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 格式:ppt
- 大小:925.00 KB
- 文档页数:15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对供给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例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的价格。
这些价格的变动与供给的数量直接相关。
首先,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供给的数量。
当劳动力的价格上升时,企业的成本将增加,从而减少其供给数量。
相反,当劳动力价格下降时,企业的成本减少,供给数量将增加。
因此,劳动力价格的决定对供给的大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其次,土地也是决定供给数量的重要因素。
土地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大小产生直接影响。
当土地价格上升时,企业的土地成本将增加,从而减少其供给数量。
相反,当土地价格下降时,企业的土地成本减少,供给数量将增加。
因此,土地价格的变动对供给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资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资本的价格决定了供给的大小。
当资本的价格上升时,企业的成本将增加,从而减少其供给数量。
相反,当资本价格下降时,企业的成本减少,供给数量将增加。
因此,资本价格的决定对供给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技术进步也是影响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供给数量。
当技术进步时,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提高供给的数量。
因此,技术进步对供给的大小产生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对供给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本价格和技术进步都是影响生产要素供给数量的关键因素。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动对于预测和解读供给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来调整供给的大小,以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企业在决定生产要素的提供数量时所面临的选择。
生产要素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供给方面则受这些价格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进一步探讨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的相关因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概述引言生产要素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供给方面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它们的相对价格决定了企业和产业的供给行为。
本文将就生产要素价格对供给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其对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与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
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会促使企业用更少的人力资源来生产产品,甚至采取自动化技术来降低劳动力成本。
此外,高价格的资本会导致企业减少对资本品的需求,转而购买更便宜的替代品或采取其他经济手段来节约成本。
土地和自然资源也是如此,不同的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生产要素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还体现在区域间的差异上。
比如,高昂的劳动力价格会导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而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高需求则会促进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发展。
因此,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不仅会影响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决策,还会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生产要素价格与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将影响不同产业的供给行为,进而塑造产业结构。
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会使得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产业更具竞争力。
这些产业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配置,并在整个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也会给资本密集型产业带来压力,这些产业可能会减少投资或转向其他产业。
此外,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产业间的竞争力不平衡。
比如,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可能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而资源丰富地区则可能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
因此,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不同产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演变。
生产要素价格与生产能力生产要素价格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也有重要影响。
高昂的生产要素价格将迫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关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
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企业可能会加大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要素供给者:消费者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特点:消费者拥有的要素数量(简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既定不变的。
消费者只能将其中部分要素提供给市场,其余留为自用。
问题: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实质:跨时消费决策问题。
二、要素供给原则效用最大化条件: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U U YL Y L∆∆∆=⋅∆∆∆,取极限为:dU dU dYdL dY dL=⋅由于dYWdL=,所以dU dUWdL dY=⋅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自用资源既可带来直接效用也可带来间接效用:第一种情况:消费者利用自用时间做家务。
或者,由于节省了本来需请他人来做家务的开支,消费者收入相对增加,从而间接增加效用。
第二种情况:消费者利用自用时间看电影或休息。
由于直接满足了消费者的娱乐和健康需要,所以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效用。
其边际效用为:dU dl则最大化条件为:dU dUdl dL=,即dU dUWdl dY=⋅,并且:L l L+=,或Y Wl WL+=三、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拥有的资源是既定的,所以,无差异曲线在右端是有边界的。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dYWdl=-。
从而:dYWdl-=,其中dYdl-称为资源供给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愿意减少的收入量。
四、要素供给问题•根据要素供给原则,可以确定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上最优自用资源的数量,进而可以确定最优的要素供给量。
•要素供给原则给出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与要素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一、劳动和闲暇闲暇是消费者在既定的时间资源条件下,提供劳动后的剩余时间。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解答:要点如下:第一,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2、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解答:要点如下:第一,根据要素供给原则dUdl wdUdY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第二,在资源总量为既定的条件下,给定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又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要素供给量L.第三,要素供给价格W与要素供给量L的关系即代表了要素的供给曲线.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4、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解答:要点如下:第一,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并非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为(或假定为)固定不变.第二,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第三,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垂直.5、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解答:要点如下:第一,资本的数量是可变的.因此,资本供给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的问题.第二,最优资本拥有量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确定最优储蓄量的问题.第三,确定最优储蓄量可以看成是在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第四,根据对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一般来说,储蓄也会被诱使增加,从而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时,贷款供给曲线也可能向后弯曲.6、“劣等土地永远不会有地租”这句话对吗?第一,这句话不对.第二,根据西方经济学,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稀少,供给不能增加;如果给定了不变的土地供给,则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土地的需求曲线的右移.土地需求曲线右移是因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从而粮价提高.如果假定技术不变,则地租就由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因此,即使是劣等土地,也会产生地租.7、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解答:要点如下:第一,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贡献的大小得到要素的报酬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第二,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建立在边际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边际生产力却难以成立.例如,资本代表一组形状不同、功能各异的实物,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因此,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无法成立.第三,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供给理论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为停止只给出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入的理由,而没有说明这一定的社会条件得以形成的原因.8、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为别为W S W D L L 50;50400=-=.请问: (a )均衡工资为多少?(b )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c )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d)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解答:(a )均衡时,D L =S L ,即4000-50W=50W ,由此得到均衡工资W=40.(b )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10(50-='W S L由此,L L D s =',即50(W-10)=4000-50W ,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c)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所以仅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d)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50(W-10)=50(45-10)=1750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10×1750=175009、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lY+l ,其中, l 为闲暇,Y 为收入(他以固定的工资率出售其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求该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函数.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不是向上倾斜的?解答:设该消费者拥有的固定时间为T.其中的一部分l 留做自用即闲暇,其余部分L=T-l 为工作时间.工资率用r 表示,则收入Y=Rl ,因而有:U=lY+l=(T-L)Rl+(T-L)=rLT-rL 2+T-L 令012=--=rL rT dLdU ,得2Rl=rT-1 因此,r T L 212-=.此即为劳动供给曲线.在此劳动曲线中,T 是正的定值,因而当工资率r 上升时,工作时间L 会增加,即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一点可从L 对r 的一阶导数大于0中看出.10、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5元,月单价为15元,月产量为200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诶8元,平均不变成本为5元.试求准租金和经济利润.解答:准租金R q由下式决定:R q=R-TVC=PQ-AVC×Q=(P-AVC)Q=(15-8)×200=1400经济利润л由下式决定:л=TR-TC=TR-(TVC+TFC)=PQ-(AVC+AFC)Q=(P-AVC-AFC)Q=(15-8-5)×200=400文稿录入:胡争国。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解释概念
1、准租金
2、经济租金
3、洛论兹曲线
4、基尼系数
二判断
1.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 随着工资的提高,单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越来越多。
3. 土地的供给曲线中,有一段"向后弯曲"。
4. 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机会成本之和。
5. 所谓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6.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这是因为土地供给是不变的。
7. 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三选择题
1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
A 地租
B 租金
C 准租金
D 经济租
2 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 土地的供给、需求共同增加
B 土地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 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以上全不对
3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A 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 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C 供给弹性=0
D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4 厂商的总利润与准租金相比
A 总利润大于准租金
B 总利润等于准租金
C 总利润小于准租金
D 上述情况均可发生
1洛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
A 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不平等
B 基尼系数就越大,收入就越平等
C 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不平等
D 基尼系数就越小,收入就越平等
五简答题
1 简析生产要素供给的原则。
2简述单个劳动的供给曲线的特征、含义、原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 引言生产要素价格对供给方面的影响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供给方面是指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回应,即企业愿意提供多少产品或服务。
生产要素价格作为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决策,从而影响到供给量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生产要素价格对供给方面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
2. 生产要素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来决定供给量。
因此,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从而影响到供给量的变化。
一般来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会导致供给量下降,反之亦然。
下面将从劳动力和资本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2.1 劳动力劳动力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当劳动力的价格上升时,企业的成本也会上升。
在固定的市场价格下,企业面对较高的劳动力价格会选择减少雇佣数量或减少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供给量。
这是因为企业必须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保持利润最大化。
反之,当劳动力价格下降时,企业的供给量会增加,以追求更高的利润。
2.2 资本资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资本价格的变化同样会对供给量产生影响。
当资本价格上升时,企业的成本会增加。
为了降低成本压力,企业可能会减少对资本的需求,从而降低供给量。
相反,当资本价格下降时,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更多的资本,供给量也会增加。
3. 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因素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因素。
3.1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会增加,相应地推动了价格的上升。
相反,当市场需求下降时,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因此,市场需求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
3.2 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对生产要素价格的调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手段来干预市场,从而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
例如,当政府提高某种生产要素的税收,可以减少该要素的供给量,进而推高价格。
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1.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答:由于消费者拥有的资源总是一定的,全部既定资源中除去供给市场的生产要素外,余下部分自用,因而要素供给问题实际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上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1)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和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即:d d dY d dY d U U L L=⨯在完全竞争条件下dY d W L =,上式可简化为:d d d dYU U W L =⨯。
(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d d U l ,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自用资源的效用是直接的。
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表示为:d /d d /d U l W U Y=2.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答: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的方法如下:(1)根据要素供给原则d /d d /d U l W U Y=可以看出,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 ,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 。
(2)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量等于资源总量与最优自用资源的差。
在资源总量L 为既定的条件下,给定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 ,就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要素供给量L l -。
(3)要素价格W与要素供给量L l 的关系即代表了要素的供给曲线。
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曲线具有向右上方倾斜的正斜率性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要素供给曲线都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与要素的特点息息相关。
3.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答: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表现形式。
劳动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8-1所示。
图8-1劳动供给曲线(1)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生产要素价格是决定供给方面的重要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等,它们共同决定了生产的成本和效率。
下面将讨论不同生产要素价格对供给的影响。
首先,土地是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
土地的价格决定了农业、房地产和工业等领域的供给情况。
如果土地价格上涨,农民可能会倾向于增加耕地面积,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供给量。
同样,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增加房屋建设的供给量。
然而,如果土地价格过高,会对农业和房地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供给的减少。
劳动力是另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的价格决定了企业能够雇佣的工人数量。
当劳动力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减少雇佣人数,以减少成本。
这将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劳动力价格下降,企业可能会增加雇佣人数,以增加生产能力。
因此,劳动力价格的变动会对供给产生直接影响。
资本是现代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
资本的价格决定了企业投资和扩张的决策。
当资本价格上涨时,企业可能会减少投资项目,从而导致供给的减少。
然而,如果资本价格下降,企业可能会增加投资,进而提高供给的能力。
因此,资本价格的变动会直接影响供给的水平。
此外,创新也是供给方面的重要因素。
创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
如果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可以加速生产速度,增加产品供给。
然而,如果创新能力较弱,可能导致供给减少。
综上所述,生产要素价格是供给方面的核心决定因素。
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和供给水平。
因此,为了促进供给的增长和稳定,政府和企业需要重视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产要素价格对供给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
除了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有其他因素如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也对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在接下来的1500字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因素。
首先,市场需求对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供给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的,只有当有足够的需求时,企业才会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