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处理对策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0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与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已经成为治疗癌痛的一大挑战。
随着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患者中广泛应用,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贯穿于整个治疗的始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调查,为了改善便秘症状,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曾降低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或完全停药,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已经成为治疗癌痛的一大挑战Q一、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判定一般来讲,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我们就可以基本判断为是由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IC):一是在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改变剂型或增加剂量过程中必须包括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④至少25%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⑥每周自发排便少于3次。
二是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很少出现稀便。
二、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原因那么使用阿片类药物为什么会容易导致便秘呢?主要是因为服用阿片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U受体来提供镇痛作用。
然而,阿片类药物不是靶向分子,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U受体没有选择性。
由于在整个胃肠道中阿片受体无处不在,阿片类药物能自由地与这些受体结合,当作用于结肠时,可导致运输延迟、肠道分泌减少,增加干、硬便形成;当作用于直肠时,肛门括约肌张力增加和肛门松弛反射的抑制,导致排便困难。
二、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治疗针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西医推荐传统泻药为OIC一线治疗,传统泻药分为软化剂、润滑剂、渗透性和刺激性泻药。
软化剂包括多库酯钠,这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制是让水和脂质穿透粪便,从而软化粪便。
渗透性泻剂包括聚乙二醇(PEG)、氢氧化镁或柠檬酸镁和乳果糖等,其作用是在肠道内形成高渗,将水吸入肠道,从而使粪便水化。
像液状石蜡这样的润滑剂通过软化粪便和润滑肠道内壁来帮助排便。
乳果糖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乳果糖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对40例应用乳果糖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患者进行观察,并对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
结果治疗2-3天后,患者开始排便,每日2-3次软便,5例患者刚开始服用时出现腹胀,2例患者出现腹泻,经调整剂量后腹胀、腹泻消失,排便正常,余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护士做好乳果糖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观察及护理工作,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对应护理,使患者不在担心便秘的发生,轻松愉快的接受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保持大便通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267-02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控制疼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1-2]WHO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中阿片类药物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疼痛最重要的药物,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发生率为90%-100%,阿片类药物与肠道阿片受体结合,减慢肠道蠕动,肠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多,延迟粪便的排泄,抑制神经兴奋性,增加肠壁平滑肌的张力,抑制协调性蠕动,使非蠕动性收缩增加。
[3]临床上用于治疗便秘的各类泻药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或滥用泻药,会引起耐药和药物依赖,大量资料证明刺激性泻药的长期使用可以损害肠壁神经,可发生泻剂结肠而加重便秘。
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减少肠内毒素的吸收,调节肠道的正常菌群比例。
结肠中糖分解菌分解乳果糖为简单的有机酸,增加了大肠尤其是近端结肠中酸对的含量。
酸度增加、细菌生长,刺激肠蠕动,使食物通过的时候缩短,大便在结肠中滞留时间随之减少,并可保持柔软称形;酸化肠道内环境,乳果糖治疗后大肠中有机酸增多,增加了肠道内容物的渗透浓度,使大便滞留了水分,可增加粪便的重量和体积,有效促进肠蠕动,缩短粪便在肠道的转运时间,使得粪便排出更加顺畅[4]。
·1499· E-mail:zgqkyx@ ·用药分析·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研究进展倪嘉淳1,蔡增进2,江琼1,蓝海波3,杨向东3,樊文彬1*【摘要】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IC )是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依从性。
随着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增多及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增加,OIC 患者数量将随之增多。
因此,如何实现有效镇痛并平衡镇痛与OIC 的发生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OIC 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泻药、外周作用的μ-阿片受体拮抗剂、促分泌剂、中药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药物治疗OIC 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OIC 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便秘;镇痛药,阿片类;治疗;中医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 R 442.2 R 99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2.092倪嘉淳,蔡增进,江琼,等. 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研究进展[J ].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99-1505. [ ]NI J C ,CAI Z J ,JIANG Q ,et al. Progress on drug therapy for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J ]. Chinese GeneralPractice ,2022,25(12):1499-1505.Progress on Drug Therapy for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NI Jiachun 1,CAI Zengjin 2,JIANG Qiong 1,LAN Haibo 3,YANG Xiangdong 3,FAN Wenbin 1*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China2.Yongch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0,China3.Chengdu Anorectal Hospital ,Chengdu 610015,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FAN Wenbin ,Attending physician ;E-mail :fanwenbin@【Abstract 】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OIC )is one of the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of opioids ,which may affectthe quality of life and follow-up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the rise of number of cancer patients worldwide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use of opioids in chronic non-cancerous pain ,the number of OIC patients will increase accordingly. Therefore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analgesia and balance the occurrence of analgesia and OIC is one of the clin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resolved urgently. At present ,the main therapeutic drugs for OIC mainly include oral laxatives and peripheral μ-opioid receptor antagonists ,secretagogu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etc.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he drug therapy of OIC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IC.【Key words 】 Constipation ;Analgesics ,opioid ;Therapy ;TCM therapy ;Review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19YFS0192)1.400016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402160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3.610015四川省成都市,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通信作者:樊文彬,主治医师;E-mail:fanwenbin@ 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1-11-18[56]白书会,梁江久.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20,21(4):88-92. DOI:10.13764/ki.lcsy.2020.04.029.BAI S H,LIANG J J. Research progress in correlation betwee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20,21(4):88-92. DOI:10.13764/ki.lcsy.2020.04.029.[57]SCHEEN A J. Effect of SGLT2 inhibitors on the sympathetic nervoussystem and blood pressure [J]. Curr Cardiol Rep,2019,21(8):70. DOI:10.1007/s11886-019-1165-1.[58]ZHANG N N,FENG B,MA X X,et al. Dapagliflozin improves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aorta sympathetic tone in a pig model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J]. Cardiovasc Diabetol,2019,18(1):107. DOI:10.1186/s12933-019-0914-1.[59]PACKER M. Molecular,cellular,and clinical evidence that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act as neurohormonal antagonists wh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 J Am Heart Assoc,2020,9(16):e016270. DOI:10.1161/JAHA.120.016270.(收稿日期:2021-12-22;修回日期:2022-01-22)(本文编辑:贾萌萌)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1500· E-mail:zgqkyx@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常用镇痛药,由于其易于滴定、疗效确切、安全性高[1],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缓解癌症疼痛的推荐药物[2]。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疗效观察【摘要】:便秘是阿片制剂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我科应用莫沙比利联合舒泰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阿片制剂引起便秘的患者58例,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莫沙比利联合舒泰清治疗阿片制剂引起的便秘安全、有效,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疗效【中图分类号】R5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015-01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自我院放化疗住院病人服用阿片制剂止痛期间出现便秘者58例。
其中男38例,年龄56~82岁,平均67.6岁;女20例,年龄58~79岁,平均71.2岁。
口服阿片制剂半个月至4个月,平均2月;便秘病程为一周至3个月,平均2个月。
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58例患者均予口服莫沙比利5mg,3次/d,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01g,2次/d。
疗程为4周。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泻药及可能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分别于第2周和治疗结束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判标准分别在服药第2周和第4周进行疗效评估,1级为显效,治疗后大便次数每日1~2次或每2日1次,成形软便或糊状便,无排便困难;2级为有效,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性状未达到上述标准,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3级为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无改善。
1.4 结果服药后起效时间为2~5d,平均3.1d。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2周和4周治疗结果见表1。
2讨论便秘是阿片制剂最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服用阿片制剂患者便秘的发生率>50%,有的报道达80%。
阿片制剂可兴奋平滑肌,通过增加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结肠的运动,导致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形成慢传输型便秘。
随着对结直肠及排粪生理学的更深理解,目前多推荐使用肠道促动力剂和渗透性缓泻剂治疗各种便秘,避免或滥用刺激性泻剂。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5月16日1.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能够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μ型阿片受体来抑制呼吸中枢。
一旦过量使用,或者患者已经存在呼吸道疾病,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呼吸抑制。
因此,应该严格掌握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尤其是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特别小心。
对策:对于呼吸道抑制的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首先是尽量减少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同时,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在使用药物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
在必要时,应该使用呼吸兴奋剂如纳洛酮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2.便秘:阿片类药物的另一个常见不良反应是便秘。
阿片类药物对肠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会减慢肠道传输时间,使得排便困难。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慢性便秘,甚至引发便秘相关疾病,如痔疮和肠梗阻。
对策: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预防和缓解便秘。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此外,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饮食规律,避免久坐,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也有助于缓解便秘。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阿片类药物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昏睡、头晕、嗜睡、运动协调障碍等。
此外,慢性滥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对策: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要慎重选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如意识状态、协调能力等。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甚至考虑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4.药物滥用和成瘾:阿片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使其具有一定的药物成瘾性。
长期的滥用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成瘾,而戒断反应则可能非常严重,包括焦虑、失眠、烦躁、恶心、呕吐等。
对策: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治疗阿片类药物致便秘效果观察目的探讨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疗效及护理干预。
方法将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
治疗组采用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对照组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的效果。
结果治疗组23例有效,11例产生副反应;对照组17例有效;13例有副反应;两组灌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效果好。
标签:便秘;灌肠;肥皂水;增液汤灌肠剂美施康定是目前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的最重要的药物,然而此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嗜睡等诸多的不良反应。
不过上述的不良反应通常一般在一周内可被多数患者耐受;惟独便秘不仅发生率高达90%~100%[1],而且最不易耐受,甚至可以导致器质性疾病加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而临床使用大量不保留肥皂水灌肠,效果不理想。
为此,我们肿瘤疼痛示范科室从2010年12月~2012年5月对服用美施康定类药物伴有便秘症状的晚期癌痛患者采用纯中药制剂的改良增液加减保留灌肠法进行临床观察,并与传统1%~2%肥皂水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各种恶性肿瘤中晚期的住院患者(表1),年龄50~75岁,重度疼痛者均使用阿片类止痛,为首次止痛治疗,既往无使用强阿片类止痛病史;同时未使用其他通便润肠药物(如西药、中药或中成药)和方法,以往无便秘史,使用美施康定片后方出现的:①排便间隔延长,每次排便间隔72 h 以上;②便质干结,甚至如羊屎或团块,排便费力,或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者。
将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治疗组采用改良增液汤保留灌肠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1%~2%肥皂水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2 灌肠方法两组均采用适当增加活动量、多食粗粮、定时大便、适当饮水等一般处理措施。
1.2.1 治疗组予改良增液汤加减保留灌肠法:将增液汤浓煎200 mL备用,灌肠前排空膀胱,臀部用一次性中单垫,臀部垫高10~15 cm,使用前将灌肠液加热到38℃,灌肠时患者取左侧卧位,(灌肠袋头端剪去,连接可调节式12号吸痰管),操作时对肛周及导管进行充分润滑,可降低直肠、结肠黏膜的刺激。
癌痛患者口服吗啡引起的便秘及对策发表时间:2009-12-11T11:14:42.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供稿作者:黑秀明高立超赵青春李新德黄志华徐付侠[导读] 主要用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体内微生态,促进肠蠕动,从而改善便秘症状黑秀明高立超赵青春李新德黄志华徐付侠(南阳市中医院河南南阳 473001)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3-0095-01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阿片类药物吗啡是三阶梯止痛疗法中癌痛治疗的基础用药,治疗中重度癌痛,70%-90%的患者可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且该药无剂量极限性(无天花板效应),其口服给药方便快捷,为首选用药途径。
但该药易引起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这些副作用是临床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存在以下发病机制:阿片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导致排便反射不敏感;吗啡对胃肠道阿片类化学受体触发区域的直接作用,使得胃肠蠕动高张力性延迟,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腺体分泌减少,从而使粪便干结难出。
其治疗对策包括预防性干预措施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首先,在预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适量多饮水,适当活动,养成良好规律的排便习惯,少用引起便秘的药物,预防性地使用缓泻剂等。
阿片类药物吗啡所致便秘的治疗,采用何种药物和方法,取决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其常用的药物种类有以下几种:刺激性泻剂(大肠性轻泻剂):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肠,其本身或其代谢物刺激大肠壁,使肠道蠕动增加从而促进粪便排出。
包括酚酞(果导片)、蓖麻油、番泻叶、大黄、复方芦荟胶囊、比沙可啶(便塞停)等。
粪便润滑、软化剂:此类药物可减少粪便表面的张力,使水分渗入粪便之中,从而润滑和松软粪便以利于排出。
主要包括蜂蜜、麻仁润肠丸、硫酸多库酯钠(DDS)以及甘油栓(开塞露)、矿物油等。
渗透性泻药(小肠轻泻剂):此类药物作用于小肠,增加小肠容积或使小肠内渗透压增高,阻止肠道回吸收水分,从而使粪便较快排出。
自拟通便汤联合乳果糖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运用自拟通便汤联合乳果糖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并观察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68例因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6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36 例患者服用自拟通便汤及乳果糖口服液,而对照组仅口服乳果糖口服液。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本研究使用的自拟通便方联合乳果糖口服可明显改善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症状,临床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便秘;阿片;通便汤【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308-02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据研究统计,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30~50%,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高达75%以上。
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原则是目前临床缓解疼痛的基本用药原则[1]。
阿片类药物在中重度疼痛的治疗中运用十分广泛,但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亦十分常见[2]。
其中尤以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发生率最为突出,如便秘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从而成为了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最大障碍。
因此,如何有效的缓解的便秘对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科在临床治疗中,自拟通便汤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30~68岁;对照组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35~65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