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在口腔三维成像中的应用研究_王艳 (1)
- 格式:pdf
- 大小:399.71 KB
- 文档页数:4
CBCT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口腔医学CBCT技术简介:随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今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来简述下有关该技术的知识。
在目前的口腔临床上,出现了一种新技术—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简称为CBCT,因为它的高科技成分,现已经在口腔医学中广泛应用。
与普通CT扫描所不同的是,CBCT相对来说三维解刨结构要较为清晰,而且能够精确测量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距离,同时放射量还低很多。
尤其是要进行颌面整形手术的时候,该应用对于术前和术后的检测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在牙体牙髓科和口腔颌面外科以及整形外科中应用十分普遍。
锥形束CT不同于普通CT的扫描方式,它所采用的X线摄影方式是类似于全口曲面断层机的低能量的旋转阳极管,并采用带有特殊影像增强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椎体状X 线束捕捉影像数据,是针对口腔颌面部较复杂的解剖结构而设计的计算机断层摄影仪器,主要有X线管、探测器和计算机组成。
所需电压电流条件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在一定时间(20-40s)内围绕患者头部旋转一周即可获得全部数据,除一次性采集全口牙齿、颌面部的容积数据外,还可以有选择地采集研究兴趣点的局部数据。
获得原始数据后,经计算机重新成像处理,可以对任意牙位进行正切、侧切、斜切等不同角度断层,同时还可经计算机重建成MPR、CPR和VR。
(图1、2)而普通CT扫描时患者常采取仰卧位,并采用扇形的X 线束成像记录在呈360°排列于患者周围的固态线性接受器上,其X线源是一种高输出的旋转阳极发生器,设备需要在持续的螺旋形运动中连续拍摄一系列的轴平面图像,然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临床医生和患者也越来越关注放射线可能引起的问题,能否在放射剂量降低的同时又不改变图像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CBCT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其X线放射剂量可以降低至50mSV,约与全口系列根尖片的总放射剂量范围等同。
CBCT在口腔正畸学的应用
杨云丹;张疆弢;黄瑾;梅梅;江策;丰雷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4)001
【摘要】锥形束CT(CBCT)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领域.它与传统影像学技术相比,具有扫描层薄、成像精确、辐射剂量低、操作简单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CBCT在口腔正畸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三维头影测量、牙根吸收诊断、微种植体支抗研究、正畸牙齿阻生诊治、颞下颌关节病诊断、软组织分析、气道分析、牙槽骨研究和隐形矫治的应用等.【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杨云丹;张疆弢;黄瑾;梅梅;江策;丰雷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遵义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贵州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CBCT 的基本原理及在口腔各科的应用进展CBCT 的基本原理及在口腔各科的应用进展 [J], 鞠昊;朱红华;段涛;李志民;孙宏晨;Farman AG;Scarfe WC
2.CBCT在口腔正畸学头影测量中的应用与发展 [J], 王嘉艺;王珊;王林
3.CBCT-三维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J], 许文灵;王学金
4.CBCT在口腔正畸学中的临床应用 [J], 朱涛; 许艳华; 朱云芳
5.“说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张乾;彭厚莉;高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BCT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摘要】口腔放射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计划的设定以及对疾病发展变化的监测。
传统的二维口腔平片由于重叠、伪影等原因,不能显示被观察区的三维结构,影响诊断及制定治疗计划。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口腔正畸、种植牙等方面。
与传统的螺旋CT相比其具有辐射剂量小、空间分辨率高、三维重建快、能够提供精确的影像数据等优点[1]。
本文就CBCT 技术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关键词】CBCT 三维重建种植牙【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68-02数字影像诊断的最新进展意味着可以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更低的辐射剂量与更短的处理时间。
锥形束CT(CBCT)与传统螺旋CT相比其具有辐射剂量小、空间分辨率高、三维重建快、能够提供精确影像数据的优点,以及检查费用和设备购置费用相对较低、占用面积和空间较小等众多优点日益广泛的被应用于口腔临床中,成为口腔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工具[1]。
1 CBCT的发展1972年英国科学家House field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CT并应用于临床,这种图像质量好、诊断价值高且无损伤性的成像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但由于其辐射剂量大、成本高、使用不便等问题使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2]。
自从1998年Mozzo[3]等学者将CBCT应用到了口腔颌面成像领域以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口腔临床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2 CBCT技术的优点相比传统螺旋CT,CBCT具有众多优势:1.图像精度较高:与被投照物之间比例1:1、无几何失真、空间分辨率较高、可以进行清晰的实际测量;2.扫描范围灵活 [5、6]。
与螺旋CT不同的是CBCT采用一种二维面状探测器来代替传统螺旋CT 的线状探测器,所以其采集投影数据的速度大大加快[4]。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19 年9月 第6卷/第25期V ol.6, No.25 Sept. 201946CBCT三维成像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朱佳栋(苏州科技城医院口腔科,江苏 苏州 215153)【摘要】目的 分析CBCT 三维成像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 =25)和观察组(n =25),在对照组患者中采用常规的CT 技术进行种植手术,在观察组中采用CBCT 技术进行种植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来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从手术的成功率来看,观察组成功率为96%,对照组成功率为80%,两组在手术的成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6%。
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用CBCT 三维成像进行口腔种植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同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CBCT 三维成像;口腔种植技术;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8.25.46.02牙齿作为口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都担负着咀嚼作用之外对于人的外貌的美观性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通过口腔技术来提高自身牙齿的美观性的人越来越多,口腔医学的技术也不断发展,牙齿种植技术是常见的弥补牙齿缺失的口腔医学手段。
在进行牙齿种植手术之前需要通过医学手段对患者的口腔环境进行了解和评估,传统的CT 成像技术存在较大的偏差,CBCT 三维成像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二维成像的缺点[1]。
CBCT成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CBCT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它具有许多传统成像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特别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CBCT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优势等方面,以及它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CBCT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CBCT成像技术是基于X射线成像原理的一种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技术,它采用锥形束X射线源照射患者,然后通过所安装的X 射线探头捕获反射回来的X射线,再通过高速计算机将数据处理成三维图像并进行显示。
由于它采用了锥形束X射线源和扁平探测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低辐射、成像速度快等特点。
因此,CBCT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耳鼻喉科、颌面外科、骨科等领域。
二、CBCT成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CBCT成像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口腔颌面部骨建模、口腔牙周病、牙根吸收、牙髓病、颌骨囊肿和颌骨肿瘤等领域。
接下来将具体介绍其应用。
1、口腔颌面部骨建模CBCT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口腔颌面部骨建模,可以通过3D成像显示出颌骨的完整形态和结构,有利于口腔医生掌握颌骨的生理结构。
2、口腔牙周病CBCT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口腔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较传统的牙周病检查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因此,它对于口腔医生正确确定牙周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3、牙根吸收CBCT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牙根吸收。
由于牙根吸收通常难以通过传统的硬组织成像方法来进行检测,采用CBCT成像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显示牙根被吸收的情况。
4、牙髓病CBCT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查牙齿的牙髓状况,诊断牙齿是否存在牙髓病变。
采用CBCT成像技术,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确认牙齿的病情,以及采取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5、颌骨囊肿和颌骨肿瘤CBCT成像技术是目前检查颌骨囊肿和颌骨肿瘤的最佳选择,它可以直接观察颌骨内部的病变情况,使医生可以更加明确地诊断病变的类型和位置,以及采取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CBCT三维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探究
连旭丽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美容》
【年(卷),期】2016(006)007
【摘要】目的:探讨CBCT三维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3例为对照
组给予常规CT种植治疗,另33例为研究组给予CBCT三维成像技术种植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成功率与手术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腔种植术中应用CBCT三维成像技术后,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
【总页数】3页(P64-65,66)
【作者】连旭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福建厦门 3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CBCT三维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 [J], 苏智勇
2.CBCT三维成像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 [J], 李一新;梁健东;余敏祥
3.口腔种植术中CBCT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J], 彭悦
4.CBCT三维成像在口腔种植术中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 [J], 蔡龙干;张金鸽;谢宏霞;丁晓奇
5.CBCT三维成像在口腔种植术中的效果观察及临床价值 [J], 蔡龙干;张金鸽;谢宏霞;丁晓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1传统口腔正畸治疗主要利用一维或二维影像评估牙齿及骨骼间关系,无法准确展示三维解剖结果及真实结构状况,分析其变化,且在展开颅面部时,容易导致三维信息大量丢失,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锥形束 CT(CBCT)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开始逐渐应用于口腔三维成像,在口腔正畸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本文将针对面部三维影像测量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到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58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传统平片检查,无法进行准确判断。
其中男性34例,男性24例,年龄11~17岁,平均年龄(14.45±2.76)岁;阻生牙47例(81.03%),安氏Ⅱ类错合畸形7例(12.07%),Ⅲ类错合畸形4例(6.90%)。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图像采集,具体操作:使用C T Kodak 9000C 3D 中视野锥形束进行拍摄;参数设置:电压120k v,管电流5m A,体素0.4,曝光时间8.9s,扫描范围13c m ×13c m;在扫描重建后,于26.9s 曝光。
扫描时应保持面部正中矢状面和地平面垂直,眶耳平面和地平面平行,充分利用光标定位系统与头颅固定装置完成体位调整。
扫描前嘱咐患者禁止随意移动身体。
由同一组放射科技师完成扫描工作,图像重建与分析使用NEWTOM NNT 软件。
重建项目:确定重建区域,进行多向重建,同时开展多层面重建、曲体层重建、三维重建,直接观测埋伏牙及特定部位。
2 结果本次研究58例患者中,尖牙易位阻生32例(55.17%),其中17例尖牙位直达切牙区,包括出现邻牙牙根吸收现象患者8例,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例如,邻牙根严重吸收患者,应拔除根吸收牙齿,牵引易位尖牙回归牙列,替代切牙;牙根吸收较轻患者,拔除埋伏尖牙,密切观察切牙;尖牙易位至双尖牙区患者,应保留双尖牙处易位尖牙。
上颌窦下坠12例(20.69%),其中,5例患者影响上磨牙压低,应按照下颌磨牙压低方法进行矫正治疗;7例患者上颌窦突进明显,位于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在拔除第二双尖牙后,上颌窦下坠更加严重,影响两侧牙根平行度,不利于拔牙间隙闭合,应改变拔牙牙位。
CBCT在口腔正畸学头影测量中的应用与发展王嘉艺;王珊;王林【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6(036)011【摘要】In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reatment plans by a correct diagnosis. And it is the accurate image data that are essential in the diagnosis process. Meanwhile, it also needs to use accurate image to assist monitoring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s when necessary. X⁃ray cephalometrical films were invented by Broadbent in 1931, it has become a common tool of orthodon⁃tists’ clinical work since then. But it is only a 2D shadow of 3D structure, which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he late 1990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CBCT, it made orthodontists change their eras, turning 2D into 3D. Recently, the system of CBCT 3D cephalometrics has not been unified, it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his paper will aim at reviewing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BCT inthe ortho⁃dontics cephalometrics.%正畸治疗中,需要通过正确的诊断来制定治疗方案,而在诊断过程中,精确的影像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CBCT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口腔医学CBCT技术简介:随着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现今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来简述下有关该技术的知识。
在目前的口腔临床上,出现了一种新技术—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简称为CBCT,因为它的高科技成分,现已经在口腔医学中广泛应用。
与普通CT扫描所不同的是,CBCT相对来说三维解刨结构要较为清晰,而且能够精确测量表面积和体积以及距离,同时放射量还低很多。
尤其是要进行颌面整形手术的时候,该应用对于术前和术后的检测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在牙体牙髓科和口腔颌面外科以及整形外科中应用十分普遍。
锥形束CT不同于普通CT的扫描方式,它所采用的X线摄影方式是类似于全口曲面断层机的低能量的旋转阳极管,并采用带有特殊影像增强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椎体状X 线束捕捉影像数据,是针对口腔颌面部较复杂的解剖结构而设计的计算机断层摄影仪器,主要有X线管、探测器和计算机组成。
所需电压电流条件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在一定时间(20-40s)内围绕患者头部旋转一周即可获得全部数据,除一次性采集全口牙齿、颌面部的容积数据外,还可以有选择地采集研究兴趣点的局部数据。
获得原始数据后,经计算机重新成像处理,可以对任意牙位进行正切、侧切、斜切等不同角度断层,同时还可经计算机重建成MPR、CPR和VR。
(图1、2)而普通CT扫描时患者常采取仰卧位,并采用扇形的X 线束成像记录在呈360°排列于患者周围的固态线性接受器上,其X线源是一种高输出的旋转阳极发生器,设备需要在持续的螺旋形运动中连续拍摄一系列的轴平面图像,然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临床医生和患者也越来越关注放射线可能引起的问题,能否在放射剂量降低的同时又不改变图像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CBCT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其X线放射剂量可以降低至50mSV,约与全口系列根尖片的总放射剂量范围等同。
2013年3月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Mar .,2013第30卷第2期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Vol.30.No.2CBCT 在口腔三维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王艳,李均,陈兆学,聂生东(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200093)摘要:目的:将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rTomography,简称CBCT)应用于口腔部位的三维成像,是近年来CT研究人员和口腔医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锥形束CT在口腔部位的三维成像应用。
方法:本文综述了口腔CBCT的成像原理和临床应用,比较CBCT与传统CT在口腔成像中的区别,并且总结了当前CBCT在口腔成像应用中的研究热点。
结果:在临床应用中,CBCT解决了常规二维透视成像技术所固有的影像重叠、失真等问题,在牙齿种植计划、阻生牙分析、牙体牙周病诊断等需要三维分辨能力的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CBCT还可以应用于齿槽外科、正畸科、颌面外科、关节科、牙体内科、牙周科等多学科。
结论:随着牙齿种植技术的兴起,利用CBCT进行牙齿种植计划和手术导板的设计已经成为一项新的研究方向。
CBCT还可以应用于齿槽外科、正畸科、颌面外科、关节科、牙体内科、牙周科等多学科,它将是未来口腔科重要的标准检查诊断手段之一。
关键词:锥束CT;牙齿种植技术;口腔成像DOI 编码:doi:10.3969/j.issn.1005-202X.2013.02.011中图分类号:G429.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02X(2013)02-4008-04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of The Oral Part of The Cone -beam CTWANGYan,LiJun,CHENZhao-xue,NIESheng-dong(SchoolofMedicalInstrumentandFoodEngineering,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Abstract:Objective:Appliedtothethree-dimensionalimagingoftheoralpartofthecone-beamCT,isahottopicofcommonconcerninrecentyears.Applicationresearchofthethree-dimensionalimagingoftheoralpartoftheCBCTisdiscussedinthispaper.Methods:ThisarticlereviewstheoralCBCTimagingprinciplesandclinicalapplications,andcomparedthedifferenceoftheCBCTandconventionalCTinoralimaging,andsummarizesthekeyresearchfocus.Results:InclinicalapplicationsofCBCTtosolvetheimagesoverlapdistortioninherentintheconventionaltwo-dimensionalperspectiveimagingtechniquesindentalimplantprogram,impactedteeth,dentalperiodontaldiseasediagnosisandotherapplicationsneedthethree-dimensionalresolvingpowerofsignificantadvantage.CBCTalsobeappliedtothealveolarSurgery,DepartmentofOrthodontics,MaxillofacialSurgery,Branchjoints,teethinvivoBranch,periodontalsubjectssuchasmulti-disciplinary.Conclusions:WiththeriseofthedentalimplanttechnologytheuseofCBCTfordentalimplantplanningandsurgicalguidesthedesignhasbecomeanewresearchdirection.CBCTalsobeappliedtothealveolarSurgery,DepartmentofOrthodontics,MaxillofacialSurgery,Branchjoints,teethinvivoBranch,periodontalsubjectssuchasmulti-disciplinary,itisoneofthefuturedentalstandardmeansofdiagnosis.Key words:conebeamCT;dentalimplanttechnology;dentalimaging前言锥束CT(ConeBeamComputerTomography,CBCT)顾名思义是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也可以称为锥束容积断层(ConeBeamVometri-cmetricTomography,CBCT),其图像系统称为锥束容积图像(ConeBeamVolumetricImaging,CBVI)[1]。
从本世纪初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口腔临床专业开始接受这种技术。
1CBCT 成像原理及其与传统CT 在口腔成像的比较收稿日期:2012-11-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2122)、上海市青年教师培养计划slg11017。
作者简介:王艳(1975-),女,上海人,讲师。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学影像工程研究所。
研究方向:CT 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
E-mail:wangyansmic@;tel:021-********1.1成像原理CBCT的基本成像原理如图1所示:使用面阵探测器和锥形束X射线源(球管电流在10毫安左右),围绕检查对象做环形DR(数字式投照)旋转扫描,利用锥束CT重建算法,将围绕投照体多次(180次~360次,依产品不同而异)数字投照后“交集”中所获得的各个角度的二维投影图像重建得到物体内部的三维体数据[2]。
CBCT已经在头部成像、胸腔腹腔成像和精确放疗成像中使用。
但是受面阵探测器尺寸的限制,锥束CT在其他医学领域的应用较少,目前应用最多的仍然是成像范围相对较小的口腔领域。
1.2CBCT与传统CT的比较CBCT较传统CT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扫描范围灵活:可以扫描特定的诊断区域,也可以扫描全部的颅面部;2、图像精度高:与被投照物之问比例1:1,空间分辨率高,可以进行清晰的实际测量;3、扫描时问短;4、辐射剂量小;5、图像伪影减少;6、对头位的要求低等。
传统医学CT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到第5代[3],通过改变射线发出形态、传感器数量、球管的数量等,扫描精度显著提高,扫描时间缩短。
其扫描方式仍是层扫描,也称为轴向断层扫描(ComputerAxialTomographyCAT),即射线在一个层面内旋转一定角度完成扫描,然后移动一定的距离(断层厚度)到另一个层面重复扫描。
CBCT获取数据的投照原理和传统扇形扫描CT是完全不同的,而后期计算机重组的算法原理有类似之处,同样分为以下四个阶段:X线产生阶段;图像扫描阶段;图像形成的重建阶段;图像显示阶段。
CBCT与传统扇形扫CT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其投照射线量低,相比传统多排螺旋CT,普通锥形束CT一次投照只相当2~4次数字化曲面断层投照放射量。
口腔正畸科的患者多为儿童,而儿童射线吸收能力是成人的10倍。
所以在正畸治疗领域,辐射低的CBCT相比于传统CT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次,由于CBCT的空间分辨率高,对于复杂结构区域,如下颌骨,下颌神经管,颞下颌关节解剖结构的成像质量更好[4]。
三维重建图像还允许任意角度旋转观察,任意选择重建范围,大大方便了疾病诊断、治疗辅助、疗效观察、科学研究等。
另外CBCT使用操作简单。
通常说来,锥形束CT口腔技术人员或普通放射人员都可操作,而不像传统CT操作需要专业人员持有上岗证。
锥形束CT软件的特殊设计也使口腔专业人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口腔专业人员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随意获取自己想要的口腔3D图像。
2CBCT在口腔三维成像中的应用2.1口腔正畸科的应用现代口腔正畸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新技术的出现,颅颌面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期。
以锥形束CT为代表的三维成像技术,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开始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
CBCT维影像技术不仅可用于正畸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价,通过一次拍摄,医生可以同时获取颅颌面、牙周、关节、牙齿等多个组织器官的三维结构信息,在颌面外科、颅面整形、牙种植体应用以及口腔内科治疗等方面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基于三维影像数据的正畸诊断、治疗系统将会给本专业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当三维影像技术和研究方法日益成熟,众多经典理论或许将被改写,我们也将更接近正畸科学的本质[5]。
2.2种植科的应用图1CBCT的成像原理图2In Vivo Dental种植计划软件的操作界面Fig.2The operation interface of In Vivo Dental planting planFig.1The imaging principle of CBCT牙齿种植计划是CBCT在口腔临床中的最初应用,也是最重要的应用。
为保证种植的成功率,在种植手术实施前首先要评估患者颌骨的骨质、骨量,并掌握下颌神经管、鼻窦等重要组织的位置,然后据此确定种植手术的可行性以及种植体的类型、尺寸、植入位置、植入路径、植入深度等参数,这个过程称为牙齿种植计划。
传统的种植计划以二维的全景成像(PanoramicImaging)为依据,其信息量少而且容易产生几何畸变;而CBCT提供了精确的口腔三维影像,能够大大提高种植计划的质量[6]。
图2显示了In Vivo Dental种植计划软件的操作界面。
随着三维图像分析技术和CAD/CAM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形成了一种基于三维CT图像的微创种植技术,成为口腔CBCT 应用的新热点。
2.3颌面外科的应用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因为患者多为儿童,对手术的配合和耐受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如手术疼痛会致患儿不配合,容易损伤邻牙及牙胚,给患儿带来身心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