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 西方荒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 清醒,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因此,有人称他是“与荒诞 生存状态抗争的贝克特”。 贝克特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 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 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 用”。
1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7
8
艺术特色分析 作为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具有高度的象征性。 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以及其他人物,都是性格模 糊、身份不清的人物,他们动作机械,说话语无伦次, 象征着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此外,剧中单调、重复 的场景与情节,则象征着生活的停滞、枯燥、繁琐与 乏味。整部戏就是通过人物、情节、动作、对话与场 景的象征性来强化它的象征性主题。
面。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要 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据此可以认 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 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 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 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 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 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 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