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387.00 KB
- 文档页数:85
一、填空题1、传感器的一般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2、标准误差的估算一般采用称贝塞尔公式,此公式为:。
3、根据测量误差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与粗大误差。
4、传感器(变送器)输出的标准信号,即国际电工委员会确定为过程控制系统电模拟信号的统一标准是:4-20mADC 的直流电流信号和 1~5VDC 的直流电压信号。
5、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等精度测量,一般以全部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测量结果。
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6、随机误差分布的特点是:(1)对称性、(2)抵偿性、(3)单峰性、(4)有界性。
7、修正值与误差值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8、测量误差有以下三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9、在测量中作为测量对象的特定量,也就是需要确定量值的量,称为被测量。
10、从技术的层面看,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和数据处理四个方面。
11、在电阻应变片的桥式测量电路中,全桥电路的灵敏度是单臂电桥电路的 4 倍12、半导体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其电阻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13、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自感式传感器、互感式传感器和电涡流式传感器三类14、单一式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可表示为: P54 。
15、差动式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可表示为: P55 。
16、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如图:其中R P为并联损耗电阻,R S为引线电阻,L为电容器本身的电感与外部引线电感。
17、自感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如图:其中R S为总的等效损耗电阻,C为电容,L为自感线圈自身的纯电感。
18、如图能产生压电效应的石英晶体切片,纵向轴z称为光轴,垂直于光轴的x轴称为电轴,与z轴和x轴同时垂直的y轴称为机械轴。
19、能产生压电效应的石英晶体切片沿X轴方向施加作用力,晶体表面产生电荷,这种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
《现代传感技术》课程作业11. 什么是传感器?它有什么作用?其典型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物理量信号;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变换电路负责对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调制;转换元件和变换电路一般还需要辅助电源供电2.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分别说明这些性能指标的含义。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被测量是一个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缓慢的量)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以用一组性能指标来描述,有灵敏度、迟滞、线性度、重复性和漂移等。
①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增量△y 与引起输出量增量△y 的相应输入量增量△x 的之比。
用S 表示灵敏度,即S=△y/△x②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满量程输出值之比。
线性度也称为非线性误差,用表示,即 Lmax L r =100%FSY ∆±⨯ ③迟滞: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即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ΔH max 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用表示,即: H max H r =100%FSY ∆±⨯ ④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重复性误差属于随机误差,常用均方根误差计算,也可用正反行程中最大重复差值R max ∆计算,即:R FS2~3=100%Y σϒ±⨯()3. 有一个二阶系统的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