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运动的水分子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37
化学教学案__年_ _月 ___日第__ _课时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点拨讲解几步处理。
加明矾的作用是。
7、由成为混合物。
例如、。
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保持。
8、由称为纯净物。
例如、、。
小组内的成员合作探究1、你认识到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后,你认为分子具备哪些特征?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加快分子的运动?请举例说明这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过滤、蒸发、蒸馏都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三者有何不同?4、某同学对黄泥水进行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交流展示1.各小组之间相互纠错帮教。
2.各小组派讨论交流自己难解决的题目。
3.教师释难解疑。
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复习的收获。
作业练习题P6 15--18练习反馈48. (09芜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9. (09北京)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50. (09晋江)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溶解固体 D.过滤51.(09苏州)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82. (09益阳)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
这个实验说明了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84. (09泰州)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写序号)。
A.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 F.用10mL量筒量取5.25mL浓硫酸B.在马铃薯片上滴加碘水,出现变蓝现象,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C.在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D.用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E.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89.(09大庆)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2、(09烟台)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2.1运动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态变化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为1mL计算)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跑到针筒的另一端去了?液态的水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分子的三态变化冰水水蒸气固态水分子运动固态水分子运动气态水分子运动特点: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运动的更快,分子间隔变大。
大小排列方式数目︸间隔︸不变改变水水蒸气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实验二将50 mL 水 和 50 mL 酒精混合,观察现象步骤:(1)用大针筒,向容器里注入约容器一半体积的水;(2)用小针筒,向容器里滴入一滴油酸;(3)再用大针筒,向容器里注入酒精,至最上面红线处(注意使酒精沿器壁流下);(4)摇晃观察。
将50 mL 水与50 mL 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 mL ,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缘故。
知识总结:1.分子式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2.分子的特征: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思考:原子与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离子,是否它们也与分子的特征一致?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4)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得快。
八年级化学学案学习结论:1.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越水分子间的间隔越;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学习问题2:水分子有的性质,其它物质的分子有吗?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28页的内容,总结分子的基本特征学习结论: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分子是由构成的;2.分子的和都很小,分子是运动的(分子自身有一定的能量),分子间有,分子间还存在。
【学习诊断】1.下列有关水分子运动的解释正确的是()A.水只有在气态时水分子才运动B.水在液态时水分子不运动C.水在固态时水分子也不运动D.水呈三态时,水分子都运动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水分子变大了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D.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3.我国已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因为香烟燃烧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吸烟者和被吸烟者的健康,被动吸“二手烟”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质量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4.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现象或事实分子的特性A 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B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 物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或变小D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5.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 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 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 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6.(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说明。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说明。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便于观察液面变化)《运动的水分子》训练案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质量很小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3.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B.水的状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C.水分子失去能量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D.结成冰,水分子没有间隔6.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3)备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记住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判断、转化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重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硬水和软水的判断、转化方法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 复习]:微观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特征[导入新知]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淡水总储量的13%,占全球总水量的0.3%。
水的天然循环给我们带来了淡水。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黄泥水的净化,你知道黄泥水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吗?一、混合物和纯净物1、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友情提醒:完全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2、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组成微观构成性质举例【例1】现有下列物质:⑴氧气⑵食醋⑶铜⑷氧气⑸酒精⑹二氧化碳⑺蔗糖溶液⑻食盐水⑼澄清石灰水⑽娃哈哈纯净水⑾空气⑿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列可以看成是纯净物的是()A、雨水B、海水C、自来水D、蒸馏水从混合物中可以分离出几种纯净物,多种纯净物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形成一种混合物二、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1、过滤: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可用过滤法,如分离出黄泥水中的泥沙;2、蒸发: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可用蒸发法,如把食盐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食盐水中的水汽化逸出,留下的就是食盐晶体;3、蒸馏: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可用蒸馏法,如我国传统的烧酒工艺就要用到此方法,以提高酒精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