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利培酮vs奥氮平
- 格式:ppt
- 大小:5.12 MB
- 文档页数:15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因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采用阴阳性症状(PANSS)评定量表、评定治疗副反应(TESS)量表、空腹体重、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结果:两组在治疗2周末,阴阳性症状评定总分均显著下降,至6周末,同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为体重增加及震颤,且两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方面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奥氮平;空腹体重;心电图检查【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69-02精神活性物质指对人类情绪行为有影响,能改变人类意识状态,并带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如海洛因、病毒、K粉、摇头丸等[1]。
此类物质不仅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还会能损害人体,严重者导致精神障碍。
相关研究表明,在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治疗过程中,超过90%的选择奥氮平、喹硫平、氯氮平或利培酮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但并未研究其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因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因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3.5±2.7)岁;病程1~33月,平均病程(15.6±2.3)月。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资料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394例中,选取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予奥氮平治疗的62例为研究组,予利培酮治疗的6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TESS。
结果两组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为9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重增加、嗜睡、血脂升高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失眠、兴奋或激惹、锥体外系反应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
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由酒精致精神障碍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均较高。
标签:奥氮平;利培酮;精神活性物质;精神障碍;疗效;安全性精神活性物质指的是可改人类意识障碍,并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而且极易导致精神障碍[1]。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患者394例中,选取125例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男女比例53:10,年龄36~64岁,平均年龄(45.81±9.24)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6.25±1.71)y;研究组62例男女比例为55:7,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4.62±10.51)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6.31±1.90)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奥氮平与利培酮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常用的药物。
本文通过对两种药物的药理特点、临床疗效及优缺点的对比分析,发现奥氮平在改善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效果明显,但易引起副作用;而利培酮虽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却疗效略逊于奥氮平。
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或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的药物选择和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对比分析、药理特点、临床疗效、优缺点对比、临床应用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
精神行为症状包括焦虑、抑郁、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奥氮平和利培酮是常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但二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有明确结论。
鉴于老年痴呆症患者较多地伴有精神行为症状,且这些症状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困扰,故研究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差异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奥氮平和利培酮的药理特点、临床疗效以及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的重要性在于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临床疗效和药理特点,为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综合分析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治疗机制以及可能的优劣势,为痴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研究旨在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在长期管理和观察中提供指导意见。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 Y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致残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大约在1.4%~4.6%之间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就会发生精神衰退,脱离现实,对社会以及家庭都会造成不小的负担[1-2]。
部分患者在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之后能够完全恢复,但是大部分患者一般会转为慢性疾病,且大约有12%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自杀。
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2-4]。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比较利培酮、喹硫平以及奥氮平的治疗效果、治疗成本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以及奥氮平组,每组各35例。
利培酮组中,男19例,女16例。
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为(39.7±3.6)岁。
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4±0.4)月。
出现脑器质性疾病23例,癫痫13例,帕金森综合症12例。
喹硫平组中,男20例,女15例。
患者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为(36.6±3.3)岁。
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为(2.3±0.5)月。
出现脑器质性疾病21例,癫痫15例,帕金森综合症10例。
奥氮平组中,男21例,女14例。
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为(37.2±3.1)岁。
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6±0.6)月。
出现脑器质性疾病23例,癫痫16例,帕金森综合症11例。
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等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利培酮组患者口服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310,2mg/片)1~8mg/d ,2次/d 。
利培酮和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临床应用评价目的探讨利培酮和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13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奥氮平治疗8w。
结果在治疗8w之后,两组患者均比治疗前有较好改善,两种药物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利培酮和奥氮平均是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利培酮;奥氮平;精神疾病;无差异利培酮和奥氮平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利培酮是一种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以及情感症状均有疗效的药物[1]。
以利培酮为对照比较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治疗的13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利培酮组6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2.8岁;奥氮平组65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0.5岁。
所有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史、对药物高度过敏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所有患者入组治疗前均停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镇静剂1w作为清洗。
利培酮起始剂量1mg/d,奥氮平起始剂量5mg/d,治疗过程中两组均采用可变剂量,利培酮组平均剂量(4.5±1.2)mg/d,奥氮平组平均剂量(20.15±2.47)mg/d,疗程8w,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加用心得安、苯二氮卓类药物和盐酸苯海索等。
2 结果评定标准采用PANSS法。
利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大于等于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小于25%为无效。
总有效率= (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人数× 100%。
全部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13.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培酮组痊愈25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23%,奥氮平组痊愈2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两组比较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40例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徐静文【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疗程为12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治疗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辅助检查结果来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利培酮口服液组的显效率为45%,有效率为100%;奥氮平组的显效率为25%,有效率为95%;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各因子减分比较上,阳性症状减分、阴性症状减分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一般病理减分的差异性明显(P<0.05).两种药物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均有改善效果,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口服液更适合合并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1(023)011【总页数】3页(P1358-1360)【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口服液;奥氮平;疗效【作者】徐静文【作者单位】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4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利培酮口服液(商品名维思通口服液)和奥氮平(商品名欧兰宁)是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目前均尚不清楚。
为了探讨这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对照研究。
1 对象和方法1.1 样本来源为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愿意入组的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抽取40例。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照观察发表时间:2018-02-09T14:43:19.7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期作者:陈刚[导读]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奥氮平治疗组与利培酮治疗组各15例,两组分别使用奥氮平、利培酮治疗6周。
分别在治疗2周、4周及6周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估量表(PANSS)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以及6周后,PANSS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总有效率均为86.7%。
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且疗效相当,但奥氮平在改善患者阳性精神症状方面略优于利培酮。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奥氮平【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047-02 急性发作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通常表现非常严重,合理选择、恰当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性的关键[1]。
奥氮平与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笔者通过对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使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比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为疾病急性发作期(PANSS总评分在80分以上);②年龄18~55岁,本地区常住人口;③近7d内未使用过抗精神病类药物、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长效型抗精神病类药物。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分析吕永泽【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28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无效8例,好转11例,显著进步27例,痊愈18例,总有效率为87.50%(56/64);观察组中无效3例,好转7例,显著进步30例,痊愈24例,总有效率为95.31%(61/64);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利培酮相比,采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7【总页数】1页(P98)【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奥氮平;利培酮;临床疗效【作者】吕永泽【作者单位】丹东市第三医院精神五科,辽宁丹东 118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6老年期精神障碍者是指发生于老年人群,且由脑萎缩导致的进行性脑器质性痴呆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者患者甚至会有自杀、伤害他人的行为。
笔者旨在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以期为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28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1~80岁,平均(69.94±3.36)岁;病程1~10年,平均(5.32±1.15)年。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61~80岁,平均(69.98±3.34)岁;病程1~10年,平均(5.35±1.23)年。
74《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1年第19卷第4期•药物与临床•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侯宇,周莹,娄伟,等.普拉克索联合复方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6):69-72.[2]张恒.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473-474.[3]郭晓民.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133-134.[4]崔金凤,常连选,晋红宾.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9,41(3):210-212.[5]张明勤,王丹,武继涛.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12):1877-1878,1881.[6]屈丽丽,韩红娟.复方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47-48.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刘文香,马爱斌,陈宁,李华香(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临沧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 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奥氮平组(n= 28)与利培酮组(n= 28)。
分别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奥氮平 组患者与利培酮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对比分析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幻觉、妄想、冲动、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负担。
奥氮平和利培酮是两种常用的治疗BPSD的药物,本文将对两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药物简介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BPSD、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
奥氮平主要通过抑制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镇静、抗焦虑和抗精神病症状的效果。
二、临床对比分析1. 疗效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在治疗BPSD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奥氮平和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BPSD患者的总体症状,例如冲动、幻觉、妄想、焦虑和抑郁等。
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奥氮平在改善幻觉和妄想症状方面的疗效要优于利培酮。
而利培酮在改善冲动和激动症状方面的疗效较奥氮平更为显著。
2. 安全性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在治疗BPSD时均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奥氮平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体重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
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症状、抗胆碱能药物样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
在选择合适的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权衡。
3. 用药方案比较奥氮平和利培酮的用药方案有所不同。
奥氮平的起始剂量一般为5mg/日,逐渐增加到10-20mg/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日。
利培酮的起始剂量一般为0.5-1mg/日,逐渐增加到3-6mg/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2mg/日。
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来调整用药方案。
三、临床应用建议1. 根据症状选择药物奥氮平在改善幻觉和妄想症状方面的疗效较利培酮更为优越,因此对于BPSD患者中以幻觉和妄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奥氮平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BPSD患者中以冲动和激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利培酮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8周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4周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8.29%)(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6%)与对照组(90.2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34.15%),体质量增加发生率(29.27%)高于对照组(7.32%)(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6.83%)与对照组(29.2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其中前者起效更快,但容易发生体质量增加情况,后者容易发生椎体外系反应,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用药。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多发于青壮年,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常存在特殊的知觉、思维、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问题,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奥氮平、利培酮是当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效果满意[1]。
为了探索更加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就奥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男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为男性;③入院前2个月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②老年痴呆;③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④内分泌疾病家族史;⑤治疗期间出现严重躯体疾病;⑥癫痫;⑦药物过敏。
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32.47±5.62)岁;病程5个月~22年,平均(4.89±1.26)年。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对比王宇【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治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6月—2016年5月就诊的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分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度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主要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失眠等,观察组患者主要是出现嗜睡、体质量增加.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明确且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轻微,副作用小,安全性好.【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2【总页数】2页(P189-190)【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甲卡西酮;精神障碍【作者】王宇【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山西长治 046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甲卡西酮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新型合成毒品,也被称作“新精神活性物质”,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更为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
常导致滥用者出现精神障碍,甚至是精神病性症状,在现实中做出极其异常的行为,相当部分的自残、自杀以及暴力攻击等行为与之有关。
由于该毒品出现时间短,对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也较少。
目前国内治疗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的药物多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本研究针对此类患者选择两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观察疗效。
旨在为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长治市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6月—2016年5月就诊的甲卡西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年第15卷第47期 147·药物与临床·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思维、情感、感知觉、行为等障碍,并伴有精神活动不协调等,疾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都伴有抑郁症状,不愿意和家属交流,存在自杀倾向。
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0.3±9.4)岁;病程40天~5年,平均病程(2.3±0.2)年。
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
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病者,分裂情感性障碍者,心境障碍者,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者,高血压、糖尿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70例患者分为甲组(n =35)和乙组(n =35),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 >0.05),存在较大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甲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给予10~30mg/d奥氮平口服;乙组患者给予3~6mg/d利培酮口服。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酌情给予苯二氮卓类和苯海索药物治疗。
1.3 评价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ANSS、HAMD评分[2],参考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规定患者实施治疗后治愈:PANSS、HAMD减分率≥75%;显效:PANSS、HAMD减分率在50~75%之间;有效:PANSS、HAMD减分率为25~50%;无效:PANSS、HAMD减分率低于25%,或无明显变化,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