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谨言量子力学习题解答 第八章
- 格式:pdf
- 大小:247.99 KB
- 文档页数:34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免费在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目录隐藏第1章波函数与Schrödinger方程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一维势场中的粒子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力学量用算符表达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力学量随时间的演化与对称性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中心力场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电磁场中粒子的运动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与表象变换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自旋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力学量本征值问题的代数解法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微扰论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量子跃迁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其他近似方法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隐藏本书是曾谨言主编的《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曾谨言主编的《量子力学教程》(第3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目次第二章:波函数与波动方程………………1——25 第三章:一维定态问题……………………26——80 第四章:力学量用符表达…………………80——168 第五章:对称性与守衡定律………………168——199 第六章:中心力场…………………………200——272 第七章: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273——289 第八章:自旋………………………………290——340 * * * * * 参考用书1.曾谨言编著:量子力学上册 科学。
1981 2.周世勋编:量子力学教程 人教。
19793.L .I .席夫著,李淑娴,陈崇光译:量子力学 人教。
19824.D .特哈尔编,王正清,刘弘度译:量子力学习题集 人教。
1981 5.列维奇著,李平译:量子力学教程习题集 高教。
1958 6.原岛鲜著:初等量子力学(日文) 裳华房。
19727.N.F.Mott.I.N.Sneddon:Wave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西联影印。
1948 8.L.Pauling.E.B.Wilson: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有中译本:陈洪生译。
科学) 19519. A.S.Davydov: Quantum Mechanics Pergamon Press 1965 10. SIEGFRIED.Fluegge:Practical Quantum- Mechanics(英译本) Springer Verlag 197311. A.Messian:Quantum Mechanics V ol I.North.Holland Pubs 1961 ndau,E.Lifshitz:Quantum-Mechanics1958 量子力学常用积分公式 (1)dx e x an e x a dx e x axn ax n ax n ∫∫−−=11 )0(>n (2) )cos sin (sin 22bx b bx a ba e bxdx e axax−+=∫ (3) =∫axdx e axcos )sin cos (22bx b bx a ba e ax++ (4)ax x a ax a axdx x cos 1sin 1sin 2−=∫(5) =∫axdx x sin 2ax a xaax a x cos )2(sin 2222−+(6)ax a xax aaxdx x sin cos 1cos 2+=∫ (7) ax aa x ax a x axdx x sin )2(cos 2cos 3222−+=∫))ln(2222c ax x a ac c ax x ++++ (0>a ) (8)∫=+dx c ax 2)arcsin(222x c a ac c ax x −−++ (a<0) ∫20sin πxdx n2!!!)!1(πn n − (=n 正偶数)(9) =∫20cos πxdx n!!!)!1(n n − (=n 正奇数) 2π(0>a )(10)∫∞=0sin dx xax2π− (0<a )(11))1!+∞−=∫n n ax an dx x e (0,>=a n 正整数) (12)adx e ax π2102=∫∞− (13) 121022!)!12(2++∞−−=∫n n ax n an dx e x π(14)1122!2+∞−+=∫n ax n an dx e x (15)2sin 022adx xax π∫∞= (16)∫∞−+=222)(2sin b a abbxdx xe ax (0>a )∫∞−+−=022222)(cos b a b a bxdx xeax(0>a )第一章量子力学的诞生1.1设质量为m 的粒子在谐振子势2221)(x m x V ω=中运动,用量子化条件求粒子能量E 的可能取值。
量子力学练习参考解答第一章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1.1,1.2,1.3题解答略。
1.4(a )设一维自由粒子的初态为一个Gauss 波包,222412)(1)0,(απαψxx p i e e x -=证明:初始时刻,0=x ,0p p =[]2)(12α=-=∆x x x[]α2)(12=-=∆p p p2 =∆⋅∆p x证:初始时刻012222===-+∞∞-+∞∞-⎰⎰dx exdx x x x απαψ2122222222απαψα===-∞+∞-∞+∞-⎰⎰dx exdx x x x()22122α=-=∆xx x)0,(x ψ的逆变换为⎰+∞∞--=dx ex p ipx/)0,(21)(ψπϕ=⎰+∞∞---dx eeeipx x x p i/2412220)(121απαπ=2220()22214(/)p p eααπ--22202()()p p p eααϕπ--=因此02)(p dp p p p ==⎰+∞∞-ϕ2222222)(0αϕ +==⎰∞+∞-p dp p p p()α22122 =-=∆p p p2 =∆⋅∆p x注:也可由以下式子计算p 和2p :2222(,0)()(,0)(,0)()(,0)dp x ix dx dxd p x x dxdx ψψψψ+∞*-∞+∞*-∞=-=-⎰⎰1.5 设一维自由粒子的初态为)0,(x ψ,证明在足够长时刻后,()[]⎪⎭⎫⎝⎛⋅⎥⎦⎤⎢⎣⎡⋅-=t mx t imx i t m t x ϕπψ2exp 4exp ,2式中()()⎰+∞∞--=dx e x k ikx0,21ψπϕ是)0,(x ψ的Fourier 变换。
提示:利用()x e e x i i δπααπα=-∞→24/lim。
证:依照平面波的时刻转变规律 ()t kx i ikxe e ω-→ , m k E 22==ω,任意时刻的波函数为()()()dk e k t x mtkkx i 2/221, -+∞∞-⎰=ϕπψ()⎥⎥⎦⎤⎢⎢⎣⎡⎪⎭⎫ ⎝⎛--⋅=⎰∞+∞-22/2ex p 212t mx k m t i k dk etimx ϕπ(1) 那时刻足够长后(所谓∞→t ),上式被积函数中的指数函数具有δ函数的性质,取m t 2 =α , (2)参照此题的解题提示,即得()()⎰+∞∞--⎪⎭⎫ ⎝⎛-⋅≈k d t mx k k e t m et x i timx δϕππψπ4/2221,2⎪⎭⎫⎝⎛=-t mx e e t m t imx i ϕπ2/4/2 (3) 1.6 依照粒子密度散布ρ和粒子流密度散布j的表示式, ()()()t r t r t r ,,,*ψψρ=()()()()()[]t r t r t r t r mi t r j ,,,,2,**ψψψψ∇-∇-=概念粒子的速度散布v()()()()⎥⎦⎤⎢⎣⎡∇-∇-==t r t r t r t r m i j v ,,,,2**ψψψψρ 证明:0=⨯∇v 。
第8章 自 旋一、填空题1.称______等固有性质______的微观粒子为全同粒子。
【答案】质量;电荷;自旋;完全相同2.对氢原子,不考虑电子的自旋,能级的简并度为______,考虑自旋但不考虑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时,能级的简并度为______。
【答案】n 2;2n 23.一个电子运动的旋量波函数为,则表示电子自旋向上、位置在处的几率密度表达式为______,表示电子自旋向下的几率的表达式为______。
【答案】;二、名词解释题 电子自旋。
答:电子的内禀特性之一:(1)在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中。
电子自旋是作为假定由Uhlenbeck 和Goudsmit 提出的:每个电子具有自旋角动量S ,它在空间任何方向上的投影只能取两个数值:;每个电子具有自旋磁矩M s ,它和自旋角动量的关系式:。
(2)在相对论量子力学中,自旋象粒子的其他性质—样包含在波动方程中,不需另作假定。
三、简答题 1.请用泡利矩阵,,定义电子的自旋算符,并验证它们满足角动量对易关系。
答:电子的自旋算符,其中,i =x ,y ,z 。
()()()z ,2,,2r r s r ψψψ⎛⎫= ⎪ ⎪-⎝⎭r ()2,/2r ψ()23d ,/2rr ψ-⎰2±=z s μμ2e M S e M sz s ±=→-=⎪⎪⎭⎫ ⎝⎛=0110xσ⎪⎪⎭⎫ ⎝⎛-=00i i y σ⎪⎪⎭⎫ ⎝⎛-=1001zσi iS σˆ2ˆ=2.写出由两个自旋态矢构成的总自旋为0的态矢和自旋为1的态矢。
答:总自旋为0。
总自旋为1: 。
3.写出泡利矩阵。
答:,,4.试设计一实验,从实验角度证明电子具有自旋,并对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作进一步讨论。
答:让电子通过一个均匀磁场,则电子在磁场方向上有上下两取向,再让电磁通过一非均匀磁场,则电子分为两束。
5.完全描述电子运动的旋量波函数为,试述及分别表示什么样的物理意义。
答:表示电子自旋向下,位置在处的几率密度;表示电子自旋向上的几率。
量子力学曾谨言练习题答案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和现象。
在学习量子力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曾谨言练习题是量子力学学习中常见的练习题之一,下面将给出一些曾谨言练习题的答案解析。
1. 一个自旋为1/2的粒子,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观测值为1/2。
如果测量其自旋在x方向上的观测值,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自旋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观测到不同的结果。
对于自旋1/2的粒子,在z方向上观测到1/2的结果,意味着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投影为正半个单位。
而在x方向上观测自旋的结果,可能是正半个单位或负半个单位。
所以可能得到的结果是正半个单位或负半个单位。
2. 一个自旋为1的粒子,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观测值为0。
如果测量其自旋在x 方向上的观测值,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对于自旋为1的粒子,在z方向上观测到0的结果,意味着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投影为零。
而在x方向上观测自旋的结果,可能是正一个单位、零或负一个单位。
所以可能得到的结果是正一个单位、零或负一个单位。
3. 一个自旋为1/2的粒子,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观测值为-1/2。
如果测量其自旋在x方向上的观测值,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对于自旋1/2的粒子,在z方向上观测到-1/2的结果,意味着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投影为负半个单位。
而在x方向上观测自旋的结果,可能是正半个单位或负半个单位。
所以可能得到的结果是正半个单位或负半个单位。
4. 一个自旋为1的粒子,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观测值为1。
如果测量其自旋在x方向上的观测值,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对于自旋为1的粒子,在z方向上观测到1的结果,意味着其自旋在z方向上的投影为正一个单位。
而在x方向上观测自旋的结果,可能是正一个单位、零或负一个单位。
所以可能得到的结果是正一个单位、零或负一个单位。
通过以上几个练习题的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量子力学中,观测自旋的结果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同方向上的观测结果是相互独立的。
曾量子力学练习题答案【篇一:量子力学曾谨言第八章第九章习题详解】表象中,求??x的本征态 [1]在?(解)设泡利算符?,?x,的共同本征函数组是: x1?sz? 和x2?122?sz? (1)?x的本征函数,但它们构成一个完整或者简单地记作?和?,因为这两个波函数并不是??x的本征函数可表系,所以任何自旋态都能用这两个本征函数的线性式表示(叠加原理),?示:??c1??c2?(2)?x的本征值?,则??x的本征方程式是: c1,c2待定常数,又设? ?x???? (3)?将(2)代入(3):?x?c1??c2?????c1??c2?? (4)??z表象基矢的运算法则是: ?x对?根据本章问题6(p.264),? ?x??? ?x??????x的本征矢(2)是归一花的,将(5)代入(4)此外又假设?: c1??c1???c1???c2?比较?,?的系数(这二者线性不相关),再加的归一化条件,有: ?c1??c2????????????(6a)?????????????(6b)?c2??c1?c2?c2?1????????????(6c)2?12前二式得??1,即??1,或???1当时??1,代入(6a)得c1?c2,再代入(6c),得:c1?12ei? c2?12ei?? 是任意的相位因子。
当时???1,代入(6a)得c1??c2代入(6c),得:c1?12ei?c2??12ei??x的本征函数:最后得?x1?ei?2ei?2(???)对应本征值1x2?(???)对应本征值-1?x??2共同表象中,采用sz作自变量时,既是坐标表以上是利用寻常的波函数表示法,但在?象,同时又是角动量表象。
可用矩阵表示算符和本征矢。
?c1??1??0??? ???? ???? ?c?(7)01?2??????x的矩阵已证明是 ??01??x?? ??10???x的矩阵式本征方程式是:因此???c1??01??c1?(8) ???????cc?01??2??2??x本征矢的矩阵形式是:其余步骤与坐标表象的方法相同,?ei??1?ei??1?x1??1? x2???1?2??2?????[2]在?z表象中,求??n的本征态,n(sin?cos?,sin?sin?,cos?)是(?,?)方向的单位矢。
第八章:自旋[1]在x σˆ表象中,求x σˆ的本征态 (解) 设泡利算符2σ,x σ,的共同本征函数组是: ()z s x 21 和()z s x21- (1)或者简单地记作α和β,因为这两个波函数并不是x σˆ的本征函数,但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系,所以任何自旋态都能用这两个本征函数的线性式表示(叠加原理),x σˆ的本征函数可表示:βαχ21c c += (2)21,c c 待定常数,又设x σˆ的本征值λ,则x σˆ的本征方程式是: λχχσ=x ˆ (3) 将(2)代入(3):()()βαλβασ2121ˆc c c c x +=+ (4) 根据本章问题6(P .264),x σˆ对z σˆ表象基矢的运算法则是: βασ=x ˆ αβσ=x ˆ 此外又假设x σˆ的本征矢(2)是归一花的,将(5)代入(4):βλαλαβ2111c c c c +=+比较βα,的系数(这二者线性不相关),再加的归一化条件,有:)6()6()6(122211221c b a c c c c c c ------------------------------------⎪⎩⎪⎨⎧=+==λλ 前二式得12=λ,即1=λ,或1-=λ当时1=λ,代入(6a )得21c c =,再代入(6c),得: δi e c 211=δi e c 212=δ 是任意的相位因子。
当时1-=λ,代入(6a )得21c c -=代入(6c),得:δi e c 211=δi e c 212-=最后得x σˆ的本征函数: )(21βαδ+=i e x 对应本征值1)(22βαδ-=i e x 对应本征值-1以上是利用寻常的波函数表示法,但在2ˆˆσσx 共同表象中,采用z s 作自变量时,既是坐标表象,同时又是角动量表象。
可用矩阵表示算符和本征矢。
⎥⎦⎤⎢⎣⎡=01α ⎥⎦⎤⎢⎣⎡=10β ⎥⎦⎤⎢⎣⎡=21c c χ (7)x σˆ的矩阵已证明是 ⎥⎦⎤⎢⎣⎡=0110ˆx σ因此x σˆ的矩阵式本征方程式是: ⎥⎦⎤⎢⎣⎡=⎥⎦⎤⎢⎣⎡⎥⎦⎤⎢⎣⎡21211010c c c c λ (8) 其余步骤与坐标表象的方法相同,x σˆ本征矢的矩阵形式是: ⎥⎦⎤⎢⎣⎡=1121δi e x ⎥⎦⎤⎢⎣⎡-=1122δi e x[2]在z σ表象中,求n⋅σ的本征态,)cos ,sin sin ,cos (sin θϕθϕθn 是),(ϕθ方向的单位矢。
第八章 自旋8.1) 在z σ表象中,求x σ的本征态。
解:在z σ表象中,x σ的矩阵表示为:x σ⎪⎪⎭⎫⎝⎛=0110 设x σ的本征矢(在z σ表象中)为⎪⎪⎭⎫⎝⎛b a ,则有⎪⎪⎭⎫ ⎝⎛=⎪⎪⎭⎫ ⎝⎛⎪⎪⎭⎫⎝⎛b a b a λ0110 可得a b λ=及b a λ= 1,12±==∴λλ 。
,1=λ 则;b a = ,1-=λ 则b a -=利用归一化条件,可求出x σ的两个本征态为,1=λ;1121⎪⎪⎭⎫ ⎝⎛ ,1-=λ ⎪⎪⎭⎫ ⎝⎛-1121 。
8.2) 在z σ表象中,求⋅的本征态,()ϕϕθϕθcos ,sin sin ,cos sin n是()ϕθ,方向的单位矢. 解:在z δ表象中,δ的矩阵表示为x σ⎪⎪⎭⎫⎝⎛=0110, y σ⎪⎪⎭⎫ ⎝⎛-=00i i , z σ⎪⎪⎭⎫⎝⎛-=1001 (1) 因此, z z y y x x n n n n n σσσσ++=⋅=⎪⎪⎭⎫⎝⎛-=⎪⎪⎭⎫ ⎝⎛-+-=-θθθθϕϕcos sin sin cos i i z y x y x ze e n inn in n n (2)设n σ的本征函数表示为Φ⎪⎪⎭⎫⎝⎛=b a ,本征值为λ,则本征方程为()0=-φλσn ,即 0cos sin sin cos =⎪⎪⎭⎫⎝⎛⎪⎪⎭⎫ ⎝⎛----b a e e i i λθθθλθϕϕ (3) 由(3)式的系数行列式0=,可解得1±=λ。
对于1=λ,代回(3)式,可得x y x y x x i i n in n in n n e e b a --=++==-=--112sin 2cos cos 1sin ϕϕθθθθ 归一化本征函数用()ϕθ,表示,通常取为()⎪⎪⎭⎫ ⎝⎛=ϕθθϕθφi e 2sin 2cos ,1或⎪⎪⎪⎭⎫⎝⎛-222sin 2cos ϕϕθθi i ee (4)后者形式上更加对称,它和前者相差因子2ϕi e-,并无实质差别。
目次第二章:波函数与波动方程………………1——25第三章:一维定态问题……………………26——80第四章:力学量用符表达…………………80——168第五章:对称性与守衡定律………………168——199第六章:中心力场…………………………200——272第七章: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273——289第八章:自旋………………………………290——340* * * * *参考用书1.曾谨言编著:量子力学上册 科学。
19812.周世勋编:量子力学教程 人教。
19793.L .I .席夫著,李淑娴,陈崇光译:量子力学 人教。
19824.D .特哈尔编,王正清,刘弘度译:量子力学习题集 人教。
19815.列维奇著,李平译:量子力学教程习题集 高教。
19586.原岛鲜著:初等量子力学(日文) 裳华房。
19727.N.F.Mott.I.N.Sneddon:Wave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西联影印。
19488.L.Pauling.E.B.Wilson: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有中译本:陈洪生译。
科学) 19519. A.S.Davydov: Quantum Mechanics Pergamon Press 196510. SIEGFRIED.Fluegge:Practical Quantum- Mechanics(英译本) Springer Verlag 197311. A.Messian:Quantum Mechanics V ol I.North.Holland Pubs 1961ndau,E.Lifshitz:Quantum-Mechanics1958量子力学常用积分公式 (1) dx e x an e x a dx e x ax n ax n ax n ⎰⎰--=11 )0(>n (2) )cos sin (sin 22bx b bx a b a e bxdx e axax-+=⎰ (3) =⎰axdx e ax cos )sin cos (22bx b bx a b a e ax++ (4) ax x a ax a axdx x cos 1sin 1sin 2-=⎰ (5) =⎰axdx x sin 2ax a x aax a x cos )2(sin 2222-+ (6) ax a x ax a axdx x sin cos 1cos 2+=⎰ (7) ax aa x ax a x axdx x sin )2(cos 2cos 3222-+=⎰))ln(2222c ax x a ac c ax x ++++ (0>a ) (8)⎰=+dx c ax 2)arcsin(222x c a a c c ax x --++ (a<0) ⎰20sin πxdx n 2!!!)!1(πn n - (=n 正偶数) (9) = ⎰20cos πxdx n !!!)!1(n n - (=n 正奇数)2π (0>a ) (10)⎰∞=0sin dx xax 2π-(0<a ) (11)) 10!+∞-=⎰n n ax a n dx x e (0,>=a n 正整数) (12) adx e ax π2102=⎰∞- (13) 121022!)!12(2++∞--=⎰n n ax n an dx e x π (14) 10122!2+∞-+=⎰n ax n a n dx e x (15) 2sin 022a dx xax π⎰∞= (16) ⎰∞-+=0222)(2sin b a ab bxdx xe ax (0>a ) ⎰∞-+-=022222)(c o s b a b a b x d x xe ax (0>a )。
第八章:自旋[1]在x σˆ表象中,求x σˆ的本征态 (解) 设泡利算符2σ,x σ,的共同本征函数组是: ()z s x 21 和()z s x21- (1)或者简单地记作α和β,因为这两个波函数并不是x σˆ的本征函数,但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系,所以任何自旋态都能用这两个本征函数的线性式表示(叠加原理),x σˆ的本征函数可表示:βαχ21c c += (2)21,c c 待定常数,又设x σˆ的本征值λ,则x σˆ的本征方程式是: λχχσ=x ˆ (3) 将(2)代入(3):()()βαλβασ2121ˆc c c c x +=+ (4) 根据本章问题6(P .264),x σˆ对z σˆ表象基矢的运算法则是: βασ=x ˆ αβσ=x ˆ 此外又假设x σˆ的本征矢(2)是归一花的,将(5)代入(4):βλαλαβ2111c c c c +=+比较βα,的系数(这二者线性不相关),再加的归一化条件,有:)6()6()6(122211221c b a c c c c c c ------------------------------------⎪⎩⎪⎨⎧=+==λλ 前二式得12=λ,即1=λ,或1-=λ当时1=λ,代入(6a )得21c c =,再代入(6c),得: δi e c 211=δi e c 212=δ 是任意的相位因子。
当时1-=λ,代入(6a )得21c c -=代入(6c),得:δi e c 211=δi e c 212-=最后得x σˆ的本征函数: )(21βαδ+=i e x 对应本征值1)(22βαδ-=i e x 对应本征值-1以上是利用寻常的波函数表示法,但在2ˆˆσσx 共同表象中,采用z s 作自变量时,既是坐标表象,同时又是角动量表象。
可用矩阵表示算符和本征矢。
⎥⎦⎤⎢⎣⎡=01α ⎥⎦⎤⎢⎣⎡=10β ⎥⎦⎤⎢⎣⎡=21c c χ (7)x σˆ的矩阵已证明是 ⎥⎦⎤⎢⎣⎡=0110ˆx σ因此x σˆ的矩阵式本征方程式是: ⎥⎦⎤⎢⎣⎡=⎥⎦⎤⎢⎣⎡⎥⎦⎤⎢⎣⎡21211010c c c c λ (8) 其余步骤与坐标表象的方法相同,x σˆ本征矢的矩阵形式是: ⎥⎦⎤⎢⎣⎡=1121δi e x ⎥⎦⎤⎢⎣⎡-=1122δi e x[2]在z σ表象中,求n⋅σ的本征态,)cos ,sin sin ,cos (sin θϕθϕθn 是),(ϕθ方向的单位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