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5
第十三章企业所得税第一节概论一、企业所得税建立和发展1950年企业所得税并入工商业税。
1958年所得税从工商业税中分离出来,定名为工商所得税。
1980年和198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资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98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86年颁布《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1年两部涉外税法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进行整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008年1月1日起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统一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2、纳税人为法人企业3、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分离4、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第二节基本制度一、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纳税义务人还包括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二、纳税义务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二者的纳税义务不同。
1、居民企业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注册地标准),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一般以股东大会的场所、董事会的场所以及行使指挥监督权力的场所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居民企业纳税义务: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非居民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