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8《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21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8.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说课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来自同江市第一小学的科学教师。
我将要说课的内容是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控制灯泡的亮与灭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和电路第4课,本课通过研究开关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开关可以连接和断开闭合电路,知道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元件。
教材编排了两个活动,活动1.开关的作用,把开关接入一个简单电路中,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认识到开关的作用是连接和断开电路,是电路中的控制元件。
活动2用开关控制电路,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亮与灭就需要把开关安装在不同位置。
二、说学情:电的日常应用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
学生对电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电的认识不多。
四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路的知识,日常生活中他们只是知道把用电器接上电源就能工作了。
对电路的连接方法并不清楚,对于如何控制电路更不清楚。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课标精神,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电路可以被控制。
知道开关的功能是连接和断开电路,从而控制灯泡等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知道开关安装在电路的不同位置,控制用电器的结果有可能不同。
能力培养:通过“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学习过程,进行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探究活动。
进一步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实践和创新的意识。
具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综合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确立教学重难点如下:了解电路可以被控制。
知道开关的功能是连接和断开电路,从而控制灯泡等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知道开关安装在电路的不同位置,控制用电器的结果有可能不同。
五、说教法:基于上述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观察法、讲述法、实验法。
六、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了以下材料辅助教学:开关、灯泡、电池、导线等七、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原有的教学经验和认知规律,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以下三个环节:(一)创设情境生活情境:中秋节的夜晚,小朋友们提着灯笼在玩耍,波波拿出自己做的电子灯笼给大家看妍妍提出:如果给灯笼加个开关就更好了。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8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这一课是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控制电路的连接,使灯泡实现亮与灭的转换。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究电路中灯泡亮灭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电路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控制灯泡的亮与灭,以及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等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控制灯泡亮灭的原理,学会使用电路元件进行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控制灯泡亮灭的原理,电路元件的使用。
2.教学难点: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控制灯泡亮灭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电路原理和实验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控制灯泡亮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3.讲解:讲解控制灯泡亮灭的原理,电路元件的作用,以及电流的方向。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5.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更复杂的电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控制灯泡的亮与灭1.实验现象:灯泡亮与灭的转换2.原理:电路中电流的方向3.电路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灯泡4.操作技巧:控制电路的连接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否能够熟练进行电路连接,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手电筒构造的观察,让学生发现控制灯泡亮灭的关键在于“开关”的设计,以此为契机,在简单电路中设计制作一个装置——开关来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和描述手电筒开关特点的活动过程。
2.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3.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难点】1.经历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开关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2.经历一个设计装置红绿灯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观察手电筒的活动材料:每个小组每人一只外壳透明的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
做一个开关的活动材料:每个小组小灯泡1枚、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1个,电线若干、回形针1枚、其他导体、绝缘体若干。
做红绿黄灯的活动材料:每组电路装置1个、开关1个、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干电池2个、电线若干。
【教学过程】1.引入我们已经学过怎样点亮小灯泡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什么样的?2.观察手电筒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一比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游戏,用手电筒相互发信号。
3.给小电灯做一个开关在一个断开的电路上,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电灯的亮和灭?进行扣押式开关的组装活动,把回形针扯开,用图钉把一头固定,做成一个回形针开关。
再利用回形针,将一头翘起,一头固定,做一个按压式开关。
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全班交流。
4.红灯、绿灯和黄灯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和开关。
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再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
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时候,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小组讨论制作。
5.交流汇报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