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上第二单元第3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0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书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从《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历史趋势,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准备】1.为学生准备:纸张、竹简、泥板、铅笔、毛笔、墨水、木棒、课件、记录表。
2.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提问: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你了解的古代的书是什么样的?3.教师讲解书的历史,将相关做书材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4.聚焦话题:大家来总结一下,做书的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5.体验活动——观察竹简。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的书本、其他同学的书本及教室图书角的书本等,初步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常用的材料。
通过反问古代做书的材料,引入《书的历史》这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书材料变化的思考。
二、活动过程。
(一)探索:尝试制作一本简易的书。
活动一:“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体验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
任务要求:用毛笔在竹简上写自己的姓名,和同学说一说在竹简上写字的感受。
活动提示:音乐声响起,将毛笔收好,体验结束。
活动二:“穿越”到陶泥时期,体验用木棒在泥板上写字。
任务要求:除了在泥板上写姓名,还要比一比在泥板、竹简、纸三种材料上写字的感受,完成活动记录表。
活动提示同上。
活动三:1.想办法将它们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
2.请部分学生演示,边演示边描述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过程。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32例5,完成教科书P32“做一做”和P33“练习六”中第1题。
▶教学目标1.了解连续两问的问题结构,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通过解决有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连贯思考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准确地找出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兴趣小组吗?(喜欢)你们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呢?【学情预设】有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参加绘画兴趣小组的,也有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师:同学们的兴趣真广泛,那篮球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出示课件)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第(1)题可以求女生有多少人,第(2)题必须知道女生的人数。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能总结一下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至少需要几个已知的条件吗?(两个)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能干,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也想请大家帮他们解决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32例5。
引导学生多形式看图、读题(默读、齐读、指名读)。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师:要解决的问题有几个?【学情预设】两个,分别是“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师:想一想,这和我们刚才帮篮球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解决的问题一样吗?【学情预设】前面解决的都只有一个问题,而现在有连续两个问题。
师:所以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单元我爱大自然教学目标:1.随音乐唱一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感受大自然的美。
2.欣赏《百鸟朝凤》,感受乐曲表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情景和鸣叫声。
3.欣赏小小音乐剧《小鸟又笑了》。
并进行相应的表演活动。
4.听一听,学一学《咱们同住地球村》,感受童声齐唱所表现的愉快情绪。
教学重难点:节奏的把握情绪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用具:教科书、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碟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教学过程:一、《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相关的动物图片。
(学生讨论,我们的大自然都有哪些可爱的动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2.聆听歌曲。
教师布置任务。
(你们能听清楚里面的歌曲在唱什么吗?可以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吗?)3.教师出示歌词,再次播放歌曲。
4.教师示范演唱。
并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自己想好的动作。
(可以分几组进行)5.歌曲播放,师生齐唱。
(可组织多种演唱形式)二、《送小动物回家》1、新课导入: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很多的小动物。
如果有一天它们迷路了,它们会怎么样?(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帮助它们吗?2、听!它们来了!教师出示动物图片。
(小熊猫、小象、小企鹅、小鲸鱼)并画出四种不同的节奏形式。
3、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将迷路的小动物带回家。
三、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咱们同住地球村》《百鸟朝凤》教学过程:一.《咱们同住地球村》1.地球上除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还会有什么(学生回答,让学生自由想象)2.引入主题。
我们自己也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是中国人。
你还知道哪些国家。
(学生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最多)3.播放歌曲。
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4.跟着音乐轻轻哼唱。
可加入一些自我的动作。
5.播放其它的歌曲。
如《我和你》加深对世界的了解二.《百鸟朝凤》1.小鸟在一起鸣叫时会怎样?你知道有哪些小鸟(学生回答,教师综述,可进行叫声的模仿)2.音乐世界里有很多的乐器,它们也会说话,听听看,它们在说些什么?3.教师播放音乐。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8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目的:1.联络生活经历,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重的兴趣。
教学难点:逐步提升学生吐字明晰,能结合动物的特点说清楚的才能;培养礼貌提问和等别人说完再补充的习惯,做到问明白、说清楚。
课前准备:动物头饰、动物的视频、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激趣,理解交际内容板块1.导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位,大家来猜一猜:勾勾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
2.学生猜一猜:鹦鹉。
3.引导学生说说是如何猜出谜底的。
4.老师小结,鹦鹉真是有趣的动物。
(板书:有趣的动物)板块二:创设情景,设置互动问答1.导语:动物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通过提早查阅资料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同学们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动物园中的讲解员,看谁能把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理解它。
2.怎么讲?讲什么?老师先和同学们说清要介绍的动物名称,然后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独特的功能等方面说明它新奇有趣之处,也就是把它独有的特点说出来,吐字要清楚。
3.老师说清要求后开场讲解——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鹦鹉,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它还可以学人说话。
4.学生评价老师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不满意引发提问或补充的主动性。
讲明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5.模拟问答。
(1)预设:“阿姨您好,请问为什么鹦鹉会学人说话?”老师顺势引导:“你可真是会考虑的孩子?”(2)请调查过得孩子来补充,老师顺势指导补充的学生有序补充。
预设:“阿姨,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补充,鹦鹉的舌头很兴旺,就好似人的舌头一样,转动灵敏,舌头很肉质,特别的圆滑,而且很厚,也很软,前端是细长月状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导语】《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
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辞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纭动身。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可以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视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教案】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和视察大自然的爱好。
2、连续学习了解自然段(本课指“节”)内容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词语句子肯定“得”的三种不同读音。
4、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文中重点词句,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1、设计、制作有关课件,收集实物蒲公英、苍耳、石榴等;准备田字格黑板。
2、了解学生已有的与课文中内容相干的知识情形。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识写文中生字。
2、知道生词、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豆荚传播种子的办法。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酷爱和视察大自然的爱好。
3、掌控多音字“得”的不同读音。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
抓住“植物”一词,导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学习“得”字不同读音。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5+6= 7+8= 8+8= 4+2+1=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96 39 58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2.摆小棒。
说摆法。
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
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
可以借助于小棒。
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二、拓展运用1.算一算2,看看下面藏着几?26+48=☆4 39+14=☆3 60+39=☆937+12=☆9 54+16=☆0 45+8=☆3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2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例2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
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第二单元水和空气第 1课时教学内容:4、水。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特点,初步掌握水的分辨方法,了解水的用途。
教学重点:水的分辨方法。
教学难点:水的用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秋天的郊野,湖水清澈,空气新鲜,让人流连忘返,关于水和空气,我们知道多少?雨后,草叶上挂满了水珠,说一说,水有什么特点?二、新课教学1、2、3、4、认识水的特点:水有固定的形状吗?观察一杯水,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引导归纳: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说一说:什么是扇闻法,没有经过消毒的水不能随便喝。
引导学生根据水的特征,找出哪杯液体是水。
三、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说一说,水有哪些用途:灌溉、饮用、清洗、发电、游泳、灭火、行船、降温、除尘等第 2课时教学内容:5、把它们放进水里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溶解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溶解作用。
教学难点:水的溶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考一下,放进汤里的盐怎么就不见了?哪里去了呢?二、新课教学:把下列物质分别放进水里,并轻轻搅拌,会怎样?白砂糖、酸梅晶、食盐、沙子、食用油。
1、2、3、酸梅晶在水里是怎样变化的?如果不数年地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食盐并搅拌,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教师引导作答:不可能,水可以溶解盐,但溶解是有限度的。
三、拓展与应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可不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找回来?在不能继续溶解的盐水里放一根筷子,第二天,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吧!第 3课时教学内容:6、空气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特点,能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重点: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和水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看一看,袋子里有什么?二、新课教学1、观察空气,想办法证明袋子里面有空气。
先用牙签扎一个小孔,放在面颊上、放进水里冒气泡。
2、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空气是什么样的。
3、空气有固定的形状吗?有颜色吗?对比水的特点,说一说空气的特点。
整理学习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年级学生,经过以前劳动教育的培养,已经初步具有自立自强意识。
但自立自强意识不够强,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还没有形成。
对本劳动项目来讲,要让学生们了解整理学习桌的重要性。
本劳动项目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和能力。
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三课,学习桌是每天陪伴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保持学习桌的整洁,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整理学习桌的重要性,学会整理学习桌,初步掌握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整理学习桌的重要性,学会整理学习桌,掌握整理学习桌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整理学习桌的重要性,学会整理学习桌,掌握整理学习桌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教师用具:课件、图书、本子、抹布等学生用具:图书、本子、抹布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情景导入1.课前三分钟师:同学们,今天有小伙伴要给同学们表演节目,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学习桌售后服务大会》。
生表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习桌售后服务大会,学习桌们都聚集在了一起,主持人说:“你们已经外出为你们的主人服务一年了,有什么感受吗?”场下一片喧闹。
“看你哭得这么厉害,你先来说吧。
”又脏又乱学习桌,抹了抹眼泪,先发言了:“我的小主人从不理睬我,哎呀呀,瞧我又脏又乱的样子,我都不敢和其它桌子椅子一起玩,每天孤零零的一个人。
”凌乱不堪的学习桌说:“我的小主人有时会替我擦一擦脸,但经常把课本文具随手往我身上一丢,哎,我多希望自己可以变漂亮一点呀!”干净整洁学习桌,整理了一下衣服说:“我的小主人,每天学完习之后,都会将跟学习无关的物品清理干净,各类学习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使我保持干净整洁。
所以,这一年来我都感觉自己身心愉悦,尽心尽力地为我的小主人服务。
”听完各位学习桌的发言,大家又陷入了喧闹之中。
2.老师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学习桌啊?生:干净整洁的学习桌师;那是谁造成其他学习桌的这样的结果啊?生:小主人师:你们想做哪一种课桌的小主人啊生:干净整洁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整理学习桌3.师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