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了解大革命前法国的社会情况,知道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掌握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及大革命的意义。
3.知道《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4.了解拿破仑的主要事迹,理解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
5.能够正确评价拿破仑。
二、知识梳理1.18世纪的法国:社会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王室挥霍无度2.大革命的进程: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2年成立某某国——1793年罗伯斯庇尔执政——1794年“热月政变”3.大革命的结果和意义:摧毁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某某思想——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4.拿破仑帝国:1799年夺权——1804年建立帝国——1812年远征俄国——1814年下台——1815年滑铁卢战役——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点评: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革命、最彻底的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而且还沉重打击了对整个欧洲的封建社会,推动了整个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
复习时要注意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对拿破仑的评价。
三、教材详解1.革命前的法国:18世纪的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其中包括农民和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经济上要供养腐朽的上层等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法国王室挥霍无度,导致国家财政陷于破产。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大革命的导火线。
2.大革命的进程: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拿起武器与军警展开激战并攻占了巴士底狱,由此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旗帜,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原则。
某某国的建立: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某某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某某国。
1793年初,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学案1法国大革命的最初成功[课标要求]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生疏民主力气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困难性。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1.大革命爆发(1)缘由①根本缘由:封建专制统治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进展。
②直接缘由: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端腐朽,财政危机严峻。
(2)思想条件: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3)外部环境:美国独立战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
[名师点睛]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缘由都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进展,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符合这一规律。
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是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冲突不行调和的产物。
[教材互补]法国大革命的缘由革命前的法国仍保持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担当者,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阶级冲突最终体现在特权等级与第三等级的冲突上,并渐渐白热化。
(人民版)[重点精讲]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成为大革命的先导?主要从启蒙思想的内容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方面考虑。
(1)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兴起并蓬勃进展,涌现出众多宏大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他们的思想均指向封建君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预备。
(2)启蒙运动对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和特权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启发了第三等级的抵制意识,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3)启蒙思想家提倡的自由、公正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及他们对将来“理性王国”设计的蓝图,为法国大革命供应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2.过程(1)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后改称制宪议会,着手制定宪法。
(2)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实行君主立宪制①制定了一系列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
②通过《人权宣言》,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③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重点难点1、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初步形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在《人权宣言》引导下,1792年9月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正式宣不法国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2)反复斗争:法国大革命中间,法国经历了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反复斗争。
1804年,进入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在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进攻下,拿破仑统治垮台,进入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其反动统治遭到法国人民的反对,被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开始了七月王朝时期,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强烈不满,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了其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波拿巴企业仿效他的伯父拿破仑,实行独裁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3)最终确立:在普法战争中,随着军事斗争的失败,第二帝国灰飞烟灭,1870年,开始了第三共和国时期,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建立。
2、法兰西第二帝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比较。
路易·波拿巴取得政权后,积极效仿其伯父,恢复帝制,建立了第二帝国,路易·波拿巴虽然建立了帝国,但它必须适应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法国的工业革命恰恰是第二帝国时期完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波拿巴执行了1848年革命的遗嘱。
两个帝国作用的相似性及其原因:法国历史上的这两个帝国在实现革命目的方面是具有相似性的。
第一帝国保留并实现了大革命的成果,第二国际也实现了1848年革命的目的。
其共同的原因是,两个帝国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措施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
3.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⑴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认为是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
⑵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
4.法兰西共和国之路为何如此艰难?历史因素: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法国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君主主义根深蒂固。
第三章第四节《法国》学案【学习目标】1、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2、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3、根据法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4、运用地图和资料,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点,归纳该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学习重难点】:法国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学习过程】【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概况(读图3-27,结合课本P81,自主学习法国的轮廓、位置、首都等)1、面积:_________人口:__________首都:__________2、轮廓:呈______形3、位置:(要求在屏幕图上指出地理名称)位于________西部,三面临海,西北临_________海峡,西临_________湾(______洋),东南临_______海,三面接陆,地中海中的_________岛属于法国4、城市:位于巴黎盆地塞纳河畔的________,位于中央高原罗讷河畔的_________,位于地中海沿岸的_________二、地形、河流阅读课本P81,结合图3-27,法国的地形地势与河流(要求在屏幕图上指出地理名称)1、地形: ______ 、_______占4/5,北部_______盆地,西部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东南部_______高原,__________山地,西南_______盆地2、地势:读图可知,_________高,_________低3、河流:塞纳河,流向由______向______,注入_______三、气候、农业1、大西洋沿岸的主要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农业影响:基本没有旱涝灾害,塞纳河流域,特别是巴黎盆地,一直是欧洲重要的______产区,________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2、地中海沿岸的主要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农业影响:适合种植______,法国的________行销世界四、矿产、工业1、工业发达,______、______工业资源丰富,_______开发利用率高,发电量中______比重高,居世界第_____位2、_______、_______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3、以为中心的巴黎盆地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区五、文化、旅游1、文化旅游大国:_________成为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2、艺术之都——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巴黎的象征。
第6课法国大革命学案(含答案)学案学案7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课标要求1.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2.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3.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一.法国大革命1背景118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开始衰落。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倡导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从而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
3路易六为了缓和财政危机进行改革,调整捐税政策,遭到了贵族的反对。
2过程1导火线1789年路易六下令召开三级会议。
2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3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其核心是人权.民主和法治。
41791年,制宪议会通过了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
51792年,新选出的国民公会通过废除王政的议案,宣布成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61793年巴黎民众举行暴动,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
7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使法国国内局势稳定下来,但也造成人人自危。
81794年7月发动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
教材栏目内容指导课中思考题1提示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天赋人权”等理念。
二.拿破仑帝国1建立背景1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反法联军大兵压境。
2许多人企盼出现一个强人政权,对内建立秩序和实现稳定,对外实现和平。
2建立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担任“第一执政”,建立了独裁政权。
2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正式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法兰西民法典,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但法典限制言论自由,限制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预习学案设问导读1.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为________级,包括_______和农民在内外的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2._________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__,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
3._________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1792年,法国废除__________,建立了共和国,史称________________。
不久法国国王___________被推陈出新断头台,革命取得重大胜利。
5.________________掌握政权后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6.1799年底,___________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五年后,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即_______________。
他在位期间,为巩固资产队级统治,颁布了_________。
7.___________年,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关键信息1.三资产队级2.1789 巴士底狱3.《人权宣言》4.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5.罗伯斯庇尔6.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典》7.1814研学设计学习要点一、法国大革命1.背景(1)18世纪时,包括资产队级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阶级。
(2)广大下层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2.过程(1)导火线:1789年,法国国王召开三级会议筹款,遭到人民的反抗,战争即将爆发。
(2)开端: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3)发展①《人权宣言》的发表。
②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③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罗伯斯庇尔领导巴黎人民打退外国干涉军,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3.影响(1)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学法点拨【透析1】了解法国社会的三个等级。
二、友情提醒两种气候对应的不同农业生产:法国以温带海洋、地中海两种气候为主,不同的气候特征是两种气候影响下的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差别:温带海洋气候很适合小麦的生长,加上该气候降水均匀,自然灾害较少,所以西北部成为重要的小麦产区,法国也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高温少雨,虽然降水条件不足,但充足的太阳辐射却非常适宜葡萄等园艺产品的生长,成为著名的葡萄产区,法国的葡萄酒制造享誉世界。
三、中考必会—夯实基础三1.法国地形以什么为主()A 高原B 盆地C 盆地和平原D 平原和丘陵2.有关法国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法国全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 大西洋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C 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D 大部分地区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均匀3.法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A 东高西低B 南高北低C 东南高、西北低D 西北高、东南低4.有关法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发达,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C.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D.气候全部属温带海洋气候5.根据下列材料绘制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辅助信息请自行设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0C) 3 4 7 10 14 17 19 18 16 11 7 4 降水量(mm) 54 43 32 38 52 50 55 62 51 49 50 49 巴黎属于气候类型。
6.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图示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该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首都B 为。
(2)该国地势东南,西北,判断依据是。
(3)该国首都所在区域为气候,对应图(甲、乙)。
该国南侧临海为C 为,冬季、夏季,盛产葡萄酒。
(4)其西北邻国为,经过该国首都的经线为。
(5)其西海岸为气候,气温变化,全年降水,基本没有旱涝等灾害,是欧洲出口最多的国家。
解析:根据轮廓判断国家为法国,根据0度经线经过的城市,判断A城市为英国首都伦敦。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习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
3.认识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颁布的文献、高潮及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学习过程[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旧制度的危机1.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的思想文化运动。
它宣传、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知识点二法国大革命2.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讨论征税的问题。
3.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
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4.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5.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6.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普奥联军,随后,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
7.1793年,国王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8.以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9.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传播了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知识点三拿破仑帝国10.1799年11月,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
11.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12.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加冕称帝。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阅读教材,探究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探究启蒙运动的作用。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习目标: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认识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
认识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需要这么一个人物来领导,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
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学习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学习难点:雅各宾派专政。
和拿破仑的评价。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1、法国大革命①时间①开始的标志③导火线④其主力军作用的⑤处死国王⑥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⑦结束的标志⑧领导阶级及人物⑨性质⑩意义(在教材上标注答案)2、《人权宣言》①颁布机构②核心内容(在教材上标注答案)③意义3、拿破仑和他的帝国①1799年11月拿破仑通过夺取政权。
②法兰西第一帝国存在的时间③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根本原因④拿破仑的最大贡献⑤《拿破仑法典》颁布的目的意义【交流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课堂达标】一、选择题1、法国国庆日是()A、7月4日B、7月14日C、9月20日D、9月22日2、法国革命期间,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A、查理一世B、路易十六C、詹姆士二世D、路易十八3、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4、法国大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A、资产阶级B、人民群众C、第三等级D、雅各宾派专政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A、莱克星顿枪声B、三级会议召开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新议会的召开6、把法国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A、三级会议召开B、雅各宾派专政C、热月政变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7、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说明()A、资产阶级的革命条件不成熟B、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革命C、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D、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斗争8、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进程及意义,知道《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能够客观评价拿破仑。
3.认识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颁布的文献、高潮及意义学习难点正确理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课本知识解读知识点一旧制度的危机一、法国的旧制度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教士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着精神权力,享有免税权,不受世俗法庭审判;贵族属于第二等级,也有免税权;余下的大多数法国人都属于第三等级。
二、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中心:法国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宣传思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
(理性主义)意义: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知识点二法国大革命一、原因根本原因: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法国阶级矛盾尖锐。
理论准备:启蒙思想提供了理论准备。
革命条件:财政危机严重。
二、时间:1789——1794年三、领导人:罗伯斯比尔四、过程:①革命的导火线: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
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
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②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③发展——《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8月;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④高潮——雅各宾派专政:成立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
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⑤结束: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结束雅各宾俱乐部解散,法国大革命结束。
五、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法国学案
立志小屋: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我的学习目标:
1、我能在地图上指出法国轮廓特点、地理位置、了解首都巴黎
•2、我能根据主要河流的流向,判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3、我能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法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4、我能根据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我的自主学习互助探究过程:
•1、我来观察:
•(1)根据欧洲西部国家和地区图示,观察法国国土面积
•
•(2)连接法国邻土的一些顶点,观察法国轮廓像什么图形。
•
•2、我来定位:找出法国几边临海,几边连陆,确定其地理位置
•
•3、我来判断:观察塞纳河和卢瓦尔河流向,判断法国地势特征
•
•4、我来探究:根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征,探究法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5、我来了解:
(1)根据作物生长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了解法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
(2)找出法国主要的煤、铁产区,巴黎盆地工业区,了解其工业发展状况
6、我来归纳:
自主学习P82、83阅读材料后小组讨论回答:
(1)、上述材料,从哪些方面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
(2)就一个国家或者城市来说,最吸引游客的内容有哪些?
(3)、香水、葡萄酒、时装本来都是一些工业产品,但在法国却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这是为什么?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归纳巴黎在法国处于一个怎样重要的地位?
7、我来总结:这节课我有哪些收获?
我的自主检测过程:
一、选择题:
1、法国濒临的欧洲最大的海湾是()
A.墨西哥湾B.孟加拉湾C.比斯开湾D.几内亚湾
2.法国矿产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A.煤和石油B.煤和铁C.铁和锰D.煤矿和天然气
3.下列不是法国巴黎的著名建筑的是()
A.艾菲尔铁塔B.凯旋门C.罗浮宫D.比萨斜塔
4.法国的铁矿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B.中央高原C.洛林高原D.太平洋沿岸
5.有关法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法国的农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B.法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C.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D法国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
6.法国最主要的工业区是()
A.巴黎盆地B.地中海沿岸C.中央高原D.比斯开湾
二、填空题:
1.法国轮廓呈形,地势高,低,地形以为主。
2.法国大西洋沿岸属气候区,气温变化(大、小),全年降水分配也比较,基本上没有旱,涝气候灾害。
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低),降水(多、少)。
3.流域,特别是盆地,一直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的产量很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种植的葡萄质地,糖分含量,为葡萄酒酿造提供了。
4.法国的重要工业资源、等矿产比较丰富。
发电量中核电的比重高达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