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节
- 格式:pptx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0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880年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2)a.实验①和实验②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有无,因变量是胚芽鞘是否生长与弯曲。
实现现象说明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都与尖端有关。
b.实验③和实验④的自变量是接受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胚芽鞘是否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
实验现象说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3)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然后给予单侧光照不生长,也不弯曲实验⑥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放置琼脂薄片,然后把胚芽鞘的尖端放置在琼脂薄片的上面,然后给予单侧光照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提醒】 该实验缺少另一组对照实验。
除了设计对照实验⑤外,可再设计一组实验:尖端与下部用云母片(化学物质不能透过)阻断,会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2)实验现象分析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向下运输,实验⑥在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中间隔了琼脂依然能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能透过琼脂。
(3)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⑦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切面的左侧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实验⑧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在切面的右侧胚芽鞘向左侧弯曲生长【提醒】 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完成的,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现象分析胚芽鞘都弯向了放置尖端切面的对侧,是因为伸长区两侧生长不均匀,放置尖端的部位生长快,未放置尖端的部位生长慢。
这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3)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
2、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涵义。
【本课新知识】一、有机物1、有机物的定义:,但为无机物。
2、大多数有机物的特点:(1)结构复杂(2)熔沸点低(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易燃烧、不易导电、导热( 5)绝大多数有机物为非电解质,如乙醇、蔗糖等。
3、烃是指的有机物。
其中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二、甲烷的结构与性质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甲烷的分子分子结构及分子模型: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①CH4是非极性分子②空间结构,碳原子位于氢原子位于,键角③碳氢单键【思考】(Ⅰ)下列物质的结构CH3Cl、CH2Cl2 、CHCl3 、CCl4(Ⅱ)如果甲烷是平面结构,则CH2Cl2有几种结构?3、甲烷的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空气。
4、甲烷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
但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1)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甲烷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甲烷气体在点燃前需______________。
【思考】甲烷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烧杯,会有何现象?如何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2)甲烷的取代反应阅读教材P61【科学探究】,思考下列问题?①实验原理:②实验现象(从试管内的液面、试管壁上的物质、试管中气体的颜色等方面描述)【说明】(Ⅰ)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符号而不用等号。
(Ⅱ)认识四种物质:CH3Cl、CH2Cl2 、CHCl3 、CCl4 (名称和状态)(Ⅲ)甲烷的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故反应后的生成物成分有、、、四种有机物,其中最多。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再写出离子方程式切开的钠在空气中很快变暗:在空气中点燃钠:铝在空气中点燃:钠与水的反应:镁与热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镁与足量盐酸的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2、有关实验:(1)用从盛金属钠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上面的,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像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金属钠,剩余的部分。
发现其新鲜断面呈色,有光泽,置于空气中数分钟后,看到,这是因为。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将这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用酒精灯加热出现的现象是钠首先,片刻后,发出的火焰,生成的产物呈色,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4)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化学方程式为:3、能正确描述金属通性的是:A、具有金属光泽B、常温下都是固体C、具有高熔点D、具有强还原性4、铝制器皿不易腐蚀的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不易被氧化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5、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中都不会燃烧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B、Na2OC、Na2O2D、NaCl7、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8、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烈10、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