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现象的研究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99.50 KB
- 文档页数:6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与传承现象分析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普及与深入,文学领域产生了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网民为接受对象的新型文学样式——网络文学。
红袖添香、起点中文小说、文学城、榕树下等较有影响力的网站的出现,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全部,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
纵观近年网上创作的文学作品,不难看出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颠覆。
一、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一)背景1.文学走向大众化文字产生以后,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几乎成为一个阶级的特权。
在文学作品面前,普通大众显然只能处于聆听和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公开发表评论,更谈不上什么创作可言。
统治阶级和精英阶层为了彰显权力,还对文学进行了“精英”与“大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区分。
但网络的出现,给予了每个人“说话的权力”,打破了文学霸权的现象。
“网络时代的许诺是: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
”这句话已不是戏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文学走向大众。
2.创作动机发生变化宁财神认为网络文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为写而写、为了练打字而写、为了骗取美眉的欢心而写。
当然,最可心的目的,是为了那些个在网上度过的美丽而绵长的夜晚而写,只是应该换个名字,叫记录。
”年轻一代试图用轻松幽默的话语方式来释放压力,因此,作品的特点倾向于自娱自乐、追求快感、不够深刻,流于肤浅。
3.两种文学的本质区别葛红兵曾指出:“如果我们承认文学是一种自由,是人性的、游戏的、非功利性的,那么网络文学正是在这点上将文学的大众性、游戏性、自由性还给了大众。
”与传统文学强调“文以载道”不同,网络文学的本质是追求“自由性”,其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学或者是传统价值观念的解构与颠覆。
因此,网络文学作品中出现很多颠覆传统的现象。
(二)现象分析网络文学对传统的颠覆,往往表现在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恶搞上。
所谓恶搞,类似于“恶作剧”,是一种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以博取欢笑,或借此表达作者的某种观点。
解析网络文学的网络性文学的“经典性”通常意味着典范性、超越性、传承性和独创性。
它不仅是衡量文学作品的标尺,其本身就是文学标准变化的风向标。
每一次文学变革运动都是一次经典重塑的过程,媒介变革自然更具颠覆力量。
2015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2.97亿。
经过近二十年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03年VIP制度成功建立促使其向类型小说方向发展以来,网络文学不但形成了自成一统的生产—分享—评论机制,也形成了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精英传统的网络大众文学传统以及建立在“粉丝经济”上的“快感机制”(如“爽”、YY等)。
这一切都对传统学院批评体系构成挑战。
不容忽视的是,这场“文学变局”是在媒介革命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就意味着,传统精英批评体系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来自一种商业力量支撑下复燃的“旧文学”,而是一种媒介力量支撑下爆发的“新文学”——虽然网络文学的媒介之“新”还很大程度上隐身于传统类型文学之“旧”里,但其发展趋势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此,传统批评者要理解网络文学就不仅需要“放下身段”,更需要“脱胎换骨”——不但要建立一套适应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和批评话语,并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更新换代。
网络文学的“网络性”由于网络文学发展速度过快,且挑战的评价体系过于根本,目前学术界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还缺乏一个“共识平台”。
网络文学也能像传统文学那样拥有自己的文学经典吗?对于很多至今仍将网络文学视为垃圾的研究者来说,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过于抬举网络文学了。
而对于持肯定态度的人来说,顺着这一提问方式,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只能以传统精英文学的经典定义作为参照。
在这一参照系下,我们最多可以引进通俗经典文学的尺度。
但不管我们如何自觉地另建一套批评价值尺度,都难免受限于精英本位的思维定势,落入为网络文学辩护、论证其“次典”地位的态势。
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这根本是一个伪问题——中国网络文学的爆发并不仅仅是被压抑多年的通俗文学的“补课式反弹”,而同时是一场伴随媒介革命的文学革命。
网络文学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文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在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同时,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作品类型、创作方式、读者需求和市场现状等方面分析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一、作品类型多样化网络文学的作品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网络小说、微小说、网络散文等。
随着大众需求的增加,网络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也因此多元化发展。
以网络小说为例,不仅有传统的言情小说和玄幻小说,还涌现出了科幻、穿越、悬疑等多种不同题材的作品。
这些多样化的作品类型不仅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创作方式灵活多样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传统文学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出版流程才能被读者所见,而网络文学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发布,并且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这种灵活的创作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作家选择了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而不再局限于传统出版渠道。
同时,创作者可以通过与读者的互动,获得及时的反馈和意见,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创作。
三、多层次读者需求网络文学受众的需求多样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网络文学所追求的内容和需求也不尽相同。
有的读者寻求情感上的共鸣和情节上的悬念,有的读者希望通过网络文学学习知识和扩展视野,还有的读者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思考。
网络文学正是通过满足了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四、市场现状与商业化趋势网络文学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化市场。
随着读者数量的增加,各大平台纷纷加大了对网络文学作品的采购和推广力度。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化模式。
除了平台给予的稿费和版权收入外,作家通过广告、影视改编和衍生产品等方式获得更多收益。
这种商业化趋势既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对作品质量和作者创作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版权保护与创作创新随着网络文学市场的扩大,版权保护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