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要求
一、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合格;
2 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3 观感质量验收应合格;
4 结构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10节的要求。
二、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应重新进行验收;
2 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应予以验收;
3 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予以验收;
4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的,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设计变更文件;
2 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3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文件;
4混凝土、灌浆料的性能检验报告;
5 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6 预制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安装验收记录;
7 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8 顶应力筋去装、张拉的检验记录;
9 钢筋套筒撵浆连接及预应力孔道灌浆记录;
10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12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
13 分项程验收记录;
14 结构实体检验记录
15 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6 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四、混凝土结构工程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按有关规定将验收文件存档备案。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验收记录
1.验收时间和地点:记录验收工作进行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2.验收人员:记录参与验收工作的人员,包括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
代表等。
3.验收依据:说明验收依据,一般包括相关标准和规范。
4.验收材料:列举验收材料清单,包括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混凝土
抗折试验报告等。
5.验收标准:说明验收项目所需达到的标准,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要求、抗折强度要求等。
6.验收方法:说明验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一般包括现场观察和抽
取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
7.验收结果:记录具体的验收结果,包括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结果和达
到验收标准的数量。
8.异常情况处理:如果存在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情况,应记录具体的处
理措施和结果。
9.盖章签字:在验收记录的最后,应有责任人和相关人员的盖章签字,以确认本次验收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0.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验收记录中添加相关备注,如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质量问题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验收记录应详细记录整个
验收过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工作内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
同时,合理的验收记录也有助于日后的跟踪和追溯,以及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和技术能力的评估。
一、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一)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以下文件和记录:<1.1>设计变更文件;<1. 2>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1. 3>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1.4>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1.5>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1.6>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1. 7>预制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安装验收记录;<1. 8>预应力筋用锚具、连接器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1.9>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浆记录;<1. 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分项工程验收记录;<1. 12>结构实体检验记录;<1. 13>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1. 14〉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2. 1>有关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2, 2>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2. 3>观感质量验收合格;<3>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3. 1>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3,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到达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3.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4>混凝土结构工程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存档备案。
(二)结构实体检验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施工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混凝土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二、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分包单位共同验收后签署验收意见。
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
四、填写说明: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应由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根据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检查评定结果填写是否“合格”;2.验收意见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根据各分项工程检查评定结果和验收组意见填写是否“合格”的意见;质量控制资料以及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应填写是否“完整”;观感质量验收情况应填写“好”、“一般”或“差”;3.表头部分的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应填写全称,与检验批、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等验收表相一致;4.表格中的层数应分别注明地下或地上的层数,技术部门负责人和质量部门负责人填写施工单位技术部门负责人和质量部门负责人;5.分包单位的填写,有分包单位时才填写,没有就不填。
主体结构不得进行分包。
五、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关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2.应有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3.观感质量验收合格;4.结构实体检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在混凝土试件28天强度未出来时,如果其它记录和工程实体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验收组应予以签字验收,同意后续了稚施工,同时注明待混凝土试件28天强度出来后再补签。
七、由于模板在子分部工程验收时已不在结构中,且结构实体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项目的检验反应了模板工程的质量,因此,模板工程分项工程可不参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
八、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工程技术知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1、装配式结构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1)工程设计单位确认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设计变更文件;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所用各种材料、连接件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测试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验收记录;4)连接构造节点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5)后浇注节点的混凝土或浆体强度检测报告;6)分项工程验收记录;7)装配式结构实体检验记录;8)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9)预制外墙的装饰、保温、接缝防水检测报告;10)其他质量保证资料。
2、装配式结构工程应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完成下列隐蔽项目的现场验收:1)结构预埋件、焊接接头、螺栓连接、钢筋连接接头、套筒灌浆接头等;2)混凝土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接构造节点处钢筋及混凝土接茬面;3)预制混凝土构件接缝及防水、防火做法。
3、除特殊要求外,装配式结构可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要求验收。
装配式结构中涉及装饰、保温、防水、防火等性能要求应按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规定验收。
4、装配式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关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完整符合要求;3)观感质量验收合格4)结构实体检验满足设计或标准要求。
5、当装配式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检验;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6、装配式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存档备案。
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分类
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基础工程:包括地基与基础的设施建设。
如地坑支护、基坑降水、灌注桩、钢筋笼、承台、桩基、地下室等。
2. 主体结构工程:包括建筑物主结构的施工。
如框架结构、砖混结构、板结构、梁柱结构等。
3. 墙体、楼梯工程:包括建筑物内外墙、隔墙、护墙板、走廊、楼梯及天井等设施的建设。
4. 屋面及防水工程:包括屋顶结构施工、屋面及其防水、保温等建筑物施工。
5. 装饰工程:包括各种装修和装饰工程。
如内外装修、墙地裱糊、涂装、玻璃幕墙、阳台栏杆、水泥制品、建筑普通装饰等。
3基本规定3.0.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士、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3.0.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及本规范第10.1节规定的结构实体检验。
3.0.3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3.0.4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除本规范各章有专门规定外,其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3.0.5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
3.0.6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检验批不合格时不得使用;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返工、返修,并应重新验收;3混凝土浇筑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0.7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场验收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扩大ー倍,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
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3.0.8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
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3.0.9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录A记录。
sg029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填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概述2.填表的重要性3.填表的具体要求和步骤4.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正文一、混凝土结构子分部概述混凝土结构子分部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的施工过程中,填表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准确、完整的表格可以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后续工程质量验收和维护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二、填表的重要性1.确保工程质量:填表可以记录混凝土结构子分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混凝土强度、厚度等,有利于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便于工程管理:填表有助于工程管理人员了解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提供验收依据:填表可以为工程验收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有利于验收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方便维护管理:填表可以为后期建筑维护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使用安全。
三、填表的具体要求和步骤1.熟悉表格内容:在填写表格前,应认真阅读表格内容,了解各项数据的含义和要求,确保正确填写。
2.准确填写数据:在填写表格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准确填写各项数据,如混凝土强度、厚度、浇筑时间等。
3.规范填写格式:填写表格时,应遵循规范的填写格式,确保表格整洁、易读。
4.及时更新信息: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数据变更或补充,应及时更新表格信息,确保表格内容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注意数据一致性:填写表格时,应确保表格数据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2.防止错填、漏填:填写表格时,要仔细核对各项数据,防止出现错填、漏填的情况。
3.妥善保管表格:填表完成后,应及时将表格归档,妥善保管,以备后续工程验收和维护管理之用。
总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填表工作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结构实体检验?
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后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2、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3、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也可根据合同的约定,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4、当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判为合格。
5、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抽样数量、检验方法、允许偏差和合格条件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6、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为不合格或钢筋保
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第一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一、基本规定<1>施工现场应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应有施工方案,并应经审核批准。
<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预应力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3>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4.I>所含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 4.2>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5>检验批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
<6>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D主控项目的质量应经抽样检验合格;<6.2>一般项目的质量应经抽样检验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除各章有专门要求外,其在检验批范围内及某一构件的计数点中的合格点率均应达到80%及以上,且均不得有严重缺陷和偏差;< 6.3>资料检查应包括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进场验收资料、重要工序施工记录、抽样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抽样检测报告等。
< 6.4>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及质量检验记录。
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
<7>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抽样数量不应低于以下规定:<7.1>检验批的容量为2〜8时,最小抽样数量为2;<7.2>检验批的容量9〜15时,最小抽样数量为2;<7.3>检验批的容量16〜25时、最小抽样数量为3;<7.4>检验批的容量26〜5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5;<7.5>检验批的容量51〜9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5;<7.6>检验批的容量91〜15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8;<7.7>检验批的容量151〜28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13;<7.8>检验批的容量281〜50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20;<7.9>检验批的容量501-120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32;<7.10>检验批的容量1201〜3200时,最小抽样数量为50。
2.2.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1.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2.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大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3.钢筋制作加工工艺流程图
4.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1)构造柱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2)圈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3)板缝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5.现浇框架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1)柱子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2)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3)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4)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5)楼梯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6.水池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7.钢筋电弧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8.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1)连续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流程流程图
(2)预热闪光对焊施工工艺过程流程图
9、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10、钢筋气压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11、钢筋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流程图
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工艺流程图
13、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4、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5、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16、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层排架构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做记录;(2)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15-18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表15-183.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缝或连接部位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
4.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5.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
6.现浇结构的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5-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15-19注:1.检查柱轴线、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测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
7.现浇设备基础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设备安装的要求。
其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5-20的规定。
2.2.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1.框架结构定型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2.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大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3.钢筋制作加工工艺流程图
4.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1)构造柱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2)圈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3)板缝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5.现浇框架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1)柱子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2)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3)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4)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5)楼梯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6.水池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图
7.钢筋电弧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8.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1)连续闪光对焊施工工艺流程流程图
(2)预热闪光对焊施工工艺过程流程图
9.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10.钢筋气压焊施工工艺流程图
11.钢筋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流程图
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3.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4.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有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15.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16.预制钢筋混凝土单层排架构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