW can not directly support data acquisition board of t hird party 1a test plan t hrough seri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single board and PC wit h LabVIEW is presented 1Some functions of automobile elect 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were tested by t his virt ual testing system ,t he test result showed t he virtual test system has many virtues such as convenient ,stabili 2zation and low expenses 1So ,it has some value of using for reference 1 K ey w ords :EPS ;LabVIEW ;series communication ;virtual testing 0 引言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 简称EPS )是一种用电动机直接为汽车转向系统提供助力的高新技术,具有传统液力助力转向所不具有的低能耗、环保、高主动安全性等优点,代表着未来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外该项技术趋近成熟,国内则处于研究试验阶段,从而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EPS 系统测试工具。而目前所采用的传统测试系统在便捷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熟悉运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 )所开发出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V IEW 的基础上和在LabV IEW 软件不直接支持第三方数据采集卡的背景下,自制数据采集卡,利用上、下位机通过串口通信的办法,开发出一套高效率的EPS 虚拟测试仪器。 所谓的虚拟仪器,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 I )于1986年首次提出,就是用户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需求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虚拟仪器的概念打破了传统仪器由厂家定义,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要求而改变其相应功能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和扩展传统测试系统和仪器的功能。“软件就是仪器”是虚拟仪器概念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表述。 1  测试系统硬件开发 111 EPS 工作原理 EPS 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转向助力的动力转向系统, 根据电机布置位置的不同,分为转向轴助力式(Column Type )、小齿轮助力式(Pinion Type )、齿条助力式(Rack Type )3种型式。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图 所谓的EPS 系统就是在原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 了车速传感器、转矩转角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动机及其传动机构,直接利用电动机驱动转向轴提供助力转矩。转矩转角传感器测量转矩与方向盘转角大小并和车速信号一起送入电子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得到的信号判断是否助力以及助力的方向。若需要助力,则依照既定的控制策略计算电机助力转矩的大小并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给驱动电路。后者提供相应的电压或者电流给电动机。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向轴

汽车性能台架实

汽车性能台架实

作者: 日期:

实验1整车性能台架实验 1.1实验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的动手操作,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整车台架实验的主要内容,熟悉汽车台架测量部分评价指标的方法,并加深对汽车评价参数的理解。 1.1.2 实验要求 1 )掌握汽车台架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了解其主要功用及构造; 3 )对所得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4)撰写实验报告。 1.2实验场地与设备: 1.2.1 场地 测量实验室一间 1.2.2设备: 1 )底盘测功机; 2 )实验车一辆; 3 )冷却风扇。 1.3测功机构造与工作原理 1.3.1构造 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引 导系统等构成。普通型道路模拟系统如图I所示。 1.机聲 2.功能吸收皱■3+史速禅氛凄丽5-途度传感祥 心联轴节7.举畀辭B-朋动甜亠KW 10丸传整霸 1.3.2阳工作原理衬商唧F —盘译「曲苗珞却坦r 沖塔黑』於济由电涡流测功机结构图可知,感应子主要 由旋转部分和摆动部分(电枢和励磁线圈)组成。转子轴上的感应子形状犹如齿轮,与转子同轴装有一个直流励磁线圈。当励磁线圈组通以直流电流时,其周围便有磁场存在,那么围绕励磁组就产生一闭

合磁通。很明显,位于绕组左侧的感应子具有一个极性,右侧具有相反的极性。旋转时,由于磁密值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涡流,此涡流产生的磁场同产生它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与被试机反向的制动力矩,使电枢摆动,通过电枢上的力臂,将制动力传给测量装置。 转速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磁电转速传感器和装于主轴的60齿牙盘,将转速信号转 换成电信号输出。 1.4.1实验内容与步骤 1.4.1 实验条件 环境温度:0-40 ° C;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5% 大气压力80-10kpa 1.4.2 实验车辆载荷 除有特殊规定外,轿车为规定乘员数的一半(取整数) 1.4.3试验车辆应预热至正常工作温度,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规定,左右轮胎花纹应一致; 1.4.4 底盘测功机应进行预热; 1.4.5 记录环境温度等相关数据; 1.4.6 测量汽车各档位中车速和驱动力。 图2-6料车驱动力图1.4.7测量汽车各档位中车速与功率的数值 1.4.8 测量汽车某档位的外特性与部分负荷特性中功率与转矩的数值。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了解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的动力是由发动机产生的。而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传递到车轮。变速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所以,了解变速器的发展历史是每个爱车人所必需的。变速器的基本作用是: 1)改动传动比,降速增扭。 2)利用倒档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 3)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且便于汽车起动、怠速、换挡和动力输出。 近百年,变速器经历了用变速杆改变链条的传动比→手动变速器→有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历史。 1、早起汽车传动系统 早期的汽车传动系统,从发动机到车轮之间的动力形式很简单。发动机驱动一组锥齿减速齿轮,再传动到一根轴和皮带轮。皮带轮和驱动桥上的内齿轮啮合,使汽车行驶,大齿轮用来加速,能使汽车达到32 km/h的速度。如果遇到上坡,而爬坡能力不够时,驾驶员就停下车子,把小链轮啮合后进行驱动。 世界上第一辆汽油汽车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886年同时宣告制成,卡尔·本茨制造的是三轮汽车,后者制造的是四轮汽车。在三轮汽车中,汽油机发动以后,动力经齿轮和链条传至后轴,后轴系两个半轴,中间装有差速器,有利于车辆转弯。

前轮架位于一个叉形结构架上,类似现代自行车的前叉装置,上面有转向手柄,用来操纵车辆转弯。这辆车上还装有变速杆,用来改变链条的传动比,使车速快慢自如. 2、手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靠驾驶员直接操纵换挡手柄换挡,为汽车最初普遍采用。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的汽车变速器只有3个档位,只有高速档具备同步器。当时驾驶员驾驶车辆时,必须有很好的技术,才能平顺地换档。发展至今,大多数手动变速器也搭载有5档,甚至6档速率。低档速率对节约燃料有好处,加快速度需要变高速档。 手动变速器(MT)主要采用齿轮传动的降速增扭原理,变速器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一对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传动时,若小齿动时,输出转速就增高。汽车行驶时的换挡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器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 12122112M M z z n n i === z 1,n 1,M 1,主动齿轮的参数;z 2,n 2,M 2为从动齿轮的参数。如图1 所示: 图1 工作原理

某车型变速器设计设计任务书

中 北 大 学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 专
院、系: 业:
机电工程学院车辆与动力工程系 车辆工程 刘猛 学 号: 0801014210
学 生 姓 名: 设 计 题 目:
某车型变速器设计
起 迄 日 期 : 2012 年 2 月 13 日 ~2012 年 6 月 15 日 指 导 教 师: 系 主 任: 仝志辉 董小瑞
发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2 月 12 日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1.毕业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任务:①掌握汽车变速器设计的方法与计算过程。②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设计该车 型的变速器齿轮,轴的参数,包括变速器齿轮接触力,弯曲应力、轴的输出扭转力, 计算及强度校核。③设计变速器的操纵机构,选择同步器。 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车辆专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内容:
原始数据:
类别 发动机型号 满载质量(kg) 最高转速(r/min) 最大扭矩(N·m/) 最大功率(Kw) 主减速比 i0 驱动车轮的滚动半径 rr(mm) 参数 2.5LV6 1860kg 6000r/min 185/3500 136 4.8 340
技术要求: ①熟悉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给定的参数,对其相应变速器进行设计; ②设计出该变速器,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强度校核, ③应用二维、三维软件绘制出该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工程图和实体模型。 工作要求: ①查阅相关文献 15 篇以上,其中至少有 3 篇以上相关外文文献,准备资料,进行开 题,并将其中一篇不少于 2000 词的外文资料翻译成汉语; ②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要求; ③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篇。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汽车转向系统检测与维修要点

摘要: 本文阐述了汽车转向系统各个部分的作用、组成、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同时提出了对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的可行方案;采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个问题都有良好的认识,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良好的总结归纳,以此进一步熟悉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各方面知识,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前提下,用实际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关键词:转向;故障;诊断;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绪论 (2) 1.1 什么是汽车转向系统 (2) 1.2 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2) 1.3 转向系统简介及工作原理 (3) 二、汽车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7) 2.1 机械转向系故障诊断 (7) 三、对汽车转向系统的故障进行维修 (9) 3.1机械转向系的维修 (9) 3.2动力转向系的维修 (10) 四、结论 (14) 谢辞 (15) 参考文献 (16) 绪论:

转向系统: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steering system)。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汽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 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完全靠驾驶员手力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机械转向系统。 借助动力来操纵的转向系统称为动力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现代汽车转向装置的设计趋势主要向适应汽车高速行驶的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轻便性、低成本、低油耗、大批量专业化生产发展。 通过本次毕业论文对转向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结合通过实习了解的知识对转向系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转向系统的深入认识 一论述 1.1什么是汽车转向系统 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称为汽车转向系统(steering system)。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汽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汽车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都是汽车安全必须要重视的两个系统。 1.2汽车转向系统概述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按驾驶员的意志改变其行驶方向。就轮式汽车而言,实现汽车转向的方法是, 驾驶员通过一套专设的机构,使汽车转向桥(一般是前桥)上的车轮(转向轮)相对于汽车纵横线偏转一定角度。这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统。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书

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测试 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传动实验台构成 转矩转速传感器测量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工作 实验步骤 四、试验分析和报告要求 五、实验注意事项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转速、扭矩和功率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2.掌握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效率测试原理和方法。 3.了解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随转速和载荷间变化的关系。 二、 实验原理 1. 车辆传动实验台构成 车辆传动实验台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由由原动机(带变频调速的电动机)、传感器(转速扭矩测量仪)、汽车变速器(SG135-2)、负荷(拖动发电机)组成。变速器的转矩、转速信号分别由传感器的两条信号线接入到扭矩仪上读出。 图1 汽车传动实验台安装方式 图2 汽车传动实验台与转速转矩测试分析系统 输入端信号 输出端信号

2.转矩转速传感器测量原理和方法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弹性轴、两组磁电信号发生器,把被测转矩、转速转换成具有相位差的两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而其相位差的变化部分又与被测转矩成正比。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 图3 JC型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轴的两端安装有两只信号齿轮,在两齿轮的上方各装有一组信号线圈,在信号线圈内均装有磁钢,与信号齿轮组成磁电信号发生器。当信号齿轮随弹性轴转动时,由于信号齿轮的齿顶及齿谷交替周期性的扫过磁钢的底部,使气隙磁导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线圈内部的磁通量亦产生周期性变化,使线圈中感生出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信号。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的频率相同且与轴的转速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来测量转速。这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与其安装的相对位置及弹性轴所传递扭矩的大小及方向有关。当弹性轴不受扭时,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只与信号线圈及齿轮的安装相对位置有关,这一相位差一般称为初始相位差,在设计制造时,使其相差半个齿距左右,即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初始相位差在180度左右。在弹性轴受扭时,将产生扭转变形,使两组交流电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相位差变化的绝对值与转矩的大小成正比。把这两组交流电信号用专用电缆线送入JW型微机扭矩仪,即可得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精确值。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工作 1)检查机械部分与电器部分线路是否连接好,控制面板上的按扭和旋扭是否复位。

无级变速器的应用与发展

汽车无级变速器的应用与发展 XXX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 210031) 摘要:无极变速器是由变速传动机构、调速机构以及加压装置或输出机构三部分组成的一种传动装置,简称CVT。它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经济性,改善汽车的动力性,使汽车发动机始终运行在最佳目标运行区,以满足机器或生产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这样就既可减少汽车的换挡冲击,也可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目前汽车无级变速器是汽车最理想的传动系统,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必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无级变速器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总结了无级变速器的优势。阐述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关键字:汽车、无级变速器、研究现状、优势、发展趋势、前景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VT car XXX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31) Abstrac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s by a variable speed drive mechanism, control mechanism and pressurizing device or output mechanism of three parts of a transmission device,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vehicle efficiency, improve vehicle power performance, make the car engine always run run the best target area, to meet machine or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various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so it can not only reduce automobile shift shock, also can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driver. Now automoti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s the most ideal auto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 will become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 spo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ous level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research status. Conclusio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dvantage. Expoun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research status, advantag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rospects

基于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汽车性能实验指导书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整车性能实验室 2005年3月

一、实验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1、汽车底盘测功机 型号:DCG-10G 主要技术指标:允许轴荷:10t 最大吸收功率:160kw 最大吸收驱动力:960daN(45km/h) 最高车速:120km/h 2、称重仪 型号:DS-425 主要技术指标:检定分度值:1g 最大秤量:15kg 二、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功能 底盘测功机是模拟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测量其驱动轮输出功率以及加速、滑行等性能的设备。配有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装置(称重仪或油耗仪)还可测量汽车燃料消耗量。主要功能有: 1、检验汽车动力性能: 1) 检验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 2) 检验汽车滑行性能 3) 检验汽车加速性能 2、检验汽车经济性能 三、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底盘测功机是一种不解体检验汽车性能的检测设备,它是通过在室内台架上汽车模拟道路行驶工况的方法来检测汽车的动力性,而且还可以测量多工况排放指标及油耗。同时能方便地进行汽车的加载调试和诊断汽车在负载条件下出现的故障等。由于汽车底盘测功机在试验时能通过控制试验条件,使周围环境影响减至最小,同时通过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道路行驶阻力,控制行驶状况,故能进行符合实际的复杂循环试验,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1、基本结构 汽车底盘测功机主要由道路模拟系统、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及引导系统等构成。如下图所示:

2、工作原理 汽车在道路上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运动惯性、行驶阻力,要在试验台上模拟汽车道路运行工况,首先要解决模拟汽车整车的运动惯性和行驶阻力问题,这样才能用台架测试汽车运行状况的动态性能。为此,在试验台上利用惯性飞轮的转动惯量来模拟汽车旋转体的转动惯量及汽车直线运动质量的惯量,采用电磁离合器自动或手动切换飞轮的组合,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满足汽车的惯量模拟。至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非驱动轮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等,则采用功率吸收加载装置来模拟。路面模拟是通过滚筒来实现的,即以滚筒的表面取代路面,滚筒的表面相对于汽车作旋转运动。通过控制系统可对加载装置及惯性模拟系统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以实现对车辆的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同时如配备油耗测量装置,即可进行燃料消耗量的试验。 四、实验项目 开始实验前,按照底盘测功机操作规程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测试软件的提示填写实验车辆信息和基本参数。 开始汽车动力性能试验前,需要进行汽车功率损耗实验,以确定汽车的各种阻力系数大小(行使阻力和空气阻力)。 1、汽车损耗功率实验 1)实验目的 确定汽车行驶的各种阻力系数,以模拟汽车的行使阻力和空气阻力等各种阻力。 2)实验方法 将汽车加速到某一车速,然后空档滑行,此时可以开始实验,记录数据;随后待车速降低到一定速度后结束实验。 2、检验汽车动力性能 1)实验目的 学习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加速性能、滑行阻力等动力性能的测定方法;了解实验用仪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一般实验条件(实验指导老师介绍) 3)实验内容 A、检验驱动轮输出功率 实验方法:点击底盘测功进入底盘测功实验。首先设置起点速度和终点速度以及测功速度间隔,起动汽车,以汽车的某一档位加速行驶,当车速达到设定的终点速度时,程序自动终止实验。 B、检验汽车滑行性能 实验方法:点击滑行实验进入滑行性能实验。首先设置滑行初速度,起动汽车,开始实验后,将汽车加速到高于所设定的滑行初速度,然后空档滑行,此时可以开始实验记录数据;直到汽车停止,终止试验。 C、检验汽车加速性能 实验方法:点击加速实验进入加速性能实验。首先设置加速初速度和末速度,起动汽车,开始实验。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或以最高档加速,使车速接近设定的加速末速度,停止实验。 五、实验数据整理 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将实验数据按照要求填入相应表格(见附录),并按要求作实验曲线。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检测论文)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检测论文)

现代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简介: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和结构集成系统,其运行的载荷、路况和气候等工作条件复杂多变,运动的自然磨损和车辆振动等,会造成连接关系的变化。由于复杂多变的工作条件的影响,汽车的技术状态将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恶化,其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将逐渐下降,排气污染和噪声加剧,故障发生率增加。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对汽车的运行状态作出判断,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对策,则可以提高汽车的使用可靠性,避免汽车恶性事故发生,保证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汽车性能,提高维修效率实现“视情修理”,同时可充分发挥汽车的效能减少维修费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与方法 1. 人工深入诊断 人工深入诊断是指由诊断者利用仪器、仪表等诊断手段, 如发动机分析仪、扫描仪、万用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通用或专用设备, 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 这种诊断方法, 除能对汽车作出是否有故障和故障严重程度的判断外, 还 能对故障的性质、类别、原因及故障部位等作出判断。 2.自我诊断 现代汽车的电控系统, 都配备有自诊断功能, 电控系统的ECU 具有实时检测电 控系统故障的能力,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 ECU 将储存相应的故障代码在ECU

的存储器中, 并起动故障保护功能, 确保汽车的运行能力、点亮立即维修指示灯, 提醒驾驶员ECU 已检测到故障, 应立即进行检查维修。自我诊断可利用诊断仪将ECU 贮存的各种信息提取出来, 进行比较和分析, 并以清晰的方式( 文字、曲线或图表) 显示出来, 诊断者可根据这些显示出来的信息, 准确快捷地判断故障的类型和发生的部位。 3.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 计算机辅助诊断是指一种建立在利用计算机分析功能基础上的多功能的自动化诊断系统。计算机还可通过配备的专用传感器接收诊断对象的其他机械系统的信号, 并配备有对这些信号进行自动分析诊断的软件,以实现状态信号的自动采集、特征提取、状态识别等, 并能以显示、打印、绘图等多种方式自动输出分析结果, 给出故障的性质、程度、类别、部位、原因及趋势的诊断与预报结果, 并可将大量故障信息贮存起来, 可随时通过人机对话查阅诊断对象的运行资料。 二.汽车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 2.1传统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系统 2.1.1机械转向系统的组成 用司机体力为转向能源,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转向轴、万向节(上、下)、转向传动轴。(采用万向传动装置有助于转向盘和转向器等部件和组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转向器:内设减速传动付,作用减速增扭。 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摇臂、转向主拉杆、转向节臂、转向节、转向梯形。

变速器设计步骤

第一节概述 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再最有利工况范围内工作。变速器设有空挡和倒挡。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 对变速器如下基本要求. 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 3)设置倒档,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 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 7)变速器应当有高的工作效率。 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 除此以外,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 满足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这与变速器的档数,传动比范围和各挡传动比有关。汽车工作的道路条件越复杂,比功率越小,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越大。 在原变速传动机构基础上,再附加一个副箱体,这就在结构变化不大的基础上,达到增加变速器挡数的目的。近年来,变速器操纵机构有向自动操纵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二节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机械式变速器因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和工作可靠等优点,在不同形式的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一.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变速器传动机构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有三,四,五和多挡变速器。根据轴的形式不同,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常配合行星齿轮传动)两类。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变速器。固定轴式应用广泛,其中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旋转轴式主要用于液力机械式变速器。与中间轴式变速器比较,两轴式变速器有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布置方便,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因两轴式变速器不能设置直接挡,所以在高档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不仅工作噪声增大,且易损坏。此外,受结构限制,两轴式变速器的一挡速比不可能设计得很大。 图3-1示出用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轿车的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其特点是: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采用弧齿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发动机横置时则采用圆柱齿轮;多数方案的倒档传动常用滑动齿轮,其他挡位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图3-1F中的倒挡齿轮为常啮合齿轮,并用同步器换挡;同步器多数装在输出轴上,这是因为一挡主动齿轮尺寸小,同步器装在输入轴上有困难,而高档同步器可以装在输入轴的后端,见图3-1D,E;图3-1D所示方案的变速器有辅助支承,用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图3-1F所示方案为五挡全同步器式变速器,以此为基础,只要将五挡齿轮用尺寸相当的隔套替代,即可改变为四挡变速器,从而形成一个系列产品。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变速箱的设计

目录 一、前言 (2)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书 (3) 三、电动机的选择 (4) 四、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6) 一、带的确定 (6) 二、齿轮的设计 (8) 三、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3) 五、箱体的结构及其附件设计 (20) 六、密封件,润滑剂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23) 七、心得体会 (23) 八、参考文献 (24)

一、前言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中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设置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为: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2 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熟悉 和掌握机设 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常选择通用机械的传动装置,例如以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等,设计内容包括: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零件图的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是对我们学生进行的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设计训练。学生应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进度,认真设计。每个阶段完成后要认真检查,提倡独立思考,有错误要认真修改,精益求精。 课程设计进程的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设计时,零、部件的结构尺寸不是完全由计算确定的,还要考虑结构、工艺性、经济性以及标准化、系列化等要求,由于影响零、部件结构尺寸的因素很多,随着设计的进展,考虑的问题会更全面、合理,故后阶段设计要对前阶段设计中不合理机构尺寸进行必要的修改。所以,课程设计要边计算、边绘图,反复修改,设计和绘图交替进行。 在设计中贯彻标准化、系列化与通用化可以保证互换性、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是机械设计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设计质量的一项评价指标。 学习和善于利用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设计经验和资料,可以加快设计进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是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新的基础。然而,任何一项设计任务均可能有多种决策方案,应从具体情况出发,认真分析,既要合理吸取,又不可盲目的照搬、照抄。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HMT)原理及应用分析

现在车辆上的传动装置多采用机械式变速器, 1液力机械式变速器(AT)液力机械式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多挡机械变速箱组成。 2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T)及应用分析 3静液压无级变速器(HST)及其应用分析静液压无级变速器(HST)依靠液压变量马达实现纯液压无级变速,效率较AT高,但较齿轮变速器低许多,传递功率不大 4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大的功率,节约能源以及获得优良的动力性能,最理想的方法是从传统的有级传动发展为无级传动。 目前普遍采用的液力变矩器及其闭锁装置,自动换挡机构等均是为了弥补有级传动的不足而产生的传动模式,但不能实现真正的无级变速。 另外还出现了全液压传动的无级变速器,其操纵方式也由手动液控向电液控制或微电脑控制技术方面发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整机的行使平顺性和作业性能,液压传动可以保证车辆具有稳定的行驶速度。但是在液压传动的车辆中传动效率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按当代的技术水平,纯液压传动中最高效率在80-85%左右,而在车辆使用中,一般只能达到50-60%。此外,适用于重型车辆使用的大功率的液压元件难以加工,也使液压传动的车辆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这种高油压高转速的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的排量越大,即功率越大时,效率和寿命愈难以保证,生产愈困难,在市场上愈难买到。液压传动的低效率直接影响了整机的生产率和经济性,决定了它在车辆上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机械液压双功率流则兼有机械传动的高效率和液压无级传动的双重优点,可在较宽的范围内实现可控的无级变速和所需的车速。以小功率的液压元件传递大功率特性,高效率特性,为车辆的经济性和动力性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理想的道路。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是一种双功率流传动系统,分为液压功率和机械功率两路传递,分流机构分流后液压马达在正向和反向最大速度之间来回无级变速。其每一个行程和行星齿轮机构的一种工况相配合,最后两路汇合成由若干无级调速段相衔接并组逐段升高的全程无级输出速度。液压元件只负担最大功率的一部分,其他功率都由机械路传递。这相当于将液压无级变速功率扩大,传动总效率相对于液压传动也显著提高,和液力机械传动相比,装载量最大可提高30%,燃油经济性最大可提高25%。其特点是通过机械传动实现功率转递,通过液压机械相结合实现无级变速。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HMT)及应用分析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T)由液压调速机构和机械变速机构及分、汇流机构组成,是一种液压功率流与机械功率流并联的传动形式,通过机械传动实现传动高效率,通过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相结合实现无级变速。其原理如1所示,输入功率经分流机构分流为两路,一路经液压调速机构流至汇流机构,另一路经机械变速机构传至汇流机构,由于液压调速机构具有无级调速特性(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变量泵斜盘倾角的变化使排量改变来实现),与机械变速机构经汇流机构汇流后,使HMT实现无级变速。液压调速机构有变量泵-定量马达,定量泵-变量马达,变量泵-变量马达3种形式,第一种应用较多。机械变速机构为自动有级变速器。分、汇流机构为定轴齿轮传动或行星齿轮传动,从成本及实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围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 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变速器传动机构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有三,四,五和多挡变速器。根据轴的形式不同,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常配合行星齿轮传动)两类。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变速器。 变速器传动机构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有三,四,五和多挡变速器。根据轴的形式不同,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常配合行星齿轮传动)两类。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变速器。固定轴式应用广泛,其中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旋转轴式主要用于液力机械式变速器。与中间轴式变速器比较,两轴式变速器有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布置方便,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因两轴式变速器不能设置直接挡,所以在高档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不仅工作噪声增大,且易损坏。此外,受结构限制,两轴式变速器的一挡速比不可能设计得很大。 图3-1示出用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轿车的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其特点是: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采用弧齿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发动机横置时则采用圆柱齿轮;多数方案的倒档传动常用滑动齿轮,其他挡位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图3-1F中的倒挡齿轮为常啮合齿轮,并用同步器换挡;同步器多数装在输出轴上,这是因为一挡主动齿轮尺寸小,同步器装在输入轴上有困难,而高档同步器可以装在输入轴的后端,见图3- 1D,E;图3-1D所示方案的变速器有辅助支承,用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图3-1F所示方案为五挡全同步器式变速器,以此为基础,只要将五挡齿轮用尺寸相当的隔套替代,即可改变为四挡变速器,从而形成一个系列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