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252.00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述有关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理解神话中的寓意和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复述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理解神话中的寓意和道理。
三、教学内容
1. 神话故事复述
让学生依次复述《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这两个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主要角色、事件发展、结局等。
2.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这两个神话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复述神话故事
1.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朗读《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
2.学生分组,依次复述这两个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3.老师带领全班一起总结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探讨道理和寓意
1.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神话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
2.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3.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组内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五、课堂检测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的故事情
节。
2.让学生写下自己对这两个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
1.阅读课本中与神话故事相关的文本或练习题。
2.思考并写下对神话故事的反思和感悟。
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复述神话故事和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和寓意,增强对神话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深入思考,发现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从中受益并得到启发。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第一部分:第六单元复习一、知识点复习1.复习第六单元的文字识字、句子操练等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和句型。
2.复习生字词,加深学生对字形、音、义的理解。
二、课文导入1.复习第六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课文赏析1.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为下一步的写作和操练做准备。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
四、写作操练1.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2.进行作文批改,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作文表达。
五、课堂互动1.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
2.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励全班积极参与。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复习一、知识点复习1.复习第七单元的词语拼读、句子操练等内容,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2.强化词语辨析,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二、课文导入1.复习第七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回忆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流畅度。
三、课文赏析1.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拓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词汇。
四、写作操练1.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所学内容。
2.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集体讨论和批改,指导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五、课堂互动1.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间的合作。
2.加强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以上是对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复习课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有效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第六单元复习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自折不挠”这个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即《天火之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和《滴水穿石的启示》。
从内容上来看,这四篇课文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所选人物涵盖了古今中外。
所先人物有科学家、学家、医药学家、发明家、画家。
他们都是名人,都是成功人士。
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百折不挠、滴水穿石的精神。
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从体裁上来看,前三篇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刻画人物的形象,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懂得一定的道理。
后一篇论说稍重,通过具体的事例,阐明作者的观点。
我们除了感情滴水穿石的精神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这种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进行类似的习作练习,如写读后感。
《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
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读感受。
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
健康小顾问是一个比较适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要求会认读。
3、能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成语。
4、学会默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
通过多形式地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习“不折不挠”的精神。
5、能针对周围同学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看图写故事:内容要有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想象图画后面空白处的情景。
(二)、单元重难点分析1、《天火之迷》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难点在于引领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展开想象,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10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
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
特别强调比的后项不能为0)(4)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2、比的基本性质(1)复习概念及化简方法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②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对整数比进行化简?③不是整数的比应该怎样化简?(2)学生做P52整理和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三、课堂练习1、练习十三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判断正误的理由)2、做练习十四的第2题。
环境保护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
2.能结合注释,借助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背诵3首古诗,默写《浪淘沙》(其一)。
3.默读课文,能结合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
4.能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感受农民重新得到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复习课文内容(一)复习《古诗三首》1.《浪淘沙(其一)》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
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调、高度的艺术想象、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形象。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3.《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新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二)复习《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三)复习《青山不老》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四)复习《三黑和土地》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三、基础梳理(一)字词1.易读错的字黄莺资源滥用篮球2.多音字曲簸难供3.易写错的字莺涯篮基(二)句子1.打比方的句子2.比喻句先让学生说说,在出示例句3.拟人句4.有关联词的句子(三)语言描写(四)积累背诵四、结束语宇宙山河烂漫,人间处处温暖,都值得我们前进,加油,少年!。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复习内容概述在本次复习课中,主要对第六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巩固,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习作内容等。
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掌握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字词的读写和造句,习作内容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梳理,生字词的读写和造句。
2.难点:习作内容的讲解与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复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及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复习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理解文章结构和内涵。
•提问导读,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要点。
2. 复习生字词•带领学生逐个复习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加深印象。
•练习造句,巩固生字词的应用能力。
3. 习作讲解与指导•结合课文内容,教师讲解作文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分析范文,指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生字词练习。
•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讲解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课堂互动•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彼此交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展互动问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包括课文默写、生字词造句等,让学生在家继续学习巩固。
八、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整体巩固。
•学生可以提问疑惑,教师解答学生问题,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六单元的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巩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 复习第六单元课文内容 - 巩固生字词和句型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的深层含义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黑板、彩笔3.教学PPT4.学生课堂练习册5.提前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利用图画、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第二部分: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
3.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用法。
4.设计相关的语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部分:拓展1.利用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拓展课文话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第四部分: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一定的书面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选择课文中的片段,进行改编或续写,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3.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置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