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部首发二期梅毒疹1例
- 格式:pdf
- 大小:209.44 KB
- 文档页数:2
以二期梅毒疹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一例任昌贵【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6(032)003【总页数】2页(P178-179)【作者】任昌贵【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201199【正文语种】中文患者,男,60岁,已婚。
因下肢踝部皮肤溃疡30天,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溃破25天,外生殖器无痛性溃疡21天,伴有低热、乏力、咽痛,于2012年3月15日来院就诊。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内踝出现约拇指大浸润性暗红斑,逐渐增大,中心软化,并糜烂、溃疡,无痛感。
随后面部、躯干相继出现暗红色丘疹、斑丘疹、脓疱,有溃破、结痂。
近3周,龟头、冠状沟出现约花生米大浸润性红斑,此后糜烂,包皮明显水肿,且无痛感。
自行在躯干、踝周、龟头包皮处分别外用皮肤康洗液和扑粉,均无好转。
近1月来自觉低热、头晕、乏力、咽痛,大便稀薄,每天2次。
追问病史,患者分别于3年前、6个月和1个月前,有多次不洁性接触史。
近2个月内无任何服药史,否认有静脉吸毒、输血及使用血制品史,既往无慢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 38.5℃,P 100次/min,R 20次/min, BP 115/75 mmHg。
精神差、贫血貌。
系统检查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面额、胸侧、腰背部见散在黄豆至钱币大类圆形浸润性暗红色血管炎样病损,境界清楚,部分皮损覆有白色鳞屑,边缘有领圈状脱屑,部分有坏死性结痂,病损中心有灰黑色厚痂皮,呈蛎壳状。
左足内踝下方见一约3.5 cm×4.5 cm浸润性暗红斑,中心浅表溃疡约1.8 cm×2.5 cm,呈椭圆形,病损面稍干燥,边缘稍隆起,周边痂皮不易剥离。
右足内踝前上方见一约4.0 cm×5.0 cm浸润性暗红色皮损,中心约2.0 cm×2.5 cm黑色焦痂,痂面干燥,边缘稍隆起,周边有翅起的领圈样皮屑。
双侧踝周、足背肿胀,压之有凹陷,无压痛。
龟头、包皮有扑粉残留。
二期梅毒疹1例
发表时间:2010-07-22T08:56:27.1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5期供稿作者:石仁琳1 何英2 [导读] 患者男,20岁。
阴囊、阴茎根部及股内侧出现暗红色丘疹
石仁琳1 何英2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甘肃兰州 730000;2兰州定西南路第二社区卫生服务站甘肃兰州 730000)【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40-01【关键词】二期梅毒
患者男,20岁。
阴囊、阴茎根部及股内侧出现暗红色丘疹,伴轻度痒痛3周,于2007年3月至我科门诊就诊。
2个月前患者胸腹部出现指盖大淡红色斑疹,曾在外院按玖瑰糠疹治疗。
3周前阴囊、阴茎根部及股内侧出现暗红色丘疹;伴有轻度痒痛。
3个月前患者曾有过非婚性生活。
系统检查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阴囊两侧、阴茎根部见圆形和椭圆形暗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部分呈环状,触诊较硬,表面轻度糜烂(图1A)。
双股内侧散在分布暗红色丘疹。
腹股沟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不完整,真皮全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图1B),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梅素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
诊断:二期梅毒。
治疗:给予苄星青霉素G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1周后皮损颜色变淡,表面脱屑,3周后皮损完全消退,嘱患者门诊定期复查。
A:阴囊两侧及阴茎根部见暗红色斑丘疹融合呈片,部分呈环状表面轻度糜烂,股内侧散在暗红色丘疹。
B: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HE染色×40)。
538蝗压廛丛登盘查塑墨生塑鲞箜墨塑』丛垒堕趔:叁!螋塾垫鲤:坠!:兰!:№:墨
图1表现为乳头瘤样增生的二期梅毒患者头皮及鼻部皮损
图2表现为乳头瘤样增生的二期梅毒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像(HE染色)
此例呈斑块、乳头瘤状丘疹或结节,且部分表面有破溃,皮损在形态上比较特殊。
②二期梅毒疹最常发生于躯干及四肢,并且可呈散在多发。
发生在黏膜也以肛周和口腔为多见。
而本例患者皮损却发生于头皮、鼻颊沟及鼻孔周围,在发生部位上不多见,而且皮损的数目也不多。
③二期梅毒疹常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本例患者却有明显瘙痒。
本例患者属于不典型的二期梅毒疹,经抗梅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推测,本例二期梅毒患者乳头瘤样增生性皮损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因瘙痒而引发的搔抓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l】km眦Ida固盯S.C咖e吣m衄瓶e枷咖of8yp蛐s:肥c哩ni—ti伽柚d删mB萨眦nt叨.AmJCKnm粗哦ol,2∞6,7(5):29l一304.
【2】谢震,林昭春,杨建文,等.误诊为脓癣的二期梅毒l例们.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51.
【3】柴宝,蒋明军,刘维达.二期梅毒脱发误诊l倒们.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2):124.
【4】郭志飞,张虹,沈露芳,等.二期梅毒疹误诊为银属病1例咖.临
床皮肤科杂志,2005'34(3):185.。
二期复发性梅毒并脑膜血管梅毒一例二期复发性梅毒并脑膜血管梅毒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3期第31卷病例报告作者:李秀芳裴海涛张北川单位:266003 山东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李秀芳张北川),神经科(裴海涛)患者男,31岁,未婚,业务员。
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头痛6天于1996年8 月12日收住神经科病房。
半年来全身反复发生无自觉症状的红斑,曾诊为多形性红斑,给予抗过敏、抗炎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皮疹时轻时重。
就诊前8~9个月龟头曾出现1处无痛性溃疡,约1.0cm×1.0cm大小,口服环丙沙星(用法不详)半月后消退。
病前有多个性伴,多次发生无保护性非婚性行为。
有口服毒品史,否认静脉吸毒史。
体检:神志清,言语清,烦躁,消瘦。
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对称分布肉红色斑疹、斑丘疹、瘀斑,排列成直径约0.5cm~5.0cm环状、类环状、地图状及不规则形状,压之不完全褪色;掌跖限局性浸润性红斑,部分有袖口样脱屑;前额头皮多处0.5cm×0.5cm~1.0cm× 1.0cm萎缩性斑,无毛发;肛周有扁平丘疹,口腔粘膜未见异常。
神经科检查:左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左侧偏身痛觉减退,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侧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2×109/L。
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94kPa,细胞总数288 ×106/L,白细胞数278×106/L,单核细胞0.66,多形核白细胞0.34,蛋白550mg/L,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
血清RPR 1∶4阳性,TPHA阳性。
脑脊液RPR 1∶2阳性,T PHA阳性。
抗HIV抗体阴性,尿道脱落细胞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淋球菌聚合酶链反应均阴性。
肛周扁平丘疹病理活检符合扁平湿疣。
颅脑CT示右基底节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右颞叶脑梗塞。
经颅多普勒(TCD)示双侧大脑前动脉流速减慢,双侧颈总、颈外、颈内动脉流速增快。
二期梅毒皮疹最早出现
一、概述
梅毒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大家知道这个疾病是一种人类独有的疾病。
而且梅毒不仅仅有显性的梅毒,而且还有隐性梅毒。
而且梅毒的病人就是传染源,一旦感染梅毒的话,那么病人的皮损和病人的分泌物会有异常的,而且病人的血液中其实也含有梅毒螺旋体。
一旦有梅毒的话,不要随随便便相信江湖游医的,需要大医院的治疗。
那么到底皮疹梅毒平时要注意什么。
二、步骤/方法:
1、梅毒的病人一旦在发生的时候,其实比较容易出现全身反应,而这时候的额梅毒的病人需要做到的是不抽烟喝酒,而且不吃发物的。
需要卧床休息。
患病期间只有注意营养才可以增强免疫力。
2、梅毒的病人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老老实实吃医生开出来的
药物。
而且一般认为梅毒的病人在患病期间其实是怀孕。
一旦梅毒的病人发生妊娠的话,那么对于梅毒的治疗需要尽早开始。
而是否保留胎儿要让医生决定。
3、一旦发现皮疹梅毒的时候,建议要去正规医院就医,积极彻
底进行治疗。
而且皮疹梅毒的病人需要注意个人卫生。
皮疹梅毒的病人需要注意患病后要注意隔离,未治愈前应避免性生活。
需要烫洗内裤。
三、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皮疹梅毒的时候,建议要去正规医院就医,积极彻底进行治疗。
一旦发现皮疹梅毒患病后要及时治疗,最好要隔离的,以免传染给配偶及他人。
二期梅毒皮疹是什么样
第一、二期梅毒皮疹易发生在手背、手腕处,早期皮疹并不高于皮肤表面,然后就会有皮肤颜色的变化,身体背部或胸部也会出现暗赤色的单发皮疹。
此时病人应进行血清学或实验室检查,确诊疾病后,听从医生的安排,决定对症治疗。
第二、梅毒皮疹以躯干、足及手掌为主,以丘疹及红斑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脱皮症状。
晚期梅毒进入人体器官后,还会引起视力、骨骼、关节等问题。
第三、二期梅毒皮疹是由未治疗的原发梅毒引起的,当梅毒螺旋体从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后,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扩散至全身,此时可引起全身淋巴结病、皮肤及粘膜疾病,极有可能引发全身淋巴结病、皮肤及粘膜疾病。
第四、二期梅毒皮疹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各种形式,主要表现为黄斑疹、黄斑丘疹、脓疱等,其皮肤损害与许多皮肤病相似,如体癣、股癣等。
所以,了解清楚二期梅毒皮疹症状,才有利于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多数情况下,二期梅毒皮疹病变广泛、分布对称,散在但不融合,颜色为铜赤色或栗色,传染性强,瘙痒症明显,均为该病的主要特征。
上述继发性梅毒皮疹主要发生在躯干、足部、手掌等部位,皮疹通常是丘疹和红斑,说明病情表现很明显,如果及时检查,就可以确诊疾病。
病人一定要多关注了解清楚病情的表现,后期
才能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尽快消除梅毒皮疹的影响,才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以白斑皮疹为表现的Ⅱ期梅毒一例患者,女,57岁。
左侧颈部及左下肢外侧白斑3月余。
曾误诊为“白癜风”,经详细追问病史及梅毒血清学检查最后确诊为Ⅱ期梅毒。
标签:白斑;Ⅱ期梅毒现将以白斑皮诊为表现的Ⅱ期梅毒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以左侧颈部及左下肢外侧白斑3月余为主诉,于2006年9月来我所就诊。
2006年5月中旬,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侧颈部及左侧下肢外侧分别出现两处白斑,圆形,约“玉米粒”大小,无痛痒。
当时未介意,未诊治。
后发现大腿白斑增多,出现5处。
于发病1个月后在市内某医院皮肤科就诊,疑似“白癜风”,给予口服中药、外涂中药(具体药名不祥),治疗2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白斑面积增大,互相融合成片,患者又到某医大附属医院就诊,化验血清RPR1∶16(+),TPHA(+),故到我所治疗。
追问病史,病人于5个月前外阴曾出现过“溃疡”,无痛痒,外涂“红霉素软膏”,半个月后治愈。
否认不洁性交史。
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皮肤科情况,于颈部左侧见两处白斑,边缘清晰,呈椭圆形,大小约1.0 cm×1.5 cm,左下肢大腿外侧可见两处白斑,边缘不清,不规则,一处面积约1.0 cm×5.0 cm,另一处面积约3.0 cm×6.0 cm,无皮屑。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妇科检查外阴无皮疹及溃疡。
RPR1∶32(+),TPHA(+)。
诊断:Ⅱ期梅毒。
治疗给予苄星青霉素,2400 000 U,两侧臀部注射,每周1次,共4次[1]。
治疗2周后,白斑面积开始逐渐缩小,2个月后白斑消退,治疗3个月后,RPR(-),随访至今,RPR始终阴性。
2讨论Ⅰ期梅毒往往仅有外生殖器无症状溃疡,经局部处理或不处理可愈,往往不能引起重视。
Ⅱ期梅毒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类似其它皮肤病皮疹形态[2],如遇到经“对症”治疗无效的皮肤病(如本例患者表现为“白癜风”样皮疹),应详细追问病史,必要时做血清试验,以免将梅毒误诊、误治。
局限于头面部二期梅毒疹1例
杨海琼;王红梅;李明鑫;周克伟;史月君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12(28)10
【摘要】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
头面部丘疹、结节伴痒2个月,加重1周。
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皮、面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结节,黄豆大,伴剧烈瘙痒,未就诊,1周前丘疹、结节变大、增多,瘙痒加剧,为明确诊治来我院,门诊拟“结节性痒疹”收入院。
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关节疼痛,饮食可,睡眠欠佳,二便正常。
既往有冠心病史2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体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及异常。
皮肤科情况:头皮、颜面部、口周、颈部、耳后散在甲大红色、暗红色斑,口周红斑上可见鳞屑,数十个孤立丘疹、结节,呈黄豆至蚕豆大,质地坚实,深在,
【总页数】1页(P738-738)
【作者】杨海琼;王红梅;李明鑫;周克伟;史月君
【作者单位】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大连市,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大连
市,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大连市,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大连市,11602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大连市,116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蛎壳状二期梅毒疹1例 [J], 唐旭华;周晖;何定阳;章星琪
2.以二期梅毒疹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一例 [J], 任昌贵
3.蛎壳状二期梅毒疹合并糖尿病1例探讨 [J], 朱斌
4.硬下疳合并二期梅毒疹1例 [J], 彭星; 刘玉梅
5.包皮及阴囊部环状肉芽肿样二期梅毒疹1例 [J], 高晓莉;王剑锋;武铮;周向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期梅毒皮疹症状表现
二期梅毒是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的,这个时候会出现皮疹的现象,患者一定要尽快找医生寻求帮助,这时候如果没有把病情进一步控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期梅毒的皮疹表现是什么
二期梅毒是指硬性下疳出现后4至6周会逐渐消失,而梅毒螺旋菌已从淋巴结进入血液并散播全身,以致全身组织器官全受影响,并能出现全性症状,包括头痛,倦怠,恶心,发烧,体重减轻,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尤其在晚上更甚。
皮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见之症状,常为全身对称性,多无自觉症状,可出现於手掌及足跖,开始时皮疹晦暗不明显,稍后则异常突显。
有时皮疹排列成螺形,造成外形特殊之环形病灶;皮疹发生於毛孔,似毛囊炎。
毛发脱落造成虫蚀状脱毛症。
皮疹之形态包括斑疹,丘疹,脱屑性丘疹及脓。
在身体皱褶处(如肛门)之皮疹,由於湿热及磨擦产生表浅性溃疡,称扁平湿疣,内含无数梅毒螺旋菌,故具高传染性
梅毒危害不容小觑,严重时可致残或死亡
危害一:皮损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
危害二:传给伴侣或儿女,危害他人健康。
危害三:引发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温馨提示】梅毒患者需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痊愈,一期梅毒如若发展到二期甚至三期更加难以治疗。
以脱发为唯一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彭红领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7(16)4
【摘要】报告1例以脱发为唯一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患者男,22岁,以头皮斑状脱发无不适30余天就诊.脱发呈虫蚀状,TPPA(+),RPR1:128.诊断为二期梅毒.
【总页数】2页(P360-361)
【作者】彭红领
【作者单位】河北省献县中医医院,献县0622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9.1
【相关文献】
1.以虫蚀样脱发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J], 伍珍凤;张良;张族祥;伍显明;张群英
2.以脱发为首疹的二期梅毒1例 [J], 张木仙
3.以脱发为唯一症状的二期梅毒1例 [J], 田斌;赵红梅
4.以脱发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7例 [J], 伍振飞
5.以脱发为首发表现的青少年二期梅毒1例 [J], 黄海艳;王芳;赵琰;陈杰;赵明福;张建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