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利培酮vs奥氮平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6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周先勇【摘要】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缓释片组)48例和对照组(奥氮平组)48例,进行治疗8周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33%、89.58%,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25%、85.42%,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催乳素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均少.结论:帕里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少.【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24)001【总页数】3页(P8-9,13)【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奥氮平;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作者】周先勇【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常德4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帕利派酮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谢产物,2006年12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在我国,帕利哌酮缓释片于2008年9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批准上市。
目前帕利派酮缓释片是唯一被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证明能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的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1,2]。
为了进一步探索帕利派酮缓释片在国内的临床经验,积累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奥氮平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入选标准研究组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入住我院选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患者,对照组为同期选用奥氮平治疗的住院患者;入选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50分;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有器质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智能障碍,酒精依赖及有自杀企图者不入组;首发病例直接入组,既往接受过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经1周清洗期后入组,若使用长效剂者不入组;均取得入组对象知情同意书。
利培酮辅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及使用须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持续的低落情绪和对生活失去兴趣的症状。
为了有效地缓解和治疗抑郁症,医生常常会采用药物辅助治疗的方法。
利培酮就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培酮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使用须知等内容。
一、利培酮的特点利培酮,又称奥氮平,是一种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也被应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中。
与其他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相比,利培酮具有以下特点:1. 多效性:利培酮不仅具有抗抑郁的效果,还能减轻焦虑和失眠等症状,对于伴随抑郁症的其他心理症状也能有所改善。
2. 兼容性:利培酮与其他抗抑郁药物以及一些镇静药物的联合应用相对较为安全,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3. 唯一性: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在作用机制上存在差异,从而为那些对传统治疗无效或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二、利培酮的作用机制利培酮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有关。
具体而言,利培酮通过下述几个方面发挥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1. 抗多巴胺过多:多巴胺在抑郁症患者脑内水平较高,而利培酮通过调节多巴胺水平,减少其过度释放,从而降低抑郁情绪。
2. 调节5-羟色胺:5-羟色胺是调节情绪的重要神经递质,利培酮通过阻断5-羟色胺受体,增加5-羟色胺的浓度,提升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3. 平衡去甲肾上腺素:利培酮能够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三、利培酮的使用须知在使用利培酮辅助治疗抑郁症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服药须遵医嘱:利培酮属于处方药物,使用前需获得医生的指导和处方,且需按医嘱正确使用。
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2. 个体差异: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如头晕、乏力等,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调整。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资料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394例中,选取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予奥氮平治疗的62例为研究组,予利培酮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TESS。
结果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为9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重增加、嗜睡、血脂升高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失眠、兴奋或激惹、锥体外系反应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
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由酒精致精神障碍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均较高。
标签:奥氮平;利培酮;精神活性物质;精神障碍;疗效;安全性精神活性物质指的是可改人类意识障碍,并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而且极易导致精神障碍[1]。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394例中,选取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男女比例53:10,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5.81±9.24)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6.25±1.71)y;研究组62例男女比例为55:7,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4.62±10.51)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6.31±1.90)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奥氮平与利培酮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常用的药物。
本文通过对两种药物的药理特点、临床疗效及优缺点的对比分析,发现奥氮平在改善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效果明显,但易引起副作用;而利培酮虽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却疗效略逊于奥氮平。
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或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的药物选择和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对比分析、药理特点、临床疗效、优缺点对比、临床应用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
精神行为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奥氮平和利培酮是常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但二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有明确结论。
鉴于老年痴呆症患者较多地伴有精神行为症状,且这些症状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困扰,故研究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差异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奥氮平和利培酮的药理特点、临床疗效以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的重要性在于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临床疗效和药理特点,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综合分析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治疗机制以及可能的优劣势,为痴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旨在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在长期管理和观察中提供指导意见。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 Y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大约在1.4%~4.6%之间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就会发生精神衰退,脱离现实,对社会以及家庭都会造成不小的负担[1-2]。
部分患者在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之后能够完全恢复,但是大部分患者一般会转为慢性疾病,且大约有12%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自杀。
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4]。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比较利培酮、喹硫平以及奥氮平的治疗效果、治疗成本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以及奥氮平组,每组各35例。
利培酮组中,男19例,女16例。
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为(39.7±3.6)岁。
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4±0.4)月。
出现脑器质性疾病23例,癫痫13例,帕金森综合症12例。
喹硫平组中,男20例,女15例。
患者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为(36.6±3.3)岁。
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为(2.3±0.5)月。
出现脑器质性疾病21例,癫痫15例,帕金森综合症10例。
奥氮平组中,男21例,女14例。
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为(37.2±3.1)岁。
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6±0.6)月。
出现脑器质性疾病23例,癫痫16例,帕金森综合症11例。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利培酮组患者口服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310,2mg/片)1~8mg/d ,2次/d 。
奥氮平、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崔向波【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奥氮平系统治疗,B组采用氨磺必利系统治疗,C组采用利培酮系统治疗.依据阳性与阴性综合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三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第2、4、8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4周阴性症状评分比较,P< 0.05;A组和C组治疗后4、8周阳性症状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2、4、8周的阴性症状评分比较,P< 0.05;治疗后2、4、8周的阳性症状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均出现较轻微的不良反应,在头痛、头晕和体重增加方面,A组的次数显著高于B组(P<0.05);在泌乳素增高方面,C组的次数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上,氨磺必利效果最显著且副作用最小,奥氮平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也略优于利培酮.【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奥氮平;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作者】崔向波【作者单位】洛阳荣康医院,河南洛阳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目前比较常见但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障碍疾病,成年人的终生患病率为1%[1]且复发率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奥氮平、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其中,奥氮平药理学活性广泛,可以与多巴胺D2、5-HT、胆碱能等多种受体结合,能选择性作用于中脑及其边缘的两条多巴胺通路从而改变精神病的阳性特征;作为苯甲酰胺一种衍生物的氨磺必利在临床上具有抗幻想、妄想、木僵等作用;而利培酮属于一种单氨能拮抗剂,对多巴胺D2受体的亲和力高,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D2受体措抗药。
#论著#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1年随访研究周卉1江开达1张红霞1,2杨晓敏1=摘要> 目的评价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本研究为开放性,平行对照,药物剂量可调整的临床试验。
采用自然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1年随访研究。
分别有131例和1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分入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
利培酮组剂量为3~6m g,平均(3.8?1.3)m g,奥氮平组剂量为10~20m g,平均(12.9?5.6)m g。
疗效主要统计指标为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的总分值及有效率,持续治疗时间。
PAN SS减分率\50%定义为有效。
次要统计指标为复发率、复发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
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12月末时,利培酮组有85例患者(64.9%)完成随访,奥氮平组为93例(6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终点利醅酮和奥氮平组有效率分别为62.6%和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其他时点(2、3、6、8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12个月末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的复发率(14.5%、12.5%)、持续治疗时间(9.5?3.8月、9.7?3.8月)、复发时间(4.0?2.9月、5.1?2.8月)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比例高于奥氮平组,奥氮平组体重增加比例高于利培酮组。
结论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1年疗效均好,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较多,奥氮平组体重增加较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奥氮平全病程管理O ne year foll ow-up study of ol anzap i ne and risper i don e i n th e treat m en t of pa ti en ts w ith 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 Zhou H u i,J iang K ai da,Zhang H ongx i a,Yang X i ao m i n.Shanghai M ent al H ealt h Center,Shanghai J iaotong Un i vers it y,Shangha i200030=Abstract>O bjective:T o eva l uate the effi cacy and adverse reac ti on of o l anzapi ne com pared w ithrisperidone in t he treat m ent o f patien ts w i th fi rst-episode schizophren i a.M ethod s:T h i s w as an open-labe,lparall e,l dose-flex i b le,12-m on t hs f o ll ow up study w it h i ntegrated case manag e m ent and naturalisticobservati on.P ati ents w 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 i a were assi gned to treat m ent w ith an i n itia l dose o fo lanzap i ne10mg/d(n=136)or r isper i done1mg/d(n=131).The pri m ary effi cacy m easure w as PANSS(P ositi ve and N eg ati ve Syndrome Scale)to l a l score,secondary effi cacy m easure i nc l uded the re lapse rate,theti m e fro m response to relapse and the ti m e to treat m ent d i sconti nua ti on of treat m ent for any reason.T ESS(T rea t m ent Em ergent Symptom Sca l e)w as used to eva l uate t he adve rse reacti on.Resu lts:E i ghty-fi ve patients(64.9%)i n risperidone g roup and93patien ts(68.4%)i n o l anzapi ne group comp l eted the full f o ll ow-upstudy,w it h no stati stical d ifference i n proporti on o f dropouts.T he response ra tes at the end of12m on t hs o frisperidone g roup and o l anzap i ne group w ere62.6%and69.8%respectively(P>0.05).T here we re nod ifferencef o r the response rates bet ween t wog roups a t any o t her fo llow-up ti m es.T here w ere no differencebet w een r i sper i done and olanzap i ne g roups for t he re l apse rate(14.5%,12.5%,respectively),the ti m e fromresponse to relapse(9.5?3.8m onths,9.7?3.8months,respecti ve l y)and t he ti m e t o trea t m en td i sconti nua ti on for any reason(4.0?2.9m on t hs,5.1?2.8m onths,respecti ve l y)at the end o f12m ont h.O lanzap i ne w as assoc i ated w ith m ore we i ght ga i n and r isper i done w it h m ore EPS(ex trapyra m i da l syndrom e).Conc l u sion:Bo t h o lanzapine and r i sper i done w ere effec tive for pa tients w ith first-ep i sode sch izophren i a f o r1year.O lanzap i ne w as assoc i a ted w ith m ore we ight g ai n and rispe ri done w ith m ore EPS.=K ey words> Sch izophren i a R ispe ri done O lanzapi ne Integrated case m anage m ent基金项目: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科研基金(编号K-001-01)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通信作者:江开达利培酮与奥氮平同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目前常用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杜春燕【摘要】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7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8周。
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 N SS)和副反应量表(T ESS)评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利培酮有效率77.78%,奥氮平有效率8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肌强直、震颤及体重增加,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及血糖升高。
结论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二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关键词】 精神卫生;利培酮;奥氮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Comparative Study on Risperidone and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D u Chuny an.Psy chia-tr y D ep ar tment,W eif ang V eter an H osp ital,W eif ang261011,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com 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isper idone and olanzapine in the tr eatment of schizophrenia.Meth-ods A total o f72patients w ith tr eat 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w er e r 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 roup and control g ro up,they took r isperidone or olanzapine respectively for8-w eek treatment.T 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Positiv e and N egative Symptom Scale(PA N SS),and the side effects by T r eatm ent Emer gent Sy mpt om Scale(T ESS).Results T he effective rate in risper idone gr oup w as77.78%and in o lanzapine gr oup was83.33%,there w as no significant differ ence in the efficacy between the t wo gr oup-s.T he side effects of risper ido ne w ere mainly myo tonia,tr emor and weig ht gain,and those of olanzapine w ere weig ht gain and in-cr eased blood glucose.Conclusion Risper ido ne and olanzapine are sim ilar in the treatment o f t 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 w ith few er side effects.【Key words】 M ent al hyg iene;Risperidone;O lanzapine;T r eatment-resistant schizo phrenia 以利培酮为对照比较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74《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1年第19卷第4期•药物与临床•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侯宇,周莹,娄伟,等.普拉克索联合复方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6):69-72.[2]张恒.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473-474.[3]郭晓民.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133-134.[4]崔金凤,常连选,晋红宾.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9,41(3):210-212.[5]张明勤,王丹,武继涛.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12):1877-1878,1881.[6]屈丽丽,韩红娟.复方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47-48.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刘文香,马爱斌,陈宁,李华香(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临沧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 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奥氮平组(n= 28)与利培酮组(n= 28)。
分别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奥氮平 组患者与利培酮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8周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4周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8.29%)(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6%)与对照组(90.2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34.15%),体质量增加发生率(29.27%)高于对照组(7.32%)(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6.83%)与对照组(29.2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其中前者起效更快,但容易发生体质量增加情况,后者容易发生椎体外系反应,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用药。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壮年,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常存在特殊的知觉、思维、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问题,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奥氮平、利培酮是当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效果满意[1]。
为了探索更加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就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男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为男性;③入院前2个月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②老年痴呆;③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④内分泌疾病家族史;⑤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躯体疾病;⑥癫痫;⑦药物过敏。
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32.47±5.62)岁;病程5个月~22年,平均(4.89±1.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