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政治思品八年级下册第九课 亲近社会陕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七十四篇
- 格式:doc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1
陕教版政治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精选3篇)陕教版政治八班级下册复习提纲篇1第九课亲近社会内容要点:1、我们的生活是美妙的,美妙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妙紧密相联。
我们要主动去发觉,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妙,喜爱社会,亲近社会。
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消失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是在进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她的美妙。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a、社会为个人进展供应了条件。
b、社会更加展,个人进展的机会越多。
c、个人离不开社会4、喜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摘取胜利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供应的条件不断进取,制造更加美妙的生活。
当你身处逆境的时侯,不要悲观,不要埋怨,乐观努力,求助社会,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5、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作用:a、有利于形成完善人格b、能促使人乐观向上,愉悦生活c、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追求人生的高境界6、亲近社会的方法:⑴、关注社会 a、关注国家大事 b、关注身边的小事。
⑵、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妙 a、遵守社会公德 b、遵守秩序和规章,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c、爱惜公共设施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
b、发现别人患病苦痛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的去关心救援。
c、参与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感悟名言。
(p14)第十课学会选择1、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要做好事,必需先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要培育良好的品质,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力气,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明辨是非,彰善瘅恶,仍是现代社会的共同取向。
3、在当代中国,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答:是否符合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进展,是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
它主要难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出来。
4、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第九课亲近社会1.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联。
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3.怎样理解社会的美好?(1)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美好的环境、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心灵(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终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努力解决,我们的社会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4.亲近社会的意义?答案1: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悦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当身处困境时,不要悲观、不要抱怨,积极努力,求助社会,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答案2:(1)融入社会,可以祛除寂寞孤独,形成健全人格;(2)亲近社会,能使人乐观向上,展现生命之美;(3)亲近社会,才能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4)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的崇高境界。
5.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有何作用?(好处/重要意义)(1)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
(2)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有利于形成完善人格,能促使人乐观向上,愉悦生活,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3)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有助于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A、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
B、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
C、个人离不开社会7.为什么要热爱社会,亲近社会?社会的滋养使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社会的支持,使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
8.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作用:A、有利于形成完善人格B、能促使人乐观向上,愉悦生活C、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追求人生的高境界9.关注社会的途径主要有哪些?(1)报纸、杂志、书籍。
陕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_复习提纲第九课亲近社会课标要求:1、关心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美好的社会靠我们维护,要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
3、参加公益活动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内容要点:1、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联。
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
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我们的社会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答:A、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
B、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
C、个人离不开社会4、热爱社会,亲近社会,我们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体现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当你身处困境的时侯,不要悲观,不要抱怨,积极努力,求助社会,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5、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作用:A、有利于形成完善人格B、能促使人乐观向上,愉悦生活C、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追求人生的高境界6、亲近社会的方法:⑴、关注社会 A、关注国家大事 B、关注身边的小事。
⑵、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 A、遵守社会公德 B、遵守秩序和规则,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C、爱护公共设施⑶、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
B、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时,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救援。
C、参加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第十课学会选择课标要求:1、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2、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正确选择。
内容要点:1、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要做好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2、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价是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它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明辨是非,彰善瘅恶,仍是现代社会的共同取向。
陕教版思品八下《亲近社会》学案(导学案)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重点、难点:如何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导学过程: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1)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谦让(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交流)①谦让都有哪些表现?(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谦让还表现在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②我们中学生如何做到谦让?(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期凌人。
)(2)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分享(学生阅读教材后,讨论交流)①那么,什么是分享呢?(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
)(3)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帮助他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人,帮助他认识应该注意些什么?2、我为社会做贡献※※中学生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呢?(1)为社会做贡献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为社会做贡献就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那么什么是奉献,奉献的表现是什么?(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在奉献。
舍己为人,大公无私,为社会献爱心、扶弱助困以及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等都是风险。
)三、巩固练习: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①时刻保持清醒和精明,决不能吃亏上当②弘扬社会正气③积极抵制社会生活中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等思想和行为④爱怎么活就怎么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帮助他人要()①真诚②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③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将生死置之度外④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实力最强、夺冠呼声最高的八年级(1)班篮球队,由于比赛时缺乏整体配合,出人意料地输掉了比赛。
你认为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集体的实力差B、集体的成员不团结C、缺乏应有的技术D、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4、古人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九课《亲近社会》练习题(陕教版初二下)班级:姓名:一、教学重难点1、融入社会,靠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重、难点〕P5-72、我们的社会正是在进展过程中,在解决咨询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难点〕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7-114、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P11-12二、选择题1、社会对个人成功的阻碍有:A、社会为个人进展提供了条件B、社会更加展,个人进展的机会越多C、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妄图,与社会无关D、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显现贫困、不公等社会咨询题。
面对这此咨询题,正确的认识是:A、这是专门正常的,这些咨询题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得以解决B、因为这些咨询题的存在,我们的社会变得专门阴暗,让人们看不到光明C、不能同意这些现象的存在D、我们的社会正是在进展过程中,在解决咨询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3、生活中,不只是阳光坦途,也有风雨坎坷。
当身处逆境时,你应该A、悲观败兴B、心理极不平稳,总想着自己倒霉C、顺其自然,听凭命运的安排D、积极努力,求助社会4、靠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爱护社会的美好。
以下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有:A、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B、自觉遵守公共秩序C、爱护公共环境D、爱护公共设施5、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
以下行为属于服务社会的有:A、在公共汽车内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B、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C、当你的同学受到痛楚时,竭尽全力去关心他D、每天都在打算,但始终找不到机会去实现6、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社会正是在进展过程中,在解决咨询题的过程中展现出:A、贫困、不公等社会咨询题B、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C、社会生活的环境D、社会的美好7、靠近社会,能够使我们①乐观上向;②制造美好生活③展现生命之美④将人一辈子与社会紧密相连⑤赢得人们的敬重A、①②③④⑤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我们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表达生命的价值。
陕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教案亲近社会
第九课亲近社会
课标内容
1.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
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3.知识
懂得社会与个人是紧密相连的;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教材内容要点
★培养亲社会情感
★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结构分析
★导语
用抒情的语言,点明了两层意思:首先,告诉社会和我们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其次,说明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我们的生命内涵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学习目标】1、体验和感受社会中的美好,亲近社会,愉悦生活。
2、能多角度思考社会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现象。
3、利用社会给我们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难点:我们的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知识链接】本节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美好,明确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培养亲社会情感,为下一节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做思想准备。
【学法指导】案例法讨论法自学法探究法【学习过程】一、学案自学(速读课文,解决下面预习问题,并将自己的发现的问题也写在下面,在课本上划出答案)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有哪些?二、小组合作①小组合作完成学案自学部分,交流个人不会的问题。
②小组之间相互检查记忆当堂掌握效果。
三、班级展示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精彩展示你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1年4月的一天,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家湾小学正在上课,一位名叫解海龙的摄影师来到这里,希望能在这间教室里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画面。
忽然,一位低头写字的女孩儿抬起了头,她的眼睛特别大,特别亮,让谢海龙心中猛的一震。
阳光从破旧的窗户射进来,照亮了女孩儿的面颊。
当她握住铅笔再次抬头凝视时,谢海龙稳稳端住照相机,按下快门一一那张震撼人心的“大眼睛”照片由此诞生。
1992年4月15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希望工程百万爱心助学计划”。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了谢海龙为希望工程拍摄的照片:七扭八歪的桌凳,满地积水的教室,趴在石头上、磨盘上甚至棺材上写字的孩子……这些照片叩击着海内外千百万炎黄子孙的心。
短短几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收到捐款数百万元。
接下来,一系列的希望工程摄影巡展把这项公益活动推向高潮……“希望工程”问世以来,已经资助数百万贫困青少年完成了学业。
1、资助贫困青少年学业的公益活动取名为“希望工程”,其中的寓意是:_。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九、十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陈至泓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40 更新时间:2006-3-17 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九、十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4分/题,共52分)1、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A、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B、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C、社会生活的环境D、社会的美好2、亲近社会,可以使我们①乐观上向;②创造美好生活③展现生命之美④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⑤赢得人们的敬重A、①②③④⑤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成功的途径有造成条,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
”这句话是指:A、离开社会,个人就无法取得成功B、个人的成功和社会没有任何关系C、个人可以在社会中坐享其成D、个人可以利用社会条件取得成功4、许多伟人正是凭借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的热爱,铸就了高尚的人格。
他们献身社会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这说明了:A、亲近社会,才能使人乐观向上B、亲近社会才能快乐幸福C、奉献社会才能进入人生最高境界D、走上社会,才能成功5、印度洋沿岸国家遭受海啸灾难后,某校师生积极向海啸灾难国捐款。
这种行为是:A、关注社会的行为B、造福社会的行为C、参加公益活动的行为D、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6、某校八年级学生小乐发现,本校部分同学经常骑车闯红灯,还有骑自行车互相打闹,车速太快等现象。
她非常担心同学们的安全准备向有关部门提议。
下列哪些方法是可行的:①向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反映,请学校领导处理;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要求加强上学和放学时段的道路监管;③建议学校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加强对子女的监管;④建议学校请专家做专题报告;⑤建议学校举办交通安全方面的图片展览。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7、中国环境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每年都将以“绿色中国迎奥运”为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环保公益活动。
作为中学生,我们参加公益活动:A、是在维护社会的秩序B、只能是参加义务劳动C、不能考虑是否力所能及D、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8、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A、法律的基本要求B、重基本的品质C、基本品质D、根本利益9、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根本标准,是通过下列哪一选项体现出来的:A、社会主义道德B、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C、社会舆论D、法律10、自古以来,人们便把分清是非善恶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重要内容A、明辨是非B、社会主义道德C、人生修养D、法律规范11、在下列内容中符合法律要求,受法律保护的行不是:A、随意乱扔生活垃圾B、谎报火警C、故意污损公共场所的雕塑D、不跨越道路隔离栏12、下列情形中做法正确的是:A、小刚向跟自己请教怎么做题的同学要求以请客为帮助条件B、考试时同学间互相抄写完成了考试,都得到了好成绩C、购物时发现假钞又无法退换时想办法再用出去D、在商场购物时,发现收银员多找了你钱,及时退还13、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伦理文化,造就了众多人格高尚的优秀人物,他们重气节,轻私利;重道义,轻富贵;重德行,轻生死。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九课亲近社会陕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九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射阳县实验初中2015届毕业生凌当誉,以县第一名的成绩升入盐城中学,由于他勤奋努力,成绩优异,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
凌当誉曾获得23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一等奖、26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特等奖、2016江苏省奥林匹克数学夏令营二等奖。
凌当誉同学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科技竞赛体现了他能够________ ,评选全国“最美中学生”活动体现国家大力加强_______。
( )A、忠于职守精神文明建设B、奉献爱心科学文化建设C、不做看客民主政治建设D、明辨是非社会建设【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某市的PX项目(注:PX项目指的是二甲苯化工项目)引发群众争议的时候,清华学生王润佳偶然发现,有人将百度百科词条中对PX的毒性篡改为“剧毒”。
王根据所学知识将PX毒性改回“低毒”,并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自己修改的释义。
王润佳的行为( )①忽视了网络交往的危险性,不懂得自我保护②随意更改了百度百科词条,是不负责任的行为③是坚持科学、捍卫真理、阐明真相的责任担当④有利于不明真相的民众了解事实,理性化解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
有人形容它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部法律,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福祉息息相关。
回答下题。
这部“从摇篮到坟墓”的法律是A、《宪法修正案》B、《民法总则》C、《网络安全法》D、《民法通则》这部法律把见义勇为的行为用法律形式予以鼓励和保护,将“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呼声落到了实处。
下列对见义勇为的看法正确的有①见义勇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见义勇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③见义勇为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④见义勇为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7年3月,某中学学生关于“完善现有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体系”扫的提案被提交到“两会”引起社会关注。
第九课亲近社会第二框养成亲社会行为课标内容1.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2.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3.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树立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体验服务社会的幸福。
★能力目标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知道怎样去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
预习题纲1、亲近社会首先要,关注社会的风云变幻,关注社会的,关注社会的,关注身边的。
(1)作为当代青少年,更应,养成(2)关注社会不仅要,也要2、(1)在公共生活中,,切不可旁若无人,。
(2)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它规范着,明示,衡量着。
人人都自觉地遵守,。
(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为个人提供越来越多的,它们为我们。
对它们的爱护,体现了,也体现了。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我们生活的社会如此美好,社会对我们的成长又非常重要。
既然我们不能离开社会,那么我们就要亲近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如何才能用我们的行动使社会更加美好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第一环节:亲近社会,必须真切地关注社会。
本环节是要完成第二目第一③的内容。
1.亲近社会,应该关注社会国家大事。
请两个学生根据第二目第一③第一个◆即兴表演。
教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表演有什么感受呢?你们能谈谈关注社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好处吗?学生讨论,发言:略。
学生回答后,完成第二目第一◎第一个◆的内容。
2.关注社会不仅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事。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第一个◆的情景资料,思考问题:(1)这位同学的做法你赞成吗?遇到类似情况时,你会怎么做?(2)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学生一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学生讨论,回答:略。
4 九亲近社会第二节《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学习目标:】1.关注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美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热忱地服务于社会。
3.懂得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重点难点】自觉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用10分钟时间预习文本(至少两遍包括小字部分)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用蓝笔标出疑点,独立认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各组学科长课前检查,课堂报告老师。
2、课上各学科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同学,分工明确,高效的进行讨论、展示、点评。
提醒同学在听讲时用双色笔迅速地补充完善a己的学案,当堂巩固和落实。
3、课后学科长迅速收齐学案,检查都完成后交给老师批阅,阅完后下发,学案要进行有序保存,以备复习。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客服畏惧,尝试新知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①时刻保持清醒和精明,决不能吃亏上当②弘扬社会正气③积极抵制社会生活中追求享乐、自私自利等思想和行为④爱怎么活就怎么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帮助他人要()①真诚②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③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将生死置之度外④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实力最强、夺冠呼声最高的八年级(1)班篮球队,由于比赛时缺乏整体配合,出人意料地输掉了比赛。
你认为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集体的实力差B、集体的成员不团结C、缺乏应有的技术D、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4、古人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古语告诉我们()A、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B、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亲身实践C、要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D、要刻苦学习,多学书本知识5、怎样才能养成亲社会行为?6、我们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③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④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自我评价 ②认清社会的复杂性【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突破难点 参加公益活动对你自身有哪些重要意义?【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1.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就应该(①积极参与各类有益的实践活动2.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①分析造成逆境和困难的原因 ②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③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分 辨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④意志消沉,丧失斗志⑤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拓展延伸】灵活运用,拓宽视野 讨论一:小远是一个乡村中学的住读生,没有条件每天看电视新闻,他就通过学校的 报栏来了解社会,了解天下事。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九课《亲近社会》教案陕教版教材分析【课标内容】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知识懂得社会与个人是紧密相连的;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一)“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融人社会,亲近社会,既有情感要求,又有行为要求。
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情感,使他们关注我们的社会,自觉地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是有难度的。
所以,“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既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懂得社会的滋养,可以使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茂盛;社会的支持,可以使我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个人离不开社会。
社会为我们的成功铺路搭桥,我们应该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不要悲观,通过社会的帮助,我们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同时,还必须知道在融人社会,亲近社会的过程中,有利于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可以愉悦生活,从而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教师应该主要通过教材提供的情景材料,或者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感人的事例,并且联系学生自己成长的经历,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融入社会,亲近社会对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二)“我们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们的社会正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的依据:首先,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融入社会,亲近社会。
其次,社会生活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社会不等于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