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那个地点是思想的盛宴,那个地点是学术的殿堂。1979年,闻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他的获奖演讲当中,他曾经讲过如此一句话,他讲世界上大多数差不多上贫困人口,假如你明白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就会明白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差不多上以农业为生计的。因此假如你明白得了农业,那么你就真正明白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穷人的经济学,在今天的中国,穷人的经济学又有着如何样的意义。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专门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卢周来先生,您请坐。

主持人:您请坐,首先我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卢周来先生。

我给大伙儿做一下介绍。

卢周来简历

卢周来,1970年生,安徽安庆人。青年经济学者。现任教于北京某大学,并担任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

究员等多种学术兼职。在《读书》、《书屋》、《天涯》、《博览群书》、《中国改革》等媒体发表随笔与札记百余篇;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战略与治理》、《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已出版有《穷人经济学》(2002)、《游戏着经济学》(2004)、《边缘的言讲》(2005)等随笔集以及《重建经济学伦理层面》(即出)等专著,主译有《进展经济学的新方向》(2001)、《国防经济学手册》(200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的政府、社会与动员》(2005);主编有《非主流经济学家文选》(2001)

等多种文集。

我要尽力为穷人讲话

主持人:卢先生,我明白您今天演讲要紧是讲穷人的经济学,看您今天的那个模样,确信是算不上穷人。我不明白您从小到大,有没有哪一个时期,自己就身为一个穷人?

卢周来:我是出生于安徽农村的,从小是在穷困中长大的应该讲。应该讲只是后来考上大学以后才改变了我的命运,应该这么讲吧,因此我对穷人的生活状况有着切身的体会。

主持人:童年的生活有多穷困,能给我讲述一下吗?

卢周来:我现在对小时候印象最深的确实是饥饿的感受,确实是从来感受到吃不饱肚子,因为没有饭吃就喝稀饭,那稀饭里头确实是只有几粒米粒。因此把胃撑得特不大,因此到现在,我的饭量特不大,确实是小时候贫困的经历留下来的。

主持人:小时候家里生活状况那么不行,吃东西都吃不饱,然而父母如何会一直坚持让您去念书,而且是一直念到大学?

卢周来:我在安庆那边民风比较纯朴,其中就有一句话确实是讲,再穷也要让小孩读书,再富家里也要养猪。确实是讲现在为止那边的农民,再穷一定要让小孩读书,确实是讲教育的风气是比较好的。确实是桐城派,那个桐城派原来的家乡。

主持人:考上大学以后,家里能够支付这笔,比较数额庞大

的学费吗?

卢周来:我那个时候,那个时候的教育费用还比较低廉,依旧能够支付。确实是讲在我们那个时候读大学,差不多上还没有教育产业化,所谓教育产业化改革还没推开。那个时候农村人只担心小孩考不上大学,考上了差不多上能读下去。

主持人:今天研究穷人的经济学,和您童年的经历有关吗?

卢周来:应该是有关系,因为我从农村里来,从穷人中来,

因此这段经历是刻骨铭心的,因此确信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但大伙儿印象当中,都会觉得经济学是特不主流的,讲那个国家的经济如何进展,或者是微观到一些企业的那个经济应该如何样去做。什么缘故选择一个在被主流的经济学家认为是比较边缘的经济学的范畴研究呢?

卢周来:实际上在我看来确实是讲,尤其是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国今天那个利益多元化格局以后,确实是讲,各种利益团体都需要有自己在今天中国那个利益博弈的舞台上,都需要有自己的这种利益表达的,利益诉求的渠道吧。因为我讲了我的经历是从农村中来,从穷人中来,因此我不敢讲我有多高尚,然而我确实有一种本能的冲动,我觉得我需要,需要尽我的力量来为他们讲

一些话,做一些事。

主持人:那假如您讲的这些话,做的这些事,不被专门多主

流的经济学家所认可呢?

卢周来:我们能够这么讲,因为第一个我既使是研究穷人的经济学,我也是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范畴来研究那个问题。第二个我讲话是比较讲道理,因此讲我能够比较骄傲地讲,在主流里头

大伙儿依旧比较认可我。

主持人:好,下面我想我们就欢迎卢周来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要明白得穷人的经济学”,有请。

穷人的经济学确实是农业的经济学

卢周来:我演讲之前,我想请大伙儿先看一个2004年年底,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闻名的动漫。

卢周来:刚才大伙儿看到的这些画面差不多上相关的,确实是“要明白得穷人的经济学”。那个命题呢,刚才主持人讲了,是197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词中,首先提出那个命题,然后今年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特不引用了这段话,这段话现在大伙儿差不多

确实是耳熟能详了。

那么我在那个地点还想确实是讲一下,确实是舒尔茨他讲这段话的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确实是在他看来,实际上穷人的经济

学确实是农业的经济学,因此呢,他的思想也要紧是关于农业经济学的思想。我用最简单的话,把他的农业经济学思想概括一下,实际上就三句话,第一句话确实是农业特不重要。也确实是讲在专门多的主流经济学家看来,确实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工业化。那么农业只只是是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提供原材料、提供资本积存、提供廉价的劳动力。然而舒尔茨他不这么看,他认为农业的现代化,本身确实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农业本身的进展,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特不重要,这是

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叫做要改变对农业的卑视性政策。舒尔茨讲,现在专门多国家为了进展工业化,为了追求经济效率,就采取了一种工业和都市优先进展的战略,而对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种卑视性的态度,那么导致了一系列的卑视性的政策。而正是这种卑视性的政策,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因此他讲,你要改变农业落后和农民贫困的这种现象,你首先要抛弃这种制度性的

卑视,这是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叫做,要进展农业就要进行人力资源投资。因为他讲,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土地是越来越少的,土地这种商品假如从

经济学上讲,确实是讲它的供给是有刚性的,确实是讲只会减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进展农业,确实是传统的那种靠土地扩张的思路差不多不行了。因此他讲,进展现代农业要紧靠人力资源投资,而人力资源投资中最重要是两块,一个是教育,一个健康。因此他讲,人力资源投资,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明白技术的健康的农民,这才是现代农业的进展之路。那个确实是舒尔茨的关于农业经济学或者关于穷人经济学要紧的思想。我这么给他概括一下,这是我跟大伙儿交流的一点。

穷人什么缘故穷?

接下来我想跟大伙儿交流的第二点方法,确实是讲要明白得穷人的经济学,首先要明白得穷人什么缘故穷?

讲那个穷人之因此穷,首先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素养低下,努力程度不够造成的。应该讲,这是对穷人经济学极大的误会。我那个地点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第一种讲法确实是讲穷人什么缘故穷?确实是因为他们懒惰。这种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上,要紧是流行在什么时候呢?是十六世纪的欧洲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它就认为穷人之因此穷,是因为他们懒,是有

背景的。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呢?当时在英国开始了工业化运动,而工业化之前,欧洲的农民是个什么样的状况的呢?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佩罗曼他有考察,他讲在工业化之前,欧洲的农民,一年之中只有1/3的时刻用于生产,有204天是用来串门或者过节。因此讲农民享受闲暇享受惯了。

工业化我们明白,工业化动力来源于哪里?是因为英国的羊毛纺织业在海外市场上特不红火,因此导致国内的圈地运动。圈地干什么?一个是养羊,一个是建纺织厂。结果土地也圈了,纺织厂也建起来了,后来发觉一个惊奇的现象,工厂里找不到工人。什么缘故?那个享受闲暇惯了的农民,他们失去了土地以后,他们宁肯到街上流浪,他们也不情愿进当时的工厂。因为当时工厂里头是血汗工厂,典型的,一天工作18个小时,然后还严格地监工。关于那些享受闲暇惯了的农民来讲,那简直是不可忍受的,因此他们宁肯流浪也不情愿进工厂。因此那个时候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就讲,你看那个农民,他穷到要饭的地步他也不情愿进工厂,

因此他们穷是因为他们懒惰。

他们不仅如此讲,而且当时支持英国的政府通过了一个惊奇的立法,叫做《惩治游惰者法律》,也确实是惩治在街上流浪的、

卢周来: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

卢周来: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 ——《世纪大讲堂》 1979年,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获奖演说当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大多数都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大多数贫穷人又都是以农业为生计的,所以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么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穷人的经济学?在今天的中国,穷人的经济学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卢周来先生。 卢周来,1970年生,安徽安庆人,青年经济学者,现任教于北京某大学,并担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等多种学术兼职,在《读书》、《书屋》、《天涯》、《博览群书》、《中国改革》等媒体发表随笔与札记百余篇,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战略与管理》、《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已出版有《穷人经济学》(2002)、《游戏着经济学》(2004)、《边缘的言说》(2005)等随笔集以及《重建经济学伦理层面》(即出)等专著。 卢周来: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国今天这个利益多元化格局以后,各种利益团体在今天中国这个利益博弈的舞台上都需要有自己的利益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我说了我是从农村中来,从穷人中来,所以我不敢说我有多高尚,但是我确实有一种本能的冲动,觉得我需要尽我的力量来为他们说一些话,做一些事。 卢周来:我演讲之前想请大家先看一个2004年年底在网络上流行的著名的动漫。 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画面都是相关的,就是“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这个命题刚才主持人说了,是197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说词中首先提出的,然后今年的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又特别引用了这段话,这段话现在大家已经算是耳熟能详了。 我在这里还想讲一下舒尔茨这段话的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在他看来,穷人的经济学就是农业的经济学,所以他的思想也主要是关于农业经济学的思想。我用最简单的话把他的农业经济学思想概括一下,实际上就三句话: 第一句话就是农业非常重要。在很多主流经济学家看来,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农业只不过是为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提供原材料、提供资本积累、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但是舒尔茨不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什么是穷人的经济学?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那个地点是思想的盛宴,那个地点是学术的殿堂。1979年,闻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他的获奖演讲当中,他曾经讲过如此一句话,他讲世界上大多数差不多上贫困人口,假如你明白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就会明白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上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差不多上以农业为生计的。因此假如你明白得了农业,那么你就真正明白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穷人的经济学,在今天的中国,穷人的经济学又有着如何样的意义。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专门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卢周来先生,您请坐。 主持人:您请坐,首先我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卢周来先生。 我给大伙儿做一下介绍。 卢周来简历 卢周来,1970年生,安徽安庆人。青年经济学者。现任教于北京某大学,并担任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

究员等多种学术兼职。在《读书》、《书屋》、《天涯》、《博览群书》、《中国改革》等媒体发表随笔与札记百余篇;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战略与治理》、《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已出版有《穷人经济学》(2002)、《游戏着经济学》(2004)、《边缘的言讲》(2005)等随笔集以及《重建经济学伦理层面》(即出)等专著,主译有《进展经济学的新方向》(2001)、《国防经济学手册》(200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的政府、社会与动员》(2005);主编有《非主流经济学家文选》(2001) 等多种文集。 我要尽力为穷人讲话 主持人:卢先生,我明白您今天演讲要紧是讲穷人的经济学,看您今天的那个模样,确信是算不上穷人。我不明白您从小到大,有没有哪一个时期,自己就身为一个穷人? 卢周来:我是出生于安徽农村的,从小是在穷困中长大的应该讲。应该讲只是后来考上大学以后才改变了我的命运,应该这么讲吧,因此我对穷人的生活状况有着切身的体会。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A.股市持续走强 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12.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A.分散决策 B.竞争生产 C.纵向传递信息 D.要素市场定价 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 A.激励功能 B.集中资源办大事 C.收入再分配功能 D.信息传递功能 1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 A. 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B.穷人应该不纳税。 C.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

用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

用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我们可以从基尼系数上充分的看出先如今中国贫富差距之大。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基尼系数其经济涵义为: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由上表可以看出198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88,与当时很多发达国家一样低,甚至还要低于他们当中的部分国家。但是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6,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就没有基本上没有低于过0.4,均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而在哲学上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少,因为中国的发展时间太短,不像其他发达国家已经过几百年的资本累积,再者中国还有那么一段被侵略的历史,所以中国的底子比较薄,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这种统治方式也毁掉了国家的根基,导致社会和生产力落后,自然也就不能累积发生质变的资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中所有制共同参与的生产方式,平均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比如,技术专利是你的,你要求专利入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必然有这样的生产关系产生,否则就不发展,根据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所有都一夜共同富裕,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只有富裕的人多了,才能使国家强大,从而使贫困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为了发展,贫富差距的存在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该问题,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一)、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二)、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政府应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四)、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 (五)、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二次分配要讲公平,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

经济学

1929经济危机中的倒牛奶事件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其一般特征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同时,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结果,必然导致生产过剩危机。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量农场主叫喊生产过剩,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由此可见,“倒牛奶”只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资本家的本质是没有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倒掉牛奶,只是因为此时牛奶的价格太低,而为了维护较高的价格,他们宁愿倒掉牛奶,等待价格回升再重新生产。 为何当年美国的奶牛场主把牛奶倒入海中,廉价卖给工人不好吗?至少还可以收回一部分成本,就是白送也比倒掉好嘛,至少落个好名声!为何倒掉呢? 一、汤姆把牛奶倒入了大海中 汤姆是生活在米国乌有城城郊的一位奶牛场主,不知何故,方圆数百里就这一家奶牛场,汤姆的奶牛场有2000头奶牛,每月产奶2000吨,这些牛奶供应乌有城的市民和周边农村的农民。牛奶售价是每吨500美元,每吨牛奶的生产成本是300美元。因此汤姆一个月可以赚40万美元。 在大学读MBA的儿子杰瑞正在对当地牛奶市场进行调查,这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意在巩固并实际应用课堂上学到的供求理论。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杰瑞向父亲指出了他的一个惊人发现:“这些年你平均每个月损失130万美元!”。 这话让老汤姆很不高兴:“危言耸听。” “我反复核实过了,情况的确如此。让我给你解释一下吧。” “说来听听。” “咱们每月生产的牛奶卖给乌有城市民1000吨,乡下的农民1000吨。乌有城市民平均收入是乡下农民的两倍多,对这些市民来说,牛奶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并且花在牛奶上的钱占其整个生活支出的比重很小。” “这我知道。” “我的市场调查表明:即使奶价翻两番,即每吨2000美元,乌有城市民对牛奶的需求也基本不会下降。” 汤姆了解乌有城居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凭多年的经验和生活直觉他觉得儿子的这个调查结果很可能是真的。不过他立刻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可乡下的农民很穷,根据我的经验,每吨500美元,也就是每公斤25美分,是他们能够

经济下行期为何穷人越穷 富人越富

据胡润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富人59%是创办实业公司获利,14%是投资房地产获利,12%是投资金融市场获利,10%是依靠工资和福利积累,5%是继承父辈财产。他们聚财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有的拥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财富来源。 房价一涨再涨:富人挑花眼,穷人租房难 越是富有的家庭,拥有能赚钱的资产比例越大,普通人想靠不动产积累财富却非常难。 茅于轼先生曾在2009珠三角民营经济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房价高的原因是“老百姓(603883,股吧)太有钱了”。在财富分配的环节,最吃亏的还是穷人。“穷人财富也在增长,但远远赶不上房价的上涨;相反,富人财富增长的速度则大大超过房价上涨。所以,即便房价已经涨得非常高,在富人看来还是不贵,照买不误。” 当下一轮通货膨胀到来时,富人的钱财以房产的形式得以保值增值,所以越来越富;而穷人手中的钱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穷。

负利率时代:穷人靠工资,富人靠资本 全球经济、中国经济都不好,尤其是中国经济,目前看将长期处于L型状态,我们的工资基本是不变的,能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已经是不容易了。 近年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降,但货币供应增长较快,金融与实体之间背离日益扩大,因此你拿到的货币实际上是贬值的;9月份CPI同比上涨1.9%,涨幅连续4个月处“1时代”,即便CPI增幅放缓,把钱存在银行的收益依然追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也就是说你把钱存在银行相当于赔钱。 对于富人来说就不同了,低利率时代正好是资本的时代,在货币超发、负利率的年代,资产价格却是高速上涨的,如房地产、大宗商品等,他们可以用低利率的贷款进行更有效的资产配置。

人民币贬值,富人海外投资热 近两年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加强,选择海外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群越来越多,国内投资回报率在近年来出现下跌成为推动境外投资的新推手。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报告估算:到2020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将新增约13万亿。截止2015年底,中国个人境外投资规模约5.4万亿。 越富有的人,资产投向境外的热情越高。数据显示,可投资金融资产1亿元以上的超过净值私人银行客户中,高达55%拥有境外投资。可投资资产为600万到1000万的普通私人客户中,比例仅为22%,但是其中半数考虑在未来三年将进行海外投资。 对于富人来说,海外投资的本质是实现全球资产配置的有效手段,可最大程度避免手中的资产在人民币贬值下“缩水”,继而解决资产保值增值与财富传承等穷人无需考虑的难题。

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章节习题 第1部分导言(2讲) 讲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个人如何做出决策 知识点: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1.从平等和效率的角度讨论下面每种说法: A.“应该保证社会上每个人得到尽可能最好的医疗。” B.“当工人被解雇时,应该使他们在找到一份新工作之前能一直领取失业津贴。” 知识点: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2.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3.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住旅馆的费用、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利益是心理上的。你将如何比较利益与成本呢? 知识点: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魔力饮料公司的三位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每位经理提出了做出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 哈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将上升还是下降。 罗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将上升还是下降。 赫敏:我们应该考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你认为谁对?为什么? 知识点: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的储蓄激励? B.收人提高时津贴减少的政策如何影响65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知识点: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一场比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知识点: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知识点: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平等还是关注效率。在关注效率的情况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的类型。 A.对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进行管制。 B.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消费劵。 C.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D.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拥有美国90%的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的公司。 E.对收入高的人实行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F.制定禁止酒后开车的法律。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经济学原理复习

2015经济学原理复习 单选题 1.你免费获得了一张周杰伦的演唱票(该票没有任何转卖价值)。吴克群演唱会和周杰伦的是同一时间,并且听吴克群的演唱会是你第二喜欢的选择。吴克群演唱会的票价是100 元,你的支付意愿是120 元。同时假设看演唱会的时间机会成本为零。请问如果你去看周杰伦的演唱会,机会成本是()。 A)0 元 B)20 元 C)120 元 D)100 元 2.《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公共利益可以通过以下何种方式被最好地促进()。 A)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B)好心市民的善行 C)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D)对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坚持 3.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 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 C)加入WTO 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以下()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 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 B)加入WTO 对中国经济总体的影响是有利的 C)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 1

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 5.为了大力发展某地区经济,某地区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你认为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是()。 A)因为本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地区,所以发展第三产业是我们的政策方向 B)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安全,我们一定要做到粮食自给自足 C)因为其他地区都实行了贸易保护,所以我们也别无选择 D)本地区将降低城乡户口壁垒,直至最后消除 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那么,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鸡蛋的供给曲线完全水平,而需求曲线左移 B)鸡蛋的需求曲线完全水平,而供给曲线左移 C)鸡蛋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发生了左移 D)这种现象违背了供求理论,属于异常现象 8.以下()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 2

穷人的经济学-浅谈虚拟经济的资本运作

穷人的经济学-浅谈虚拟经济的资本运作 (资深金级领导为您解析资本运作:931714375) 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瑜教授曾因提出“消费资本化理论”而荣获“2005年中国十大财智英才”称号。最近又推出《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应用》(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一书。 书中糸统的阐述了消费资本化理论形成的社会经济、历史渊源、理论结构、核心内容、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法学基础等等。其理论基本内涵为:消费者在购买企业商品后,企业把消费者的消费视为对企业的投资,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即消费变成资本。消费资本化理论指出消费是经济的原动力,从本质上讲,在整个大循环经济链条中,消费者是真正的投资者,是资本的原泉,与生产者共享利润,参与利润分配,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详情咨询:931714375,1048781427,1404008830) 在产品短缺时代,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它真正发挥其作用的是在产品相对过剩的时代,因为这时候的消费者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人,消费已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消费决定着生产的成败和每一张贷币的流向,关系到每个家庭、个人和企业。每个社会细胞的经济行为的终极目标都可归结为消费,任何产品的终极指向都是消费。因而,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围绕消费而展开。消费也决定贷币资本和知识资本能否

实现其最终价值。 因此,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是有足够的力量形成影响一切的、能够和贷币资本、知识资本并驾齐驱的一种资本―――消费资本。也就是说消费者也成为了资本家。 我个人认为,上述的这一切,其实就是虚似经济和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正确处理虚似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随着虚似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理论和观点正受到强烈的冲击……(详情咨询:931714375,1048781427,1404008830) 一个极少数人正在尝试的资本运作将在中国财富流转史上矗立起高大的财富丰碑,一群德才兼备的中国中产阶层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一大笔财富最终何以会流转到这一大群有福气、财气、运气和勇气的人手中?最核心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政府的阳光政策(阳光工程)。 这就是穷人的经济学。因为,这是任何一个穷人阶层都可以尝试的运作模式,只要你德才兼备,就可以坐上中产阶级的宝座。这就是我到广西第三天考察的总结,这可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这个穷人的经济学值得让大家分享。(详情咨询:931714375,1048781427, 1404008830)

经济学眼中的“穷人”与“富人”

经济学视野下的“富人”与“穷人”的关系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于明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了,很多人开始出现仇富的心理,开始痛恨这个贫富两重天的现象,其实,我们不应该从表面去看这个贫富问题,我们要透过表面看本质,本文主要就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穷人”和“富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而找到结合点,缓解社会矛盾,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穷人、富人 在《说文解字》中说到,富人的“富”字本意是:备也,一曰厚也,也就是各项都很完备了,贮存很多了,穷人的“穷”字本意是:极也,也就是到了头了。在重农抑商的古代社会认为有一个房子(穴),一口人,拥有田产就是富人了,而和穷字意思相同的字是贫,也就是把钱(贝)分了,散尽家财也就穷了,这里的“穷”和古代贫的是一个意思。对于“贫富”的定义今天的人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是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富人”就是拥有资本、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穷人”是有有少量的钱而非是资本,可以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 在《史记》一书中说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里的利在古代只得是利益是财富,说明人在社会上的活动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这句话不仅对于古人适用,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适用,无论你是所谓的“富人”还是“穷人”一切社会上的活

动都有和古人有一样的目的,只是“富人”做事业,而“穷人”做事情罢了! 二、关系 我要说的在经济视角下的“富人”与“穷人”的关系主要是从商品的流通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角度来说“富人”与“穷人”的关系。 (1)、生产 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拥有生产资料的“富人”扮演着投资方的角色,决定着生产的方向和方式,而“穷人”则变成了出卖自己劳动力成为“富人”的人力资源,变成生产要素的一部分,而“穷人”又分为可以完成技术要求高的难度大的复杂工作的熟练工人和只能做简单重复工作的不熟练的工人,当“富人”由于市场的需求变化或技术的进步时对劳动力要素的需求开始下降时,一些“穷人”开始失业,失去经济来源,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不是投资的决策者,在生产中“富人”和“穷人”的关系是:富人搭台,穷人唱戏,你“穷人”是否能出场唱戏,要看你的个人技术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更得看搭台人的决定。当然一个杰出的“唱戏者”也是要选择舞台的质量和大小的。 (2)、分配 由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高素质的“穷人”来说,他们的工资会比不熟练的劳动者的工资要高的多,但是“富人”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来看,他不会花大于收益的钱

七个经济学故事看到的经济学

七个经济学故事看到的经济学 故事一:买瓜与卖瓜 一个小女孩拿着三毛钱来到瓜园买瓜,瓜农见她只有三毛钱,便想糊弄小女孩,于是随手一指未长大的小瓜说:三毛钱只能买这个小瓜。没想到小女孩很开心的就答应了,并把三毛钱给了瓜农,瓜农很惊讶的说:“这个瓜还没熟呢,你要怎么吃?”小女孩说:你收了我的钱,那这个瓜就是我的了,等这个瓜长熟了我来取,再把它卖掉。 『大梅点评』 首先这个小故事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收益与风险并存,从小女孩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长线投资的经典案例,她运用少量自有资金换取了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商品,但她同时也增加了”瓜不能成熟“风险;而从瓜农的角度来看,同样这也是一个规避风险的案例,他收获了即时的利益,同时也规避了”瓜不能成熟“的风险,但他丢失的是长期更为丰厚的收益。 虽然此故事中有规避风险的影子,但总体来看,长线投资更为明显,而且避开风险来讲,小女孩的投资回报更为优异。 故事二:烂水果的处理方式 有一个投行新人问前辈:“什么是投行?”,前辈拿了一个快烂掉的水果问他:你打算怎么把这个烂的水果卖出去?新人想了半天说:我按照市场价打折处理掉。这位前辈摇了摇头,拿起一个水果刀,把水果烂的部分去掉,弄了个水果拼盘,然后告诉新人:按照比水果价格高出十倍卖掉。 『大梅点评』 1.首先这个故事深刻的体现出‘姜还是老的辣’这六个字的哲理,反之也体现出核心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投行这个职业,尤其是针对现在创业期的企业,投行的重要性更是胜于一个企业的核心人才。 2.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资源分配与价值最大化。烂水果对果农来说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到了会动脑的果商手里就成了水果拼盘,有了更高的价值。烂果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如何分配。烂果如何卖出更高的价格这就是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故事三:泡沫 当你决定上网聊天,这叫创业。 你决定吸引美女眼球,这叫定位 你说你又帅又有钱,这叫炒作

哈佛大学: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人们说到哈佛大学,难免要提及哈佛大学学费的昂贵。其实,说哈佛大学学费贵,那是“吓唬”有钱人的。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都设有贫寒奖学金(Need Based Scholarship ),一般中产阶级的中下层家庭都能得到非常丰厚的资助。无论是美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所以说,哈佛大学是“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哈佛大学是私立名校的代名词。人们总认为一般人上不了哈佛大学(这里说的一般人指的是工薪阶层,也就是蓝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中下层),更付不起哈佛大学的费用。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长期的错误观点。 从新闻媒体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震撼性新闻:某学子的成绩特别优秀,个人素质特高,为许多美国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所争夺,并且被授予全额奖学金,等等。言下之意,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只发给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同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相对不那么突出的学生,哈佛大学并不提供奖学金或者全额的奖学金。 这两个错误观点的形成,一是人们可能对长春藤盟校以及美国奖学金制度不了解;二是奖学金获得者及其家长向媒体介绍奖学金的由来时可能过于含蓄,没有合理地解释美国名校奖学金的授予原则;三是媒体有意无意地推波逐浪。 被名校录取、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既然没有对“慷慨解囊”的美国大学感恩和知恩图报,也没有公告自己所获奖学金是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来自校友前辈的善施,那么他至少有义务去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大众,这是作为具有优秀素质的人所应具有的起码的道德标准。 哈佛大学: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事实上,每一位拿到哈佛大学等其他名校奖学金的学生都十分清楚地知道,能否获得奖学金,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与自己是否比其他的学生更优秀完全无关!

穷人与富人的经济学读后感

“穷人”与”富人”的经济学 摘要:大部分广告是为富人而作。富人并不比穷人更加的讲信用。穷人使用假货是因为经济的原因,但使用假货是不应该的。 关键词:穷人、富人、广告、诚信、山寨、假货 从某个方面人们将人分为两种,一是”穷人”,二是”富人”。在几十年前,中国有个发展政策,是说由发达的地区来带领欠发达的地区迈向发达,都”富人”来带领”穷人”走向富裕。然而,在我看来,这个政策可能是成功的,但却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在”富人”带领”穷人”走向富裕的同时不断地剥削”穷人”的劳动力,从而使”富人”更加的富,虽然”穷人”可能也有发展,但其富裕的速度是完全落后与”富人”的。于是人们心中潜藏的歧视通过“经济”无意识的表现出来。 现在电视上的广告很大一部分是为”富人”而做,”穷人”只能敬而远之。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观看电视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向休闲方式,当然各式各样的广告也随之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穿插在各种节目中的广告都已经习惯。我认为能花大价钱在一秒钟都很贵的电视上做广告的物品起码是品牌的,而且大多数是在某个行业有着很大知名度的,由于商品的利润很大,所以销售商品的公司会花出一笔他们认为的必要的广告费。而作为低收入者的““穷人””,比如农民,他们购买的往往是档次较低、价格便宜、品牌很少、知名度较低的商品,或干脆就是无品牌的商品,这些商品没有或很少做广告。例如一杯市面上2块5的香飘飘奶茶,对农民和在外打工的人来说,花一顿早饭的钱来买一杯饮料是不切实际的,一杯低额的奶茶固然如此,更别提动辄几百的物品了。除了一些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是”穷人”们所关注的以外,广告更多是贴合”富人”们的心理。故表面看来广告确实是为”富人”所作。 是否”富人”比”穷人”更加的诚实守信呢?我的答案是否。在我看来,是否诚信与人是否有钱并无直接必然的联系。”富人”中会出现坑蒙拐骗的人,”穷人”间也会出现诚实守信的人,这与他从小的家庭教育以及生长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这是一个犹如“得肺癌的人更好吸烟”一样的倒果为因的结论。不能因为吸烟者患肺癌的比例较高,就因此得出结论说肺癌患者比非肺癌患者更喜好吸烟;也不能因为”穷人”的生活环境差,生活圈子狭隘就因此得出结论:”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山寨”一词,比如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山寨“雕牌”等等,山寨更是假货的升级版。同时使用山寨物品的人更是被使用正品的人所轻视。当然,”富人”不需要去买山寨物品,因为他们有钱去买正品,所以买假货的”穷人”又一次的被歧视。政府对假货的打压是强烈的,但却遭到很多人尤其的农民打工者等人的排斥,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天生就喜欢假货吗?当然不是。但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不得不选择价格比正品低很多的假货。我并不是鼓励买假货,这种行为同样反映出人们爱攀比的lue跟性,他们大可以选择不是品牌的东西,但却间接的帮助了违法者。假货是以名牌之名,以知名厂家的信誉,以对消费者的欺骗为基础大行其道的,而不是以价格低、质量要求低,适应了某一特定阶层的消费水平而风行的。所以即使经济能力低下,也不该买假货。 在我看来”穷人”与”富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穷人”看着钱买东西,而”富人”却是看着东西花钱。 参考文献:卢周来《穷人与富人的经济学》

贫穷经济学

I came from a small town in China which most of the people there have an average income about $5 per day. Therefore I can say that most of the people there are living in the poverty. When I get elder, I have been in U.S. Los Angeles for 3 years and India Bangalore for half a year due to work dispatching. And I have been Africa for several times during my vacations. Now I am in Japan. Compared with American and Japanese children, I found that so many children are living in such a poor livelihood in China India and Africa. Unsurprisingly, for the most of those countries are agricultural based countries. Every year, 9 million children die before their fifth birthday; they have no medical attention, no education, and no future.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what I saw motivate me to setup my research plan as Global Poverty. Based on my personal understanding the reason why poor people are living in poverty may be attributed to below four sections: ·Poverty lines in many countries were originally set to capture the notion of poverty based on hunger ·Basic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most countries is failed to offer to the poor. ·Many families could not afford sending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 or local school labor is in shortage. ·The overwhelming population against finite income. However, I believe there is a root cause for above four reasons or can be summarized as one: Currency. And we cannot simply trust that the poor could help themselves out and become rich eventually because the Poverty Trap does exist:

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共80.00分) 1. 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B.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C.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收入已经很高,人们希望有闲暇替代工作; D.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开始减少。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2. 垄断厂商把商品购买量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购买量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上我们称之为: A. 一级差别定价 B. 二级差别定价 C. 三级差别定价 D. 四级差别定价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正确答案: B 3. 菲利普斯曲线的思想是菲利普斯在哪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 A. 《出门散步的经济学》 B. 《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 C. 《封闭经济中的稳定政策》 D. 《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4. 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3,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7,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5,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 A. 1 B. 2 C. -2 D. -1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5. 属于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是: A. 萨缪尔森 B. 索洛 C. 弗里德曼 D. 卢卡斯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6.

在对消费者征税时,税收最终更多由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平均负担 D. 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确定。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 7. 根据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等边际法则说的是实现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B. 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美元,都能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 C. 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D. 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1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可以是总效用增加。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8. 比较下列哪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A. 大米 B. 白菜 C.

穷人 教材解读

《穷人》教材解读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二、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三、内容分析: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段(12-27自然段)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四、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见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 五、课文分析 《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读者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课文开头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黑又冷的深夜,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海上正起着风暴,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

穷人与富人的矛盾

穷人与富人 一个团体或一个阶级推翻一个旧政权,谓之“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新政权,重新分配资产资源。打倒那些在旧政权庇护下,形成的有产阶级、地主、富人,因为他们占有着大部分资产资源,只要旧政权存在一天他们就受益一天,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如无产阶级革命之“打倒地主、分田地”,为穷人打天下。问题是建立新政权、重新分配资产资源之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慢慢地产生了新的有产阶级,出现和以前一样的拥有大量财富的地主、富人,而大部分人在为温饱奔波,再一次出现两极分化,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难免发生。这正是毛主席早年的担心,为了维护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成果,号召要“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打倒当权派”“打倒走资派”“防止资产阶级死灰复燃”,只是没有料到“大锅饭”的模式,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绝不是他老人家想要的结果!是人就有拥有财富的欲望,所谓“人为财死”不假,是人就想多多赚钱养家,这是人的最原始的本性,恰恰也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动力!一代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辛勤的劳动,努力拼搏,为国家经济发展出了力,也为自己积累了应有的财富,跻身于有产阶级。而有的人或者智商低下,或者能不足,或者错过机会,或者懒散成性等等原因,终日为温饱奔波,甚至温饱难续,最终伦为穷人。这个结果本来是公平的,富人可心安理得,穷人也无非可议。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各凭本事,能者多得嘛。的问题是,有一部分人巧取豪夺、非法敛财、贪污发家,腐败奢靡,还有凭借官爹升官发财,倚仗富爹挥金如土,这样的富人老百姓自然深恶痛疾。两极分化本来就导致大部分人心理不平衡,而且好像也有违无产阶级革命的初衷,或者有人想起了“革命”,重新分配资产资源,再一次打倒地主富农,显然没有道理,因为这一代大部分成功者拥有的财富,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赚来的,不是抢来的,也不是剥削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何况就算旧社会的地主富农也有是靠能力敛财的。那么解决这个矛盾最佳方法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打击贪污腐败,打击通过不正当手段敛财发家,以及改革财产继承法,杜绝不劳而获,让每一代人的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从零开始,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记得美国人的孩子只要长大成人,父辈即可放手其经济独立,我们的父辈也要有这个意识,家长的娇生惯养和大包大揽无异于培养一个废人,我们应该在孩子长大前尽其所能投入教育,因为人生的价值不是享乐,而是享受奋斗的过程,我们没有权利剥夺孩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权利!防止或杜绝非劳动所得现象,支持和保护正当的劳动所得财富,不仅富民,亦可富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