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辅修作业指导书(DF5机车交验)
- 格式:doc
- 大小:560.00 KB
- 文档页数:25
作业指导书DF4B、DF5、DF7C型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目次1.总则 (4)2.探伤前准备 (5)3.轴向透声探伤灵敏度校验 (6)4.工件预处理 (14)5.透声扫查 (15)6.贯透性有害缺陷(内部缺陷、疲劳裂纹查找) (17)7.镶入部横波探伤扫查 (18)8.镶入部小角度纵波探伤扫查 (19)9.波形分析 (20)10.探后处理 (21)11.探伤记录与报告 (22)总则适用范围DF4B、DF5、DF7C型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检测任职条件探伤工作业工装工具超声波探伤仪、TS-1试块、CSK-1A试块、车轴实物试块、函数计算器、油桶、钢笔、标记笔、毛刷、300mm钢直尺、3m钢卷尺、2.5P20直探头、K1、K2斜探头、6°、8°、10°小角度探头、探头连线、探伤标记模板作业材料红油漆、黄油漆、棉丝、棉纱、砂布、耦合剂作业流程探伤前准备→灵敏度校验→工件预处理→探伤作业→波形分析→探后处理→探伤记录与报告安全风险提示1.探伤作业必须在室内进行,作业场地应整洁明亮,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40℃范围内。
2.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4.探伤人员须持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Ⅱ级(以上)超声波探伤资格证和上岗证、并掌握超声波探伤仪作业技术要求。
5.探伤时严格执行四不探原则:探伤仪灵敏度不够不探、部件不干净不探、照明不足不探、部件不解体不探。
编制依据1.《成都铁路局机车部件无损探伤工艺》2.《成都铁路局机车探伤范围》3.《成都铁路局机车零部件无损探伤管理细则》关键工序标识说明作业者、班组工长、质检员、:验收员;:视频留存;:拍照留存。
重点提示标识说明:八防(防裂、防脱、防燃、防断、防爆、防火、防腐、防飏);:注意安全;:安全防护;编制说明非正常情况处置在重点提示栏一并说明-4-超声波探伤仪探头TS-1-5--6-TS-1试块超声波探伤仪-7-轴端探测面-8-人工缺陷波形-9-人工缺陷回波处于闸门内,闸门高度设置为80%;8.分别设置文件名并存盘;9.确认存盘成功。
作业指导书DF4B、DF5、DF7C、DF7D型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作业前准备及要求适用机型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适用修程内燃机车轮对段修岗位名称探伤组作业时间50分钟项目明细图示项目要求图示作业材料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人员资格必须取得铁路岗位《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持双证上岗1 棉丝 12 砂布 13 毛刷 14 钢直尺 15 函数计算器16 油桶 1作业工具1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1劳动防护1.正确齐全穿戴劳保用品。
2.检查所需工具齐全,良好。
3.作业所需耗材准备齐全。
4.携带记录本,作好各种测量记录2CS-1-5、CSK-1A试块13 探头连线 14 笔记本 15 记录笔 16直探头、K1、K2斜探头、6°、8°、10°小角度探头1备注应在独立的工作场地进行,场地应整洁明亮,通风良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5℃~40℃范围内。
磁粉检测与超声波检测的工作场地,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磁粉检测作业不对超声波检测作业产生干扰。
23DF4B 、DF5、DF7C 、DF7D 轮对车轴超声波探伤流程图探伤前准备 (5分钟)灵敏度校验 (5分钟)探伤检测 (30分钟) 探后处理 (5分钟)探伤记录与报告 (5分钟)1.探伤前准备仪器、试块、工具外观检查检查项点:1.检查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外接导线、插头、插座。
2.用棉丝清除车轴实物对比试块端面的油污、锈蚀。
3.用油桶装好耦合剂,耦合剂采用抱轴油。
4.车轴实物对比试块端面均匀抹好耦合剂。
5.检定有效期。
质量要求:1.外观1.1 机壳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外观损伤。
1.2 开关调节旋钮(或螺丝)应齐全,使用方便、可靠、准确。
1.3 外接导线及插头、插座应安全牢固、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接口可靠正常。
2.铭牌、标志和使用说明书2.1 超声探伤仪应具有以下清晰而耐久的标志:2.1.1 制造商的名称;2.1.2 产品的型号和出厂编号;2.1.3 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标准代码和年代号;2.1.4标志。
油品储运厂DF5-1350内燃机车检修作业规程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中心《油品储运厂DF5-1350内燃机车检修作业规程》油品储运厂内燃机车DF5-1350 柴油机部分—状态卡02—04页—动作卡05—14页计算机编码:工程验收确认检修负责人:中心质量员:公司质量部:装置设备负责人:状态卡000 检修前准备;010 办理检修作业票、风险评价报告表;020 确认机车已经具备中检条件。
100 检查柴油机各部位螺栓;110 检查油、水管路系统;120 检查曲轴组;130 检查冷却水系统;140 检查配气机构;150 检查增压系统;160 检查联合调节器、调控传动装置及控制机构。
200 燃油粗滤器的检查、清洗和更换;210 燃油精滤器的检查、清洗和更换;220 机油滤清器的检查、清洗和更换;230 机油旋转滤清器的检查、清洗和更换;240 增压器机油滤清器的检查、清洗和更换;250 空气滤清器的检查、清洗和更换。
300 拆卸气缸盖罩盖;310 拆卸进油接管;320 拆卸喷油器;330 清洗喷油器400 喷油器连接到实验台;410 喷油器校验;420 不合格喷油器的检修、校验;500 调整前柴油机状态确认;510 柴油机冷态气门间隙调整。
600 回装前的确认;610 喷油器回装。
700 回装前的确认;710 回装气缸盖罩盖及曲轴箱侧盖800 交车验收;810 交车。
动作卡000 检修前准备;001 B-()发动机车进行现场交接,检修时间确定后生产车间允许机车检修。
002 B-()查阅上次检修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好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003 B-()检修专用工具已准备齐全。
004 B-()检修所需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备齐。
签字()010 办理检修作用票;011 B-[ ]办理机车检维修施工作业票及风险评价报告表。
签字()020 确认机车已经具备中检条件。
021 B-()确认中检机车;022 B- [ ] 切断机车总供电电源开关,悬挂机车检修标示牌;023 B- [ ] 用楔铁卡住机车车轮,防止遛车。
东风10DD型调车内燃机车小、辅修程检修范围及工艺标准1.定义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风10DD型调车内燃机车小、辅修程的检修范围和有关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10DD型调车内燃机车实施小、辅修程的检修全过程。
2.东风10DD型调车内燃机车辅修的检修范围及工艺标准2.1柴油机部分2.1.1检查机体、连接箱、大油封、盘车机构和半刚性联轴节检查机体、连接箱各部无裂纹、无损伤,安装平面密封无泄漏。
检查机体上各螺栓无松动、无裂纹,螺纹无断扣、无毛刺、无碰伤。
检查大油封各部状态是否良好,有无漏油痕迹。
检查连接箱内增压器回油管、稳压箱排污管及连接处所无松动、无泄漏。
检查半刚性联轴节各部状态良好无损伤,各紧固螺栓无松动,防缓封丝无折断。
检查盘车机构各零部件安装齐全无松动,打开各缸示功阀,装上盘车扳手,盘车作用良好。
2.1.2检查柴油机曲轴箱内部有关部件可见部位(打开全部检查孔盖)外观检查曲轴各部状态:油道工艺堵密封良好,卡环无折断,油堵无松脱;轴颈过渡圆角表面无剥离、烧损及拉伤;主轴承盖及主轴承螺栓状态良好,无损伤,无松动;平衡铁螺钉紧固状态良好,无损伤、无松动;主轴瓦端面无异常、无腐蚀和剥离迹象。
检查活塞连杆组状态:各活塞可见部位无损伤;各连杆体无变形,各部无损伤。
连杆盖及连杆螺栓紧固良好,拨动连杆大端须灵活无卡滞现象。
连杆瓦端面无异常、无腐蚀和剥离现象。
检查气缸套状态:各缸套进出水管及缸套密封圈无泄漏,缸套可见部位无深度拉伤、无剥离、无腐蚀现象。
检查曲轴箱油底壳滤网无破损,滤网上方无异物。
检查曲轴箱检查孔盖无裂损、变形,密封状态良好,防爆安全孔盖作用良好。
2.1.3检查气缸盖及其附件(拆下各气缸盖罩盖)检查各气缸盖体无裂纹、无泄漏,各气缸盖工艺堵、示功阀座、进排气支管安装螺栓无松动、无泄漏。
检查摇臂轴座体、摇臂、横臂、气门弹簧有无裂纹,工艺堵有无松动,滑油管连接座有无漏油,调整螺钉、油堵、压球、压球座及横臂导柱状态是否良好,无脱落、无松动、无裂纹。
机务段作业指导书(检修、整备)2018-3-20 发布2018-6-1 实施淮南铁路运输分公司为适应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工现场作业行为,规避安全风险,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特编订铁运公司各专业作业指导书(简称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以对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的正确指导为基准,对作业人员的工作予以规范,以达作业的一致性与标准性,充分起到对人身安全和作业质量的双重保障作用。
本指导书包括车、机、工、电、辆相关专业的作业指导意见及工器具的操作、使用要求。
在各专业原版《作业标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部分修改、补充,同时将《人身安全保护暂行规定》内容融入到里面。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事故类别划分成20项。
本书根据20项的不同类别,增加了对关键作业环节的安全风险评估及相应的安全卡控,主要内容为现场作业中的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做到事前预防,安全关口前移,是班前会布置、讨论的重点内容。
本指导书主要由通用作业要求、岗位作业程序及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卡控措施及其他作业安全规定等部分组成。
通用作业要求部分包括一班作业内容、安全通用规定及相关通用制度;岗位作业程序及安全风险评估部分主要为不同岗位、不同方式作业时应执行的作业顺序、作业质量标准、作业环节安全风险评估及相应卡控措施;其他作业安全规定部分主要为该专业涉及使用工器具的相关规定。
编订人员希望通过这样的结构,使现场人员简洁明了的掌握一班需要干那些工作、工作过程有什么标准、哪些环节存在安全风险及如何规范操作来预防安全风险。
本作业指导书按车、机、工、电、辆专业编订,共九册。
车务专业一册, 由运输管理部编订;机务专业按机车乘务、机车检修整备分为两册,由机辆管理部编订;工务专业共一册,由工电管理部编订;电务专业按供电、通信、信号分为三册,由工电管理部编订;车辆专业按车辆运用、车辆检修分为两册,由机辆管理部编订。
本作业指导书编订过程得到安监处和各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给出了很好的修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