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八大误区
- 格式:docx
- 大小:17.51 KB
- 文档页数:3
膝骨性关节炎的镜下清理术关节镜检查在诊断膝骨性关节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用此观察膝关节软骨面、半月板和滑膜病变。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虽不能都能取得满意疗效,但与截骨术、全膝置换相比,具有费用低、创伤小、康复快、可重复、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节冲洗治疗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一般包括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调整职业、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或(和)每年不多于3次的甾体类药物。
当这些方法不能缓解症状时,外科治疗是唯一的选择。
传统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方法,主要着眼于截骨矫正肢体力线或表面置换,单髁和全膝置换,但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并发症多,患者需要改变生活习惯,术后康复期长,费用高,致残率也高。
用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以避免上述问题,所以越来越普及,更易被患者接受。
关节镜手术的基本目的是减轻疼痛,这种微创技术可使患者尽早恢复日常活动,即使疗效不佳,也不影响其它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不能改变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也不能阻止其发展,但部分患者经关节镜治疗后改善了关节功能和缓解了疼痛。
我们查阅了近年来有关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探讨了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最佳适应证。
1历史背景1934年Burman等[1]第1次报道了关节镜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的成功经验,他们认为手术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单纯的机械性冲洗。
1940年Haggart[2]报道了关节切开术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术中切除骨赘、游离体、肥厚的滑膜、病变的软骨,手术取得了成功。
1941年Magnuson介绍了“关节清理术”概念及手术操作的具体方法,62例中60例完全康复。
Pridie[3]介绍了在硬化骨上钻孔,以促进软骨的再生。
但随后的研究表明,再生软骨与正常透明软骨相比还有许多缺陷。
20世纪70年代,关节镜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1972年Jackson和Abe[4]报道200例膝关节疼痛患者在行关节镜检查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
误区1:盲目使用抗生素像王大妈那样的患者可不少见,许多人一听到“关节炎”、“发炎”等字眼,就想当然地跟细菌感染联系在一起。
其实医生所说的炎症并不单是感染所造成的炎症,还包括无菌性炎症。
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退变性病变,是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的,实际上并非炎症。
盲目使用抗生素非但无效,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真菌感染等。
误区2:轻信保健品、中药偏方由于怕动手术,许多患者会寻求一些保健品或中药偏方的帮助,虽然短时间内似乎有效,但后来病情反而更严重。
这是因为,不少保健品或中成药都含有大量的激素成分,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发作,但是长期滥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有可能造成骨头的活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进而加重骨质丢失、关节软骨损伤。
所以,使用激素一定要遵医嘱,一般每年最多不超过3~4次。
误区3:骨关节炎跟体形无关骨关节炎看似不关体形什么事,其实不然。
“有研究证明,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患有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标准体重者高1.5倍,而女性则高达2.1倍,所以骨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减肥,减少对关节的负担,只要体重减少5公斤,可使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降低50%。
”专家告诫。
误区4:骨关节炎患者最好不要动有人认为,骨关节炎是一种长期的磨损、退化性疾病,因此,得了骨关节炎后应当尽量少活动。
实际上,适当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肌肉萎缩、延缓关节退变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对“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具有防治作用。
专家表示,除了骨关节炎急性期、关节肿胀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动外,应当鼓励骨关节炎患者积极地进行运动锻炼。
当然,选择运动项目要慎重。
散步、游泳、骑车和跳舞等比较适合,爬山、爬楼、跳跃等剧烈运动则应避免。
此外,不同患者应着重不同的锻炼,如膝关节炎患者可游泳,也可进行适当的散步;颈椎和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可进行轻柔的颈和腰部活动;颈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适合游泳。
17健康人生 专题误区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才得的疾病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人类身体老化、退变过程在关节部位的表现,它跟年龄、体重、损伤、运动方式、职业密切相关。
所以很多肥胖、从事重体力工作及关节受过伤的人群在中年也易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误区二、“吃药、打针、理疗才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期的治疗方法吗?”人类随着年龄增长,下肢肌肉开始萎缩、肌力下降造成关节稳定性下降,同时过量不正确地使用关节也会导致关节的损害。
此时,如果及时调整运动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加强肌力训练,完全可以避免对膝关节的磨损或意外损伤。
所以,从病因角度讲,最重要的预防和治疗是保持下肢肌力的强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依靠老年人在医生如何正确认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误区?18健康人生 专题指导下的科学运动和下肢肌力训练。
另外,许多早期、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要按照医生指导,改变运动(活动)方式,降低膝关节活动强度,症状就可以明显减轻。
误区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药?”目前临床治疗用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改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长期服药产生的副作用,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在降低运动强度,加强下肢肌力训练的基础上,结合服用一些关节软骨营养药如“氨基葡萄糖”或关节腔注射“玻璃质酸”比较合理。
误区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治不好的。
”这也是错误的观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治疗是医学界临床研究的重点。
如果正确地认识疾病,医患合作,调整运动方式,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和康复训练,就能使广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摆摊疾病的困扰,在较长时间内取得稳定。
误区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什么时候需要关节置换?一般情况下,年龄在60岁以上,走平路时疼痛明显,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出现疼痛、打软腿、不能用力、不能下蹬等情况,膝关节有“O”形腿或“X”形腿,X 线检查提示“膝关节的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刺明显”,已影响日常生活和必要的活动,经过中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建议做膝关节置换手术。
龙源期刊网
骨关节炎用药多误区
作者:钱琦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11期
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退变性或称为老年性骨关节炎,只需要服用消炎镇痛药和一些营养软骨药就能缓解症状。
由于病情无法逆转,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
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生理性退化的表现,走路步履蹒跚,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难忍,在很多老年人看来,这只是“骨质增生”而已,其实这是骨关节炎在作怪,是关节软骨受损引起的疾病。
由于病情无法逆转,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保护关节功能,以防残废。
不过,在骨关节炎的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容易步入误区,需要特别注意。
误区:骨关节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年近50岁的商店营业员刘女士因为膝关节疼痛到医院看病,听医生说自己得的是骨关节炎,她赶紧问医生,要用抗生素吗?能挂些盐水吗?她认为,既然是关节发生了炎症,当然要用消炎药——抗生素,如此骨关节炎才会好得更快。
骨关节疾病的常见治疗误区骨关节疾病包括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以及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
过去的骨关节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常见于中老年人,近来就连年轻人也会因为长期的伏案工作而带来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骨关节疾病。
多年以来面对骨关节疾病,人们普遍的走进了某些误区,治疗没有效果,承受病痛的煎熬。
正确的认识骨关节疾病能够让我们重新获得健康的身体。
1 走出盲目补钙的误区骨质疏松是最为常见的中老年骨骼疾病,九十年代曾经造成了全国人民的恐慌性补钙,时至今日,许多人预防骨质疏松也会下意识的进行补钙,从而让许多人钙片一吃就是十年,但是症状没有出现好的改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缺乏基本的骨骼认识,不了解发生骨质疏松的病因,单纯的盲目补钙起不到好的效果。
人类骨骼中钙盐只占三分之二,另外的三分之一是大分子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
校验蛋白是钙盐的成型剂,在骨骼之中填充在网状结构之中,能够将钙盐和营养成分全部粘结在一起,让骨骼具有一定的韧性。
钙盐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密切,分工明确,钙盐形成网状的坚硬骨架,蛋白质能够向水泥一般的填充在骨架之间,共同形成坚硬强韧的骨骼,同时也带来了骨骼的生物活性。
人类在三十五岁之后的身体活性逐渐降低,骨骼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活性也会之间减退,人体的老化就从骨骼率先开始,尤其是从骨骼中的蛋白质开始衰老。
当蛋白质减损之后,钙盐就逐渐难以被粘结在一起,造成钙盐的大量流失,各种骨骼疾病也会逐渐出现。
单纯的补钙,有两点可能的危险:其一是没有足够量足够活性的胶原蛋白,补钙再多也无法被粘结在骨骼之中,只能够游离在体内,增加内脏的代谢负担;其二是大量钙质涌入骨骼,极大的提升骨脆性,会让骨头发生骨折和骨裂的概率增大。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着想,一定要走出单纯补钙的误区,同时补充一些蛋白质,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治骨质疏松。
2 走出只信物理疗法的误区针对大量的骨关节疾病,诸如贴膏药、热敷冷敷等物理疗法的宣传铺天盖地,引发了绝大多数人的热衷与追捧,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
骨关节炎用药有这几个误区要注意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疾病,其会使得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引起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关节面造成损伤。
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药物治疗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较多,然而在实践中,有较多患者对于骨关节炎用药知之甚少,这使得容易走进用药误区,这不仅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以下骨关节炎用药中的常见误区。
1、骨关节炎的基本状况作为一种的骨科疾病,骨关节炎会使得患者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引起患者无菌性发炎,最终累积整个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疾病。
患有该疾病时,患者多有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表现,有的患者还会因此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功能异常问题。
病情发展到后期,有患者会并发出现肌肉萎缩、膝内翻、膝外翻等问题。
在我国,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仅膝骨关节而言,其患病的人数占到了8.1%,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软骨代谢异常、酶作用、化学成分改变等具有较大关系。
随着人们对于骨关节炎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该疾病的药物种类也逐渐丰富。
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双氯芬酸钠等都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药物。
2、骨关节炎用药误区2.1错用抗生素药物有的患者将骨关节炎当做一般的炎症,错误的将关节炎和细菌感染联系在一起,在用药时,其会选择抗生素来进行消炎处理,人们觉得使用抗生素能达到消炎的目的,这样能确保骨关节炎早日康复。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现代医疗体系下,人们将炎症分为感染炎症和无菌炎症两种形态,就感染性关节炎而言,患者不仅有关节疼痛、肿胀的感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全身发热、关节发红等问题。
而在生活中,一些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无菌炎症,即这些炎症主要是因为关节软骨退化而形成的。
在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消炎镇痛药物。
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而且其还会使细菌耐药问题增加,引起真菌感染等问题。
2.2采用药物软化骨刺在医院骨关节炎治疗中,有较多患者存在骨刺问题,在患病群体中,有一部分患者以为药物能软化骨刺,所以其会想尽办法地寻求软化骨刺的药物,然事实上并没有有效消除骨刺的药物。
骨关节炎患者关注九大问题*导读:俗话说,人老先老腿,防老先护膝。
为了防止或推迟步履蹒跚那一天的到来,预防膝膝关节炎必须从年轻时做起。
……1、人老了都会长骨刺吗人过三十关节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即老化现象。
尤其是负重或活动频繁的颈、腰、髋、膝等关节,都可有骨刺形成。
这在中老年人是普遍的生理现象,就像头发变稀疏、变白一样,并不等于是病,也不一定需要治疗。
最新研究表明,只有关节老化,加上关节过劳、损伤、肥胖、受风着凉等诱因,使关节局部产生了无菌性炎症,其炎性产物反过来又会刺激骨刺生长,从而引起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僵硬、有骨擦音,伸展不利,活动障碍等骨关节炎症状;晚期可致股四头肌萎缩,关节变形和膝内翻或膝外翻等关节畸形,致残率高达53%,这就需要尽早治疗了。
膝关节被卡死动弹不得是咋回事,这是膝的一种表现,是因膝关节软骨退变,经常磨损使软骨和骨质碎裂,脱落的骨片进入关节腔而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又称关节鼠,有时会导致关节卡住,一时动弹不得,这在临床上称之为关节交锁征。
2、走路能把骨刺磨掉吗不少膝关节病患者,试图通过忍痛遛弯儿把骨刺磨钝,结果却适得其反。
因为反复负重刺激,会加快渗出,使炎症、疼痛越发严重。
尤其是踩踏鹅卵石铺就的高低不平的健身路,对已有骨质增生、关节面不平整的老人,极易引起关节内损伤、扭伤及骨折等。
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限制关节负重,可取仰卧位或坐位,反复抬高小腿,锻炼股四头肌,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以利康复。
治愈后,可酌情每天慢走30分钟,不仅可防止复发,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盘点颈椎骨质增生七大疗法3、药物能溶掉骨刺吗众所周知,骨刺的结构与正常骨骼相似,成分相同。
若有人吹嘘有溶掉骨质的特效药,纯属子虚乌有。
试想若真有的话,那么正常骨组织岂不同归于尽了!虽然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仙丹妙药”,但骨刺并非不治之症。
尽管药物不能除掉骨刺,按照OA发病的“炎性病因学说”,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用消炎镇痛、活血化瘀、行痹通络的中、西药物,炎症却是可以消退的。
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误区,氨糖给你罗列必知的几条!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严重的时候可以影响到行走等日常生活。
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出现骨性关节炎,尤其是随着年纪增大。
因此骨关节炎重在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治疗,还有很多人存在一些误解,下面就来说说几条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误区,氨糖给你罗列必知的几条!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能随便吃止疼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发作时,是可以使用非甾体类药物缓解疼痛的,这类药物既具有抗炎症的作用,又兼顾镇痛效果,且并无成瘾性,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要用抗生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炎症,其实和平时见的伤口发炎等不同,骨性关节炎的炎症是无菌性的,是机体的炎症反应,所以这种炎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吃以上所说的止痛药,消炎止痛即可。
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用热敷缓解?骨性关节炎发作期间不建议采取热敷,虽然热敷有助消肿,但同时会使得毛细血管扩张,加重炎症反应。
因此,对于这种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应该用冷敷来收缩毛细血管,减轻这种局部的炎性充血。
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要多运动?很多骨科医生都会建议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但要提醒的是在骨性关节炎发作期间,过度的运动会加重炎症反应,因此在炎症发作期间尽可能的减少活动。
待关节炎稳定下来后,再循序渐进的进行运动。
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治愈?骨性关节炎是无法根治的,至少目前的医学技术是不行的。
因此,建议日常可以适当补充些氨糖预防和改善关节炎,氨糖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之一,软骨营养供应不足,极易导致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尤其是30岁之后氨糖不断流失并且不再生成,因此,中老年适当摄入氨糖修复受损软骨很有必要。
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误区,氨糖给你罗列必知的几条!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含有194mg氨糖,有效促进软骨修复,缓解改善关节炎症。
还含有102mg硫酸软骨素,可以补充软骨滑液,润滑骨骼。
髌骨关节炎的六大误区
髌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让患者痛苦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而,老年人对它的重视程度相当高,但常常出现认识上的误区,为此,记者采访了仁济医疗上海沐阳医院骨伤科专家。
专家称,很多老年人经常是髌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相伴而行,但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髌股关节炎主要是软骨退化、磨损;骨质疏松是由于骨的有机成分和矿物质减少造成的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常由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引起。
除此之外,下面六大误区是老年人常犯的。
误区一:没有接受规范治疗不少中老年人,髌股关节炎是年年治,年年发,就像一个摘不掉的“紧箍咒”,其实,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误区二:髌股关节炎是小病不少患者认为髌股关节炎是小病,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关节病必然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致残。
误区三:依赖口服药忽视副作用由于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对这类药物的副反应大,如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血象改变等。
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逆转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理改变。
误区四:不疼了也要注意对关节的保护很多髌股关节炎患者经治疗后,关节“不疼”后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不再注重对关节的保护了,专家提醒患者,虽然关节软骨恢复了正常,但疼痛随时会再次出现,并且有反复发作的可能,使病情将进一步恶化,因而,对关节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生活中骨性关节炎的防范骨性关节炎的防范生活中骨性关节炎的防范树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多年来喜欢疯狂暴走,58岁的“锻炼狂”王先生最近右膝盖关节硬是被走坏了,患上严重的骨性关节炎。
王先生的X光片显示,其右膝关节软骨面被严重破坏,关节间隙十分狭窄,韧带和半月板也严重损伤,属严重骨性关节炎症状。
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膝关节损伤如此严重呢?原来王先生有暴走健身的习惯。
他患糖尿病多年,深知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所以近10年来,他每天都暴走2个小时以上,直到腿脚疼痛才结束。
长期下来,王先生的身材和体力一直保持得不错,血糖也控制得很好。
可近2年来,他发现右腿疼痛越来越厉害,尤其最近半年,他已经无法坚持暴走锻炼了。
长期的过度运动,终于给他的关节造成了严重损伤膝痛的主要原因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变性疾病,高龄、肥胖、过度运动等都是致病原因。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见到这样的人,蹲下、起来时通常是一手扶着膝盖、一手撑着桌子,甚至需要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站起来,而且非常疼痛。
这通常也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据统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逐渐增高。
50岁以上的人有60%患有此病,70岁以上的约有80%患有此病。
这种病早期骨性关节炎的防范以疼痛为主,后期是疼痛加功能障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一定要注意。
如果能提前预防,就可以减缓甚至阻挡其发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所有膝关节病中最多的一种。
膝关节长期活动时如同磨盘一样转动互相磨损,都会导致关节中滑液分泌过少,韧带肌肉劳损;再加上风寒、外伤等加快其进展速度,会使软骨老化形成骨刺,刺激压迫周围的软组织、神经等,产生一系列症状。
关节自我测试膝关节炎开始没有什么症状,但若出现下列情况,则应去医院进行检查:1.下蹲、转身、蹦跳、上下楼梯、久坐后站起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其他时间没有或无明显感觉。
2.膝关节晨起有僵硬感,稍活动后减轻。
3.膝关节屈伸时会听到“咔吧,咔吧”的弹响和滚珠的摩擦感。
诊疗室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于膝关节。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根据病情辨证,可分为4型:气滞血瘀证、寒湿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气血虚弱证。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主要与年龄及性别因素(多发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女性多见)、体质因素(个人体质不同,关节退化年龄也不一样,肥胖者更易患病)和劳损因素(长期频繁过度劳动、劳作或扭伤等)有关。
有些患者一出现骨关节痛,就盲目从众,进行自我药物治疗。
由于没有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分期或分型个性化对症治疗,不仅没有效果,还延误病情。
常见的患者治疗误区有以下几方面。
骨关节炎是由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而非细菌感染引起,应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醋氯芬酸、美洛昔康等)消除局部炎症反应,其止痛效果也很好。
但不少患者认为此病要消炎,就自行到药店购买头孢氨苄胶囊、阿莫西林等服用,这些药属于抗菌药物,又称抗生素,具有杀灭细菌或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消炎作用,并无镇痛作用。
因此,患骨关节炎服用抗生素是不对的。
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骨关节炎与缺钙有关的说法。
其实,骨关节炎发病与缺钙没有关系。
缺钙与骨质疏松、低钙血症、爱抽筋、腰背疼痛、驼背、牙齿松动、睡眠烦躁等有关,与膝骨关节炎根本没有必然关联。
如果补钙,也一定要在监测骨钙的基础上补,才安全、精准。
长期大量服用钙片,会产生胃肠不适、嗳气、便秘等副作用。
一些患者关节长了骨刺,听别人讲这种病是关节缺“油”了,就要求医生打玻璃酸钠针为关节补“油”。
临床上,玻璃酸钠(又称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有一定适应证,即患者不能长期服用镇痛药、中成药或中药,且X 线摄片显示为轻中度的骨关节炎。
注射玻璃酸钠后,可增加关节滑液,增加关节活动度,部分患者短期感觉效果良好。
但对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则没有效果,应考虑手术置换人工关节,不主张随意使用玻璃酸钠。
玻璃酸钠仅是关节滑液中组成成分之一,滥用玻璃酸钠也会导致关节刺激性疼痛、皮疹、瘙痒,有些人还会造成一过性眼压升高。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8个治疗误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上,患者容易陷入一些误区,由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误区一:关节炎不严重可以不治疗骨关节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比较轻,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因此,不少患者不够重视,既没有做检查,也没有防护,导致关节软骨退变加重。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病程延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调养,关节病情恶化增加了关节受损和残疾的隐患,使患者疼痛加剧,生活、工作和正常行走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误区二:偏方可以治疗骨关节炎很多人由于对骨关节炎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地相信一些民间偏方和秘方。
一些药物服用下去可能疼痛暂时得到了缓解,但不仅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同样,不正规或不具备专业诊疗条件的医院也同样不能给患者带来规范的治疗,反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的恶化。
误区三:关节炎只有老年人会得骨关节炎发生的本质是随着年龄增长的软骨退变,或因其他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导致的关节骨性组织增加,出现骨刺等现象引起关节剧烈疼痛。
近年来骨性关节炎中青壮年人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通常都是由于剧烈活动或长期过度劳累造成关节软骨的磨损。
误区四:一疼就吃止痛药不少患者依赖于服用止痛药,确实能够达到缓解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病情完全得到控制。
而且药物大多有副作用,经常服用会对胃肠道、肾脏等造成一定损伤,还可能抑制软骨形成,影响关节功能恢复,造成疼痛反复发作的情况。
误区五:关节炎患者不能运动在炎症发作期,患者的确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活动,以防加重关节的炎症反应。
但是在病情稳定阶段,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有益康复的功能锻炼,从而加强肌肉力量来更好地保护关节,也是为了恢复关节的屈伸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误区六:关节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症状的止痛药,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所患关节炎是由关节退变产生的炎症,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误区七:关节炎就是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在病因和治疗方式上都有本质的不同,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软骨退变或关节损伤造成的,而骨质疏松症通常是由于缺乏钙质和维生素D导致骨密度降低,因此患者需要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分。
认识骨性关节炎的误区以及治疗方法古话讲:“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我们常听身边的老人说:“这腿啊,一上楼就疼。
”“走时间长了,腿就疼。
”尤其是天气刚刚转凉我们就会发现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妈们旱旱地把秋裤、毛裤都一层层地套上了,要不然腿疼。
老人们看着一个个冷风中穿着短裙进进出出的年轻女子不禁会撇着嘴啧啧感悟一番:“等岁数大了老寒腿就找上来了。
”家住武汉的赵阿姨今年60岁,膝关节疼痛老患者。
每天出门回家上楼都让她为难,由于上下楼速度慢她总是让别人先走,自己则走在最后。
坐时间长了,一站起来也要酝酿一会儿才能慢慢站起身,起初几步还得一瘸一拐地走。
即使这样,赵阿姨也还一直认为腿疼是岁数大了,属于正常现象,没太当回事。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为了让腿能好起来,赵阿姨还坚持每天多走走,让腿脚活动起来。
最近腿疼得有些严重,她就去医院检查了一下,结果拍片后,医生诊断赵阿姨为骨性关节炎。
和赵阿姨一样的患者有很多以为腿疼是筋骨问题,于是坚持运动锻炼,结果越来越严重。
1: 全球人口10%的医疗问题源于骨关节炎,它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0%,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0%,致残率高达53%。
因此,骨关节炎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头号杀手!2:我国人群中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患病率为9.56%,60岁以上者达78.5%。
3: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年龄有着密切关系,年龄低45岁的人群,发病率为2%~3%,4 5~6 4 岁为24.5%~3 0%,超过65 岁可高达5 8 %~6 8 %,女性多于男性。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呢?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初期会有轻、中度的间断性隐痛,晚期则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关节局部有压痛,内侧关节间隙关节僵硬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早晨会出现晨僵,活动后缓解,气压低或湿度大时症状加重。
通常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少于30分钟内。
部分膝关节也会造成关节肿大(积水) ,有些还会有骨摩擦音( 感) 。
康骨堂骨性关节炎有哪些认知错误
方法步骤:
01
1未能及时发现:关节是人体比较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在正常的运转之下难免不会出现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不予理会,这样常常导致患上了骨性关节炎还浑然不知。
02
2年轻人不会得骨关节炎:很多年轻人认为自身身体条件好不会患上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其实,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不断普及,户外运动的风行,年轻人患上骨性关节炎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03
3骨关节炎是小病:物价的环比上涨,压的好多人都透不过气来,即便知道自己患上了骨性关节炎,很多人认为是小病也不去积极的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还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骨性关节炎的八大误区
骨性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
本病虽不像肿瘤那样威胁病人生命,致残率不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那样高,但其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不能低估。
据报道,美国约有二千万骨性关节炎病人,是致残重要原因之一。
65岁以上老人7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其中46%丧失部分关节功能及劳动能力,足见其危害性之大。
1盲目服中药治疗
在人们传统的中医理念中,“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骨性关节炎因为有关节疼痛,所以往往归为痹证。
这种痹证通常是指外部环境,如寒冷、潮湿等原因导致的关节疾病,所以也有人认为是“老寒腿”。
但现代医学却认为骨性关节炎的病因远远超出了痹证的范围,而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关节软骨的损害。
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一点,盲目地服中药治疗,则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中药并非没有毒性,一些治疗风湿病的活血化瘀、通筋活络的中药常有以毒攻毒的作用,对肝、肾功能等会有损害。
曾有患者自行服用藤类植物治疗关节痛,结果发生急性肾衰竭。
长期盲目治疗还会延误病情,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2盲目按风湿治疗
因为许多风湿病均有关节疼痛,所以患者常常在没有确诊之前就主观认为只要有关节痛就是风湿病,按风湿病到处求医。
骨性关节炎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病例屡见不鲜。
曾有这样一个患者,他是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年男性,数十年双手小关节疼痛,关节逐渐膨大、变形。
他四处求医,长期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没有效果。
原来老人是一位酱菜厂的工人,由于工厂机械化程度低,腌咸菜需手工操作,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终因过度劳作致关节磨损。
后来他查了类风湿因子,是阴性;还拍了双手X片,符合骨性关节炎的改变,最后确诊为骨性关节炎。
如果这位患者继续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那将会病上加病。
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是长期的,患者需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止痛,还要应用控制病情的药物。
这些药物除了治病作用以外,还有许多不良反应,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对肝、肾的毒性作用等。
3盲目服"软化骨刺"药物
许多患者往往有病乱投医,为了急于解除病痛,到处寻找消除骨刺的药物,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如上所述,骨刺就是增生的骨质,是关节软骨退化后产生的,所以骨刺也是骨头。
骨头怎么能够通过药物消除呢?世上不可能有这种神药。
设想,如果有一种药物能溶解骨质,那么这种药物将会给人体带来何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呢?所以药物能软化骨刺完全是一种误导,万万不可相信。
4盲目补充微量元素(钙、锌等)
补充微量元素对病情有一定帮助,如补钙对骨质疏松有益处。
但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并非是缺微量元素,所以补充微量元素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5长期仅对症治疗
为了减轻病痛,对症治疗是需要的。
但一般是暂时和短期的治疗方法,而许多患者却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对症治疗。
这类药物对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比较熟悉,可能也常选用,如消炎痛、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等。
这类药物无疑在减轻病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也有许多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归纳起来,这些药物对本病的正、负面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⑴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缓解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只治标,不治本,因为这类药
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
故非激素类抗炎药不可长期单独应用。
⑵有较多药物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血液、神经系统影响及股
骨头坏死等。
有的患者因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而需透析治疗;
也有因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使血小板急剧下降,导致脑出血而死亡的病例。
所以这类药必须慎用。
骨性关节炎本来没有生命危险,千万不要因用药不当而惹来杀身之祸。
⑶对软骨有不良影响。
如果长期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会对关节软骨产生破坏作用,从而
加重骨性关节炎。
使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关节软骨破坏就越严重。
6体重在治疗中无关紧要
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损伤和负重,在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一点很少被人们认识。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肥胖者有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倾向,国外文献报告,肥胖患者骨性关节炎发生率为12%~43%。
另有报道:因体重或负荷主要集中于膝关节内侧软骨,这正好是大多数肥胖者发生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部位,提示肥胖可能是严重关节膝骨性关节炎较重要的危险因素。
肥胖可引起骨性关节炎,除了因体重因素增加关节负重外,还与肥胖引起的姿势、步态及运动习惯的改变有关。
对于超重者,尤其应重视减体重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有研究提示,10年中体重减少5公斤,可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减低50%。
患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应尽量将自己的体重减至标准范围以内,简单计算标准体重的方法是:体重(公斤)=身高-105。
7相关治疗可有可无
患者往往只注重药物治疗,而忽视相关问题在骨性节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①医疗体育锻炼:进行有关肌肉锻炼,使肌肉运动协调和肌力增强,可减轻关节症状,增
强关节周围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及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和疾病控制。
②社会和家庭的作用:重症患者在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爱、理解、支持与帮助时,病情可
得到缓解。
③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对药物不能缓解症状或不
能耐受药物者,理疗是较好的一种治疗手段。
它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力,改善活动范围。
急性期,物理治疗以止痛、消肿为主;慢性期以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关节功能为主。
应特别注意的是,按摩必须由专科医生进行操作,千万不可盲目到不正规的小诊所行按摩治疗。
因为按摩并不能起到直接的治疗作用,若治疗不当,还会加重病情。
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若按摩用力过猛,往往会造成骨折,尤其是颈、腰椎骨质增生的老年人,更不能轻易行按摩治疗,若按摩不当造成骨折时,常可出现神经损伤,甚至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④保护已受损害的关节: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的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
如膝、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平日要尽量避免上、下楼梯,长时间下蹲、站立、跪位和爬山及远途跋涉等较剧烈的对关节有损伤的运动,尤其在关节肿胀时更应避免。
我曾接诊过多位剧烈运动后病情加重的患者,如有的老年人要参加迪斯科舞蹈比赛,练习时间较长,结果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不能行走。
北方农民常以蹲姿干农活,膝、踝的骨性关节炎很常见。
为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患者可以选择游泳、骑车、做体操等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也可利用把手、手杖、护膝、步行器、楔形鞋垫或其他辅助设施来辅助关节运动。
⑤穿鞋也有讲究:应穿适当的鞋,其实穿平底鞋,也不是最佳选择。
因为穿平底鞋行走时,
体重会过多地压在脚后跟上,走路时间长了,上传的冲力可能会使人产生足跟、踝、膝、髋、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适,长时间对关节不良影响便可出现骨性关节炎的表现,有时还会产生头痛、头昏等。
而且,由于足弓的缓冲作用下降,极易在脚用力不当时造成骨折。
所以最好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这样可以减轻重力对关节的
冲击,减轻关节的磨损。
此外,鞋后跟也不要太高,以高出鞋底前掌2厘米左右为宜,不要穿高跟鞋。
由于老年人是骨性关节炎的多发群体,所以除了要注意鞋后跟的高度外,老年人鞋底要稍宽大一些,还必须有防滑波纹,以免摔倒。
8软骨保护剂用不用都行
目前,常用的软骨保护剂可以阻止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这类药物是属于治本的药物,可改善软骨的状态,恢复关节的正常生化环境,使已被破坏受损的关节软骨得以修复。
许多患者却没有认识到这类药物的治本作用,认为用不用两可,致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