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五单元基础练习卷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单元知识点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下面的四边形中,( )是平行四边形。
A. B.C.2.上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A. 3B. 4C. 5D. 63.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一个锐角是60°,那么一个钝角是()A. 60°B. 120°C. 160°4.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 )。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5.(______)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6.一个梯形里的高都________。
7.梯形的特性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
8.图中共有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题型注释)9.用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
你发现了什么?10.一个直角梯形,上底2厘米,一腰长10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6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1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_____)12.梯形的面积一定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_____)13.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_____)14.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长方形. (___)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15.看图回答。
16.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
17.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和图例不同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参数答案1.B【解析】1.略2.D【解析】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菱形,长方形,正方形都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选 D。
3.B【解析】3.略4.B【解析】4.略5.两腰【解析】5.略6.相等【解析】6.通过作出梯形的所有高可以得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作梯形的高在梯形中,所有的高都是相等的7.不易变形稳定性【解析】7.略8.9【解析】8.略9.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解析】9.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长方形框架被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根据分析可知,长方形框架被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答: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10.28厘米【解析】10.根据梯形的特征,一个直角梯形,上底2厘米,一腰长10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8厘米可列式可得2+(2+6)×2+10=28(cm)答:这个梯形的周长是28厘米11.正确【解析】11.解:由分析可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都有无数条,且都相等,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2.×【解析】12.略13.正确【解析】13.解: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故答案为:正确.14.×【解析】14.略15.画图如下:【解析】15.略16.如图所示:【解析】16.略17.如图所示:【解析】17. 略第五单元练习检测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一幅道路图(如图).下面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 道路1和道路2互相平行B. 道路3和道路4互相平行C. 道路3和道路5互相垂直D. 道路1和道路5互相垂直2.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能画()条.A. 1B. 无数C. 不能确定3.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线.A. 1B. 2C. 无数二、判断题4.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5.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叫垂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14分)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5天看了75页。
照这样的速度看书,8天可以看()页;看180页需要()天。
2.一辆货车4次可以运货240吨,照这样计算,要运货360吨,需要运()次。
3.“翠竹文具店”每支钢笔12元,小红买了3支钢笔。
如果用这些钱买4元一本的笔记本,能买()本。
4.新华小学四年级有9个班,每班45人;五年级有8个班,每班42人。
四、五年级一共有()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少()人。
5.小明有120张风景画片,小华有40张风景画片,每次小明给小华5张风景画片,给()次后两人风景画片的数量一样多。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6.每本《少年文艺》18元,每本《作文阅读》15元。
张老师带的钱正好可以购买5本《少年文艺》,如果这些钱全部用来买《作文阅读》,那么可以买()本。
A. 5B. 6C. 7D. 87.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走840米,共走了14分钟,从家到少年宫需要走720米,他用同样的速度,要走()分钟。
A. 15B. 12C. 10D. 88.小强看一本420页的故事书,原计划每天看30页,实际每天看35页。
实际比计划提前()天看完。
A. 6B. 5C. 3D. 29.在游乐场停车,前3小时共需付款8元,以后每小时付款5元(不满1小时按1小时算)。
张叔叔一次停车付款23元,他最多停车()小时。
A. 4B. 5C. 6D. 710.小华从家去图书馆,如果来回都乘车,一共要用40分钟;如果去时乘车,回来时步行,一共要用50分钟,小华如果来回都步行,一共要用()分钟。
A. 90B. 80C. 100D. 60三、按要求答题。
(共24分)11.一台自动织布机2小时能织布18米。
照这样的速度把下表填写完整。
(6分)12.包装一批玩具小汽车,每箱装50辆,需要48个箱子。
第五单元练习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菱形2.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
A. 互余B. 不相等C. 相等3.下图中有()个梯形。
A. 5B. 7C. 9二、判断题4.判断对错在梯形里,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5.判断对错.梯形的高只有两条.6.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7.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三、填空题8.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角相等,对边也相等。
9.一个梯形里的高都________10.下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这个梯形的上底是________厘米,下底是________厘米。
下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这个梯形的高是________厘米。
11.直角梯形用一条线割去一个三角形有________割法四、计算题1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5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
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五、解答题13.长方形有哪几个,正方形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有哪几个。
14.平行四边形底ɑ和底b上的高分别是哪一条?六、应用题1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8厘米,其中一条边是9厘米,另外三条边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只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并且四个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菱形符合四条边相等,但不符合四个角相等。
【分析】正方形的认识能力考查。
2.【答案】C【解析】【解答】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关键学生思维要灵活。
3.【答案】C【解析】【解答】图中有9个梯形.故答案为:C【分析】竖着看,左边有3个,右边有3个,横着看,上面1个,下面1个,再加上最大的这个,一共9个。
二、判断题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梯形里,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此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平行的一组边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据此解答.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梯形的高的含义,在梯形上底上任取一点,过这一点向下底作垂线段即为梯形的高,这样的线段可以作无数条,据此解答.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都有无数条,且都相等,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和梯形高的含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指对边之间的距离,那么,两组对边之间都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所以,有无数条高;梯形虽然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是,在这组对边里,也可以画无数条垂直线段,所以也有无数条高,所以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内能画出无数条高,且都相等.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高的含义和梯形高的含义.三、填空题8.【答案】对【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是相等的,对边也是相等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5分)1.晓明看一本故事书,5天看了75页。
照这样的速度看书,9天可以看()页;看180页需要()天。
2.在括号里填“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1)在一个装满黑球和白球的盒子里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是黑球。
(2)在装满橘子的箱子里任意摸出1个,它()是橘子,()是香蕉。
(3)今天是星期二,明天()是星期三。
3.用同一个杯子装满水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4杯水,连壶重750克;如果倒进6杯水,连壶重950克。
每杯水重()克。
4.在新华书店购买5本某种课外书需用90元,在网上购买同样的5本课外书需用60元,在网上比在新华书店购买这种课外书平均每本便宜()元。
5.4本相同的字典摞起来的高度为168毫米,那么至少()本这样的字典摞起来才能超过500毫米。
6.一个不透明口袋里有5块红色橡皮、3块黄色橡皮,这些橡皮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
从口袋中任意摸一块橡皮,摸到()橡皮的可能性大。
如果想使摸到两种颜色的橡皮的可能性相等,需要再往口袋中放入()块()橡皮;如果想使摸到黄色橡皮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口袋中放入()块()橡皮。
7.王康有120张风景画片,刘杰有40张风景画片。
每次王康给刘杰5张风景画片,给()次后两人风景画片的数量一样多。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张琳从一个袋子里摸了9次球,摸到的都是黄球,说明这个袋子里装的都是黄球。
()2.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6分钟,那么锯成4段需要8分钟。
()3.某公司复工,购买了40箱一次性口罩,一共用去1600元。
如果每箱口罩的价格降到原来的一半,用这些钱可以买到80箱一次性口罩。
()4.抛1000次硬币,前999次中有500次正面朝上,499次反面朝上,那么第1000次一定反面朝上。
()5.如果游戏规则是公平的,那么无论操作几次,都无法分出输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
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2、分段整理数据有时统计要分段整理数据;数据分段时;要注意每段之间要“连续”;整理数据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数据不遗漏、不重复;还要注意检查统计表里的合计数。
3、平均数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介于这组数据最多的和最少的数之间。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多补少(取长补短);一种是先合再分;即用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人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4、运动与身体变化: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都会引起脉搏的加快;而不同运动量所引起的脉搏加快的程度也不一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练习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可以用画()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 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可以制成()或()。
3. ()是反应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
4. 美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95分;数学93分;英语91分;她的三科平均分是()分。
5. 三个连续偶数;它们的平均数是20;请问这三个数分别是();();()。
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2.分段整理数据还可以用画“√”等其他符号记录数据。
()3.几个数的平均数一定大于其他几个数。
()4. 几个数的平均数一定是这几个数中的一个数。
()5.徐老师家距学校的是360米;李老师往返一次需要30分钟;徐老师平均每分钟走12米。
()三、计算(40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30×12= 40÷20= 87-19= 65-27= 55+35=630÷90= 770÷11= 480÷40= 320÷4= 170×5=2. 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21分)180×4-590 800-95×7 65-65÷5 23+45×2425×17+25×23 (12+69+96)÷3 9+19+199+19993.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1)126的25倍是多少?(2)15个230是多少?(3)除数是56;商是23;余数是25.被除数是多少?四、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40分)1. 移一移;使每一行的小兔子一样多。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基础卷)一、选择题(满分16分)1. 一个重箱子必须两个人抬,现在4个人轮流抬,要把箱子从室内抬到500米外的仓库,问平均每人抬()米。
A. 120B. 300C. 25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人抬箱子走500米,则这两个人共走500×2=1000米。
4个人轮流抬,这4个人走的总路程也应是1000米,平均每人走1000÷4=250米。
【详解】500×2÷4=1000÷4=250(米)则平均每人抬250米。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2人抬时走的总路程等于4人抬时走的总路程。
2. 小军某次测验,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2分。
英语和数学两科的成绩都高于92分,他的语文成绩()92分。
A. 低于B. 高于C. 等于【答案】A【解析】【分析】已知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2分,就可以求出三科的总分是92×3;如果英语和数学都是92分,那么这两科的总分为92×2,那么语文也是92分;但实际情况是英语和数学的分数都高于92分,所以可得:(英语+数学)>92×2,因为总分不变,所以语文的分数就会减小,就会小于92。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三科总分为:92×3=276(分),即:语文+数学+英语=276分;但实际英语和数学两科的成绩都高于92分,所以:(英语+数学)>184分;因为总分276不变,所以语文就会减小,所以:语文<92分。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和不变的规律,当和不变时,一个加数增加多少,那么另一个加数就会减小多少。
3. 赵阿姨家养了6只母鸡,平均每天可以下5个蛋。
攒够210个鸡蛋一共需要()个星期。
A. 7B. 6C. 5D. 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鸡蛋的总个数除以平均每天下蛋的个数,求出需要多少天下210个鸡蛋,再除以7(1星期)即可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空。
(3题18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1.16、28、8、5、13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五个数中比平均数大的有()个,比平均数小的有()个。
2.有3堆网球,移一移,看看平均每堆网球有多少个,再列式求一求。
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下表是张老师统计的四年级一班40名学生某次考试成绩各个分数段的分布情况。
(1)根据表格中统计的“正”字个数,在相应的表格中填写人数。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如果把考试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定为优秀,那么这次考试获得优秀的有()人。
(3)这次考试没有达到80分的一共有()人。
4.在一次测验中,小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94分,那么他这次测验三科的总分是()分,如果他的语文考了92分,英语考了93分,那么他的数学考了()分。
5.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箱中拿()千克放到乙箱中,这两箱苹果就一样重了,都是()千克。
二、判断。
(每题2分,共10分)1.小明家四口人共重240千克,他们家平均每人重60千克。
()2.男生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女生的平均体重是29千克,男生甲一定比女生乙重。
()3.一个书架有3层,一共放了17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43本。
()4.一条河平均水深162厘米,小明身高173厘米,他到河里一定没危险。
()5.四年级二班36名学生中,身高最高的是140厘米,最矮的是112厘米,这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不可能是142厘米。
三、选择。
(每题2分,共10分)1.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2岁,其中一个人是13岁。
另外两个人不可能有人是()岁。
A.1B.20C.36()2.修路队4天修了两段公路,第一段长430米,第二段长26米,平均每天修()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1.填一填。
(1)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叫做平行线。
(3)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它们相交的一点叫做()。
(4)《黄冈小状元作业本》封面相对的两条边互相(),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2.辨一辨。
(对的画“√”,错的画“×”)(1)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只要有一个是直角,那么 4个角都是直角。
()(2)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它们的长度也一定相等。
()(4)9时30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是互相垂的。
()(5)在同—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3.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图中互相平行的一组线是()。
(2)经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A.1 B.2 C.无数(3)与一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直线有()条。
A.1 B.2 C.无数(4)一个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只是相交(5)下面图形中有()组线段互相垂直。
A.1 B.2 C.34.下面是平行线的请画“√”,是垂线的请画“○”。
5.看图填空。
(1)图形①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2)图形③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3)图形④有()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4)有平行线段的图形有()个。
(5)有垂直线段的图形有()个。
(6)既有平行线段又有垂直线段的图形有()个。
6.画一画。
(1)过P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过P点分别画出下面两条直线的垂线。
(3)过A点画对边的平行线,过C点画对边的垂线。
(4)兵兵在游泳池里游泳,现在A处,他想尽快游上岸,你能帮他设计一条游上岸的路线吗?在图上画出来。
7.问题解决。
(1)下图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垂直的?(2)下图中,哪两条街道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街道是互相垂直的?请各写出三组。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一、直接写得数。
180÷90= 72÷3= 8×25×4= 32×4=69÷3= 125×8×6= 98÷2= 210÷70=32+16+68= 140÷20= 240÷60= 32×125=二、计算下面各题。
548+52+468 135+39+65+11 132×25×8 25×16三、填表题。
1.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每天吃72千克食物。
动物园里有3头大象和6只熊猫,它们每天需要多少千克的食物?2.四、解决问题。
1.一只蜻蜓5分钟飞了450米,照这样计算,6分钟能飞多少米?(先列表整理,再解答)2.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9月份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3.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四年级每班有20人参加,五年级每班有25人参加,六年级每班有28人参加,其中四、五年级各有3个班,六年级有4个班,3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4.同学们乘船参加“爱国者”夏令营活动,他们都住在四等舱的二楼和三楼,二楼住了15个房间,三楼住了8个房间,每间住6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5.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小红用了多少元?(2)小芳买了几本这样的描红字帖?6.萍萍、丽丽和颖颖比赛踢毽子,萍萍踢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踢62个,丽丽踢了3分钟,平均每分钟踢68个,颖颖踢了5分钟,平均每分钟踢57个。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萍萍与丽丽一共踢了多少个?(2)颖颖比丽丽多踢了多少个?7.用一根长为12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或正方形(边长都是整数),围成的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列表整理,你发现了什么?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答案一、2 24 800 128 23 6000 49 3 116 7 44000二、1068 250 26400 400三、1. 972 3 180 6 722. 6 36 9 36 12 36四、1. 列表略。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计算:(31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70 ÷ 10 = 7160 ÷ 20 = 8200 + 80 = 28090 × 2 = 180300 ÷ 60 = 5320 ÷ 40 = 850 × 8 = 4002 × 48 = 9648 + 24 = 723600 ÷ 400 = 9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96 ÷ 2 = 48612 ÷ 18 = 34288 ÷ 36 = 8480 ÷ 6 = 80516 ÷ 259 = 238 ÷ 13 = 2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9分)270 ÷ 6 ÷ 5 = 940 ÷ (9 × 5) = 0.888…360 ÷ 72 = 5二、填空:(每空1分,共21分)1.买5本笔记本用了20元,买9本这样的笔记本要用(40)元。
72元能买(4)本这样的练本。
2.妈妈去菜场买菜,发现西红柿降价了一半,原来买10斤西红柿的钱,现在可以购买(20)斤。
3.帽子每顶15元,手套每双8元,XXX带了154元钱,买了6顶帽子,还能再买(11)双手套。
4.XXX买了3元钱一支的中性笔12支,如果用这些钱买4元一支的中性笔,可以买(9)支;如果买6元一支的可以买(6)支。
5.生产1吨石油需用水15吨,照这样计算,生产90吨石油需要水(1350)吨。
6.加工一批零件,4个工人要做24小时,如果6个工人只需要做(16)小时。
7.一本故事书XXX7天看了84页,照这样计算,剩下的72页还要看(6)天。
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28分)
1、口算下面各题。
(6分)
280÷70= 13×4= 42÷3= 45÷15=
360÷40= 15×6= 65÷5= 68÷17=
490÷70= 3×25= 56÷4= 50÷25=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0分)
760÷38= 280÷12=★910÷60=★825÷62=
3、比一比,算一算。
(12分)
180+90÷30 3×130-90 810÷45×2
(180+90)÷30 3×(130-90) 810÷(45×2)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26分)
1、小林三次口算分别算对了14题、10题、18题。
平均每次算对了( )题。
2、统计表用()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呈现数据。
3、小华一星期共练了84个大字,平均每天练( )个大字。
4、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是6枝笔,第1个笔筒里有6枝笔,第2个笔筒里有7枝笔,第3个笔筒里有( )枝笔。
5、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中拿()千克放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样两箱都是()千克。
6、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
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
(
(2)()月份做的好事最多,()月份做的好事最少。
(3)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件。
(4)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件。
(5)平均每月做好事()件。
7、张大爷把采摘的桃子分箱包装,前10分钟一共装好了5箱。
照这样的装箱速度,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8、工地安装一批电线杆,如果每天装10根,这批电线杆一共要装60天。
如果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5分)
1、下面( )平均数是不合理的。
①小力走8步,共走了520厘米。
他每步都是走65厘米。
②学校买来120盒粉笔,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20盒。
③电梯里有8人,他们体重的和是430千克。
平均每人的体重大约是54千克。
2. 池溏的平均水深140厘米,小华身高是145厘米。
他下河玩水( )。
①不会有危险②可能有危险
3. 四位同学进行100米跑的成绩分别是:小明15.3秒,小军16.8秒,小华16秒,小山15.1秒。
跑第一的是( )
①小明②小军③小华④小山
4. 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5本。
那么,()
①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5本书。
②可能有捐4本书的。
5.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
②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
四、动手实践,操作应用。
(11分)
对通洋小学四(4)班男生身高情况调查如下表(单位:cm)
根据统计表将身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通洋小学统计图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30~139 140~149 150~159 160及以上(cm)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题。
(30分)
1、张峰在三个单元考试中共得分288分,已知前两单元平均分是94分,那么他第三单元得了多少分?(4分)
2、一箱橘子共50个,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分别重80克、77克、86克、74克、83克,这5个橘子,平均每个重多少克?这箱橘子大约一共重多少千克?(6分)
3、小磊逛了一天书店,买了3本工具书,10本连环画,8本故事书。
已知每本工具书售价18元,每本连环画售价3元,每本故事书售价5元。
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1)买工具书和故事书一共用去多少元?(5分)
(2)买连环画比买工具书少用去多少元?(5分)
4、兵兵、军军、强强购买同样的自动铅笔。
兵兵:我买了4枝,用去20元。
军军:我一共付了35元。
强强:我买了3枝。
先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
(1)强强用去多少元?(5分)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