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宪法发展史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法国政体的演变1789革命前: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1789.7.14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8《人权宣言》1791宪法【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派的统治①吉伦特派(1792—1793五月底六月初)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①瓦尔密大捷②1792.9杀死路易十六②雅各宾派(1793.6—1794.7)“罗伯斯庇尔”①土地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使法国小农阶级长期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恐怖”经济:全面限价法令政治:《惩治嫌疑犯法令》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共和制) ③热月政变(1794)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结束④雾月政变(1799.9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⑤拿破仑称帝(1804.12.2)政治:中央集权经济:创办法兰西银行,大力发展工商业教育:法兰西大学,公立中学法律:1804《民法典》最大功绩:捍卫了大革命的成立1804—1841:法兰西第一帝国(帝制)——拿破仑1815—1830: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1830—1848: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七月赦令》是七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代表资产阶级大金融贵族利益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1848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1848六月起义失败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在上升阶段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帝制)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1.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2.总统由议院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3..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院由议员选举产生,众议院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4. 议院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阁作用:①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共和派掌握了政权②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法国宪法发展历史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现在有200多年的时间了,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国宪法发展历史,希望大家喜欢!法国宪法发展历史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现在200多年的时间,政治风云多变,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尖锐复杂,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政治形式多次变更,其间经历了两次封建王朝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了14部宪法。
法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大革命到第一帝国时期的宪法这一时期共颁布了七部宪法,包括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1795年宪法和拿破仑时期的四部宪法。
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各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它是法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也是法国宪法产生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791年宪法是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第一部君主立宪制宪法,为法国近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在事实上它有缔造近代法国的光荣。
总之这一时期的法国宪法是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产物,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宜布废除了封建的贵族制度、等级制度、爵位制度等,这些宪法在摧毁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中起了进步作用,它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工具。
(2)第二阶段:复辟王朝到第二帝国时期的宪法这一时期共颁布了1814年宪章、1830年宪章、1848年宪法、1852年宪法四部宪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848年宪法。
1848年宪法是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所控制的立宪会议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而制定的宪法,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具有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的许多特点。
如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掌握军政大权,有权任免和政府成员。
但总统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如签订条约须经议会批准。
议会为一院制的国民议会,拥有较大权力,不受监督和不可解散,拥有立法、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权。
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First Empire of France.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希望大家喜欢!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First Empire of France.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
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宪法的内容帝国行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宣布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法国为法兰西帝国。
历史上称之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在执政府(1799~1804)的基础上,拿破仑一世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他个人的权力,建立新的贵族等级,封亲王4个,公爵30个,伯爵388个,男爵1090个,荣誉军团骑士数千名。
1811年法兰西帝国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400万,全国划分为130个郡,包括荷兰9个郡,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个郡,东南瓦莱、皮埃蒙特、热那亚、帕尔马、托斯卡纳和教皇属地10个郡。
拿破仑一世及其家族还统治和控制了意大利王国、莱茵邦联、威斯特伐利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王国、华沙大公国等。
在帝国范围内拿破仑一世力图统一关税,统一法制,扩大交通、通讯。
帝国的无限制扩张导致1812年侵俄战争的惨败,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6次反法联盟,1814年3月31日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一世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一世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
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被第7次反法联军击溃。
6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覆灭。
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图册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24岁时在土伦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
法国宪法发展史法国宪法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以下是法国宪法发展的一些主要事件和里程碑:1.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国民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确立了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原则。
2. 1791年:法国的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颁布。
该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限制了君王的权力,实行了一些新的政治和行政机构。
3. 1793年:法国国民公约制定了《1793年宪法》,宣布法国成为一个共和国。
然而,由于革命期间的混乱和内外压力,该宪法并未得到有效实施。
4.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他通过《1804年宪法》,确立了拿破仑一世为法国皇帝,并对宪法做出一系列修改。
5. 1814年:拿破仑被推翻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解体,波旁王朝恢复。
国王路易十八颁布了《1814年宪法》,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6. 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国王查理十世被迫退位。
新的宪法——《1830年宪法》,为法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设立了参议院和众议院。
7. 1848年:法国发生了二月革命,路易腓利浦被推翻。
新的宪法——《1848年宪法》于同年颁布,宣布法国成为一个共和国,并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自由给公民。
8. 1852年: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建立了第二帝国。
他通过《1852年宪法》,确立了拿破仑三世为法国皇帝,并对宪法进行了修改。
9. 1870年: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被推翻,第三共和国开始。
法国颁布了一系列宪法,建立起现代法兰西共和国的基础。
10. 1946年:法国通过了第四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一个议会制民主政体。
11. 1958年:法国通过了现行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强化了总统的权力,并设立了一个半总统制政体。
在法国的宪法发展史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宪法修正案和修订过程,但上述事件是一些关键的里程碑。
法国的宪法发展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和帝国制等不同形式,最终在第五共和国确立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
法国1795宪法法国1795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宪法,于1795年3月24日制定,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一系列宪法的最后一部。
该宪法奠定了法国第一共和国的基本政治框架,为法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秩序奠定了基础。
一、宪法的背景和制定过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社会经历了动荡和混乱的时期。
起初,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对绝对君主制进行改革,但随着革命的发展和各派政治势力的斗争,革命的方向和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法国历经了1791年宪法、1793年宪法和1795年宪法三个阶段。
制定1795年宪法的过程经历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议。
由于法国的政治形势和种种利益冲突,制宪会议成员之间存在分歧。
然而,最终在一些妥协和折衷的基础上,1795年宪法得以通过。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行政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根据1795年宪法,法国的行政权力集中在一个五人委员会中,这个委员会被称为执政府。
执政府的成员由两院议会和博爱司(Corps législatif)选举产生。
执政府的首长被称为执政。
2. 立法权力的组织和运行:宪法规定了两院制的立法机构,分别是500人的上院和250人的下院。
上院由院士和新增的500名贵族组成,下院由商人、专业人士和地方政府代表组成。
两院议员均由选民选举产生。
3. 法律和法律体系:宪法强调了法律的平等和普遍性原则。
它还确立了法官独立和司法权力独立的原则,并规定了法院的组织和运行。
4. 其他内容: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财产权和自由权利。
它还确立了法国人民对外交政策的权力,并规定了选举制度和选民的资格。
三、宪法的影响和意义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法国1795宪法的制定为法国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它通过制定明确的治理规范和组织结构,为政府的运行提供了秩序和稳定。
2.民主原则的推进:法国1795宪法在法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进一步推动了民主原则的发展。
它规定了选举制度和选民的资格,确立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内容 一、法国法的历史沿革 1.法国封建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法国封建制时期的法律制度,一般指9世纪上半叶到18世纪下半叶持续近1000年的法兰西王国时期的全部法律。
其起始时间的标志,是公元843年法兰克查理曼王国的分裂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
在法国封建制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历经三个阶段,即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以习惯法为主时期、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习惯法成文化时期和公元16世纪至18世纪王室立法成为主要的法律渊源时期,它为近代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建立 近代法国法律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五部重要法典,再加上宪法,构成了法国“六法”体系。
由于法国革命具有彻底性,有一整套成熟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所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比较系统和完备,较典型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现代法国法的发展 两次大战之间,法国连续遭到三次经济危机的袭击,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复杂。
为了应付紧急形势,缩小了议会权力,加强了行政权力,政府的委托立法议案在议会中占据优势。
同时,为缓和人民群众强烈的民主运动,于1919年4月和1927年7月,进行了两次选举制度的改革,对原来的法典进行某些修改与补充,判例作用有所提高。
法国的法律制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继续进行变革。
二、法国人权宣言与法国宪法 1.《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法国革命开始后,国民会议便于1789年8月26日,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著名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以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以及其他法治思想为基础,并借鉴北美《独立宣言》的内容。
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第一次明确而系统的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纲领性文件。
法国宪法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进步,在社会生活中,等级制度逐渐被废弃,旧制度已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并不可避免的成为大革命的对象。
因财政危机,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下令召开三级会议。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组成国民议会,进而宣布为制宪议会,准备制定宪法。
7月14日巴黎市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直到1799年雾月政变后执政府的诞生而告结束。
法国自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陆续制定过许多部宪法。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793年宪法、1848年宪法和1958年宪法。
1793年宪法又称《雅各宾宪法》,是法国第一部比较完整地体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和工人农民利益的宪法。
这部宪法虽未付诸实施,但它所包含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宪法规定,法国实行三权分立,确立议会共和制,最高立法机构为一院制的立法会议,最高权力机构是执行会议。
公民除享有《人权宣言》所规定的权利外,还享有劳动权、受教育权、获得社会救济权,以及对侵犯人权的政府的起义权。
1848年宪法是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失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所控制的立宪会议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而制定的宪法。
它所建立的国家机构具有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的许多特点。
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掌握军政大权,有权任免总理和政府成员。
但总统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如签订条约须经议会批准。
议会为一院制的国民议会,拥有较大权力;不受监督和不可解散,拥有立法、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权。
公民享有较为广泛的民主自由权。
1958年宪法即现行宪法,又称《第五共和国宪法》。
此后,1960、1962、1963、1974和1976年先后作了某些修改。
这部宪法大大削弱了议会的权力,扩大了总统的权力,使法国现行制度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特色。
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权力的核心,除拥有任命高级文武官员、签署法令、军事权和外交权等一般权力外,还拥有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非常权力。
法国宪政的产生与发展一、浪漫变迁的法国宪法:从1791年宪法到1958年宪法(一)大革命时期的宪法:法国宪政的起点[1]法国在大革命之前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拉开了推翻封建君主制走向共和制的序幕。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États généraux )[2]在凡尔赛举行,之后不久,三级会议演变成国民议会(Assemblée nationale)[3]。
6月20日,国民议会发表《网球场宣言》(Serment du Jeu de paume),宣称国民议会将一直续存至宪法制定通过之时。
[4]后来,大部分教士代表和一些贵族阶层代表也陆续加入到国民议会之中。
7月9日,国民议会又宣布改称为国民制宪会议(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
1789年8月26日,国民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此文件不仅确认了诸多个人权利,而且还宣告了国民主权原则和权力分立原则。
[5]1791年9月3日,最终的宪法文本获得制宪议会通过,并在其后不久即被国王接受[6],这就是法国近代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1791 - 3 et 4 septembre 1791)。
该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对《人权宣言》中所宣告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重申[7]。
因此,1791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宪法发展演进的起点,后来法国各部宪法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此部宪法的一种回应。
[8]1792年9月20日,通过普选[9]产生的国民公会(la Convention)通过决议废除国王,并于9月22日决定法兰西自1792年9月21日开始作为共和元年,即法兰西第一共和。
此外,国民公会还有一个基本目标,即制定一部新的共和宪法。
文章编号:1671-1653(2013)03-0040-07法国宪法变迁脉络与规律启示白利寅(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法国宪法变迁及宪政制度进化的历史过程彰显了革命与稳定交替的发展特征。
梳理宪法变迁历史和总结宪政制度进化特征是分析解读建构法国宪政制度社会条件的基础,而对宪政制度进化的社会条件分析则为法国宪政建构的社会规律性启示的总结提供了实践分析经验。
法国宪政制度进化的经验表明,宪法产生及宪政制度实现需要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互作用,革命的理想设计需要回归到理性的制度运行,宪政制度才能完成进化目标。
关键词:法国宪法;历史变迁;宪政制度;社会条件 中图分类号:D956.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1653.2013.03.007Enlightenment of the Context and Law of theFrench Constitutional ChangesBAI Li-yin(School of Law,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Abstract: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ang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 theFrench constitution under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revolution and stability.Combing history ofco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summarizing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arethe foundation of interpretation construct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French constitutional system.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evolution social conditions supplied regularity revelation practiceexperience.The experi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rench constitutional system has shown that theconstitu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need to interact with certain social conditions,and revolu-tionary ideals design needs to return to a rational system,so constitutional system will complete thegoal of evolution.Key words:French constitution;historical changes;constitutional system;social conditions 法国自1789年《公民权与人权宣言》颁布叩启近代宪政制度以来,十几部宪法的交替与筛选铸造了法国宪政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法国政体演变过程法兰西王国(843年-1791年)〔君主专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
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维希政权(1940年-1945年)→临时政府(1945年—1946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现在)。
①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实行的是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路易十四时期(1643-1661-1715年在位),法国王权空前强化,“太阳王”实行“朕即国家"的中央集权的绝对君主专制统治,此时是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的鼎盛时期;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封建制度开始解体,法国日益衰落;路易十六时期,法国专制制度已到了腐败透顶的程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人民反抗情绪与日俱增,革命一触即发.②1789年大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国王同时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三级会议转变为制宪议会,取代王室成为法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为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颁布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宣告了“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权力分立”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原则,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的灭亡和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诞生,1791年的法国宪法就是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的。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了法国也是欧洲大陆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③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二次起义,普选产生的国民大会宣布废除王权,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始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1791年法國憲法摘要:1.1791 年法国宪法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宪法对法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正文:1791 年法国宪法,全称为“1791 年法国宪法”,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宪法,它标志着法国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这部宪法在法国及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欧洲各国宪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1.1791 年法国宪法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封建制度被推翻,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确立新的社会秩序,法国制宪会议开始着手制定新宪法。
1791 年9 月14 日,制宪会议通过了这部宪法,这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791 年法国宪法的颁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否定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法国社会的进步。
其次,宪法的颁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最后,1791 年法国宪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成为了其他国家制定宪法的典范,对世界宪法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
2.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791 年法国宪法共有1 篇序言和7 章正文,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主权、公民权利、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是宪法的一些主要内容和特点:(1)国家主权:宪法规定法国为单一制国家,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公民权利:宪法确认了公民的平等、自由、财产和言论等权利。
同时,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如纳税、服兵役等。
(3)立法权: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的立法议会。
(4)行政权: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但国王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5)司法权:宪法规定司法权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权,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初级法院组成。
3.宪法对法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1791 年法国宪法对法国及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国内方面,宪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法国社会的进步。
在国外方面,宪法成为了其他国家制定宪法的典范,对世界宪法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
1791年法國憲法
1791年法國憲法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制定的第一部憲法,於
1791年9月3日生效。
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憲法,
奠定了現代法國政治體制的基礎。
该憲法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度,以限制國王的權力並確保公民自由和平等。
根據該憲法,法蘭西國是一個絕對君主國家,但國王的權力受到立法議會的約束。
國會被分為兩個部分,即一個上議院和一個下議院,其中下議院的成員由選舉選出。
憲法確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宗教自由、財產權和法治原則。
此外,憲法還禁止封建制度和平等待遇原則。
然而,1791年法國憲法並沒有解決法國政治和社會面臨的根
本問題,如資產階級和農民之間的衝突,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
隨著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法國政府在各方面都變得更加不穩定,最終導致了憲法的瓦解和法國的絕對君主制復辟。
法国宪法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1.《人权宣言》的地位和内容(1)法国是欧洲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
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世界各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它是法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2)法国早在1789年爆发了划时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为了巩固其政权,维护其利益,通过了《人权宣言》。
该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法治原则,其中包括"罪行法定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还确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提出"主权在民""国家分权"的主张。
《人权宣言》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在当时起了重要的进步作用。
但是,宣言突出强调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没有提出反封建的根本问题,如取消农民的封建义务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规定集会、结杜的自由和国家政体的问题,这些正显示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总之,《人权宣言》既有先进性的一面又有局限性的一面。
它是法国宪法产生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法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现在200多年的时间,政治风云多变,国内外的阶级斗争尖锐复杂,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不断变化,政治形式多次变更,其间经历了两次封建王朝复辟,两次帝制和五次共和,先后颁布了14部宪法。
法国宪法发展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1)第一阶段: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l875年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法国资产
阶级议会制政体的完全确立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全面巩固。
这一阶段,先后经历80多年,颁布了11部宪法。
这些宪法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特点,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宜布废除了封建的贵族制度、等级制度、爵位制度等。
这些宪法在摧毁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中起了进步作用,它是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重要工具。
(2)第二阶段:从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到现在。
此阶段共通过了3部宪法,其中以戴高乐宪法最为重要,成为法国的现行宪法。
3.法国现行宪法的特点958年戴高乐宪法也叫第五共和国宪法,它分序言和15章,共92条。
这部宪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总统权力的扩大和议会权力的缩小,以及确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某些特点的被称作"半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宪法一方面给予总统强有力的权力。
规定总统在法国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中居主导地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不仅享有传统的总统权力,还享有单独采取的非常权力。
从此意义上说,法国政治体制具有总统制的特点。
另一方面,宪法在极力削弱议会权力的同时,仍保持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基本原则。
因此,法国总统要实现自己制定的政策,还要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受议会的牵制。
这又说明了法国宪法又具有议会制的特点。
这种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特点的宪法对政权的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2)1958年法国宪法与英、美等国宪法相比较,还具有另外两个特点:①法国宪法在序言第2条、第十二章第77-87条中确立了法国和其殖民地的原则
以及建立法兰西共同体的形式。
②法国宪法还专门规定了"政党地位"。
而在英美国家,有关政党的立法都包括在结社自由之内。
总之,法国是欧洲大陆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法国宪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宪法变动频繁,错综复杂,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经验和史料。
1958年法国宪法即第五共和国宪法属于刚性宪法,即其制定和修改都有严格的程序,其宪法中用专门章节规定了有关宪法修改的内容。
自1958年通过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共修改过6次。
现行的法国宪法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