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魔幻现实主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8.50 KB
- 文档页数:16
魔幻现实主义一、现实主义文学概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
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书名即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
1938年,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西莫·邦滕佩利也在美术评论著作中使用这个名词(他称为“奇妙的现实主义”),认为是超现实主义之后当代美术界出现的一种新流派。
此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了理论阐述,他在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的序言中指出:“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
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
被应用于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则始于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以虚构的小镇马孔多以及居住在马孔多的布恩迪亚一家100年间的变迁,反映哥伦比亚的历史。
其中充满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
这种独特的风格,引起读书界和评论界强烈的兴趣,认为是现代小说创作中一种新流派的代表,因此借用美术上与此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词,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二、解读《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评论界称之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
第14章魔幻现实主义第十四章魔幻现实主义2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加西亚?马尔克斯第一节概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当我们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时,拉丁美洲文学却在世界文坛异军突起,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形成了一股“拉丁美洲文学热”,或称“文学爆炸”。
就现实主义而言,在拉丁美洲文坛就活跃着十几种流派,诸如心理现实主义、动物心理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文学,当然,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一、一片神奇的土地拉丁美洲当代文学繁荣和“爆炸”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地理因素:现实的神奇在拉丁美洲随处可见,这给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想象的空间。
“拉丁美洲的生活,从根本上讲,就是不连贯,异乎寻常的怪诞。
在拉丁美洲一切都显得不符合常规:崇山峻岭绵延无际,群山叠嶂杳无人烟,瀑布千仞凌虚而下,荒原广漠无边无际,密林深处虚实莫测,繁华城市建在飓风常常侵袭的内地,古代的和现代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交织在一起,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封建残余结合在一处,史前状态和乌托邦共存。
”一、一片神奇的土地第二,文化因素:没有传统的传统。
拉丁美洲自从殖民主义者侵入后,由于印第安文学作品几乎荡然无存,所以,文学的民族问题已经不是继承的问题,而是如何重新建立的问题。
经过三百年的殖民统治,殖民者已经强行使外来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成为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的通用语言。
尽管如此,印第安文化仍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拉丁美洲文学。
此外,拉丁美洲文学还受到过东方神话,如以《一千零一夜》为代表的印度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非洲文化、法国文化的影响。
一、一片神奇的土地第三,社会因素:独裁统治与民族经济的崛起。
在经济上,拉丁美洲的民族工业比较脆弱,形成了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资本主义”思潮;在政治上,拉丁美洲是一个政变十分频繁的地区。
因为人们没有言论自由,人身安全又毫无保障,所以作家们多采用隐喻晦涩、高度夸张、时序颠倒、现实与梦幻颠倒等手法来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