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5
物理八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笔记1.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噪声是指在人耳朵可及性范围内引起不适的声音。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容易引起压力增加、头痛、失眠、听力下降、心脏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紊乱和罹患癌症的人都对噪声更为敏感。
2. 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来源噪声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工业生产中的机器噪声、交通工具的排放噪声、社会生活中的建筑工地施工噪声、家庭设备使用产生的噪声等。
现代都市生活中噪声的来源越来越多,对人们的健康威胁也随之增加。
3. 噪声的控制方法避免噪声污染的最佳方法是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产生,采用低噪声设计的设备、减少交通工具的排放、合理规划建筑工地和生产场所等措施。
在无法完全消除噪声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佩戴耳塞、安装隔音窗、加装隔音材料等手段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4. 对物理学的思考与启示在物理学上,噪声是指在某一范围内波动较大的随机信号,常常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干扰因素。
从噪声控制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物理学中对信号处理的思想,采用滤波、降噪等技术手段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物理学对于噪声问题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噪声的本质,还能够为噪声控制提供更科学的方法。
5. 总结与展望噪声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人们的健康产生着潜在的威胁。
加强噪声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产生、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
对噪声问题的研究也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噪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静和舒适。
个人观点: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作为一个物理学爱好者,我对噪声的本质和控制方法非常感兴趣。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身于噪声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人们创造更加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空间。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节知识点:1、噪声的定义: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商店门口的广告声等等3、噪声强弱: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4、危害:严重危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5、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6、噪声的应用:当然噪声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噪声可以:田间除草、谷仓驱虫、诊病、以噪治噪【基础达标训练】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污染的是()A、燃放鞭炮时震耳欲聋的声音B、火车行驶时的轰鸣声C、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D、摩托车发动机工作时的声音2、下面是噪声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枪管处装上消声器B、用多孔材料装饰大礼堂的屋顶C、在铁道和住宅区之间搭建高墙D、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能不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A、在公路两边和住宅区设置屏障B、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C、繁华路段汽车禁鸣喇叭D、植树种草绿化城市4、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优美的舞曲一定是噪音B、优美的舞曲一定属于乐音C、对于想休息的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D、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舞曲都应属于乐音5、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能力提高训练】6、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7、下面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8、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10、“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盗铃者所犯错误是。
噪声病防治知识点总结1. 了解噪声病的危害噪声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它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听力损伤、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了解噪声病的危害是预防和治疗的第一步。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在工作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包括降低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开发和使用低噪声设备、提高噪声控制设备的有效性、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3. 规范个人防护对于那些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当充分重视个人防护,包括佩戴耳塞或耳罩、使用隔音头盔、避免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等。
同时,应当定期检测个人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设备。
4. 远离噪声环境尽量远离高噪声环境是预防噪声病的有效方法。
对于那些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的人群,可以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加强休息、间隔性离开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5.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噪声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态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等。
这些生活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影响。
6.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已经出现噪声病症状的人群,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包括就医、心理辅导、听力康复等。
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7. 加强对噪声病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噪声病的宣传和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对噪声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噪声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总之,噪声病的防治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噪声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噪声的危害知识点1、噪声的定义: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的内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的来源: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等等,都是噪声。
4、噪声的波形:杂乱、无规则。
5、噪声强弱: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交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说话,影响工作效率90dB: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150dB: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6、环境声音控制: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7、现今社会,噪声以成为严重影响我们生活和身体健康重要污染之一。
8、什么情况下乐音也会变成噪声:只要发出的乐音影响到他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那么这种乐音就属于噪声范畴。
像音像店中招揽顾客所放的音乐,就是噪声。
控制噪声知识点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3、控制噪声的应用:摩托车的消声器: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城市道路的隔声板: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断声音的传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4、隐形杀手: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5、环境保护对噪声的控制: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我国许多城市都制成了针对不同环境的声强级控制标准,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
精心整理噪声对人体的影响1、听觉系统(1)暂时性听阈位移 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2)永久性听阈位移 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
2、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听觉器官受噪声后,经神经传入大脑,在传入过程中,经脑干网络结构时发生泛化,投射到大心悸、。
3 4 100dB )并 5 1 2 3 45 6.合理安排劳动和作息:噪声作业应避免加班或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尽可能地缩短接触时间。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一)、尘肺尘肺是指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按其病因不同又分为五类:矽肺、硅酸盐肺、炭黑尘肺、混合型尘肺、其他尘肺上述各类尘肺中,以矽肺、石棉肺、煤矽肺较常见,危害性则以矽肺最为严重。
(二)、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
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
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三)、全身中毒作用吸入含有铅、锰、砷等毒物的粉尘,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例如用通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
④增设吸尘净化设备:依据粉尘的性质、浓度、分散度和发生量、采用相适应的除尘、净化设备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粉尘,并防止二次扬尘。
⑤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
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
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必记知识点:1、知道噪声及其来源、等级以及危害。
2、结合生活实际,知道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
学习过程:一、噪声及其危害思考1:同样都是声音,有的让人听到后心情舒畅,而有的让人听到却心烦意乱,什么原因?观察、思考:1、噪声的波形,与音叉、钢琴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2、上课时外面某歌星开演唱会,其声音是否干扰我们的学习?此时它属于乐音还是噪声?3、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有哪些来源?(提示:车、车床、打桩机、鞭炮)小结:(1)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2)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生活中的噪声主要来源有:思考2:(1)人们以,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噪声不但影响我们的休息、工作学习,还能影响我们的健康。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
(巧计五七九)二、控制噪声思考3:1、我们如何听到声音?2、从听到声音的过程分析从三个方面着手控制噪声:(1)在处减弱噪声或防止噪声产生;(2)在中减弱噪声或阻断噪声传播;(3)在处减弱噪声或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3、你知道哪些控制噪声的实例?它们是通过哪种方式减弱噪声的?巩固练习1、关于乐音与噪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B. 乐音使人心情愉悦,噪声使人烦燥不安C. 从环保角度来看,乐音可能成为噪声D.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B. 乐曲声也可能成为噪声C. 任何声音都是噪声D. 教室里的声音不一定都是噪声3、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周围的声音不应超过:A. 90dBB. 70dBC. 50dBD. 20dB4、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以上三种都有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正确的是:A. 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7、如果邻居电视声音开得过大,影响你的学习环境,你能利用哪些办法,减弱噪声?。
初二物理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初二物理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以上就是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的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可以很好的掌握此知识点,努力学习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1. 噪声可真是个大麻烦呀!你想想,如果你正在家里安静地看书,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汽车喇叭声,这得多烦人呐!这会影响你的注意力和心情。
噪声就像个捣蛋鬼,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来捣乱。
比如在考场里,一点点噪声都可能让考生分神,影响发挥。
2. 噪声对身体也有害呢!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就好像一直被人用小锤子敲打着脑袋,能舒服吗?像那些在工厂里工作的人,整天面对机器的轰鸣声,听力很容易受损。
就好比你一直处在喧闹的集市里,时间久了,耳朵肯定受不了啊!3. 而且呀,噪声对睡眠的影响那可太大了!当你累了一天,想好好睡个觉休息一下,可外面却吵吵闹闹的,你还能睡得着吗?这不就跟你想睡觉却有人在你耳边不停地吵闹一样嘛,太让人生气啦!对于经常上夜班的人来说,白天想补觉都难。
4. 小朋友们可要注意啦,噪声会影响你们的成长发育呢!本来小朋友们在长身体的时候就需要安静的环境呀,要是周围太吵,就好像小树苗生长在狂风暴雨中一样,能茁壮成长吗?想想看,在学校旁边如果总是有很大的噪声,孩子们怎么能安心学习呢!5. 噪声对人的心理也有影响哟!一直听到噪声会让人变得烦躁、焦虑,就跟有只小虫子在心里乱爬一样。
比如说在一个嘈杂的办公室里工作,大家的心情能好吗?肯定容易发脾气呀!这可不利于人际交往呢。
6. 控制噪声其实也不难呀!我们可以从源头入手,比如给机器装上隔音设备。
这就像给吵闹的人戴上口罩一样,让声音变小。
大家平时也要注意呀,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然就成了噪声制造者咯!7.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抵制噪声!遇到噪声污染,要勇敢地说“不”!别让噪声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吧!就像给自己的生活搭一个安静的小窝一样。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为乐音,它是声源有规律振动时产生的,如钢琴、胡琴等乐器在演奏乐曲时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令人厌烦的声音为噪声,一般是由声源的无规律振动而产生的,如汽车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等为噪声.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是有一定区别的.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环境保护角度的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有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例如:当有人想睡觉时,其他人唱歌或听音乐,此时的音乐妨碍了他人的休息,对想睡觉的人来说就成了噪声.3.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公路上,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建筑工地上各种机器和设备发出的噪声,安静图书馆里说话声等都是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轻则会妨碍工作、休息、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会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甚至会使听觉器官失去听力.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4.控制噪声的措施:①在声源处减弱: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燃机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②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③在接收处(人耳处)减弱: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的质量是320g,另一个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后质量是2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瓶子的质量是40g B.水的体积是280cm3C.瓶子的质量是120g D.酒精的质量是200g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 v 从 1.2f 处匀速运动到 1.9f 处(f 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 v′,则 v′>v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C.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投影仪D.利用此成像点可制成照相机5.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B.海市蜃楼——光的折射C.湖光镜月——光的反射D.人面桃花相映红——光的折射6.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7.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8.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9.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1分钟内振动了600次的物体,能发出人耳容易听到的声音B.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音调C.同一个发声体发出90dB的声音比50dB的声音振幅大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从声源处降低噪声10.梁老师和梁越群同学合唱歌曲《苔》的谱(部分简谱如图所示)。
⽆忧考为⼤家整理的⼋年级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的⽂章,供⼤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1.噪声从物理学⾓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规则的杂乱⽆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从环境保护的⾓度看,凡是妨碍⼈们正常休息、学习和⼯作的声⾳,以及对⼈们要听的声⾳起⼲扰作⽤的声⾳,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来源噪声的来源是⾮常多的.在⼯⼚⾥,发动机的运转声,通风机吸⽓或排⽓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些⼯⼚成为噪声污染⾮常严重的单位.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声,以及车⾝的振动声.这⾥的“罪魁”是拖拉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在家⾥,⼏名同学聚在⼀起旁若⽆⼈地⾼声说话、放声⼤笑、引吭⾼歌,或者开⼤收⾳机、录⾳机或电视机的⾳量,都会⼲扰家⾥⼈和邻居的⽣活,成为令⼈厌烦的噪声来源.知道了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和他⼈的学习和⼯作.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同学们可能见过在街道上有⼀些显⽰噪声等级的装置.⼈们⽤分贝来划分声⾳的等级.分贝的符号为dB.⽤它来表⽰声⾳的强弱.0dB是⼈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 dB 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图1—9给出了⼀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们相应的感觉.图1—9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以上会⼲扰谈话,影响⼯作效率.长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压升⾼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急剧外伤,引起⿎膜破裂出⾎,双⽿完全失去听⼒.为了保护听⼒,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了保证⼯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这三项指标,请同学们记住.假如夜间你家附近的⼯地或饭店发出的声⾳超过50 dB,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来维护⾃⼰的权利.3.控制噪声噪声会严重影响⼈们的⼯作和⽣活,因此控制噪声⼗分重要.请同学们回忆⼀下声⾳从产⽣到引起听觉有⼏个阶段.有下⾯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声⾳——空⽓等介质的传播——⿎膜的振动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着⼿,即防⽌噪声产⽣、阻断它的传播、防⽌它进⼊⽿朵.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的机器或换⽤噪声⼩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管上加消声器(图1—10)图1—10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减弱.(图1—11)图1—11在⼈⽿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塞,或者在⼈⽿孔中塞⼀团棉花.(图1—12)图1—12我们教室或学校令⼈⼼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在哪⾥?⽤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就可以制定⼀个⽅案了.【学习⽅法指导】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于各种机动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缝隙,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吃掉”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平时寂静多了.后来,科学家根据这⼀原理,制成了专门铺在马路上的“吸声”材料,⽤这种材料铺成的马路,噪声⼤⼤降低了.【拓展训练】噪声的防护技术噪声是繁华城市⾥污染环境的⼀⼤公害.为了贯彻我国噪声卫⽣标准,减⼩噪声的危害,保护⼯作、学习和⽣活环境,必须对噪声进⾏防护.在噪声防护技术中,⼀是减⼩噪声源的噪声,⼆是减弱、控制噪声的传播,三是个体防护.下⾯概括介绍这三⽅⾯的防护技术.1.对噪声源的防护技术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噪声源的发声体改为不发声体,例如⽤⽆声液压代替⾼噪声的锤打,⽤⽆声焊接代替⾼噪声的铆接等.⽤这类⽆声或低声设备及⼯艺代替⾼声设备及⼯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声源上根治往往是不可能的,许多原有设备还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因此,对噪声采取⼀些控制技术,仍然具有重要和普遍的意义.对噪声源的控制技术如下表.安装消声器利⽤声的吸收反射⼲涉等消声设备,对空⽓声最有效吸声处理吸收声的能量,对空⽓声最有效隔声反射声的能量,对⼆次固体声有效减振处理吸收振动能量,对⼀次固体声有效隔振反射振动能量,对⼀次固体声有效消声器是控制空⽓动⼒性噪声的主要⽅法,它是⼀种阻⽌声⾳传播⽽使⽓流通过的装置.消声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限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以及微穿孔板消声器等.吸声处理是在噪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隔声是把发声体封闭在⼀个⼩空间使之与环境隔绝等.2.减弱和控制噪声的传播,可以有四种技术(1)远离噪声源.⼈远离噪声源,使噪声在远距离传播中衰减.(2)改变噪声指向.噪声在低频时,⼀般⽆指向性,但随着频率的增⾼,其指向性也随着增加.因此,对于⾼频噪声,改变指向是⼀项控制噪声的⾏之有效的对策.(3)筑墙控制噪声的传播.衰减量与声频或波长有关,与墙⾼度也有关.筑墙衰减噪声,在实⽤中被考虑的限度为25 dB.若在墙上贴吸声材料或在房间挂吸声板,也能有效地衰减噪声.(4)⼤⽓、树⽊和草地可以削弱噪声的传播.噪声由⽓温⾼处向⽓温低处折射、由上风处向下风处折射.根据这⼀规律,噪声源应设置在低温处和下风处.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噪声的的传播,⽽且可以防⽌空⽓污染.3.个体防护如果由于技术或经济上各种原因,未能达到控制噪声的要求,只好采取个体防护措施.(1)帽盔.优点是隔声量⼤,对⾼频的隔声量可达40 dB~50 dB,⽽且可以减少对内⽿的损伤,对头部⼜有防震和保护作⽤.缺点是笨重、不透⽓.因此只对强噪声适⽤.(2)⽿罩.外壳⽤硬质材料,内⾯⽤软质材料,内装吸声材料,隔声性能好.(3)隔声棉.⽤⽯蜡或油浸透的棉花塞⼊⽿道.(4)⽿塞.通常⽤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自然界的噪声:风雨雷鸣、地震、火山爆发
(2)交通噪声:引擎、汽笛、刹车
(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
(4)工业噪声:机器转动、切割、打磨、锻造等
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1、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数来表示,符号dB
2、分贝等级
0dB刚刚引起听觉——听觉下线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卧室或阅览室
50dB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小噪音
70dB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小噪音
90dB保护听力的最小噪音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突然暴露在这个环境内)
3、噪声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能造成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三、噪声的控制
1、人听到声音经过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针对训练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防止;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阻断;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防止。
5、(2012•株洲)“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6、(2012•吉林)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
7、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8、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9、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10、有这样一则笑话:“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A.甲B.乙C.邻居D.没有人制造噪声
11、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D.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
12、(2012•盐城)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13、(2012•武汉)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14、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防止噪声进入耳中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产生D.以上方式都有
15、(2008•襄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6、(2008•临沂)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17、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8、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减小行驶汽车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入耳
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19、扬州市政府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A.增加城市水面面积﹣﹣可以调节气温
B.城区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消除噪声
C.城市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D.倡导“无车日”﹣﹣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20、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21、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录音室内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应该选择下列哪种特点的材料作墙板()
A.坚硬光滑B.坚硬多孔C.松软光滑D.松软多孔
2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23、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24、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B的环境对人体健康最有益,是非常理想的环境
B.城市绿化对减弱噪声有一定作用
C.拖拉机产生的噪声比小轿车要大得多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针对训练答案
1、无规则空气
2、分贝 dB 0 30-40 70 90
3、90
4、噪声产生噪声传播噪声进入耳朵
5、产生传播
6、噪声振动
7、D
8、B
9、C 10、A 11、BC 12、D 13、
A 14、C 15、C 16、
B 17、A 18、B 19、B 20、B 21、D 22、
C 23、C
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