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系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15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
汽车行驶系统由发动机、变速箱、减速器、轮系、悬挂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其作用是驱动汽车前进,并保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减少驾驶员及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对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影响。
1、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源,将燃料消耗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2、变速箱: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输出动力从较高的转速转换为较低的转速和较大的扭矩,从而根据不同的行驶需求调节传动比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以及达到舒适和安全的行驶实现。
3、减速器:减速器主要通过减小行车轮或拖拉机轮胎和车轮之间的转速差,来实现汽车慢速前进或停车安全运行。
4、轮系:轮系是汽车前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发动机、变速箱和减速器搭配使用,负责汽车的行驶和制动。
5、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主要用于支撑汽车的车身,降低路面不平时的振动,并能调整驾驶模式,减少车身的晃动,提供舒适的行车体验。
6、操纵系统:操纵系统是汽车操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方向盘和节流阀,通过方向盘操纵汽车前后左右的行驶路线和节流阀调节油门,调整车辆的速度,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一、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行驶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发动机通常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两种类型。
(一)内燃发动机:内燃发动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动机,根据燃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内燃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和空气混合物来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运动,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发动机有高速燃烧和低速燃烧两种工作方式,高速燃烧适用于汽油发动机,低速燃烧适用于柴油发动机。
(二)外燃发动机:外燃发动机是一种使用可燃物质燃烧来产生蒸汽,然后通过活塞与曲轴的运动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
外燃发动机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如蒸汽火车。
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实现汽车的行驶。
传动系统通常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等。
(一)离合器:离合器是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组件,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运转时能够使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分离,允许换挡或者停车。
离合器通常由摩擦片组和压盘组成,通过控制压盘的运动,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连续和分离。
(二)变速器:变速器是调节发动机动力传递到车轮的转速和转矩的装置。
变速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齿轮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的行驶速度和路况。
常见的变速器有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种类型。
(三)差速器:差速器是一种装置,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驱动轮上,并且在车辆转向时,使两个驱动轮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差速器的作用是保证车辆行驶稳定和转向灵活。
三、车轮:车轮是汽车行驶系中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作用是支撑汽车的重量、提供作用力和制动力,以实现汽车的行驶、转向和制动。
车轮通常由车胎和车辋组成,车胎为车轮提供弹性,车辋为车胎提供支撑。
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和作用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为汽车提供能量;传动系统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实现汽车的行驶;车轮则为汽车提供支撑和驱动力。
第三章汽车行驶系教学重点:1.了解边梁式车架、无梁式车架的构成,结构特点。
2.了解转向驱动桥的作用及结构。
3.理解转向轮定位的四个内容、基本作用及其获得方法。
4.掌握转向驱动桥的拆装方法。
5.掌握车架、车桥的检修方法。
教学难点:1.转向驱动桥结构及拆装方法。
2.转向轮定位概念理解。
行驶系概述一、行驶系作用1.汽车行驶系的主要作用(1)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及路面附着作用,转化为汽车行驶的驱动力。
(2)将全车各部件连成一个整体,支承汽车的总质量。
(3)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及其力矩。
(4)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平稳行驶。
(教材图3-1)。
二、行驶系类型行驶系中直接及路面接触的部分是车轮的称为轮式行驶系。
行驶系中直接及路面接触的部分是履带的称为履带式行驶系。
行驶系中直接及路面接触部分有车轮和履带的称为半履带式行驶系。
1.轮式汽车行驶系(教材图3-1)轮式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车桥、悬架、车轮及轮胎等组成。
车架是全车的装配基体,将汽车的各相关总成连接成一个整体;前后车轮分别支承从动桥和驱动桥;为了减少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身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车桥又通过前后悬架及车架相连。
2.半履带式汽车行驶系(教材图3-3)半履带式汽车行驶系结构特点是前桥装有滑撬或车轮,用来实现转向,后桥上装有履带,以减小对地面的单位压力,控制汽车下陷,同时履带上履刺也加强了附着作用,具有很高的通过能力,主要用在雪地或沼泽地带行驶。
如果汽车前后桥上装有履带,则称为全履带式汽车,如图3-2所示。
§3-1 车架及车桥课题一:车架的构造及检修车架的作用是支承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
车架是整个车的装配基体,汽车的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上,并使它们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一、车架类型及结构现有的车架种类有边梁式、无梁式、铝合金车架及特殊材料一体成型式等。
试述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及功用汽车行驶系是指汽车运行时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装置的总称,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和车轮等组成。
汽车行驶系的主要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车轮的动力,实现汽车的运动。
发动机是汽车行驶系的核心,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汽车行驶所需的动力。
发动机通常分为燃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两种。
燃油发动机是汽车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它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来产生动力。
电动发动机则是指利用电能来驱动汽车行驶。
变速器是汽车行驶系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递到车轮上。
变速器可以将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通过齿轮的组合变化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
一般来说,汽车的变速器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种。
手动变速器需要驾驶员通过操作离合器和档杆来调整齿轮的组合,而自动变速器则可以根据行驶条件自动调整齿轮的组合。
传动轴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重要部分,它通常由两根轴管组成。
传动轴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的旋转力矩通过轴管传递到车轮上,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传动轴的长度和粗细会影响汽车的驾驶稳定性和平顺性。
差速器是汽车行驶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分配到两个车轮上。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的转速不同,差速器可以通过齿轮的组合将动力分配到需要的车轮上,从而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车轮是汽车行驶系中的最终输出部分,它将汽车行驶系产生的动力转化为汽车的运动能量。
车轮的大小和材质会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同时也会影响汽车的燃油消耗量。
汽车行驶系是汽车运行所必需的各种机械装置的总称,它的主要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车轮的动力,实现汽车的运动。
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和车轮等组成部分在汽车行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协同工作可以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第八章汽车行驶系汽车行驶系的类型: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轮式、半履带式、车轮履带式和水陆两用式等。
组成(轮式):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
作用:车架:装配与支承的基础。
车轮:支承汽车的全部、产生汽车驱动力、制动力和引导汽车按预想方向行驶。
悬架:车桥与车身之间的弹性连接系统,起缓冲和减振作用。
车桥:车轮与悬架之间的连接装置。
分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汽车行驶系的受力分析:F t ——牵引力;Z1 ——地面支反力;Z2 ——地面支反力;G a——总质量;M k——驱动转矩。
F t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第九章车架与车桥第一节车架的构造与检修一、车架的功用与要求功用:安装基础。
即安装汽车的各总成和部件,并使它们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承受来自车上和地面的各种动、静载荷。
要求:满足汽车布置的要求;有合适的刚度和足够的强度;结构简单质量轻。
二、车架的类型与构造类型:(按结构型式分)边梁式、中梁式、综合式和平台式等。
构造:如图三、车架常见的损伤及其原因1、车架侧向弯曲2、车架向下弯曲3、车架纵弯曲4、车架菱形变形5、车架扭曲第二节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车桥的种类: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等一、转向桥组成:前轴、转向节、转向主销等。
型式:与独立悬架匹配和与非独立悬架匹配两种型式。
结构:1.与非独立悬架匹配的转向桥主要有前梁、转向节、转向主销等(如图)。
轮毂用两推力滚子轴承支承,轴承紧度应按要求调好:将调整螺母拧紧,使轮毂转动困难,再将调整螺母退回1/6—1/4圈,感到轮毂转动灵活即可。
并可靠锁紧。
为使转向灵活,转向节下拳耳与前轴拳部之间装有止找推轴承。
结构类型如图所示。
2.与独立悬架匹配的转向桥采用断开式转向桥(如图)。
二、转向驱动桥作用:即有转向桥的作用又起驱动桥的作用。
应用:主要用于全轮驱动和前轮驱动的车辆上(如越野车、前轮驱动的桥车等)。
结构:如图第三节转向轮定位功用:保证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和舒适。
定义:是指汽车的每个车轮、转向节和车桥与车架的安装所应保持的相对位置。
主要参数: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
一般指前轮定位,但现在有些车辆也要求进行后轮定位即全轮定位。
工作在不同的状态下各车轮的姿态不同,工作的时间和使用的环境不同各车轮的定位角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影响:行驶的稳定性、承驾的舒适性、轮胎的使用寿命、油耗等。
一、主销后倾定义: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内,主销轴线向后倾一个角度。
(如图)作用:自动回正作用,但同时会使转向时转向沉重(r=2°-3°)。
扁平低压胎可为零或负。
机理:如图所示二、主销内倾定义: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内倾斜一个角度。
作用:使具有车轮具有自动回正和转向轻便作用,同时减少因路面不平而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一般β≦8°)。
机理:如图三、前轮外倾定义: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前轮中心平面向外倾斜一个角度α。
作用:提高了操纵轻便性和车轮工作的安全性(一般α=1°)。
机理:如图四、车轮前束定义: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的旋转平面并不完全平行,而是稍微带一些角度而形成的车轮两前端和两后端的距离差。
作用:消除由车轮外倾而引起的前轮“滚锥效应”。
机理:如图检查:用尺子或专用侧滑设备。
调整:一般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一般为0—12mm)。
五、后轮定位1.后轮外倾角定义:同前轮作用:同前轮2.后轮前束对于前驱动车辆,前驱动轮一般正前束,后从动轮负前束,全轮驱动车辆则相反。
切记后轮前束值正确也不一定符合要求(可能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3.驱动力作用线定义;与车辆纵轴线的重合程度。
影响:跑偏、甩尾和加剧轮胎的磨损。
调整:第四节车桥的检查与调整一、转向节、前轴的检查与调整1.转向节轴端螺纹与螺母。
2.转向节主销与衬套。
3.转向节与前轴的轴向间隙的调整。
二、前轮最大转向角的检查和调整1.调整的目的:在保证最佳的通过性能的前提下获得最小转弯半径2.检查方法:3.调整方法;三、前轮轮毂轴承的调整1.要求:车轮应能在轮毂轴承上灵活旋转又无间隙感。
2.过大过小的危害:3.调整:4.注意:修后的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用手摸试轮毂温度不应过高,否则应重新调整。
四、齿轮前束的检查与调整主要定位参数:如书表前束的测量:前束的调整:第十章车轮与轮胎功用:承载汽车的总质量;传递汽车与路面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缓和冲击和减振。
第一节车轮组成:轮毂、轮辋和轮辐等组成。
分类:辐板式(又分为钢板型和合金型)和辐条式。
结构:一、辐板式车轮类型;组合式、整体式。
结构:1.货车辐板车轮前轮结构、后轮结构及连接方式。
车轮螺栓的防松:螺纹旋向防松、防松装置防松。
二、辐条式车轮类型:铸造件、钢丝制件。
三、轮辋1.国产轮辋规格用轮辋的名义宽度、轮缘高度代号、轮辋结构形式代号、轮辋名义直径和轮辋轮廓类型代号来表示。
2.常用轮辋的形式如图共七种应用:深槽式:用于轿车及越野车。
平底式:用于货车。
对开式:用于越野车。
注意:高速车辆需进行轮胎平衡。
第二节轮胎类型:按有无内胎分:有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
按胎面花纹分:普通花纹轮胎、越野花纹轮胎和混合花纹轮胎。
按胎体帘布层的结构分: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
按轮胎的充气压力分:高压胎(0.5 — 0.7MPa)、低压胎(0.15 — 0.45MPa)和超低压胎(0.15MPa以下)。
一、轮胎的功用和组成和结构功用:支承汽车总质量;保证车轮和路面的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缓冲和减振作用。
组成:外胎、内胎和垫带组成。
结构:外胎的结构:由胎面(包括胎冠和胎肩)、胎侧、胎体(包括缓冲层和帘布层)和胎圈等组成。
胎冠花纹类型特点:(横向花纹、纵向花纹、混合花纹和越野花纹等)。
二、轮胎的种类1.斜交轮胎2.子午线轮胎3.无内胎轮胎4.应急轮胎三、轮胎的规格与标记1.轮胎的规格主要参数:外胎直径D、轮辋直径d、断面宽B、断面高H。
1)斜交轮胎规格如:9.00 - 20表示断面宽度9.00in,轮辋直径20in(-:低压胎,×:高压胎)2)子午线轮胎如书例:3)无内胎轮胎2.速度等级3.负荷能力4.胎侧标志第三节轮胎的使用与检修一、轮胎的使用1.保持轮胎气压正常测量气压时必须在轮胎处于冷状态下进行,要求是轮胎气压略高于标准气压。
气压过高、过低对轮胎的寿命和汽车的整体性能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2.防止轮胎超载如图:3.合理搭配轮胎原则:装用新轮胎时,同一轴上应装配同一规格、同一结构的轮胎;货车双胎并装的后轮,还需要求是同一品牌;前轮使用最好的轮胎;翻新轮胎不得用于转向轮。
4.精心驾车辆5.保持良好的底盘技术状况二、轮胎的维护与换位1.轮胎的正确充气1)按标准气压充气。
2)轮胎装好后先充入少量空气。
3)充气前后要检查气门嘴。
4)充入空气不得有水分和油气。
5)充气时应注意安全感,特别是多件式轮辋。
2.轮胎换位换位方法:交叉换位法、循环换位法两种(如图)。
三、轮胎的检修1.检查胎面花纹深度2.车轮与轮胎的平衡3.轮胎花纹的异常磨损第十一章悬架概念:车架或车身与车桥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作用: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由不平路面引起的冲击力;迅速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传递垂直、纵向、侧向反力及其力矩,并起导向作用。
第一节概述一、悬架的组成弹性远件、导向装置、减振器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
二、悬架的种类1.按控制形式分: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
2.按导向装置分: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
三、汽车性能对悬架的要求第二节弹性元件常见类型:钢板弹簧、螺旋弹簧、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
一、钢板弹簧结构:由若干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叠加在一起组合成一根近似等强度的梁。
(结构如图)二、螺旋弹簧结构:由弹簧钢料卷制而成,有刚度不变的圆柱形螺旋弹簧和刚度可变的圆锥形螺旋弹簧。
三、扭杆弹簧结构:弹簧钢制成的杆。
注意:左、右扭杆施加的预应力有方向性,左、右扭杆安装时不得互换。
四、气体弹簧类型: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两种。
第三节减振器对减振器的要求:1.在压缩行程中,减振器的阻尼力较小。
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在伸张行程中, 减振器的阻尼力较大,以迅速减振。
3.当车轮受到过大的冲击力时,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油液流量,以避免车架或车身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双向作用筒或减振器的结构:结构特点:流通阀和补偿阀的弹簧相对比较弱。
压缩阀和伸张阀的弹簧刚度比较大,只有当油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打开,油压稍有下降阀门立刻关闭。
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大于压缩阀。
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通道的载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及其相应常通缝隙通道的载面积总和。
减振器的工作原理:1.压缩行程2.伸张行程第四节横向稳定器结构如图工作过程第五节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一、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二、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三、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四、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五、多杆式独立悬架第八节前悬架的故障诊断与检修一、前悬架的拆装二、前轮定位角的测量与调整三、前悬架的故障及排除方法1.前悬架有噪声(1)现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前悬架部位发出噪声。
(2)原因:各部连接松动。
减振器漏油严重或磨损严重。
悬架梯形臂的前后橡胶衬套磨损、老化或损坏。
弹簧失效或折断2.前轮自动跑偏1)现象:汽车行驶时不能保持直线行驶方向,而自动偏向一边。
2)原因:两前轮的气压不一致弹簧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左、右减振器损坏或变形前轮定位角不正确横向稳定杆橡胶套损坏或固定螺栓松动3.前轮摆动1)现象:汽车行驶时在达到某一速度时,出现方向盘发抖、摆振。
2)原因:轮辋钢圈螺栓松动前悬架的连接松动前轮毂轴承磨损车轮轮辋产生偏摆车轮不平衡下梯形臂的球头磨损或松动转向横拉杆球头磨损或松动前轮定位角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