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寒假作业:(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与掌握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史料及解析】法国的政治体制和德国的政治体制高一的新生学人民版历史时,一定先要让学生明确,历史不能死记,但是一定要记死,首先必须记死一定的基本知识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理解记忆都无从谈起。
与法国相比,德国的历史并不悠久,德国的建国比较晚。
法国的政治体制经历过多次转变,而德国的政治体制则很少变化。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确立法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国内容:①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②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
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内容:①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权力较小,帝国国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1、确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①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3、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①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②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③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与特点《德意志帝国宪法》(德语:Verfassung des Deutschen Reiches),德国历史学家常称为俾斯麦帝国宪法(德语:Bismarcksche Reichsverfassung),是德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宪法,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与特点,供大家阅读!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联邦领土第一条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劳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吕贝克、不来梅和汉堡。
帝国立法权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四条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1)制定关于迁徙的自由、归化与居住自由、公民权、护照、外侨警务、各种行业,包括保险在内的法规;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以及制定关于发行有保证金的或无保证金的纸币之基本规章……7)组织统一保护德国海外贸易、德国航运及其航海旗帜,设立由帝国开支经费的统一的领事馆;8)铁路事业……10)邮政、电报事业……13)关于全部民事、刑事与诉讼法之统一立法;14)帝国的陆军与海军舰队……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联邦议会第六条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符腾堡4票;巴登3票;黑森3票;梅格棱堡-许威林2票;布伦瑞克2票。
主席职位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帝国议会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第三十二条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薪俸或报酬。
(九)复习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与掌握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中相关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革命期间,法国已经走上了共和国的道路B.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阻力主要来自农民C.普法战争不仅使法国的政局发生变动,而且加深了法德之间的矛盾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2.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B.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而德皇是世袭的C.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排列()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③法兰西第一帝国④法兰西第二帝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4.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B.1791年宪法的通过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8.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B.共和政体的确立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二、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785年宪法》1、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
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原因1875年,“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历史上存在70年,成为法国最长寿的共和国。
其原因是:1)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统治阶级害怕人民革命,尤其是巴黎公社后,帝制已无立足之地3)法国共和派力量不断壮大。
4)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
5)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衰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
3、内容: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产生。
②行政权: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4、巩固:共和派和人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在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1875年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
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5、意义:①政治上,共和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民主力量的重大胜利;②经济上,它适应并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注意:按照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在实践中由于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
除第一年外,总统再没有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
法国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6、1875年宪法的特点:(1)确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政体;(2)实行三权分立;(3)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4)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大,众议院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1、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震荡中的法国的知识点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由各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了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形式。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3.体会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二、史论共享在德意志,世袭的帝国皇帝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
在法兰西,虽然总统名义上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实际上处于类似于议会君主制的“虚君”的地位,被称为“虚位元首”。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二)基础知识一、震荡中的法国(背景)1.政权更迭:1789年,法国大革命;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5年,拿破仑第一帝国;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1848年,七月王朝;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政局特点:政局动荡不安,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3.政体斗争:第三共和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共和和帝制的政权形式反复较量;保皇派势力强大,但内部分歧,梯也尔和麦克马洪准备恢复帝制;广大人民以及资产阶级共和派强烈反对帝制,拥护共和。
二、“一票共和”1.简况: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2.《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A行政权,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浅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政体窦同生山东省嘉祥一中历史组(272400)【内容提要】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政体,各个版本说法不一:岳麓版说是总统共和制,人民版和人教版侧重于模糊概念说是共和政体,有的大学教材也强调是议会制共和制。
这给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本文主要讲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的特殊性,他既不属于议会制共和制,也不属于总统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也有区别。
我们可以定位他是共和政体比较合适,而不说是哪一种具体的政体。
关键词: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共和政体;半总统半议会制;2004年山东是首批新课改的地区之一,全面实行新教材,各个地区版本不一致。
就历史而言就三个版本: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
各个版本对同一问题的解释不尽相同。
在实际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我发现各种版本的历史教材对同一问题的定论竟然有很大的不同,如关于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法国政体和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在岳麓版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4页中是这样记载的:“1875年1月,国民议会终于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著的高中历史选修二第71——72页中又是这样讲述的:“1875年初,国民议会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认实行共和制。
同年,国民议会又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合称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这部宪法虽然是共和派与郡主派妥协的产物,但它毕竟为共和国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限制了此后郡主派的复辟活动。
1879年初,共和派赢得法国总统选举。
至此,议会两院、内阁及总统职位已全部为共和派掌握,形成了共和派一统天下的局面。
经过漫长而曲折的斗争,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
”人教版150页、新人民版144页基本上这样论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微弱一票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九)复习重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与掌握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中相关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革命期间,法国已经走上了共和国的道路
B.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阻力主要来自农民
C.普法战争不仅使法国的政局发生变动,而且加深了法德之间的矛盾
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2.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而德皇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排列
()
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③法兰西第一帝国④法兰西第二帝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4.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B.1791年宪法的通过
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8.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昔选方式产生。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和跟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3)在学习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一课后,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
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知识坊:
法国政体演变线索
君主专制(大革命前)
君主立宪制(1791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
波旁王朝复辟(君主专制)(1815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1830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
1946年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九)
一、单项选择1—8:BCBCD BCA
二、综合题:(1)《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
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
(2)德国:世袭,控制议会。
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
(3)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
(或)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