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干货之: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声的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7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音的利用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及声音的利用噪声的产生、等级与危害,噪声的控制方法、途径,人类对声音的利用。
比如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具有能量。
【知识掌握】本讲的重点内容是噪声的产生、危害与控制方法。
【知识点精析】一、噪声的产生1. 从物理学角度:振动是杂乱无章2. 从环保角度: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主要的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二、噪声的等级与危害1. 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2. 0dB: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3. 理想的声音环境:15-40dB4. 长时间超过70dB难以忍受5. 长时间超过90dB对人体产生危害地区:白天/dB 夜间/dB特别需要安静的地区45 35一般居民区、文教区50 40居民、商业混合区55 45市中心商业区、街道工厂附近60 50工业区65 55交通干线两侧70 55三、噪声的控制1. 在声源处减弱(最根本方法)例:汽车排气管加消音器2. 在传播途径隔离和吸收声波例:隔音墙3. 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朵例:戴耳塞四、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1)超声波反射的应用①B型超声仪②超声波加湿器③超声波探伤器④超声波碎石器⑤超声波洗眼镜(2)超声波具有能量,还能传递信息3.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1)次声的应用: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和雷暴等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
【解题方法指导】例 1. 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B. 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C. 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D. 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解析:本题是从噪声的产生来考查学生的,可以从环保角度,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属于噪声,从物理学角度: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关于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物理大餐: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接下来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总结归纳: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中考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下面是对物理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讲解,需要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初二物理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初二物理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以上就是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的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可以很好的掌握此知识点,努力学习吧。
初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噪声指的是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所产生的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________的。
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答案】杂乱无章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解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考点】噪声2.分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___(质量、体积、厚度).(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_;(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 (1)厚度 (2)材料吸音效果 (3)聚酯棉 (4)材料种类(厚度、硬度)【解析】(1)在质量、体积、厚度三个物理量中,影响吸音效果的主要是材料的厚度,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厚度;(2)实验目的是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故表中空格处应填入材料吸音效果;(3)比较表格中三种材料的吸音效果可见,聚酯棉最适合做隔音墙装修;(4)由实验可知影响吸引性能的因素有材料种类(厚度、硬度、弹性等)【考点】材料吸引性能,影响材料吸音效果的因素,实验数据分析。
中考复习:噪声的防治及声音知识的应用一、噪声的控制1.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音,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 dB。
3.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人在耳处减弱噪声。
注意:(1)噪声只能减弱,不能消除;(2)噪声也有有利的一面。
比如,噪声除草、发电、除尘、诊病等。
4.乐音和噪声的对比区别名称乐音噪声定义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听起来嘈杂刺耳的声音产生原因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波形联系乐音和噪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是乐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噪音。
大小都用分贝(dB)作单位二、声的利用1.声与信息关系:声可以传递信息。
应用:B超,回声定位(声呐),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
2.声与能量关系:声可以传递能量。
应用: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说明: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
声音未能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是人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任何声音的传播都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学生上课时,歌舞厅的音乐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初中物理噪音知识点总结噪音的来源:1. 交通噪音:汽车、列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动机噪音、车辆摩擦噪音等。
2. 工业噪音:机械设备、厂房生产噪音、压缩机噪音等。
3. 建筑噪音:施工机械、建筑施工噪音等。
4. 社会生活噪音:商场音乐、餐馆噪音、家庭电器噪音等。
噪音的危害:1. 影响听力: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聋哑。
2. 影响神经系统:噪音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失眠、疲劳等。
3. 影响心血管系统:长期接触噪音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疾病。
4. 影响生活和工作:噪音会干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5. 对环境造成污染:噪音会对动植物造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
测量噪音:1. 分贝:噪音强度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一种相对单位,用于表示声音强度的对数单位。
2. 声级计:声级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噪音的仪器,能够准确地记录噪音的强度。
减少噪音的方法:1. 缓冲材料:在工业设备上使用缓冲材料,减少噪音传播。
2. 隔音墙:在交通要道或工业区域设置隔音墙,减少噪音传播到居民区。
3. 合理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考虑到减少噪音的因素。
4. 使用耳塞或耳罩:在噪音环境中使用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噪音的处理:1. 机械噪音:合理维护设备,减少机械磨损引起的噪音。
2. 社会噪音:加强对噪音污染的监管,制定噪音排放标准,减少社会噪音的产生。
3. 个人防护:在噪音环境中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自己的听力。
总之,噪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噪音污染问题,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噪音,保护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健康。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的定义和来源噪声,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烦,真是个讨厌的小家伙!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噪声?无论是城市的喧嚣、车流的轰鸣,还是邻居家那动次打次的音乐,简直像是个不请自来的“八卦朋友”。
噪声不只是让我们耳朵受不了,更是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哎,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就拿早上闹钟的声音来说吧,哪怕它再好听,听多了也会让人抓狂。
想想看,我们的耳朵可是神奇的“接收器”,但一旦接收到过多的噪声,它们就会发出抗议,最终可能影响我们的听力,甚至引发一些健康问题,比如失眠、焦虑,真是得不偿失啊!2. 噪声的危害2.1 对身体的影响首先,噪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真是不小的威胁。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听力可能会受到伤害,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想象一下,如果耳朵“打疲劳战”,你可就要准备好耳鸣、听不清人家说话的尴尬场面了。
此外,噪声也会导致心脏病、血压升高等一系列问题,简直就像是在给我们的身体设下了无形的“陷阱”。
有研究指出,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过高,员工的生产力和注意力都会大打折扣,工作效率瞬间掉到了谷底,真是一石二鸟啊!2.2 对心理的影响再说说噪声对心理的影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吵闹的环境中,根本没法集中精力,脑子里只想着“闭嘴!”。
这种情况下,压力水平就会瞬间飙升,整个人都像被按了快进键,心情也会变得烦躁不安。
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简直是让人“心累”的状态。
所以,有些人甚至会选择去“远离喧嚣”,追求那种宁静的生活方式,毕竟,“安静是金”嘛。
3. 噪声的控制3.1 控制噪声的方法好吧,既然噪声如此烦人,那我们该如何控制它呢?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措施,比如在家里放一些绿植,植物可是天然的“噪声吸收器”,能够帮助减少环境噪声。
此外,隔音材料的使用也能有效降低噪声,真是让人心里一阵安慰啊!当然,还有一些小窍门,比如在窗户上贴上隔音膜,或是在墙壁上挂上厚重的窗帘,创造一个更为宁静的空间,完全是“静谧生活”的开始。
中考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噪声是如何产生的呢?小编将八年级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噪声的来源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那么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那么,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那么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那么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假设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噪声强弱的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精选第3节声的利用一、噪声的来源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自然界的噪声:风雨雷鸣、地震、火山爆发(2)交通噪声:引擎、汽笛、刹车(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4)工业噪声:机器转动、切割、打磨、锻造等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1、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数来表示,符号dB2、分贝等级0dB刚刚引起听觉——听觉下线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卧室或阅览室50dB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小噪音70dB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小噪音90dB保护听力的最小噪音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突然暴露在这个环境内)3、噪声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能造成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三、噪声的控制1、人听到声音经过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针对训练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防止;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阻断;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防止。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1.噪声及其危害1.1噪声的特性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
其特性为具有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等。
噪声虽然不能长时间存留在环境之中,但一旦发生,我们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
噪声会随着声源消失而立即消失,其影响也会随之消除,不会持久,也不会积累。
人的听觉最敏感的声频在2000~5000Hz,能听到的声频范围大约在20~20000Hz.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次声和超声人的感觉都感觉不到。
通常噪声都是由无数声频的声音组成的。
1.2噪声源及其分类产生噪声的声源很多。
按产生机理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三类;按污染源各类可以分为工厂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自然噪声五类;按噪声源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两类。
化工企业的噪声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般有83~105分贝(dB)。
,一般有84~102分贝(dB)。
,一般有101~106分贝(dB)。
,机械传动噪声、电动噪声。
一般有82~101分贝(dB)。
,最高可达150分贝(dB)。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①听力损失。
长年累月在强噪声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
在强噪声环境下数分钟,当脱离噪声后,会造成听觉疲劳,推动听觉,导致暂时性耳聋,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听力恢复。
在170分贝(dB)以上高强度噪声(如爆炸、爆破时产生的)冲击下,强大的声压和冲击波作用于耳鼓膜,使鼓膜内外形成很大的压差,致使耳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称为爆震性耳聋。
②神经衰弱。
噪声最广泛的危害就是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基本生理机能失调。
表现为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脑胀、头痛、耳鸣、多梦、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神经衰弱症或神经官能症。
③肠胃疾病。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肠胃机能阻滞,消化液分泌异常,胃酸减少,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容易导致胃溃疡等症。
第二章第3 4节声音的利用危害班级:姓名: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通过广播来了解国家大事;利用回声定位可以判断物体的位置,探测海洋的深度;利用“ B超”成像诊断病情等)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4、减弱噪声的方法:、、。
超声波和次声波1、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称为。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特点。
如利用超声波测距、诊断、清洗等。
2、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
次声波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量传递远,我们可以根据地震或火山爆发前发出的次声波做出预报,使人们能及早地预防这些灾害。
3、人耳的听觉范围: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之间的声音。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但是一些动物能感受到部分的超声波和次声波,有些动物也能发出某些频率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选择题1. 超声波之所以能洗牙,是因为()A. 超声波是清洁剂B. 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C.超声波发生发反射D. 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2. 在下列应用实例中,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A.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 利用超声波预测自然灾害事件C. 利用超声波检查样品内部是否有缺陷D.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3. 超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
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 用超声波碎石B. 用声纳探测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D. 利用回声定位4.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 地震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B. 地震时会有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D. 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5.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B. 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曲C. 上课时,学校的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歌曲D. 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声、枪炮声6. 学校周围环境中的噪声应该控制()A.25分贝之下B.50 分贝之下C.90 分贝之下D.105 分贝之下7.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B. 人们的吵闹声一定是噪声D.大声朗读课文的声音不是噪声9.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炮竹声;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10. 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 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 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11.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期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B.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A.关闭房间的门窗B.C.高速公路旁装隔音窗D.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刺耳的警笛声一定是噪声C.喷气式飞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二、填空题 1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选填增大或减小)18. 医生用是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波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 的道理,来自患者是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是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19. 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 就 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 (填 音调、响度、音色”)就不 _ 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20. 超声波 (填 可以”或 不能”)用来检查机器零件内部的损伤;另外超声波可以 测距,在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 2s 后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水深 米(超声波在水中 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25.甲、乙两辆小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1图象如图所示,由图比较甲、乙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判断运动较快的是哪辆车?甲车的速度大小为多少米 路程为多少米?21.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从钢琴和长笛等乐器中发出 有规律的、悦耳的声音叫做 :蝙蝠靠 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1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至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干净又舒服,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声音很低所以听不到 13.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A.验钞机 B. 微波炉 D. 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C. 电视遥控器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D. 潜艇上的声纳系统 14. 你的邻居在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B.C.用棉花塞住自己耳朵D.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用棉毯挂在间隔的墙壁上 请邻居唱歌时放低音量15. 下列噪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 B.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工作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C.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分贝 D. 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 16. 地震是地球上某个部位的剧烈振动,人们却听不到这种振动的声音原因是(A.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三者都有22. 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 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 属于23. 小明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生体结构的关系,她把钢尺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 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出声音,然后再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 较两次音调的高低。
考点02 声音的利用与噪声防治【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人们说话进行交流,医生用听诊器查病,敲击铁轨判断故障等,都是声音传递信息的例子。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飞机起飞时,旁边建筑物玻璃被振响、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超声波碎石机振碎人体内结石等现象,都说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传播。
考点二、噪声防治1.广义上讲,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和噪声的接收三方面加以控制。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利用声的利用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声现象重要内容,声的利用和生活联系紧密。
在中考题中,声的利用有关问题出现频率也较高。
在声的利用考题中,主要考察方向是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两个方面。
1.在声音传递信息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有:B超利用B型超声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成像原理,利用声音反射测距,听诊器利用声音信号诊病,蝙蝠利用超声辨别物体和障碍物,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测距,听声辨识人或物,利用超声波探伤等。
2.在声音传递能量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考题内容有:利用超声波碎石为病人治病,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污物,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爆炸声震碎玻璃、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等。
3.在有关声现象考题中,出现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题目出现也较多,但以此考点作为单独一个题目的不多,更多的是与声现象其他考点结合。
只要考生熟悉以上常见现即可很好地回答对此知识点的考查。
考点二、噪声防治噪声防治在声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声现象的主要内容。
噪声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在重视环境污染的今天,人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噪声治理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为此,在中考试题中,有关噪声危害和控制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噪声危害和控制方面的试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控制噪声和对噪声的认识两个方面。
1.对噪声的认识方面:所谓噪声就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无用的声音。
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噪声的来源:⑴ 工业噪声; ⑵ 交通噪声; ⑶ 居民噪声。
声音等级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听觉下限0dB;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危害。
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可能伤害身体,甚至会。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叫噪声;
镇海中学陈志海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初中物理干货之: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声的利用今天呢,还是从两方面(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声的利用)来讲述声音的最后一部分知识。
我们先说第一部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
物理学中,把声音分为了两类:
把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把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的声音叫噪音。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算是噪声。
(比如半夜十二点的广场舞曲)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记忆它:
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呢?
一般我们都是从环境保护上来定义噪声的,即只要对自己想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噪声一般有四类:
交通噪声:引擎的轰鸣声,喇叭声等。
建筑噪声:工地上的声音,拆墙装修的声音等。
工业噪声:空调外机的声音,抽风的声音等。
生活噪声:闹铃声,婴儿哭闹声等。
噪声的危害很大,于是我们用一个新的物理量-分贝来定义声音的强弱。
我们先说一下分贝这个物理量:
①意义:定义声音的强弱。
②单位:分贝。
③符号:dB。
分贝把声音分成了分成了五个等级,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②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③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④90dB以上,听力会受影响,产生疾病。
⑤150dB,鼓膜会出血,丧失听力。
那么噪声的危害都有哪些表现呢?
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
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
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
既然噪声的危害如此巨大,我们应该怎么减弱噪声呢?
我们通过三大类的方法去减少噪音:
从声源处入手:给摩托车引擎装消音器等。
从传播过程入手:植树,建隔音墙等。
从人耳处入手:戴耳塞,戴耳罩等。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第二部分:声的利用。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声不仅仅是声音。
声包括了次声,声音,超声。
而声音仅仅是指人耳听到的那一部分声音(这点内容之前文章有提到,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
我把声的内容做了两次分类,
先说第一个分类:声传递信息。
这个分类就比较广了,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我们说话就是在传递信息。
雷声可能预示着一场大雨。
修车师傅听汽车发动的声音判断故障。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回声定位,B超等都是声传递信息。
第一个分类里的另一部分:声传递能量。
这个应用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如下:
超声波洗眼镜。
超声波碎石。
超声波加湿器。
这是第一个分类,下面说一下第二个分类:这里同学们要分清超声和次声的应用。
超声的应用如下:
B超。
回声定位。
超声波加湿器。
次声的应用如下:
次声可以预示灾害。
次声武器。
次声波诊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