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 格式:pptx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3
第八章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生产要素及价格 (二)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三)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四)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五)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厂商均衡/利润最大化)(一)生产要素及价格基本的生产要素及价格:劳动——工资 资本——利息 土地——地租 企业家才能——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收益) (二)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引致需求产品市场:需求—消费者,供给—生产者 要素市场:需求—生产者,供给—消费者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由产品的需求而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引致需求取决于厂商的产出水平和投入成本。
2、联合需求(共同性)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
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要不仅取决于该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
3、生产要素的需求主要是为了生产,并非消费。
(三)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厂商的双面性: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1、完全竞争市场:只有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2、不完全竞争市场: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 都不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特征完全竞争厂商:只有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特征:要素供求双方人数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差别;要素供求双方具有完全信息; 要素可充分自由地流动。
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单一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
要素的边际收益?即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量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增量。
1、完全竞争市场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 2、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1、完全竞争市场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回顾:产品市场注意:在产品市场上,收益只被看成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要素无关。
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导言在经济学中,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资源和要素。
经济社会中有四个基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这四个要素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效益。
本文将重点讨论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经济增长和产出水平的影响。
1. 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是指可供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源。
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的规模和就业率有关。
人口规模决定了可供选择的劳动力数量,而就业率则反映了实际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比例。
劳动力的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人口结构和人口变化。
人口结构的变化,例如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等,都会影响到劳动力的供给。
其次是教育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高的劳动者更有竞争力,他们往往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的需求与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紧密相关。
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来从事生产活动,劳动力需求直接决定了就业机会的数量与质量。
劳动力需求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的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撑经济活动的增长。
其次是产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再次是技术进步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的需求。
2.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的供给土地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其供给受到地理位置和所有权制度等因素的约束。
土地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和可利用程度。
土地资源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是恒定的,但其可利用程度则取决于开垦和开发的程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可利用程度逐渐减少。
土地的需求土地的需求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土地需求的增加主要来自城市化的需求。
城市化进程导致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
=要素的价化必须满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即生产者是沿着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确定要素使用量的,所以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如下图:W3W2W1【提示】各水平线是不同价格下的边际要素成本线。
【例题:多选题】关于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线及边际产品价值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B.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C.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D.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E.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答案】 ADE【解析】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线、边际产品价值线与要素需求曲线重合且向右下方倾斜;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且为水平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一般应该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求和,但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当要素供给者局限在消费者时,要素供给问题就有一个基本特点,即要素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
如,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可利用。
所以,消费者要将全部时间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
一、劳动供给原则及劳动供给曲线(一)劳动的供给原则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1.劳动的效用与边际效用(1)劳动的效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2)劳动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2.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也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假设闲暇的效用是直接的,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效用。
经济学中的供需平衡原理供需平衡原理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它解释了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形成以及资源配置的机制。
这一原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一、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供给是指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所能提供的数量。
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供给以及生产者的预期等。
首先,商品的生产成本对供给有着直接影响。
生产成本越低,生产者就有更大的动力提供更多的商品。
其次,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提高供给的能力。
技术的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供给的数量。
生产要素的供给也是供给决定因素之一。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它们的供给量决定了供给的规模。
最后,生产者的预期也会影响供给的数量。
如果生产者预期销售前景不佳,他们可能会减少生产数量;相反,如果预期销售前景良好,生产者可能会增加供给的数量。
二、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收入、价格、消费者偏好、人口和预期等。
首先,消费者收入对需求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
其次,商品的价格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的数量越大。
消费者的偏好也是需求的决定因素。
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喜好和需求不同,因此,消费者的选择和需求也会受到消费者的偏好影响。
人口是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人口的数量和结构都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人口越多,对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最后,消费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也会影响需求。
如果消费者预期未来商品价格上涨,他们可能会提前购买,从而增加当前的需求。
三、供需平衡的形成和作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形成。
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达到供需平衡状态。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上商品数量不足,价格上涨。
这会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直到供需平衡。
第五讲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西方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那些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各部分要素所有者中进行分配。
也就是说,社会各部分要素所有者,在生产中做出了贡献,并根据贡献的大小而获得收入,这种收入的分配就决定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价格越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就越高,因此,收入分配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一节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消费品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一是需求主体不一样,消费品的需求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或居民户),而生产要素的需求主体是厂商;二是需求目的不一样,消费者需求通过对产品的消费来取得效用;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为了生产出产品,通过销售产品赚钱利润,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这种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三是需求的形式的不一样,消费者对多数产品的消费都可以是单一的,即消费一种产品就可以取得效用,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的,厂商只有将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和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才可能生产出产品。
厂商在决定购买多少生产要素时,所采取的要素使用原则依然是取得最大利润的原则,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这里的“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在经济学中这个“边际收益”被称为边际产品价值,一般用VMP表示;“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费用,一般用MFC表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表示为:VM P=MCF当VM P>MCF时,厂商可以通过增加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利润;当VM P<MCF时,厂商可以通过减少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利润。
如果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我们称这是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VMP=P·MP式中P是产品价格,MP是边际产量,而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一个常数,VMP的变化决定于MP,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MP在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是递减的,即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边际产量会越来越越小,因此VMP在图5-1中的坐标系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