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新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7.69 KB
- 文档页数:93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2 第五课: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标准内容.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温度的改变可使状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冰点和沸点。
3.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步骤和方法。
设计意图“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是“热”单元的第五课。
本课将着重通过学生的活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冰点和沸点;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热对状态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有趣并符合少年儿童研究的实验,丰富他们学习科学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生活常见的蜡烛入手,通过设计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物质都有三种状态,都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物质的状态变化。
教师可以以制作各种性状的蜡烛、糖玻璃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经历物体状态在温度的作用下的改变过程。
学生的探究活动与生活实际运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到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以学生的兴趣驱动活动的继续,使探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创新的思维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教学流程观察——对比——实验——交流——归纳。
重点难点知道并了解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准备酒精灯、小块蜡、细铁丝、金属盒、蜡烛、夹子、锡条、松香、烧杯、冰块、温度计、铁架台、砂糖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任务驱动页图片。
在暑假里,学校组织了一次外出活动,波波带上了最爱吃的巧克力糖,打算请小伙伴们吃。
当他兴高采烈地把巧克力糖拿出来请大家吃的时候,却发现巧克力全都融化了。
问题是什么让巧克力融化了?目的通过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出探究主题——“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1/ 3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
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热、变化的天气、振动与发声。
---------------------------------------------------------------最新资料推荐------------------------------------------------------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共享)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热. . . 1 第一课quot;冷与热quot;的奥秘. . . 1 第二课温度计. . . 4 第三课热往哪里传. . . 10 第四课热胀冷缩. . . 21 第五课: 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 . 28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 . . 32 第六课让我们一起关心天气. . . 32 第七课刮风了. . . 40 第八课下雨了. . .42 第九课: 小小气象员. . . 51 第十课奥运与天气. . . 56 第三单元振动与声音. . . 65 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 . . 65 第12课声音的传播. . . 71 第十三课: 乐声与噪声. . . 75 粤教科技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热第一课quot;冷与热quot;的奥秘教材分析: 《冷与热》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quot;冷与热quot;与学生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可通过身体感受, 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们亲历探索科学, 建立科学概念, 获取科学知识, 激发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quot;冷水与热水quot;是这单元的第一课时, 主要从体验中孕伏新知, 活动中发现新知, 运用中深化新知. 设计思路: 1, 科学学习应以自学探究为基础, 提倡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运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激发学生动机, 采用创设情境提供诱因的方法. 3, 使知识与能力同时发展, 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又要重视学习结果. 4, 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想想做做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1 / 2学习, 使学生认真观察, 收集, 整理, 研究有关冷与热的事实材料, 懂得冷与热的原理. 2, 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的方式把烫, 热, 温, 凉, 冷分开, 并说出各有什么特征. 3, 通过合作实践, 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前准备: 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剪成的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 一瓶热水, 一瓶冷水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 体验: 今天的天气大家感觉是冷还是热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手摸一摸预先准备好的两瓶水, 一瓶冷一瓶热, 并说出触摸的感觉. [采用谈话, 实践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 实践探究 (一) 探究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师: 提出:你能不能帮我用冷水和热水采用什么方式能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水生: 分组进行活动汇报活动可能得到结果: 生1: 我组倒出了热水, 冷水, 温水三种生2: 我组倒出了烫水, 温水, 凉水教师:你们很聪明, 能倒出这么多种类的水, 从中总结出: 水的分类: 烫水, 热水, 温水,凉水, 冷水. [通过活动, 学生掌握了水的分类了] 实践:让学生用手触摸各种水, 说出有什么感觉. 生1: 我感觉烫水会烫伤皮肤. 生2: 我感...。
备课本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指导思想:我们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各班,总的来讲整体学生思维活跃,上课发言积极,只有个别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够,动手能力欠佳,在课中会加强辅导。
从总体分析: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较好。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也是需要慢慢改进的地方。
三、教材分析:四年级《科学》上册由“热”、“变化的天气”、“振动与声音”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 一 )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1课种番茄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2课开花和结果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3课种子的传播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4课专题探究可以不用种子繁殖吗教案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5课一起来养蚕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6课母鸡生蛋了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7课胎生动物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8课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0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0课岩石与矿物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1课岩石碎裂了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矿产资源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2课探究技能分类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4课声音的强弱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5课声音的高低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7课声音的传播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8课生活中的噪声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9课我的小灯笼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0课电路的研究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1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2课灯泡不亮了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3课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第一课种番茄一、教学目标1、知道用花盆进行简单种植的基本方法。
2、知道番茄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方法。
3、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热第一课冷与热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整理研究有关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懂得冷与热的原理。
2、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的方式把烫热温凉冷分开并说出各有什么特征。
3、通过合作实践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前准备: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剪成的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体验:今天的天气大家感觉是冷还是热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手摸一摸预先准备好的两瓶水一瓶冷一瓶热并说出触摸的感觉。
[采用谈话实践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实践探究(一)探究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师:提出:你能不能帮我用冷水和热水采用什么方式能倒出4杯冷热不同的水生:分组进行活动汇报活动可能得到结果:生1:我组倒出了热水冷水温水三种生2:我组倒出了烫水温水凉水教师:你们很聪明能倒出这么多种类的水从中总结出:水的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水的分类了]实践:让学生用手触摸各种水说出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觉烫水会烫伤皮肤。
生2:我感觉热水泡手很舒服。
生3:我发现温水可洗脸洗手很舒服。
生4:我感觉凉水不会烫手清清凉凉的。
生5:我感觉冷水很冷。
师:对你们都说出了各种水的特征与作用重点强调烫水会烫手以后生活中应小心避免烫伤假如真的烫伤了怎么办呢?生:讨论:假如万一不小心让烫水烫伤了用哪种方法好呢?1用自来水止痛。
2把水泡弄破。
3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
生:汇报讨论结果: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这种方法好。
[通过实践学生了解各种水的特性与作用通过讨论学生学到了医学知识](二)探究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
师:冷水和热水除了具有冷热特性外还有别的现象吗?生:分组进行实践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变化。
生:汇报观察结果: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在冷水中扩散慢。
生:在冷水和热水中放一些糖发现热水中糖溶得快。
[通过实践观察使学生懂得了热水比冷水的扩散快]生:操作:把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混装有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身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三.观察发声物体1.教师演示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转变是怎么产生的?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教师演示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
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关于吗?3.小组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关于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关于吗?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来回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1第一单元热第一“冷与热”旳奥秘教材分析:《冷与热》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旳内容,“冷与热”与学生生活有非常亲密旳关系,可通过身体感受,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们亲历探索科学,建立科学概念,获取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爱好和好奇心,本“冷水与热水”是这单元旳第一时,重要从体验中孕伏新知,活动中发现新知,运用中深化新知。
设计思绪:1、科学学习应以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旳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充足发挥积极性和发明性。
2、激发学生动机,采用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旳措施。
3、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既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又要重视学习成果。
4、活跃堂气氛,创设气氛使学生积极投入想想做做旳活动中。
教学目旳:1、通过本旳学习,使学生认真观测、搜集、整顿,研究有关冷与热旳事实材料,懂得冷与热旳原理。
2、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旳方式把烫、热、温、凉、冷分开,并说出各有什么特性。
3、通过合作实践,并尝试把学到旳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前准备: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剪成旳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体验:今天旳天气大家感觉是冷还是热?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手摸一摸预先准备好旳两瓶水,一瓶冷一瓶热,并说出触摸旳感觉。
[采用谈话,实践引入新,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二、实践探究(一)探究冷水与热水旳基本差异师:提出:你能不能帮我用冷水和热水采用什么方式能倒出4杯冷热不一样旳水?生:分组进行活动汇报活动也许得到成果:生1:我组倒出了热水、冷水、温水三种生2:我组倒出了烫水、温水、凉水教师:你们很聪颖,能倒出这样多种类旳水,从中总结出:水旳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水旳分类了]实践:让学生用手触摸多种水,说出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觉烫水会烫伤皮肤。
生2:我感觉热水泡手很舒适。
生3:我发现温水可洗脸洗手很舒适。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