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李秉龙教授农业经济学第十六章农业产业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10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情况(中英文对照)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课程编号:11110350课程总学时:48(其中,讲课 45)课程学分:3课程分类:必修、选修开课学期:秋季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必修,其它专业选修所需先修课: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课程负责人:李秉龙Ⅰ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ourseCourse Name: Agricultural EconomicsCourse Code: 11110350Total Class Hours: 48(Including 45 Teaching class hours)Course Credit:3Course Type: Required; ElectiveCourse Term: FallCourse Units: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pplicable Specialt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equired); other specialty (Elective)Prerequisite: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Responsible Teacher: Binglong Li二、课程内容简介(中英文对照)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农业经济学主要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奠定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农业经济的基本问题,掌握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知识。
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农产品市场运行机理;研究在土地、水资源、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下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何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研究在产权明晰界定的条件下,建立以农业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发展方向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与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实施农业可持续战略。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产业结构【圣才出品】第十六章农业产业结构16.1复习笔记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基本关系(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2)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关系①本质关系不论农业产业部门如何发展,农业各产业部门间主要的、本质的关系是通过农、林、牧三者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农林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
②农牧关系在农业各生产部门中,存在着彼此利用对方产品的物质能量转化的关系,农牧业两个部门的结合最为典型。
农牧结合的客观依据是由它们之间的物质互换性决定的。
③种植业地位种植业部门始终处于农业各部门的基础地位。
种植业是农业各部门有机物质的合成部门,有了种植业的发展,才有畜牧业和农业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
④畜牧业地位畜牧业是农业部门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可以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畜产品,而牲畜的排泄物及其无法利用部分又可以转变为优质肥料,返还土壤,为发展种植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⑤林业地位林业对于农牧业的作用,不仅在于林产品的本身,更重要的是林木植物群落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因子的变化。
2.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如表16-1所示。
表16-1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性质内容意义整体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各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
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要求从整体观念出发,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多层次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多层次的主体结构,表现在农业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由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生产过程的不同,又分为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不同部门构。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农业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农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一)农业与农业经济学1、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地位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二)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土地的特性和功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特点和作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3、资本农业资本的来源和投向农业投资的效益分析4、技术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和作用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三)农业生产结构1、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四)农产品市场1、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农产品需求弹性2、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3、农产品市场均衡农产品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动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五)农业产业化经营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特征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六)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模式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七)农业政策1、农业政策的类型和作用2、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3、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和现状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传授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四版教案教案: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四版1.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2. 作者:李秉龙3. 版本:第四版教学目标:- 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理解农业经济学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影响- 掌握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业经济学简介-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 农业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农业生产效率第三章: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价格- 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价格的基本概念- 农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农业价格形成和调整第四章: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民收入来源和分配-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第五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 农村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 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教学过程:第一周:第一章:农业经济学简介- 授课内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二周:第二章: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 授课内容:农业资源的分类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农业生产效率-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三周:第三章: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价格- 授课内容: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价格的基本概念,农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农业价格形成和调整-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四周:第四章: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 授课内容:农村经济的基本结构,农民收入来源和分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五周:第五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 授课内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农村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提问- 作业和小测验- 学生总结和报告参考教材:-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四版,农业出版社,2020年。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三版重点
(最新版)
目录
1.李秉龙的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的主要内容
2.李秉龙在书中的重点观点
3.本书的阅读价值和启示
正文
李秉龙的《农业经济学》第三版是一本关于农业经济的重要著作。
本书从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在本书中,李秉龙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他指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李秉龙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他主张通过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他还强调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企业化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农业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同时,李秉龙的观点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