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土建设计3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21
变电站土建设计5.土建部分5.1基础资料5.1.1所区场地概述所址位于北侧和东侧有小溪流过,南北狭长,地势北高南低向南倾斜,东面有旱地一块。
植皮较厚,场地大部分为桑地,小部分为旱地,场地内有10kV线路一条、架空通讯线三条和坟墓一座需搬迁。
生活及消防用水可深井取水。
所址场地开阔,为桑地,场地自然标高269.75m~281.04m,场地设计标高取276m5.1.2所址所在地的原始资料(1)工程地质所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地层。
自上而下主要土层分层如下:①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湿--稍湿,可塑--硬塑,含有铁锰质斑点,混有卵石和砾石,层厚2.0~3.0m。
主要分布于南部旱地。
重度γ= 18.5 kN/m3;承载力特征值 fak=140--160kPa。
②层坡积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硬塑,含有铁锰质斑点,混碎石,层厚 1.0~2.0m。
主要分布于北部残丘表部。
重度γ= 18.5 kN/m3;承载力特征值 fak=160--200kPa。
③层凝灰岩:灰黄色,黄褐色,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
分布于整个所址的下部。
重度γ= 22.5 kN/m3,承载力特征值 fak=300kPa。
所址场地土工程性质较好,可作所内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所址范围内地形有一定高差,预计场地最大填高约3-4米。
开山后人工边坡高约3-5米。
(2)所址稳定性和适宜性根据实地调查勘察及区域交,所址附近无文物古迹、军事设施,无明显大气污染原,适合建造变电所。
(3)水文地质条件所址场地为第四系坡残积地层和基岩,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地表蒸发排泄为主。
地下水位埋深3-5m,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预计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在2-3米左右。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2.水文气象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沿海季风影响,呈现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17.2℃,年最高气温41.0℃,年最底气温-10.3℃,年最多雷电日69天年平均雷电日46.7天年最大风速30m/s。
变电站土建设计前言为了更好地开展土建设计工作,规范土建设计文件,减少设计差错率,提高设计质量,特提出以下设计要求,希望每位设计人员严格按此要求进行设计,并做好自校工作,本设计要求未尽之处,均按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执行。
1土建部分1.1土建总平面部分1.1.1站区场地设计标高,110kV变电站要求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或内涝水位0.5米;220kV变电站要求高于100年一遇洪水位或内涝水位0.5米。
(2011-6-7)1.1.2进站道路宽度,110kV变电站取4米;220kV变电站取4.5米;进站路最大限制纵坡一般为6%;站内道路,110kV变电站取4米,转弯半径取9米;220kV变电站主干道路取4.5米,转弯半径12米,非主干道取3.5米,转弯半径7米。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2011-6-7)1.1.3要求在总平面图上和说明书上均列出整个工程土建图纸(包括土建部分、水工部分、暖通部分)卷册明细表。
(2011-6-7)1.1.4电缆沟、道路、围墙、进站大门、操作小道做法参照《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下称《精细化工艺标准》)。
(2011-6-7)1.1.5变电站进站门要求设大门和小门,大门宽8米,小道1.2米。
大门采用电动推拉门,要求采用大门电机固定在中间大门柱后。
(2011-6-7)1.1.6每根大门柱至配电楼警传室要求敷设直径50mm镀锌钢管一根,作为大门柱及门铃敷设通道。
(2011-6-7)1.1.7110kV变电站要求在主变侧道路与围墙间设置消防小室,消防小室做法参照《精细化工艺标准》。
(2011-6-7)1.1.8场地构筑物(包括电缆沟、道路、围墙等)要充分考虑地基处理方案,建议在图纸注明要求把场地回填土方工程(要求回填粘土,并分层压实,500mm压成300mm,压实系数不少于0.94)完成后,再做场地的其它处理。
(2011-6-7)1.1.9钻探要求说明中要补充钻探环境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
变电站土建课件1. 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主要负责输电线路的接纳和转换,将高压电能转化为适用于市电供应的低压电能。
变电站的土建工程是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变电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护。
本文档将介绍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概念、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过程,并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2. 变电站土建工程概述2.1 变电站土建工程的定义变电站土建工程是指为变电站建设所进行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防水防潮、建筑物施工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变电站设备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并确保它们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2.2 设计要求变电站土建设计要求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场地选择:选择平整、无障碍、便于施工和运营管理的场地。
•场地平整:确保场地平整,以适应变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地基处理:对场地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防水防潮:采取防水和防潮措施,保护变电设备免受湿气和水浸的影响。
•建筑物设计:建筑物设计应满足变电站的功能需求,并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土建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 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过程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场地准备场地准备包括确定场地界限,清除障碍物,进行场地勘测和测量等工作。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施工提供合适的场地,并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3.2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和土方回填两个阶段。
在土方开挖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并将挖出的土方运输至指定的地点。
在土方回填阶段,将回填土方进行夯实,确保场地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3.3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改善场地的地基条件,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场地加固、地基加固和地下水处理等。
3.4 基坑支护基坑支护是为了保护基础设施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常见的基坑支护方法包括钢支撑、土工合成材料支撑和混凝土支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