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1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讲稿虽然大家此次培训是学习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关知识,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要涉及文书档案的整理,因此考虑整体上的内容协调,我们今天下午就一起来学习国家档案局近年颁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2000年12月6日,国家档案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并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荐施行。
《规则》是在借鉴传统立卷方法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以“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为宗旨,对原有的档案整理方法—“立卷”进行了改革,推行文件级管理,大幅度简化了整理中的手工操作。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立卷”方法繁琐、复杂,主观随意性较大,很难把握案卷质量,使得立卷归档工作成为档案工作人员一项沉重的工作负担。
因此,《规则》颁布实施以来深受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欢迎。
我省于2001年起开始开展《规则》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9月2日颁布了《贵州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全面开始推广《规则》。
下面我们将一起从十个方面来学习《规则》及《实施细则》,希望能对各位的工作有所帮助和提高。
一、适用范围《规则》适用范围限定为“我国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企事业单位作为“其他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其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同样可参照标准执行。
《细则》中明确规定适用于贵州省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国家档案局2003年2月《关于企业执行〈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实现计算机检索和档案信息网上查询的企业,可参照执行《规则》,否则暂缓执行标准。
对于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执行《规则》,国家虽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我们省局在推行《规则》时,也在此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因为如果没有计算机检索的辅助,就贸然地采用《规则》整理文书档案,将会降低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及检索速度,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档案会越来越多,这种负面影响就会更加突出。
甘肃省档案干部培训系列讲座之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讲座第一讲《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出台背景编制原则和我省的实施情况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出台背景《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代号为DA/T22-2000。
由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12月6日颁布,并自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规则》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归档文件整理方法的基础上,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立卷”方法的“文件级”整理方法,它是新形势下实现归档文件整理规范化、档案管理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标准。
我国以往采用“立卷”作为归档文件整理的方法,以“案卷”作为文书档案的基本保管单位。
这种方法50年代自苏联学习而来,沿用了近半个世纪。
在手工模式下进行档案管理和检索,“立卷”不失为一种好的文件整理方式,为实现手工检索目的,提高手工检索效率提供了便利。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许多不足,比如:方法繁琐复杂,新手学习掌握难度大;立卷中人为因素影响大,案卷质量不好把握评价;等等。
这些问题必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地、反复地表现出来,于是理论界和广大实际工作者便不断地提出和尝试立卷改革。
与此同时,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加速,也向原来的文件整理方法提出了挑战,推动了文件整理方法改革的深化。
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档案管理,其高效、快捷、灵活的检索、编辑功能,为归档文件整理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前进方向。
我们知道,对文件进行整理的目的,就是要方便查阅利用,而计算机强大的随机多途径自由检索编辑功能,可使这一目的轻松实现。
科学技术的进步既为文件整理改革提供了条件,又对原来的整理方法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简化归档文件整理方法,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需要,提高机关档案工作效率,便成了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呼声和机关档案工作改革的迫切需要。
《规则》的出台,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此做出的明确回答。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共5篇)第一篇: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范围本细则规定了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本细则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定义本细则采用下列定义。
2.1 归档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2.2 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3 件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
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
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件,定稿过厚不宜装订的也可单独作为一件;重要文件需保留不同稿本(包括历次修改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定稿等)的,可将正本与历次稿本各为一件。
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如附件数量较多或者太厚不宜装订的也可各为一件。
正文与重要的文件处理单、发文稿头纸、签批条等为一个。
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
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作为一件。
报表、名册、图册等按其原来的装订方式,一册(本)为一件。
同一问题的来文与复文(包括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可为一件。
会议记录应以每次会议为一件。
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质量要求4.1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
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文件的修整、复制要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进行。
4.2 整理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整理方法 5.1 装订归档文件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方式与用材的选择:保管期限为永久或长期的归档文件,可根据件内文件的厚薄而定,件内文件较厚的,可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式;件内文件较薄的,可采用缝纫机轧边等方式。
装订时以文件的左侧为装订边。
保管期限为短期的归档文件,不拆钉,保持原貌。
5.2 分类归档文件的分类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的方法进行,如单位较小,形成文件数量较少,可采用年度——保管期限的方法进行分类。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1. 引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旨在规范文件的归档、保存与管理,提高文件检索和利用效率。
本细则为对《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2. 文件归档的目的文件归档的目的是确保文件的安全保存和整理,以便于保护重要信息并能够快速检索和使用。
3. 文件归档的原则在文件归档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3.1 一致性归档文件的整理和保存需要保持一致性,以便于检索和利用。
3.2 可追溯性对于归档文件的整理和保存,需要记录相应的信息,以便追踪和确认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3 存档分级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保密等级,划分存档分级,确保重要文件得到适当的保护措施。
3.4 安全性在文件归档的过程中,要确保文件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 文件归档的流程文件归档的流程包括文件的准备、分类、整理和保存等步骤。
4.1 文件准备在进行文件归档之前,需要对待归档的文件进行筛选和整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2 文件分类按照文件的类型、用途和重要性等因素,对文件进行分类,并为不同类别的文件建立相应的归档目录。
4.3 文件整理对待归档的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文件的排序、编号和标注等工作,以便于日后的检索和利用。
4.4 文件保存按照归档目录的要求,将文件进行保存,并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5. 归档文件的管理归档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存档、检索和销毁等方面。
5.1 文件存档将归档文件按照归档目录的要求保存在相应的存档位置,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登记册。
5.2 文件检索对于需要查询的文件,可以通过档案登记册进行检索,根据相关信息快速找到目标文件。
5.3 文件销毁对于已经达到规定保存期限或者失去使用价值的文件,应按照文件销毁规定进行安全销毁,确保文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 文件归档的责任文件归档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需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
6.1 归档负责人设立归档负责人,负责文件归档工作的组织和执行。
6.2 归档人员归档人员执行具体的文件整理和归档工作,按照规定完成归档任务。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操作指南1、实施《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条件已经具备:档案工作的侧重点,由重整理、保管转向重收集、利用,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信息服务上来;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适用范围:《归档文件整理规则》针对纸质文书档案的整理归档,暂不涉及科技、会计、声像、照片等其它类型档案的整理。
各机关、团体的纸质文书档案,企业、事业单位所形成的党群、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四大类材料整理均应按省局《实施办法》进行。
3、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步骤:(1)分级别:将收集来的文件按本级、上级、下级分开,上级、下级文件按收文的时间顺序排列,本级文件按有文号文件、无文号文件、会议文件的顺序排列。
(2)分类、确定保管期限:各单位档案部门要深入到本单位各工作部门,了解文件的形成和办理情况,将各部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按部门一一列出,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出本单位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意见,将其反馈各部门修改和补充,整理出本单位的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条款宜细不宜粗。
强调一点,一般各单位召开的重要会议所形成的成套归档文件,各单位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等形成的整套归档文件,应以其中主要文件的价值来确定整套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
(3)装订:根据实践,建议各单位统一使用不锈钢订书钉装订。
文件采用左侧装订的方法,左边、下边要整齐。
如果某份文件特别厚,订书机无法装订,需要采用五孔装订,为保持原状,我认为三孔一线比较好。
(4)加盖归档章:归档章应加盖在文件首页的右上方,其位置应基本保持一致。
保管期限填写“永久”、“30”“10”,不能填写“1”、“2”、“3”,也不能简写成“永”、“30年”、“10年”;年度要填写齐全,如“2008”;件号填写阿拉伯数字。
(5)输入微机:每一份文件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将题名、责任者、文号、日期、页数、件号输入微机,以便日后查找利用。
责任者不能用“本部”、“本局”、“本公司”。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解读版一、文件分类与归档范围1.文件分类:归档文件应根据其内容、性质、产生时间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年度、按机构、按问题等。
分类应清晰、明确,便于检索和使用。
2.归档范围:归档文件的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公司各类文件,如合同、协议、备忘录、会议纪要、通知等;(2)各部门日常工作文件,如报告、总结、计划、预算等;(3)重要事件的相关文件,如活动策划、照片、视频等;(4)涉及公司历史、文化的重要文件,如公司历史资料、大事记等。
二、文件整理流程1.收集:各部门应定期将本部门的文件进行收集,确保文件齐全、完整。
同时,应将收集的文件进行初步筛选,去除无需归档的文件。
2.分类:收集到的文件应根据其内容、性质、产生时间等因素进行分类。
分类应遵循公司制定的分类规则,确保文件的分类准确、清晰。
3.整理:分类后的文件应根据其形成规律和特点进行整理。
整理应包括对文件的修补、装订、编目等,确保文件的整洁、有序。
4.归档:整理好的文件应及时归档,确保文件的保存安全、可靠。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归档制度,规定归档时间、归档方式等。
三、文件排列与编号1.文件排列:归档文件应根据其分类和形成时间进行排列。
排列应遵循公司制定的排列规则,确保文件的排列顺序准确、合理。
2.文件编号:每个归档文件都应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以便于检索和使用。
编号应根据公司的编号规则进行编制,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易用性。
四、文件装订与封装1.文件装订:归档文件应进行装订,以确保文件的整洁和完整性。
装订方式应根据文件的材质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常见的装订方式包括线装订、钉装订等。
2.封装保护:归档文件应进行封装保护,以防止文件受到损坏或丢失。
封装材料应根据文件的材质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常见的封装材料包括文件夹、档案盒等。
五、归档文件管理3.存储环境:归档文件应存储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以确保文件的保存安全和长久。
同时,应定期检查存储环境,确保环境符合保存要求。
文书档案归档文件整理规范第一节《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特点《归档文件整理规则》采用与传统立卷方法完全不同的思路,从“简化整理,深化检索”出发,对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许多环节进行了调整或简化,特点是:简化、兼容、灵活。
第二节整理原则归档文件整理原则:1、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2、区分不同价值。
3、便于保管利用。
第三节归档文件整理程序归档文件是指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归档文件整理程序:分类----确定整理单位----装订----排列----编号----装盒----编目。
一、分类分类包括确定分类方法和制定分类方案两项工作。
1、确定分类方法①采用“保管期限---年度---问题”的分类方法进行,其中“问题”按职能设置党群工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三个类。
此分类方法适用较大的单位。
②小单位或县级单位,每年形成的文件数量少,或者内部机构设置简单,采用“保管期限---年度”的分类方法进行。
③保管期限划定的“短期”的,统一采用“保管期限---年度”的分类方法进行。
2、编制分类方案在确定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各立档单位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编制全部档案分类方案。
一般单位有:党群工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基本建设、设备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人事档案和职能档案(亦叫专门档案)。
但学校档案,业务管理类为教学管理。
事业单位档案,业务管理类为经营管理。
其中,党群工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类属文书档案。
二、确定整理单位归档文件确定以“件”为整理单位,进行文件级整理。
即一般以每份文件为1件。
针对部分文件在文本、文种等方面关联性强的因素,将下列各组文件视作“为一件”1、正本与定稿;2、正本与附件。
当附件较多,为独立文本时,自行为一件。
3、正文与文件处理单;4、转发文与被转发文;5、原件与复制件;6、复文与来文。
上级单位的复文与立档单位的请示,因其重要的因素,应分别为一件;7、不同文字的同一文本;8、同一个人的人事调动的各种介绍信;9、组织、人事、机关工委等部门形成的全区域内的介绍信存根,按自然册的时间断分别为一件;10、会议记录:一般单位的会议记录全年为一件;三、装订装订包括确定装订方法、用品及装订前文件的取齐、纸幅要求和质量要求四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