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对人体危害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4.58 KB
- 文档页数:2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阅读精选(1):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
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必须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
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
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
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噪音常用的表示单位是"分贝"。
l~140分贝是人的听觉的全部范围。
1分贝是听觉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的音的强度,而140分贝则是人耳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
家庭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音响设备、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预防噪音危害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除噪音源。
已有感音性耳聋或严重神经衰弱者,更应注意避开噪音什么是噪音?噪音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
有检测证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阅读精选(2):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当你尚在梦乡,就被马路上的汽车声吵醒;当你正想埋头工作,却被邻居装修的电锯声扰得心烦意乱;当你忙碌了一天,刚想坐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窗外秧歌队的锣鼓声又起;夜深人静,附近迪厅的喧嚣却仍让你在床上辗转反侧生活在无所不在的噪声包围之中,谁能有好情绪又能不影响学习与工作?噪声被称为“水、气、声、渣”环境污染四大因素之一。
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与预防概述:工作场所噪声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音,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听觉、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
因此,预防工作场所噪声对维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预防。
一、工作场所噪声的危害1.听觉损伤噪声是最常见的职业健康风险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觉损伤。
职业性噪声暴露可导致噪声诱发性耳聋,患者会出现听觉阈下降,频率辨别降低,听力损失等症状。
根据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每年有数百万的工人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成为听力受损的高风险人群。
2.心理疾病噪声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增加患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噪声会导致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厌烦、易怒等心理反应,并可能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效率。
3.生理损伤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噪声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影响生理平衡,增加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4.社会影响噪声不仅会对个人产生危害,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
高噪声环境会干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影响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噪声也会影响音乐、讲话、电视等媒体的传播效果,降低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
二、预防和控制噪声的措施为了减少并控制工作场所的噪声,降低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需要采取以下预防和控制措施:1.技术控制技术控制是减少噪声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降低噪声源的声音产生量、提高声音传播的效率等方法来降低噪声水平。
例如,在机械设备上安装隔音罩、清洗和维护设备、优化生产和工艺过程等措施。
2.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来减少噪声的危害。
可以通过调整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编排工作轮班,控制工作强度和工作节奏来降低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
此外,还应建立噪声监测和控制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噪声的危害与防护措施噪声是环境中产生的一种不规则的声音,其可以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接触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失、睡眠障碍、心理压力和影响生活质量等问题。
因此,了解噪声的危害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非常重要。
1.听力损伤: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如工厂、施工现场或机动车辆等,会导致听力损伤。
高强度的噪声会破坏耳膜和听觉神经,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
这种损伤发生得很慢,但是无法逆转,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措施保护耳朵。
2.睡眠障碍:噪声可以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在夜间。
持续的噪声会打断正常的睡眠模式,导致失眠、多梦和浅眠等问题。
睡眠质量下降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3.心理压力: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过度噪音会增加压力水平,导致焦虑、抑郁和易怒等负面情绪。
4.影响交流:高噪声环境下,人们往往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导致沟通困难。
这不仅对于正常的人际交流造成阻碍,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为了保护个人和社会免受噪声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耳塞和耳罩:在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时,佩戴耳塞或耳罩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法。
这些装置可以减少噪音进入耳朵的程度,从而保护听力。
2.控制噪音源:对于有噪声源的工作环境,可以采取控制噪声源的措施,如隔音墙、噪声消音器和噪声屏障等。
同时,减少噪音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3.规范噪声标准: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严格的噪声标准,并强制执行。
这样可以限制噪音源的噪声水平,保护公众免受噪声的侵害。
4.音量控制:个人在使用电视、音响和耳机等娱乐设备时,应注意控制音量不超过安全水平。
长时间高音量的娱乐设备使用会对听力产生负面影响。
5.教育宣传:开展噪声污染的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噪声危害的认识,提高个人对于噪声防护的重视。
这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等方式来实施。
总之,噪声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着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噪音对人体的危害阅读精选(1):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
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
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必须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
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
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
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噪音常用的表示单位是”分贝”。
l~140分贝是人的听觉的全部范围。
1分贝是听觉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的音的强度,而140分贝则是人耳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
家庭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音响设备、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预防噪音危害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除噪音源。
已有感音性耳聋或严重神经衰弱者,更应注意避开噪音什么是噪音?噪音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污染主要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
有检测证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阅读精选(2):有哪些当你尚在梦乡,就被马路上的汽车声吵醒;当你正想埋头工作,却被邻居装修的电锯声扰得心烦意乱;当你忙碌了一天,刚想坐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窗外秧歌队的锣鼓声又起;夜深人静,附近迪厅的喧嚣却仍让你在床上辗转反侧……生活在无所不在的噪声包围之中,谁能有好情绪又能不影响学习与工作?噪声被称为“水、气、声、渣”环境污染四大因素之一。
噪声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随着工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噪声污染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噪声是一种有害性的物理因素,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健康和生活,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将从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噪声的危害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这些危害不仅会导致身体不适,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对听觉系统的危害噪声的最主要危害是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人耳能够接受的最大声音是60分贝,而超过85分贝的噪声会对声音的听觉感受产生不良影响。
长时间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下,会使听觉系统疲劳、耳聋、耳鸣等。
对循环系统的危害噪声还会对人的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噪声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呼吸系统也容易受到噪声的危害,因为噪声会引起人们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加重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下,人体的神经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头疼、失眠等普遍症状,还会引起抑郁症、焦虑症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个人防护措施为了避免噪声对人体的伤害,个人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保护自己。
远离噪声源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噪声源,避免把耳朵直接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
比如,在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可以选择离噪声源较远的位置等待。
使用防噪耳塞在需要进入高噪声环境的情况下,需要佩戴防噪耳塞。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对耳朵的损伤。
降低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降低自己的声音,避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
同时,也可以减少自己受到的噪声干扰。
定期体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进行听力、心血管等相关检查,以及使用激光光学显微镜MS的直观耳科检查方式。
及时发现问题,治疗疾病,避免因噪声影响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结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在生活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
以上所提到的个人防护措施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们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防护计划,防范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所带来的潜在健康危害。
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噪音控制方法引言:噪声污染作为一种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噪声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本文将首先探讨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然后提供一些噪音控制方法。
一、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耳膜受损: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容易导致耳膜受到损伤。
噪声的频率越高,对耳膜的危害就越大。
2. 造成听力损伤:噪音的高分贝会对人体的听觉系统造成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或失聪。
3. 睡眠障碍:噪声会干扰人的睡眠,导致难以入睡、易醒或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身体的休息和恢复。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被噪声包围往往会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5. 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在高噪音环境中,人们很难集中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二、噪音控制方法1. 减少噪音源(a)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采取减少噪音的措施,如使用消音器。
(b) 增加隔音设施,对高噪音的工业设备进行隔音封闭,减少声音泄漏。
(c) 培养社会公德心,减少人们的噪音行为,如禁止在住宅区晚上大声喧哗、禁止高音量音乐等。
2. 加强城市规划(a) 将工业设备、交通干道和娱乐场所等与居民区相隔离,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b)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减少车辆拥堵和交通噪音。
(c) 在规划住宅区时,选择远离主要噪音源的地点。
3. 使用隔音设备和噪音消除器(a) 在家庭中使用隔音材料,如安装隔音窗、门、墙壁等,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b) 使用耳塞或耳机来屏蔽噪音,特别是在睡眠和学习时。
4. 积极噪音管理(a) 加强噪音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噪音污染源。
(b) 对违反噪音污染标准的单位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c) 增加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噪音环境保护观念。
结论: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多方面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噪音控制方法来减轻噪声对我们的影响。
减少噪音源、加强城市规划、使用隔音设备和噪音消除器以及积极的噪音管理是有效的方式。
噪声污染的五大危害!篇一: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噪声污染对人的危害一.噪声对听力的损伤1. 短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双耳难受.头痛.不舒服,过一段时间适应了,但这以后,双耳嗡鸣,一般令听力损失_dB.休息几小时后,听力会逐渐恢复,这叫暂时性听力损伤(听阈偏移.听觉疲劳),听觉器官未受到器质性损害.2. 如果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听觉疲劳不能恢复,成为永久性听阈偏移,这就是噪声性耳聋.3. 如何确定为耳聋?ISO规定在5_.1_0._Hz三个倍频程内听阈提高的平均值在25dB以上时,即认为听力受到损伤,又叫轻度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与噪声强度.频率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就越高.工人在85dB(A)环境下工作_年,发病率为5%.90dB 为_%.1_dB则达50%以上.如达到_0dB,即使短时间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当达到_0dB时,听觉器官会发生急性创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突然失听,这是一次性使人耳聋的恶性噪声性耳聋.4. 噪声性耳聋分两种情况:一是机械传导性耳聋,由外耳道阻塞.耳鼓或听觉系统损坏或功能降低引起.二是神经感觉性耳聋,由耳蜗中听觉神经功能衰退引起,也可由传导神经和大脑听觉中枢功能的降低引起.噪声性耳聋两个特征:一是有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一开始感觉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二是不能治愈.二.噪声对健康的影响1. 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无力.为神经官能症.2. 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导致肠胃病和溃疡病.3. 引起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冠心病.4. 视觉器官:眼睛.视力减退.眼花.使劳动生产率下降.5. 内分泌功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影响,及胎儿听觉器官影响.机场噪声无论大小对儿童健康都有不良影响,引起儿童的血压升高和紧张荷尔蒙凝聚度显著上升.三.噪声对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干扰1. 影响睡眠.40dB(A)连续噪声使_%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dB(A)影响50%.突发噪声40dB(A),可使_%的人惊醒,60dB可使70%的人惊醒.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噪声(70_85dB).火车噪声(75dB).飞机噪声(95__0dB).工厂噪声(60_70dB).建筑施工噪声(80_90dB),均会影响居民的睡眠.2. 影响交谈和通讯.通常谈话声不大于70dB,大声可达85dB,当噪声级与谈话声级相接近时,正常交谈会受到干扰.噪声级比谈话声级高_dB以上时,谈话声安全被掩蔽.一般65dB噪声就会干扰普通谈话,必须提高嗓门或靠近距离才能交谈.如果噪声级超过90dB,大喊大叫也听不清.3. 影响工作.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影响工作效率,增高工作差错率.上课时受噪声干扰,使教师提高嗓门,增加劳累,学生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四.特强噪声能损害仪器设备和建筑物.1. 噪声引起仪器设备振动,高噪声超过_5dB时,会使电子仪器发生故障;2. 超过_0dB时,元器件可能损坏.在特强噪声作用下,会使材料或结构产生疲劳而断裂——声疲劳现象.3. 高噪声超过_0dB,如超音速飞机低空掠过时,引起轰声,会使建筑物门窗损坏,墙面开裂,屋顶掀起,烟囱倒塌等等.五.噪声有哪些类型的污染?1. 住宅噪音-这是任何住宅楼宇发出噪音,如住宅,公寓,持平.噪音可能来自邻国和最常见的问题,音响,空调机. 〝不合理噪音〞的规定时存在的项目可在邻近的房子居住的房间时听到一禁止时间不管是否窗户或大门已经打开.不合理的噪声可以在任何时候如果过大或接着一个不合理的时间长度.2. 道路交通噪声-人民生活或工作繁忙道路附近能找到道路交通噪声干扰和愤怒.3. 工业噪音.4. 娱乐噪音-从酒店,俱乐部,迪斯科舞厅和音乐会嘈杂的音乐.5. 报警器噪声-这些是用来阻止匪徒,但他们的响度和音高可能导致如果不马上关闭,或者如果他们有缺陷的问题.6. 汽车噪音的汽车喇叭-误用的驱动程序,因为他们只应作为交通警告使用,排气噪音水平和道路交通噪音.7. 飞机噪音.8. 摩托汽艇/摩托艇噪音.9. 铁路及电车的维修噪音._. 其他噪音-例子是商店,垃圾收集,公共广播系统和宠物.篇二: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王娜【摘要】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在当今科技发达的_世纪,人们都生活在噪声之中,特别是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都时刻在承受着噪声的危害.所以噪声污染的防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关键词】噪声污染,分贝,防治措施【前言】进入 _ 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共受理投诉举报_6 件,其中噪声投诉举报达68 件,占投诉举报案件总数的30.1%.可见,市民被噪声所困扰的现象日趋严重,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噪音是一种可怕的物理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危害,虽然它一般不直接致命或致病,但其危害是慢性的或间接的.由于噪声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剩的污染物质存在,一旦噪声源停止发声后,噪声污染也立即消失,所以解决噪音污染并不难,只要让噪音消失或者降低.每个市民都有能力和有责任为此尽一份力.1.噪音的概念:什么叫噪音呢?简单点说,不规律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为噪音.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分贝,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 6 分贝.1 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_ 分贝以下的声音,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说_ 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死寂的了._~40 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40~60 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 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 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 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而呆在1_-_0 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2.噪音的危害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3]市民顾震江家住浦东临沂路,已被小区外配送站的噪声困扰了8 年.每天凌晨,配送站要切割大批冷冻猪肉,各种冷冻肉制品等待装卸.配送,〝热闹〞得让附近居民难以入睡;淮海中路 1_ 弄的居民来信反映,小区旁边一家宾馆的游泳池机房24 小时运转,吵得居民不得安宁;一市民列举身边的种种噪音:凌晨车辆声.晨练音乐声.夜晚舞曲声.半夜狗叫声.建筑工地各种工具发出的噪声 (4)2.1下图为噪声水平(声压级)对人的影响图,可以看出随着噪声水平(声压级)的提高,其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2.2噪音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噪声会损伤听力;2. 噪声干扰睡眠;3. 噪声干扰交谈.通讯.思考;4. 噪声诱发各种疾病,如:心律不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5. 噪声影响儿童智力和胎儿发育;6. 噪声引起烦恼;7. 噪声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劳动生产率.3.法律对噪音的各项:>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 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 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5]4 噪声防治措施4.1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产生交通噪声的主要原因,理论上,车速增加一倍,噪声增加9 dB(A);车流量增加一倍,噪声增加3 dB(A).所以要严格并且合理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和流量是降低城市交通噪声的重要途径[6].并且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4.2加强城市的道路建设,修建多孔隙沥青路面,其测量的噪声结果与传统路面相比,可降噪3~6 dB(A);在雨天多孔隙路面可降噪8 dB(A)而且可以使深入路面的雨水迅速排出,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4.3声屏障是一种有效降低交通噪声的方式,但其降噪能力往往被夸大.声屏障实际的有效插入损失在5~_ dB(A)之间,对于临街或是道路沿线的住宅建筑来说,应用声屏障无疑是噪声传播途径中最佳的降噪措施,但对于高层建筑,基本没有作用,甚至会导致声场上扬和加强.4.4绿化降噪:绿化降噪主要是利用植物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达到一定的降噪效果.其应选用矮的常绿灌木和常绿乔本植物以实现立体式绿化.从下图可以看出,绿化降噪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要通过绿化降噪在用地紧张的我国是难以实现的.但广泛的应用绿化及绿化隔离带,其主要作用在于给人以心理上降噪,美化环境,增加视觉和美学效果.4.5住宅室内降噪:对于室内声环境,需完善和健全标准规范,特别是对于低频噪声,例如瑞典国家卫生局针对低频噪声推荐的标准,其标准频率范围是31.5~_Hz,如果在任意的一个1/3 倍频程噪声级超过推荐的标准,那么就认定该噪声可能是一种健康损害[7].4.6来自英国萨尔福德大学的教授-----查理米德尔扎最近发布了一个英国的〝声音地图〞.他号召英国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的手机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公园. 街头. 地铁上录下_ 秒钟周围的声音, 然后他把这些收集到的声音放到自己建立的网站上去. 来自各地的这些声音集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可以听的地图, 据说声音地图会和Google结合在一起, 让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当地的地形, 还能够听到当地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仅仅只有噪音, 有一些也是有趣的信息..米德尔扎认为,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噪音的危害, 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噪音排除在我们的意识之外, 但是这样却会让我们失去用耳朵感知周围的能力.他制作这个声音地图不但希望能详细地反映出英国的噪音情况, 提醒人们的注意, 帮助减少噪音污染. 也希望通过此地图让大家注意倾听周围的声音, 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和讨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声音, 让那些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声音发挥起作用来.[8]【总结】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可看出,噪音污染已经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之后威胁公民健康的隐患,这比此前想象的情形更为严重.随着城市规划的失衡,很多城市噪音污染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相信在科技力量帮助之下已经有诸多国家开始对之进行控制,可让噪音的危害降到最低.其实对于很多在我们身边的噪音杂音,都是可以在声源处进行处理的.比如说再市区加强对汽车鸣喇叭的禁止;工业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若建有住宅,尽量使环境噪声达到标准,室内噪声级要满足标准的基本要求.住宅内部噪声,主要是多住户住宅楼内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住户生活噪声的相互干扰.对此,住宅区的居民提高自觉性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是他人利益,也与自己的健康有关.住宅设计和建造时,住宅墙体和楼板的隔篇三:噪音污染的危害1噪音污染的危害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强度虽然不会致人或动物于死地,却能危害人的健康.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噪声问题,把噪声污染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公害之一. 噪声污染影响人与生物的生活,使人得疾病.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 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 半小时后, 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2.噪音损害视力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 使人的视力减弱.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 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5.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_%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我们要马上行动起来处理对人类危害的噪音污染问题,要当做一件大事来处理.噪音污染不但能够影响人类的听力,而且还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其它精神综合症.研究表明,人听觉最高可以接受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的时候,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因而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以及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影响.噪音污染的危害噪音正在污染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伤害着我们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噪音污染的危害吧!噪音是一类能够引起人类烦躁.或者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声音.噪音大致分为两大类:家庭噪音和外界噪音.家庭噪音的来源主要由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洗衣机等电器产生.随着每个家庭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视.跟据科学家测定,电视机.组合音响等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而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则应该低于40分贝.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我们儿童,更要提防噪音的干扰,如果长时间受噪音的干扰,就会形成耳聋.外界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市场和人们的大声喧哗等等.噪音污染不但能够影响人类的听力,而且还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其它精神综合症.研究表明,人听觉最高可以接受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的时候,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因而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以及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影响.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噪音污染呢?只要我们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全体人民的防范意识,只要我们远离会产生噪音的环境,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直觉遵守公共秩序,努力创造安静的环境,不大声喧哗.大声吵闹,司机朋友们不乱按喇叭,大家共同来治理噪音污染吧!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没有噪音污染是多么美好的呀!每一天,人们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生都在学校里安静地学习,摆脱了噪音的烦恼……这样就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我们少年儿童,就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阳光雨露的哺育,更加茁壮地成长!。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对人体的危害
噪音是指那些影响到人类健康和活动的声响。
长期暴露在噪音
环境中对人体有以下危害:
1. 听力受损: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甚至
失聪。
这是由于噪音刺激超过正常范围,使内耳的毛细胞受损所致。
2. 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不齐、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3. 精神压力: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感到疲惫、
不安、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4. 干扰沟通:噪音会对人们沟通产生干扰,尤其是在工作场所
和公共场所。
为减少噪音对我们身体造成的损伤,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以下
措施:
1. 降噪措施:采取一些机械手段,如隔音窗,隔音门等。
2. 避免噪声污染:尽量避免过度噪声的场景和环境,尤其是在夜间。
3. 保持身体健康:一些健身运动和保健品的保持身体健康,能增强人体自身排解噪声的能力。
总之,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噪声对我们身体造成的伤害。
让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安静和健康的环境,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
宝贵的声音资源,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
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和运作,噪音污染日益严重,噪音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更直接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究竟环境噪音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呢?又应该如何预防呢?一、环境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听力受损大声的音乐、交通噪音、施工噪音等噪声环境会对人体的听力造成直接而不可逆的伤害。
短时间的超声波、脉冲声以及持续时间较长的噪声,都有可能损害听觉感受器官,导致听力受损。
2.睡眠障碍高噪音环境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破坏睡眠,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当环境噪音达到50分贝时,就会对人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容易醒来或起夜。
3.心血管疾病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会使人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导致心血管疾病。
此外,高噪声环境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变化,患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4.神经系统损伤噪声可以直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低落。
5.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噪音会分散人体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以及思考,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从而增加生活负担,影响心理健康和保持身体健康。
二、环境噪音的防范措施1.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为减少室内噪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双层玻璃、加装窗帘以及安装隔音材料等,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保留安静的居住环境。
2.合理控制音量在家庭、工作和教育场所内普遍存在噪音污染,而人们也需要一定的噪音环境发声和交流,为了减少噪音对健康的危害,可以采取一些常用的方法,如使用耳塞、尽量降低音量等,以达到合理控制的效果。
3.规范施工、交通优化城市环境,加强对车辆、施工以及其他城市噪声源的管控,筑高屏障,设置合理的环境噪声源,并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素养,减少不良影响,为人们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城市环境。
4.引导人们注重保护听力人们应该适当保护自己的听力,如带上耳罩或耳塞,戴上耳机听听音乐时,使用封闭式耳机或其他有效的隔音器具等,以减少噪音对听力造成的伤害。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类工程项目层出不穷。
然而,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工程施工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工程施工噪声的危害。
一、影响居民生活1. 休息质量下降:工程施工噪声会严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导致睡眠不足、疲劳过度,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2. 学习环境恶化: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附近施工噪声会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3. 工作效率降低:办公场所附近施工噪声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工作压力。
二、危害人体健康1. 听力损害:长期暴露在较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
2. 心理疾病:噪声污染会导致人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3. 慢性疾病:长期接触噪声污染,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4. 免疫功能下降:噪声污染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三、影响城市环境1. 噪声污染:工程施工噪声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城市形象。
2. 声波辐射:噪声污染会形成声波辐射,对周边建筑物、设备造成损害。
3. 生态破坏:噪声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四、法律法规缺失1. 监管力度不足:我国在工程施工噪声污染治理方面,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
2. 执法力度薄弱:部分施工单位存在违法施工、超标排放噪声的行为,执法部门难以有效查处。
针对上述危害,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施工噪声污染的立法,明确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施工、超标排放噪声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法规执行。
3. 推广降噪技术:鼓励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降噪技术,降低噪声污染。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噪声污染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噪声污染的危害是什么噪声就是声音,它具有一切声学的特性和规律。
但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它的强弱有关,噪声愈强,影响愈大,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噪声级。
人的耳朵对于60-70分贝的声音是比较适宜的,80-90分贝就会感觉到很吵闹,神经细胞将会受到破坏;而音量超过100分贝的话,则足以使耳内部听力的毛细胞死亡或损伤,造成听力的损失,噪声污染的危害: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
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
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
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
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
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
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
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
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2、噪声能诱发多种疾病因为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以致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故噪声除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还会给人体其它系统带来危害。
由于噪声的作用,会产生头痛、脑胀、耳鸣、失眠、全身疲乏无力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与低噪声环境下的情况相比,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
可见噪声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噪声也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教案噪声是指波动幅度、频率、和谐程度等与声音有关的物理性质与时间关键性质强烈变化的声音。
噪声产生的原因很多,例如交通工具、机器设备、工厂、建筑施工等。
虽然噪声看起来似乎并不危险,但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噪声下,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在噪声下,会对人体的身体系统产生影响,包括听觉、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下面是噪声对健康的主要危害:听觉问题:噪声会损害听力,进而导致耳聋。
根据研究,当人暴露在85分贝噪声下约8小时时,即可造成听力损失。
心血管问题:噪声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研究中指出,每增加10分贝的噪声,就增加了20%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长期暴露在噪声下还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焦虑、失眠、抑郁症等。
生殖系统问题:长期暴露在噪声下,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男性生殖系统会产生精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情况,女性会影响卵子的质量和数量,可能会增加不孕不育的风险。
呼吸系统问题:噪声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类似,会导致血管僵硬,影响心肺功能,从而增加肺部疾病的发生率。
预防噪声危害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预防噪声危害的方法:使用耳塞或耳罩:如果在临时环境中,如嘈杂的工地、机场等场所,使用耳塞或耳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通常,使用耳塞或耳罩可以降低噪声分贝数,达到保护听力的效果。
选择安静的居住环境:为避免噪声对身体的危害,选择住房时要尽可能选择安静的环境。
在安静的环境下,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好的休息,避免噪声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改善工作环境:对于工作环境噪声过高的人,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工程措施,如使用吸音设施、隔音设施,在室外使用降噪设备等,尽量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危害。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噪声可能是由自然现象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人们生活形成的。
噪声可以是杂乱无序的宽带声音,也可以是节奏和谐的乐音。
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的危害如下所述。
(1)损伤听力在噪声污染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包括把“随身听”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舞厅或摇滚乐厅震耳欲聋的乐声等高分贝噪声的作用下,都会损伤人们的听力。
如果是噪声污染的时间不长,听觉会引起暂时性听阈上移,听力变得迟钝,这叫听觉疲劳。
但是由于内耳的听觉器官未受损伤,听觉疲劳仅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经休息后可以恢复。
然而,如果长期受到噪声污染,内耳器官受伤,听觉疲劳就不容易恢复,就会造成噪声性耳聋。
在8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下长期工作,容易造成耳聋或听力明显下降等职业病。
从80dB以上算起,噪声每增加5dB,耳聋发病率一般会增加约lo%。
(2)妨碍睡眠噪声影响休息,妨碍睡眠是众所周知的、最常见的现象。
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是生理上的需要,长期失眠会损害身体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一般情况下,夜间40dB 的连续性噪声可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而夜间40dB的突然性噪声也可使10%的人惊醒。
突然性噪声的强度达60dB时则可使70%的人惊醒。
由于睡眠对人是极其重要的生理调节,它可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因而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旦睡眠受到妨碍和干扰,第二天就会觉得疲倦,影响工作或学习效率。
如果睡眠中被惊吓,就会出现心跳加剧、呼吸频繁、神经兴奋等紧张反应症状,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神经衰弱,如失眠、多梦、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3)危害儿童噪声污染对儿童的危害最大,会严重危害儿童的智力发展。
有资料表明,在吵闹环境下发育的儿童智力要比在安静环境下发育的儿童智力低约20%。
此外,噪声污染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由于噪声会使孕妇产生紧张心理,紧张反应之一是引起子宫血管收缩,从而使胎儿发育所必需的养料与氧气的供应受到影响。
第1篇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随之而来的工程施工噪音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工程施工噪音过大不仅对居民生活造成困扰,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诸多危害。
一、影响居民生活1. 影响睡眠:工程施工噪音常常在夜间或休息时间产生,严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居民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
2. 影响生活品质:噪音会降低居民的生活品质,使人们无法享受到宁静的居住环境。
此外,噪音还会影响居民的社交活动,使邻里关系紧张。
3. 影响儿童成长: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噪音会对儿童的听力、智力、情绪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二、危害身心健康1. 听力损伤: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音,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研究表明,超过85分贝的噪音就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2. 心血管疾病:噪音会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3. 精神疾病:噪音会使人产生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4. 免疫力下降:噪音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三、影响工作效率1. 分散注意力:噪音会干扰人们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效率可降低30%以上。
2. 错误增多:噪音会使人反应迟钝,导致工作中出现错误增多,影响工程质量。
四、影响社会和谐1. 邻里纠纷:噪音扰民问题容易引发邻里纠纷,影响社会和谐。
2. 政府形象受损:工程施工噪音过大,会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影响政府公信力。
针对工程施工噪音过大的危害,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施工噪音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降低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 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隔音墙等,降低噪音传播。
3. 加大对施工噪音扰民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噪声对人体危害有哪些
导语:好听的声音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享受,比如音乐等。
如果是难听的声音就是一种噪音,对于身体的健康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长期的在噪音的环境中
好听的声音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享受,比如音乐等。
如果是难听的声音就是一种噪音,对于身体的健康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长期的在噪音的环境中生活的话,对于听力来说是有非常大危害的。
有可能还会引发其他的一些身体疾病发生。
那么噪声对人体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吧。
1.对睡眠、工作、交谈、收听和思考的影响
噪声影响睡眠的数量和质量。
研究表明,在40~50 dB噪声作用下,会干扰正常的睡眠。
突然的噪声在40dB时,可使10%的人惊醒,60dB 时则使70%的人惊醒。
当连续噪声级达到70dB时,会对50%的人睡觉产生影响。
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容易使人疲劳,心情烦躁,反应迟钝,降低工作效率。
当噪声为60~80dB时,工作效率开始降低,到90dB以上时,差错率大大增加,甚至造成工伤事故。
噪声干扰语言交谈与收听,当房间内的噪声级达55dB以上时,50%住户的谈话和收听受到影响,若噪声达到65dB以上,则必须高声才能交谈,如噪声达到90dB以上,则无法交谈。
噪声对思考也有影响,突然的噪声干扰要丧失4秒钟的思想集中。
2.对听觉器官的影响
噪声会造成人的听觉器官损伤。
在强噪声环境下,人会感到刺耳难受、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甚至引起不能复原的器质性病变,即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指500、1000、2000Hz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dB。
若在噪声为85 dB条件下长期暴露15年和30年,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