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
- 格式:pptx
- 大小:34.21 MB
- 文档页数:29
第18章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并发症。
尽管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甚至供体是HLA“完全”相合的同胞,GVHD仍可能发生。
GVHD是受体抗原递呈细胞(Ag-presenting cells, APC)和供体成熟T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1955年,Barnes 和Loutit首先报道了发生在动物体内的GVHD,当时认为是一种移植继发性疾病或runt病。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才认识到移植继发性疾病引起的皮肤异常、腹泻等症状是由于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进入无免疫活性的宿主体内所致,GVHD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这一免疫损伤的过程。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的常见并发症,大部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GVHD,因而GVHD依然是目前困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
根据GVHD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GVHD (aGVHD)和慢性GVHD (cGVHD)。
一般100天以内发生的为aGVHD,100天以后发生的为cGVHD,但cGVHD也可在100天以内发生,随着减低剂量预处理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广泛开展,aGVHD也可迟至移植后4~6月发生。
aGVHD可直接演变为cGVHD,没有明确的间隔期,亦可在aGVHD完全缓解一段时间后出现cGVHD;没有aGVHD,也可单独出现cGVHD。
第一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根据美国NIH的GVHD共识工作组意见,aGVHD分为移植后100天内发生的经典aGVHD和持续、复发及晚发性aGVHD(移植后100天以后)两种类型,兼有aGVHD和cGVHD临床表现者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发病机制】1966年Billingham将发生GVHD的条件定义为:①移植物中需含有免疫活性细胞成分;②宿主必须具备供者移植物不存在的异体移植抗原,这些异体移植抗原被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视为异体抗原而发生反应;③宿主必须对移植物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能力,致使移植物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其免疫反应,并放大、扩展此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别名GVHD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之分,前者发生在BMT 后3 个月内,后者发生在BMT 3 个月以后。
免疫功能低下者输入HLA 不同的血液也会发生GVHD,并可能是致死性的。
症状体征GVHD 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
aGVHD 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 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肝脏亦是GVHD 的靶器官,aGVHD 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肝功能异常是GVHD 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当BMT 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 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 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aGVHD 小肠黏膜损害突出,无论aGVHD或cGVHD 均可出现食管损伤。
食管GVHD 发生率高于胃,低于小肠,通常上中段病变较下段多见和严重。
正常人食管上皮是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故aGVHD 病变与皮肤相近似,有变性坏死乃至溃疡。
溃疡多是局灶性,少数严重者是大片状甚至累及全食管。
BMT后不论食管GVHD 发生与否,其黏膜表面均常见细菌、真菌(尤其是念珠菌、酵母菌,也可有毛霉菌)和病毒感染,需要指出的是cGVHD 发生时食管常被广泛累及并引起严重症状,尤其是真菌感染性假膜更多见。
疾病病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由于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受抑制的、组织不相融性抗原受者的组织之间的反应。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4期V ol.4, No.34, 2019100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的护理罗秀婷,孙彦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7)【摘要】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更,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可分为急性(aGVHD)和慢性GVHD(cGVHD)。
一般100天内发生的为aGVHD,100天后发生的为cGVHD,但cGVHD也可以在100天以内发生,随着减低剂量、预处理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广泛开展,aGVHD也可延迟至移植后4至6月发生[1-2]。
aGVHD所累及的靶器官主要为皮肤,肠道和肝脏。
aGVHD发生早,提示预后差。
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供体以及受体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报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4.100.011 病例简介患者***,女,48岁,确诊MDS11月余,ALLO-HSCT术+121天,腹泻2月,血尿1月。
1.1 体格检查T:36.5℃,P:129次/分,R:20次/分,BP:124/98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
心率齐,各瓣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触诊不满意。
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专科检查,全身散在出血点,双上肢为甚,全身淋巴结未触及,指甲正常,阴道无出血。
1.2 实验室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1:1:1,粒系占49%。
1.3 辅助检查胸部CT显示双肺散在多发斑片条索,右侧静脉留置管留置,副脾。
1.4 既往史确诊MDS11月余,ALLO-HSCT术+121天,腹泻2月,血尿1月。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文章目录*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并发症*三、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 移植物抗宿主病吃什么好2. 移植物抗宿主病不能吃什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GVHD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
aGVHD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肝脏亦是GVHD的靶器官,aGVHD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当BMT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aGVHD小肠黏膜损害突出,无论aGVHD或cGVHD均可出现食管损伤。
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吞咽困难热量摄入不足引起的体重下降,部分病人出现吞咽时的剧痛和难以忍受的胸痛,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包括食管上段发生广泛性上皮脱落性食管炎、食管上段形成的蛛网状增厚及相互粘连而引起食管狭窄、食管蠕动异常、涎腺受累口腔干燥、酸清除变得很差以及反流所致。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并发症1、aGVHD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2、肝脏亦是GVHD的靶器官,GVHD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肝功能异常是GVHD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3、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
4、当BMT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 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 40 •Int .1Blood T r a n s fn s ll e m a l o l. J an u a ry^〇21. V()l. .1.1. No. 1•专题论坛•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研究新进展潘婧李建勇繆扣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10029通信作者:缪■扣荣,Em ail:kourongmiao@【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 SC 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 V H D)严重影响移植成功率,是患者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关于最佳的a G V H D预防方案尚未达成共识。
随着对aG V H D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为allo-H S C T后a G V H D的预防提供更多的新药及联合用药选择。
笔者拟就alio-HSCT后发生aG V H D的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及预防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更有效地预防aG V H D,提高allo-H S C T成功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环磷酰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329)D0I:10. 3760/cm a. j. cn511693-20200316-00063Advances in 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preventionPan J in g i L i Jianyong 9Miao KourongDepartment o f H em atology ^First A 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 a n jin 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Province Hospital ^Narijing2100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 u th o r:Miao Kourong »E m a i l:kuurongmiao@\63. com【Abstract】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 S C T) offers curativetreatm ent for hematological malignant diseases. H owever, 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aG H V D)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ccess rate of allo-HSCT and becomes the significant cause for thetransplantation-related death. Consensus on the optim al aG VH D prophylaxis has not beenestablished. W ith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GVHD pathogenesis and conducting of related clinicaltrials* new drugs and drugs combinations offer more op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G VHD after allo-H SCT. T his article sum m aries recent advances in risk factors»biom arkers and prevention strategy foraG V H 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eventing aG VHD effectively and improving the successrate of allo-H SCT in clinical practica.【Key words】H 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aft vs host disease;Risk factors;Biom arkers; CyclophosphamideFund program:National N 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470329)D O I:10. 3760/cm a. j. cn511693-20200316-00063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 V H 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allo-H SC T)后 常见并发症之~■,通常于移植后100 d内发病,患者 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典型皮疹、腹痛伴腹泻,以及血 清胆红素水平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