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组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
- 格式:pdf
- 大小:56.64 KB
- 文档页数:2
肌肉组织一,最佳选择题1.肌节是以下哪一段肌原纤维A.明带+暗带B.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C.相邻的两条M线之间D.Z线和M线之间2.骨骼肌的细胞膜向细胞浆内凹陷后形成A.纵小管B.横小管C.终池D.肌浆网3.Z线的位置在A.暗带的中央B.明带的中央C.暗带和明带的中间D.H带的中央4.骨骼肌纤维收缩时A.暗带和明带同时缩短B.暗带缩短,明带不缩短C.明带缩短,暗带不缩短D.暗带和明带都不缩短5.骨骼肌的滑面内质网特化为A.肌原纤维B.横小管C.肌丝D.肌浆网二,多项选择题1.组成细肌丝的蛋白质是A.肌球蛋白B.肌动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2.心肌不同于骨骼肌在于A.横小管位于Z线B.形成二联体C.没有肌原纤维D.肌浆网不发达3.肌浆网A.是粗面内质网B.细胞膜上有钙泵C.可以贮存钙D.两端形成终池4.电镜下可以看到闰盘内有A.缝隙连接B.中间连接C.紧密连接D.桥粒5.平滑肌纤维内有A.密斑B.密体C.肌原纤维D.中间体三,填空题1.骨骼肌的细胞膜称之为向内凹陷形成骨骼肌的滑面内质网称之为其中间和两端分别形成和骨骼肌的细胞浆内含有大量纵向的细长纤维称之为。
2.三联体由和构成3.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面形成其纵位上有横位上有和。
四,名词解释1.肌节2.肌浆网3.闰盘五,问答题1.试述骨骼肌的结构(包括光镜和电镜)和功能2.试述心肌的结构(包括光镜和电镜)和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高清彩色介绍《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高清彩色是一本权威的医学教材,主要涵盖了人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
该教材的第9版以高清彩色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为学生、医生以及生物医学研究者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学习资料。
本文档将对该教材第9版的内容进行概述。
教材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包括了人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两个方面的知识。
其中,组织学是研究人体各种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学科,胚胎学则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该教材的第9版共分为八章,分别是:1.组织学概论2.上皮组织与间质组织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4.肌组织5.神经组织6.循环系统组织7.免疫系统组织8.生殖系统和生长迅速的组织每一章都涵盖了具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
对于每个组织,教材提供了详细的解剖结构插图,配以清晰的彩色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组织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帮助读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特点高清彩色插图与其他组织学教材相比,该教材第9版的一大特点就是高清彩色插图。
通过使用最新的印刷技术,该教材中的插图极其清晰、色彩鲜艳,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和理解组织的结构。
详细的文字说明除了插图外,该教材还提供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对每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解释。
这些说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组织的特点和功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全面的内容覆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9版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进行了全面的覆盖。
不仅包括了常见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组织,还包括了神经组织、循环系统组织、免疫系统组织等系统的详细解剖。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生殖系统和生长迅速的组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殖和发育过程。
实用的应用知识除了基础知识外,该教材还介绍了与组织学和胚胎学相关的实用应用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组织学检查和病理诊断技术,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知识。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3.名词解释(21)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法(21)HE染色法是采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的最常用的方法。
苏木精可使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染成紫蓝色,伊红使细胞质基质和嗜酸性物质以及细胞间质内的胶原纤维等染成红色,以便观察组织细胞结构。
(22)组织(tissue)(22)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群体结构。
一般可分为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3)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术(2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 显示组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研究的方法。
(24)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术(24)免疫组织化学术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
(25)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术(25)原位杂交术是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来检测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基因(DNA片段或mRNA片段)表达和定位与定量研究。
4.论述题(26)简述电镜下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 在光镜下其胞质HE染色的特点。
①粗面内质网是由内质网及其外表面附着的核糖体构成。
②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细胞质, 其核糖体的数量一般也随之增多。
③核糖体是嗜碱性物质, 易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
因此, 光镜下其细胞质呈现嗜碱性染色。
(27)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术和原位杂交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意义。
①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学原理;②检测细胞内的多肽、蛋白质及膜表面抗原和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③原位杂交是应用核酸分子互补原理, 即两条单链核酸分子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 用已知碱基序列并具有标记物的RNA或DNA片段, 即核酸探针(probe), 与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④通过标记物的显示, 可观察到细胞内被检测的mRNA和DNA的存在和分布。
1.Tissue :即组织,是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
人体组织可归纳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型。
2.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相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3.HE染色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长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4.嗜酸性:易于被伊红等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
5.嗜碱性:易于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
6.Microvillus:即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电镜下,微绒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
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7.Cilium:即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
电镜下,纤毛的表面是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纵行的微管。
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8.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形成的许多内褶;内含大量长杆状的线粒体。
质膜内褶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9.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交错形成网络,带状环绕细胞;可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模,具有屏障作用。
10.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
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11.Basement membrane:即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结缔组织一,最佳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A.疏松结缔组织B.致密结缔组织C.脂肪组织D.软骨组织2.成纤维细胞的前身是:A.纤维细胞B.间充质细胞C.淋巴细胞D.红细胞3.浆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抗原递呈B.吞噬C.合成抗体D.分泌生物活性物质4.分子筛的主干结构是A.胶原蛋白B.透明质酸C.网状纤维D.糖蛋白5.细胞内有大量异染性颗粒的是A.浆细胞B.成纤维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二,多项选择题1.和免疫功能有关系的细胞有A.浆细胞B.成纤维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2.能够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有A.浆细胞B.成纤维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3.在HE染色的疏松结缔组织切片中能够观察到A.网状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骨骼肌纤维4.间充质细胞可以分化为A.浆细胞B.成纤维细胞C.脂肪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5.巨噬细胞的功能有A.吞噬B.趋化C.抗原呈递D.分泌抗体三,填空题1.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是指,广义的结缔组织还包括和。
2.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纤维有和。
3.糖蛋白的种类有和。
4.网状组织由和组成,多分布在和。
四,名词解释1.分子筛2.浆细胞3.致密结缔组织五,问答题1.试述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两者的关系。
2.试述巨噬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
3.以过敏反应为例,说明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在功能方面的联系。
1. 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2. 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
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3. 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4.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5. 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6.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7. 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8. 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9. 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10. 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11. 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12. 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13. 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14.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15.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16. 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17. 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18.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19. 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20. 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21. 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2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23. 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24.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组胚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组织: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
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类型。
2.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使用苏木精和伊红;苏木精是碱性染料,将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酸性染料,将细胞质染成红色。
3.组织化学术:是应用化学反应、物理反应或免疫学反应等原理,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组织或细胞内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定位、定量及相关功能研究的实验技术。
凡是组织、细胞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酶类和核酸等都可与相应试剂反应,最终形成有色反应终产物或电子致密物,应用光镜或电镜进行观察。
广义的组织化学术还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术、原位杂交术等。
4.PAS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是显示多糖的一种组织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产物的多少、颜色的深浅、光密度可对多糖进行半定量。
第二章上皮组织1.内皮:铺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一层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
2.间皮: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3.间充质:是胚胎时期,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间充质细胞:呈星形,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
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很低,但增殖和分化能力很强。
4.基膜: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在HE染色的标本一般不易分辨。
电镜下,基膜分为两部分,靠近基底面的部分为基板,与结缔组织相接的部分为网板。
基膜具有支持、连接和固定作用;还是半透膜,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还能引导上皮细胞移动,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在电镜下,微绒毛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
微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增大。
第三章结缔组织1.细胞外基质:即细胞间质,由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组成。
细胞外基质由细胞产生,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有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信息传导有重要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组织胚胎学课程练习册答案专业:护理学、查验技术层次:专科本答案参照用书:组织胚胎学江苏科学技术第一版社第六版冯京生等主编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PAS 反响是检测组织内的: BA .核酸B.多糖C.蛋白D.脂类二、填空题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三、简答题1. HE 染色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
详见P22. PAS 染色是显示多糖或蛋白多糖的常用方法。
详参P2第一章上皮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变移上皮散布于: BA.食管B.膀胱C.动脉 D.气管2.复层扁平上皮散布于: BA.膀胱B.食管C.动脉D.气管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散布于: AA.气管B.食管C.胃D.膀胱4.单层柱状上皮散布于: CA.气管B.食管C.胃D.膀胱5.上皮组织: CA.细胞多,间质少B.有基膜 C .血管丰富D.有丰富的神经末梢6.内皮散布于: BA.胸膜B.心脏 C .肾小囊 D .肺泡7.间皮散布于: AA .胸膜B .淋巴管C.肾小囊D.肺泡8.杯状细胞见于: DA单层柱状上皮和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单层柱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二、填空题1.单层立方上皮散布在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2.复层上皮包含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两种。
3.电镜察看上皮细胞游离面有细胞衣、微绒毛、和4.电镜察看上皮细胞侧面见密切连结、中间连结、等器官。
纤毛特别构造。
桥粒、和空隙连结特别结构。
5.电镜察看上皮细胞基底面见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特别构造。
三、简答题1.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细胞膜与细胞质伸出的能摇动的修长崛起。
详见P9 2.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渺小指状崛起。
详见P9 3.桥粒是一种大小不等斑块状连结,位于中间连结的深部。
详见P11四、问答题上皮组织的散布、构造特色。
详见P6-8第二章结缔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BA .成纤维细胞B .浆细胞C.肥大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2.脱颗粒惹起过敏的细胞是: DA .成纤维细胞B .浆细胞C.肥大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3.与嗜碱性粒细胞构造和功能近似的是: CA .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 D .巨噬细胞4. 松散结缔组织中形成基质的细胞是A .成纤维细胞B .浆细胞AC.肥大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二、填空题1.结缔组织含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四大基本组织第1章 绪论1、primary tissue (基本组织)Organ (器官):System (系统):2、一般light microscope (光学显微镜)(光镜,LM)与electron microscope (电子显微镜)(电镜,EM)技术比较:放大倍数分辨率切片厚度常用染色光源3、最常用长度单位:4、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透射电镜,TEM )与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扫描电镜,SEM)比较5、几种特殊光学显微镜功能比较相差显微镜(PCM) 荧光显微镜 (FM) 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 观察对象研究目的 6、histochemistry (组织化学)和cytochemistry (细胞化学)技术与TEM (透射电镜) SEM (扫描电镜) 研究对象图象特点immuocytochemistry(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比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理检测对象第3章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1.covering epithelium(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关系。
举例说明。
2.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假”的分析。
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侧面的特殊结构的比较(结构、功能等建议列表)。
4.junctional complex(连接复合体)的概念。
cell coat(细胞衣)的实质与功能。
5.basement membrane(基膜)的结构、化学成分与功能(建议列表)。
6.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质膜内褶)与microvillus(微绒毛)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何异同?7.endocrine gland(内分泌腺)与exocrine gland(外分泌腺)的分泌物排出途径有何不同,为什么?8.myoepithelial cell(肌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在腺泡的位置、功能。
神经组织一,最佳选择题
1.尼氏体在超微结构上是
A.滑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溶酶体
2.尼氏体分布在
A.细胞体内和轴突内
B.细胞体内和树突内
C.树突内和轴突内
D.细胞体内
3.中枢内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是
A.少突胶质
B.星形胶质
C.小胶质
D.室管膜细胞
4.中枢神经内形成髓鞘的神经胶质是
A.少突胶质
B.星形胶质
C.小胶质
D.室管膜细胞
5.肌梭的功能是
A.调节肌肉收缩和舒张
B.引发肌肉收缩
C.感受肌肉纤维收缩和舒张
D.引发肌肉舒张
二,多项选择题
1.突触可以位于
A.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
B.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
C.神经元和上皮细胞之间
D.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之间
2.星形胶质的功能有
A.绝缘
B.营养神经元
C.传递冲动
D.吞噬
3.轴突内有
A.滑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神经原纤维
4.分布在皮肤内的神经末梢有
A.游离神经末梢
B.触觉小体
C.环层小体
D.肌梭
5.环层小体可以位于
A.表皮
B.真皮
C.皮下
D.内脏
三,填空题
1.神经元细胞体内的特殊结构有和。
2.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分类,可以分为和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类,可以分为和。
3.最常见的突触是和。
4.能够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成髓鞘的神经胶质分别是和。
5.有髓神经纤维由和三部分构成。
6.在感觉神经末梢中,感受温度的是感受触觉的是
感受压觉的是感受骨骼肌伸缩的是。
7.血脑屏障的构成是和。
四,名词解释
1.神经原纤维
2.髓鞘
3.运动终板
五,问答题
1.试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