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24例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14.97 KB
- 文档页数:3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治疗时的疼痛程度的比较组别例数轻度中度重度对照组63102429干预组63112725X2值0.0570.2960.519P值0.8110.5860.472表2 两组患者入院治疗2周后的疼痛程度的比较组别例数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缓解总数对照组6323202022干预组633321938X2值3.2140.0365.4198.15P值0.0730.8490.0190.004 3.讨论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性疼痛是治疗过程中最难以忍受的问题,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也时时刻刻折磨着患者的精神,因此缓解癌性疼痛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
据研究表明[4],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可缓解轻度疼痛,对于中度、重度疼痛非药物性干预作用有限,可作为药物性干预的一种补充。
非药物性干预有着自己的优势:(1)非药物性干预安全,不存在不良反应,且易于掌握。
(2)由于癌性疼痛患者自身具有的抗药性,后期的患者对止痛药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
而非药物性干预有助于减缓止痛药用药量的增长并可以推迟止痛药的升级期限,从而减少止痛药对患者的副作用。
因此实施非药性护理对于缓解癌性疼痛具有积极效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非药性护理干预的干预组疼痛缓解率为60.3%,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仅为34.9%,提示采用非药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缓解癌性疼痛具有显著效果。
由于非药物性护理不仅适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对于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也可作为药物治疗的一种补充,具有减少癌性疼痛重度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的作用。
非药物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采用心理干预、音乐疗法、物理疗法来控制患者的癌性疼痛,因此对缓解疼痛效果确切。
总之,非药物性护理能有效地减轻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确切效果。
参考文献[1] 钱国安,王维利,陈艳,等.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0-282.[2] 宋林萍,李慧.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7):594-596.[3] 刘冬雪,孙绍骞,黄卫东,等.癌性疼痛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6067-6069.[4] 李秀杰,刘文光,孙惠玉,等.45例癌症三阶梯止痛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65-165.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的配合及护理徐馥 杨莉君 邵东 庄耘 陈建平*(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 常州 213003)【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的配合和护理。
经十二指肠镜放置胆管支架治疗胆总管疾病29例目的观察不同胆总管疾病经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及支架种类和置入方法选择对置入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对29例分别患有胆总管良性狭窄及恶性狭窄的患者,分别给予双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置入引流术,观察疗效,并随访3~18个月。
结果29例患者完成胆管支架置入引流术,8例良性狭窄给予双塑料支架置入,半年后100%治愈;恶性狭窄给予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第1天结合胆红素下降(39.4±1.8)mol/L,术后第7天结合胆红素下降(164.8±2.2)mol/L,患者存活时间40 d~3年,平均存活时间226 d。
结论根据不同胆总管疾病需选择不同的支架种类和不同的置入方法,支架种类和置入方法的正确选择是取得预期疗效的前提。
标签:胆管梗阻;十二指肠镜;胆管支架胆总管良性狭窄多有胆管炎性病变、胆囊手术后、腹部外伤所致,行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疾病包括胰腺癌、十二指肠壶腹癌、胆管癌、胆囊癌、恶性淋巴瘤以及一些转移性恶性肿瘤压迫胆管[1]。
这类患者中的绝大部分临床分期属于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切除的机会,预后很差。
解除胆管梗阻是消除黄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的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2]。
目前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是最常用的解除胆管恶性梗阻的姑息性方法[3]。
笔者对2009年12月~2012年6月的29例不同疾病患者采用了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4~86岁,平均61.2岁。
良性胆总管狭窄8例,其中,7例为胆囊手术后所致,1例腹部撞击伤所致;恶性肿瘤21例,胆管癌11例,胰头癌5例,胆囊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胃癌淋巴结转移1例。
本组患者有明显黄疸23例,包括惡性肿瘤21例,良性胆总管狭窄2例。
黄疸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为86.5~435.6 μmol/L,平均(262.8±2.3)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为64.6~378.3 μmol/L,平均(223.6±1.9)μmol/L,黄疸患者肝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伴腹痛11例,腹胀19例,发热6例。
全腹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全腹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胆道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胆道良性狭窄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疗效观察护理1005-0515(2013)6-173-02 经内镜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术是治疗良性胆道梗阻狭窄的有效策略。
我院有幸作为全国首家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中心,现将我科近期一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肝门部胆道狭窄的患者经内镜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后疗效观察与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放全腹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置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疗效观察。
策略:肝门部良性狭窄患者在内镜下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术,进行内镜下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结果:成功实施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1周后血清胆红素下降31.57umol/L,皮肤粘膜黄染明显好转,9个月后取出支架胆道狭窄部位解除。
结论: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是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内镜胆道良性狭窄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疗效观察护理1005-0515(2013)6-173-02经内镜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内引流术是治疗良性胆道梗阻狭窄的有效策略。
我院有幸作为全国首家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中心,现将我科近期一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肝门部胆道狭窄的患者经内镜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后疗效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张建林,男,24岁,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10月胆瘘”收住,入院时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腹部平坦,右上腹引流管通畅在位,每日引出黄褐色胆汁有500ml,腹软,上腹部剑突下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入院血清胆红素水平93.87umol/L。
1.2 策略于6月13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手术,内镜采用奥林巴斯公司电子十二指肠镜,三腔刀,导丝,三级扩张球囊(波士顿),塑料支架,鼻胆管。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3-06T08:40:45.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刘志军艾梅芳刘微陈慧芳[导读] 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可改善肝功能、减轻黄疸,其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刘志军艾梅芳刘微陈慧芳(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西新余 338025)【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092-02【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
方法我院40例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置入合适的支架,比较置入前后肝功能化验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
结果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ST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谷胺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均较术前显著减低(P<0.01)。
4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10%),2例轻症胰腺炎(5%),1例胆管炎(2.5%)。
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可改善肝功能、减轻黄疸,其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关键词】胆道梗阻胆道支架内镜胆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等各种良恶性病变可引起胆道梗阻,目前经十二指肠镜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术是治疗胆管梗阻的重要手段,胆道支架主要有塑料和金属二种材质,塑料支架一般用于良性胆道梗阻、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术前减黄或预期存活时间少于6个月的患者,金属支架一般用于肿瘤患者已失去手术根治机会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
本院自2007年10月至2010年7月使用金属支架及塑料支架治疗胆道梗阻40例,并观察其手术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0-85岁,平均64.5岁;其中放置塑料支架26例,金属支架14例,合并放置胰管塑料支架3例。
所有病例根据B超、CT、MRI、ERCP结合临床表现做出诊断,胆总管癌10例,壶腹部肿瘤7例,胰头癌4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5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病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B-P型)1例,其中上述患者合并乳头旁憩室14例、异位乳头1例、乳头上方瘘管1例。
经ERCP与经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效果比较目的:探讨恶性阻塞性黄疸(MOJ)应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7例MOJ患者,依据金属支架置入方式不同分为ERCP组81例、PTCD组66例。
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5 d时黄疸缓解率、术后并发症。
结果:ERCP组低位梗阻手术成功率為96.7%,明显高于PTCD组的82.4%(P<0.05),但PTCD组高位梗阻手术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ERCP组的85.0%(P<0.01);两组总体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时,ERCP组低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95.1%,较PTCD组的76.5%相比,明显更高(P<0.05);但PTCD组高位梗阻黄疸缓解率为93.9%,明显高于ERCP组的75.0%(P<0.05);两组总体黄疸缓解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低位梗阻及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2%,均明显低于PTCD组的29.4%、18.2%(P<0.05)。
结论:MOJ应用经ERCP与经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但高位梗阻采取经PTCD途径和低位梗阻采用经ERCP方式则优势更为突出,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恶性阻塞性黄疸恶性阻塞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见于肝胆胰恶性肿瘤引起肝胆管梗阻,属临床常见病。
目前治疗方案以胆道内支架置入术为主,且支架置入的手段主要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tic drainage,PTCD)两种,但对于两者的置入效果尚存在争议[1-2]。
经内镜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江琳;张鹏年
【期刊名称】《微创医学》
【年(卷),期】2009(4)3
【摘要】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胆管良、恶性狭窄,其作用是将胆汁直接引流入十二指肠,保持正常的胆盐肠肝循环,以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后续治疗,让病人无黄疸生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一定程度地延长寿命。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科对4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了经内镜胆道支架植入术,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310-311)
【作者】江琳;张鹏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合肥市,230001;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合肥市,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J], 胡燕燕
2.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护理 [J], 赵京芳;乔惠梅;姜虹
3.恶性阻塞性黄疸行 PTCD 及胆道支架植入术97例胆心反射预防护理 [J], 王灵民;徐凌忠;孙超男
4.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护理 [J], 赵京芳;乔惠梅;姜虹
5.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J], 胡燕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Oct27(20)•3900 •定性重建、关节面平整性,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在治疗决策方面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利用锁定螺钉以及钢板进行螺纹锁定,能为骨折创造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螺钉松动以及骨折移位发生风险,预防或减少术后关节面高度丢失以及术后骨折再移位等,便于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促进关节功能康复[3]。
手术入路方面,主要可分为背侧与掌侧两种人路途径。
由于背侧软组织较为薄弱,且血运状况相对较差,经背侧人路手术需要剥离伸肌腱鞘管,严重损伤拇指长伸肌腱中分布的骨性管道,影响术后康复,甚至诱发自发性肌腱断裂或者肌腱炎等[4]。
桡骨远端掌侧的软组织丰富,张力侧完整且骨床平坦,术中创伤更少,降低肌腱粘连风险,且可获得更为明显的复位标识,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5]。
本研究中,观察组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3% vs 76.32%),术后腕关节X线Batra评分、Gartland评分及疫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掌侧人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中应充分保护血管及神经,切开皮肤后仔细进 行逐层分离,避免以电刀切割。
术中充分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确保钢板及螺钉位置与方向准确植入,确保内固定的稳定性与有效性[3~5]。
对于合并远端松皮质骨丢失者,术中可适当予以自体植骨,以重建桡骨高度与关节面。
综上所述,在严格掌握适应证与手术技巧的情况下,应用微创经掌侧人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并可促进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康复与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1]刘军,霍维玲,潘政军,等.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164917. [2] 孙强,罗伟,张晓明,等.掌侧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烧骨远端骨折48 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25-4926.[3] 郑一舟,李唯.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J].中华手外科杂 志,2014,30(5):327-329.[4] 李然.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287-288.[5] 韦旭明,孙振中,苘永军,等.微创掌侧锁定钢板治疗烧骨远端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1):1006-1009.收稿日期=2016-08-08内镜直视联合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幽门梗阻的临床•效果 #区卫林,许洁娜,李启祥,尹合坤(江门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江门529000)摘要:将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幽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患者内镜直视联合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对照组仅对患者予以X线引导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效果。
·专科护理·经内镜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恶性梗阻的护理总结马琳,王兰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天津 300192) DOI :10.3969/j.issn.2095-5332.2019.06.021 通讯作者:王兰英,Email :wanglanying6866@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世界上首例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0%~50%,致死率为20%~30%,是影响肝移植患者长期存活及导致移植肝脏丢失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被成为“Achilles ’heel ”[1]。
胆瘘、胆道出血、胆道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主要病症,而其他形式并发症多出现于术后晚期,其中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恶性梗阻往往是最严重也是致命的术后晚期并发症之一[2]。
胆道恶性梗阻不单指原发性恶性肿瘤,还包括其他转移癌压迫侵犯胆道所致的恶性病变,故解除胆道梗阻是姑息治疗的关键。
目前治疗此处狭窄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但此治疗方法需多次球囊扩张和一个或多个塑料支架的置入,且需12~24个月的持续治疗,给患者在经济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压力。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对1例肝移植术后胆道恶性梗阻患者采用内镜下置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电极,并于胆道内行RFA 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患者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皮肤、巩膜 黄染2周入院。
6年前患者因乙型肝炎肝硬化于本院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规律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与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定期复查,术后恢复良好,于入院前2周突发皮肤、巩膜黄染,无发热寒战,无腹痛腹胀,遂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本科室。
患者 否认系统性慢性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70 mmHg (1 mmHg =0.133 kPa ),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部肋缘下可见“人”字形手术切口瘢痕,腹软,右季肋区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无胃肠型和蠕动波,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移动性浊音阴性。
经内镜置入胆胰支架治疗胆胰良恶性梗阻作者:黄平张啸张筱凤郭英辉林秀英吕文【关键词】胆胰胆胰支架创伤小、并发症少、改善症状快、住院时间短、手术病死率低,被广泛应用于胆胰梗阻性疾病。
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46例胆胰良恶性梗阻患者放置了塑料或金属支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46例,男79例,女67例,年龄53~96岁,平均72岁。
所有患者均行B超、MRCP或CT检查后发现85例为良性胆管梗阻,其中良性乳头狭窄35例、胆总管结石24例、术中胆管损伤致胆管狭窄10例,术后胆瘘继发胆管狭窄9例,良性胰管狭窄7例;恶性胆管梗阻61例,其中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胆管癌41例、胰头癌12例。
良性胆管梗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畏寒发热,伴黄疸52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多年老体弱、伴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或伴有向周围脏器的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陶土便11例,皮肤瘙痒23例,上腹部隐痛不适26例,发热19例。
血清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2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内镜采用Olympus TJF240电子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刀、德国APC300/ICC200EA型高频电发生器、斑马导丝、胆道扩张导管、聚乙烯塑料支架、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选用Wallstent和Stercker-Stent。
(2)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ERCP。
先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具体情况,了解胆胰管梗阻的性质、部位、范围、胆胰管扩张程度。
插管困难或结石巨大时可预先行乳头切开。
将导丝自造影导管中插入,在X线的监视下,将导丝前端部越过狭窄梗阻段,插至扩张的胆管或胰管。
保持导丝松驰的位置,缓缓退出造影导管,再将扩张导管沿导丝插入并留置3~5分钟,测量并选择合适长度之支架,顺导丝将所选支架上端送入梗阻远端2cm予以释放。
支架释放后退出导丝及支撑导管。
良性梗阻患者多选用塑料支架引流,恶性梗阻患者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塑料或金属支架。
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24例体会
经内镜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在国外已较普遍用于不能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性治疗。
与经皮肝穿刺放置支架的方法相比,内镜法放置支架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选点相对灵活和定位准确等优点。
我们从1988年4月起开展此项工作,本文就其初步结果和操作体会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全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5~78岁(中位年龄56.9岁)。
临床诊断分别为:胆管癌15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2例,肝癌3例,结肠癌肝转移l例。
术前准备同普通ERCP。
采用Olympus十二指肠镜TJF30(工作孔道4.2 mm)或JF1T30型(工作孔道3.2 mm),首先行常规造影,了解胆道梗阻的部位及狭窄段的长度,均不作乳头切开,使用Zebra导丝或THSF 35 400导丝超选至梗阻以其预定引流的胆管,插入10Fr或8.5Fr的胆道扩张管,行狭窄段扩张5 min,根据狭窄长度选择相应规格的支架,同时按所采用金属支架(Wall Stent,Streker Stent)的要求进行支架准备,退出扩张管,顺导丝送入支架到位,最后在透视下将支架释放。
部分一时难以确定引流部位或引流效果或有严重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可先行鼻胆管引流,再根据引流效果在适当时机改换为金属胆道支架。
术后监测胰淀粉酶、血像、肝功能等指标,一周后再次摄片了解支架扩张情况。
2 结果
全组24例患者置管27次,成功率88.9%。
3例首次置管失败,原因为:l例Strecker Stent端部散开,无法进入乳头;l例Wall stent外膜断裂;l例wall Stent误操作,支架在镜腔内释放。
全组支架远端放置于胆总管1例,肝总管2例,左肝管11例,右后叶肝管8例,右前叶肝管2例,近端放置于胆总管21例,十二指肠3例。
全组失访6例,随访患者2周内黄疸完全退净7例,明显减退8例,效果不显著3例。
与操作有关的近期并发症有:2例出现一过性胰淀粉酶升高,经保守治疗48 h后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发生胆管炎,抗炎治疗后好转。
远期并发症为胆管。
炎症及黄疸复发,共3例:l例2个月肿瘤长入支架腔内,再行PTCD;1例4个月肿瘤生长超出支架端部,经鼻胆管引流后好转;1例7个月时发生胆泥阻塞,经胆道清洗后好转。
随访患者中,1例术后12 d死于肾衰,1例51 d死于肝衰消化道出血,1例150 d死于肿瘤脑转移,前2例死亡时均无黄疸,最长1例存活1年未出现黄痘,至发稿时仍健在。
3 讨论
肝门部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本组为18/24(75.0%)。
根据Bismuth肝门部胆管肿瘤的分型方法,本组患者可分为I型4例,Ⅱ型3例,Ⅲa型2例,Ⅲb型2例,IV型7例。
一般I型引流效果较好,支架端部置于左、右肝管均可;Ⅱ、III型引流效果不佳,仅能引流半边胆管,多数情况下可能右肝胆管引流效果略好;Ⅳ型引流效果最差,需根据左、右半肝的代偿情况及胆管引流范围决定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必须以梗阻以上胆管充分显影及导丝超选到位为前提,往往胆管只能部分显影,此时最好能尽量显示对侧或各处胆管,在此基础上选择胆管增粗最著胆系丰富处引流,此外,还应尽量避免过大弯曲角度,否则支架的充分扩张将受影响。
支架长度的选择,首先需考虑支架的种类,例如Wall stent在扩张过程中将缩短,而Strecker stent在扩张时长度不变;其次必须考虑支架近端放置的部位,如需置于十二指肠腔内,支架可略长些;支架放置好后肿瘤两端支架的长度不宜短于 2 cm。
首例患者由于支架选择太短,4个月后再次出现黄疸和胆管炎,复查ERCP,发现近端肿瘤已超出支架。
鼻胆管引流在支架放置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本组共有14例患者术前采用鼻J担管引流,占有全组的58.3%,引流2~42 d,平均13.5 d。
鼻胆管引流的意义在于了解胆管引流效果和控制胆道炎症。
一般鼻胆管引流后一至二周,观察胆汁引流量)300 ml/d、黄疸明显减退、炎症
控制,鼻胆管造影示胆管变细时可考虑放置金属支架。
相对塑料支架而言,金属支架阻塞较少见,但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架失效仍时有发生,主要并发症有早期胆管炎、晚期胆管炎、肿瘤长入支架、肿瘤超出支架、胆泥阻塞,其他少见并发症尚有十二指肠肠狭窄与溃疡。
金属支架阻塞可再次放置金属或塑料支架以解除阻塞,不得已时也可采用鼻胆管引流或PTCD,此外胆道清洗可用于清除胆泥阻塞,胆管镜直视下电凝术亦可用于长入支架腔内肿瘤的处理。
对于置管指证目前虽无统一规定,虽然少数学者曾用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但由于金属支架不能取出,且长期放置后其端部刺激胆管内壁肉芽肿增生,导致再次狭窄,因而多数学者认为金属支架不宜用于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