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2019)
- 格式:pdf
- 大小:930.65 KB
- 文档页数:7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夜大学招生专业介绍一、本科专业护理学(五年制:授学士学位)1.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3.主要课程: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学(微生物)、病原学(寄生虫)、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遗传学、流行病学、急救护理、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成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护理管理学与专业发展等。
4.教学安排:公共、基础和医学基础课程阶段,时间2.5年。
临床理论等和见习:时间2年。
临床实习:时间0.5年5.上课时间:每周1个半天连晚上,加周六或周日全天。
二、专升本专业(一)临床医学(三年制;授学士学位)1.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预防工作及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3.主要课程:法律基础、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医学影像学、核医学、精神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和眼科学等。
4.教学安排:公共、基础和医学基础课程阶段,时间1年。
临床理论和见习等:时间1.5年。
临床实习:时间0.5年5.上课时间:每周1个半天连晚上,加周六或周日全天。
(二)口腔医学(三年制;授学士学位)1.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口腔医疗、口腔预防及口腔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2.主干课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3.主要课程:法律基础、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口腔生物学、外科手术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免疫学、口腔急诊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学、儿童口腔医学、正畸学等。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层、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具有良好人文底蕴、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毕业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一)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二)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五)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八)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九)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十)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十一)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十二)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知识目标(一)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二)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涵盖了医学教育和实习培训。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培养计划:
第一年:
- 基础医学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学生将学习
人体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过程。
- 临床技能课程:包括基本护理技能和医学术语学习。
- 病例分析:学生将了解不同疾病的病例研究,以及病例的诊
断和治疗方法。
第二年:
- 病理学课程:学生将学习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特点。
- 微生物学课程:学生将学习微生物的种类、特性和与疾病相
关的微生物学知识。
- 临床技能培训:学生将进行实际的临床技能培训,如急救技术、实验室技术等。
第三年:
- 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课程:学生将学习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
和治疗原理。
- 临床实习:学生将进入医院进行实际的临床实习,与医生和
患者直接接触,观察和参与实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第四年:
- 内科学、外科学课程:学生将学习内科和外科的常见疾病和
诊断治疗方法。
- 临床实习:学生将继续进行医院的临床实习,加深自己的临
床经验和技能。
第五年:
- 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专科学课程:学生将学习
不同专科领域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 临床实习和科研:学生将继续进行医院的临床实习,并开始
进行一定的科研工作,参与医学研究项目。
这只是一个示例性的培养计划,不同学校和地区可能会有略微差异。
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学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医学健康服务的需求。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临床医学及现代妇幼保健知识与技术,具有从事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工作能力的妇幼保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临床医学与妇幼保健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听、译、写、说能力;掌握妇幼保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临床医学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二、修业年限及时间分配学制五年,按256周安排,其中教学142周,实习48周,考试15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2周,社会实践和军训6周,假期37周,机动6周。
详见表1。
表1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生殖健康学、遗传优生学、妇幼保健学。
四、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详见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必修课教学进程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限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
必修课总计48门,3015学时,平均周学时21(不包括选修课和临床实习)。
2、课程设置说明:共设置六大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类课程6门;公共基础类课程5门,基础医学类课程17门;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类课程4门;早期接触临床类课程3门;临床医学与专业类课程13门。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学制五年制本科。
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基本要求通过五年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职业道德。
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3、具有对急、难、重危病症的初步处理能力;4、熟悉国家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5、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初步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五、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六、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七、主要实践环节劳动、军训、医学社会实践、临床学科实习等八、相近专业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九、毕业与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须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总学分达到248学分,方可毕业。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医学学士。
十、教学安排一览表见表一十一、实践环节安排表见表二十二、学时、学分汇总表见表三十三、课外安排一览表见表四。
十四、有关说明1、课程性质代号:通识教育课程代号A1(必修)、A2(限选)、A3(任选);基础课程代号B1(必修)、B2(限选)、B3(任选);学科基础课程内学院或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代号C1 (必修)、C2(限选)、C3(任选);学科基础课程内跨学科基础课程代号D1 (必修)、D2(限选)、D3(任选);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基础课代号E1(必修),E2(限选),E3(任选);专业特色课程内专业课代号F1(必修),F2(限选),F3(任选)。
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单元模块教学“为特色,依托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引进北美医学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等一流资源,更加关注医学生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医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兼具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管理才能、健康倡导意识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处理本专业多发病和常见病以及危急病症,有一定的预防知识,了解中医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 能够批判地接受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获得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临床医生(Clinician)♦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达到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要求的临床能力♦能够从患者处获得完整的病史资料并能够对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能够在遇到常见疾病和日常生活中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诊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能够独立书写完整的,逻辑清晰的大病史。
♦能够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制定学习策略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2)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能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耐心的,有效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交流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从而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选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要么浪费了不少分数;要么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感觉“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选大学应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
今日将带你一起了解关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知识。
注: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人数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所以小编先整理了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招生计划专业的信息。
考生务必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只作参考!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在上海招生计划专业名称计划类型层次科类计划数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非定向本科理工20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本博连读]非定向本科理工10临床医学(五年制)非定向本科理工5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中外合作专业。
英语髙考成绩125分(含)以上。
收费以当年财政批复为准。
]非定向本科理工5临床医学(八年制)[口腔医学方向。
本博连读。
]非定向本科理工5教育部特色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博连读)(含法语班、口腔医学方向)本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学位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本专业排名A+。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原则是“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加强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目标是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合格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授予医学博士(M.D.)专业学位。
医学院以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始终践行“将一批今天优秀,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能够和不断超越自己,极具创新思维的优秀老师合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使我们的学生更加优秀,使我们的老师更加卓越,产生使学生和老师都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教育教学理念。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儿科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卓越儿科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胜任力培养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高尚品德、职业道德、科研思维、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儿童健康宣教意识、终身学习能力、国际化视野,身心健康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
2.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临床医学(尤其是儿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常见急、难、重症处理的基本原则;掌握儿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方式以及防治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特别是儿科合理用药原则;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临床综述。
5.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主要着重于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重点关注儿科方面),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
6. 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基本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
7.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表达和管理能力,善于人际交往(包括国际交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8. 能够批判地接受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linical Medicine(5-year’s schooling)一、培养目标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初级医师,这种素质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
This program aims at cultivating elementary doctors of high quality that guarantees that they can engage in medical practice with effectiveness and security after gradu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nior doctors, and that they have proper foundation to go on study through their lives and make advanced study in a certain discipline field of the medical science.二、基本规格要求II.Basic standard required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从事医疗实践工作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Students of this specialty should master basic theory,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of medicine needed for medical practice and possess good thought and morals and job attitude so as to lay a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continued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Graduates should acquire the following morals, knowledge and abilities:态度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儿科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卓越儿科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胜任力培养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高尚品德、职业道德、科研思维、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儿童健康宣教意识、终身学习能力、国际化视野,身心健康的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
2.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 掌握临床医学(尤其是儿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常见急、难、重症处理的基本原则;掌握儿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方式以及防治原则;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特别是儿科合理用药原则;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临床综述。
5.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主要着重于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重点关注儿科方面),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
6. 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基本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
7.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表达和管理能力,善于人际交往(包括国际交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8. 能够批判地接受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9级培养方案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学科是理、工、医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
该学科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用于研究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问题,从分子、细胞、组织、系统等多层次发展这些领域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利用创新性的工程技术手段研制开发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改善健康的创新性医疗设备、诊断技术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对防治重大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提升生活质量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培养目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及工程学基础的,掌握最重要及最前沿的生物医学工程知识,获得独立的、批评性思维能力以及强烈的开拓欲望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端研究、开发、管理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生物医学工程教育。
我们期望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工程领域或其他专业领域获得成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术界、工业界、商业界的领军人才二、规范与要求2.1价值引领A1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2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A3立足行业领域,矢志成为国家栋梁A4追求真理,树立创造未来的远大目标A5胸怀天下,以增进全人类福祉为己任2.2知识探究B1深厚的基础理论B2扎实的专业核心B3宽广的跨学科知识B4领先的专业前沿B5广博的通识教育2.3能力建设C1审美与鉴赏能力C2沟通协作与管理领导能力C3批判性思维、实践与创新能力C4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全球胜任力C5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2.4人格养成D1刻苦务实、意志坚强D2努力拼搏,敢为人先D3诚实守信,忠于职守D4身心和谐、体魄强健D5崇礼明德,仁爱宽容三、课程体系构成按照课程的专业相关程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全部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以及个性化教育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选拔结果公示一、学术学位一般推免生:录取单位学科(专业)导师姓名复试成绩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蔡慕枫86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杜琳86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顾璇88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胡莎莎84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李婕83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刘冰78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卢钰82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庞建峰81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王婷婷88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王颖87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杨立雪86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张咪80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张有琴81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张宇85 710基础医学院0778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张珍珍82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何璐瑶82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季迎宁84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马婕72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马瑶80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彭欣89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沈颖芝88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童冉60 710基础医学院100100基础医学不区分导师魏佳乐91710基础医学院100700药学不区分导师陈慧83 710基础医学院100700药学不区分导师胡晓宇78 710基础医学院100700药学不区分导师李瑞珂91 711公共卫生学院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张智若李嘉慧80 711公共卫生学院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钱碧云李蔷79 711公共卫生学院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刘世建李晓青80 711公共卫生学院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田英任云杰76 711公共卫生学院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高宇万晶晶74 712护理学院101100护理学张莹巩格言92 712护理学院101100护理学朱大乔伍茹星87 712护理学院101100护理学刘晓芯杨洁89 712护理学院101100护理学姜丽萍郑乔木84 720瑞金医院071000生物学程林董了了85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过依陈蓉83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陈赛娟陈仕俊83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盛长生程译91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胡炯代波96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继光胡镭宵92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立夫黄昕洋95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顾卫琼李丹洁91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陆林李乐颖82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金奇李翔78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吴立群刘婧萌86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黎刘梦珂96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周敏刘雪菲89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周丽斌盛春香91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计秋童牧野95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陈宇红尉然95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陈永熙魏兆楠94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天歌叶超杰91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晓袁苗苗91 720瑞金医院100201内科学陈桢玥张春艳80 720瑞金医院100204神经病学任汝静黄强94 720瑞金医院100204神经病学陈晟倪优94 720瑞金医院100204神经病学汤荟冬钱晓杭94 720瑞金医院100204神经病学马建芳王佩97 720瑞金医院100204神经病学曹立邬静莹94 720瑞金医院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李彪席悦92 720瑞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韩立中曾倩82 720瑞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蔡刚何思炜94 720瑞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顾志冬吴筱琼90 720瑞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余韵杨茜92 720瑞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童建华张宣95 720瑞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项明洁赵珺涛92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朱丽陈梦迪92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郭蕾丁涛90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王志勇高小媛83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孙晶贾宏涛91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李鹤成简政95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王明亮罗必显91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叶晓峰钱孛97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祝宇俞心波90 720瑞金医院100210外科学陆爱国张雨晨94 720瑞金医院100211妇产科学冯炜炜施忆雯84 720瑞金医院100214肿瘤学张俊赵乾富89 720瑞金医院100217麻醉学罗艳曾羽连92 720瑞金医院100700药学陈冰孙莎莎88 721仁济医院100100基础医学周永军李晚露91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沈骏陈悦颖93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陈胜良程莉92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沈南韩夏夏85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马雄胡明礼88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房静远冷晓旭90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吕良敬李俊87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陈豪燕马燕如90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方炜宋倩徽90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丁嵩吴智楠93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卜军周萌94 721仁济医院100201内科学李晓波周宇杰96 721仁济医院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鞠强叶枫89 721仁济医院100210外科学薛冠华刘宇婷84 721仁济医院100210外科学夏强尹燕泽83 721仁济医院100210外科学杭化莲于也萍78 721仁济医院100211妇产科学张殊章盼盼91 721仁济医院100213耳鼻咽喉科学徐雅男陈博婕91 721仁济医院100214肿瘤学罗晓莹梁顺顺90 721仁济医院100214肿瘤学林盈盈王梦莹92 721仁济医院100214肿瘤学高维强肖会祥90 721仁济医院100217麻醉学苏殿三张一哲85 721仁济医院100217麻醉学李佩盈张月蔓87 721仁济医院100700药学杨帆卢静容90 722新华医院100201内科学陈颖伟柳小曼82 722新华医院100202儿科学李斐刘雨奇84 722新华医院100202儿科学肖永陶吴博84 722新华医院100202儿科学张拥军郑小雁84 722新华医院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李明王雨蒙89 722新华医院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姚志荣杨怡君89722新华医院100210外科学武志祥傅润熹79 722新华医院100210外科学刘颖斌张凌宵84 722新华医院100210外科学王建华竺思远84 722新华医院100211妇产科学花晓琳王昊89 722新华医院100211妇产科学汪希鹏郑小翠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00临床医学韩尽斌余思敏97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宋怀东陆桑雨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刘伟陈振应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昝涛顾舒晨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李慧武胡弋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干耀恺焦鑫91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李伟康碧君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王金武李文韬91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林晓曦刘泓源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王斌刘新梦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郝永强罗丁豪91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余力孙佳铭84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李青峰孙一丹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王丹茹王麒瑞91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王贤松王昀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1妇产科学匡延平仇嘉昕77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1妇产科学柴蔚然韦梦洁76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傅瑶龚丹妮86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郭文毅黄璐璐83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肖彩雯李悦84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范先群石寒菡83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贾仁兵宗春燕7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3耳鼻咽喉科学吴皓冯宝怡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214肿瘤学李栋孟依灵90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1口腔基础医学陈万涛鲁婷玮84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2口腔临床医学王凤蒋欣珂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2口腔临床医学张志愿李明彧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2口腔临床医学纪芳任倩慧84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2口腔临床医学蒋欣泉颜然96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2口腔临床医学王延安游元和85 723第九人民医院100302口腔临床医学赖红昌张艺89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胡国勇包静飘95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育璠龚昱嘉95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万理萍江佩尧95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周慧徐静娴95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伍洲炜解永怡90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王悍贺美娟89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李莉戈伊芹74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孙红成巢家硕75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赵福军王世远83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荆翌峰周大鹏82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1妇产科学席晓薇盛辰晨87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柯碧莲刘明明88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朱鸿徐翌华81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孙晓东张宇萌90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2眼科学罗学廷赵珍珍88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217麻醉学姚俊岩沈阳94 724第一人民医院100700药学丁雪鹰张姝月88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黄冬蔡明琪90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贾伟平陈虹丽90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胡承陈立伟9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章振林单慈8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马晓静孙京京86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周健王亚昕88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韩峻峰杨迪84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陈小华姚婷87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1内科学王从容衣俊明85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应涛陈彬91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王建波嵇再雄88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姜立新刘梦瑶95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郑宪友黄腾立93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李晓林李昂8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谷宝军李明卓8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袁霆林杉镱92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陈云丰石亭旺94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康庆林王峰90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于晓巍尹孚力93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韩培张瑜博87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0外科学杜大江郑凯文93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3耳鼻咽喉科学殷善开李念念91 725第六人民医院100217麻醉学崔德荣邵蓉娇93 727儿童医院100202儿科学周君梅古丽米合然木·买苏木84 727儿童医院100210外科学吕志宝郭婷79 728胸科医院100201内科学储天晴强慧萍87 728胸科医院100210外科学李志刚刘智超86 728胸科医院100210外科学叶波吕依侣92 728胸科医院100210外科学罗清泉田禹91 728胸科医院100214肿瘤学余雯张影91 728胸科医院100217麻醉学吴镜湘龚之皓86 729精神卫生中心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禹顺英李鑫67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0211妇产科学许泓李国静91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0211妇产科学王玉东李丽娟86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0211妇产科学黄荷凤林婷婷95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0211妇产科学范建霞刘殷迪90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0211妇产科学吴琰婷王予94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0211妇产科学张健赵晓雅89 731儿童医学中心100202儿科学姜大朋王琪95 731儿童医学中心100202儿科学章依文闫文洁89 731儿童医学中心100213耳鼻咽喉科学李幼瑾林一杭93 731儿童医学中心100214肿瘤学李彦欣李姗姗95 732同仁医院100201内科学施敏李悦88 732同仁医院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盛慧明王亚捷91二、专业学位1.一般推免生:录取单位学科(专业)导师姓名复试成绩711公共卫生学院105300公共卫生巴乾王昊76 711公共卫生学院105300公共卫生蔡美琴娄泽如81 711公共卫生学院105300公共卫生蔡雨阳朱晓燕77 711公共卫生学院105300公共卫生李国红王淼淼79 711公共卫生学院105300公共卫生沈秀华王筱笛74 711公共卫生学院105300公共卫生袁蕙芸张薇琪74 712护理学院105400护理方琼沈逸潇80 712护理学院105400护理戈晓华孟盈彤86 712护理学院105400护理侯黎莉季萍萍83 712护理学院105400护理杨艳王贝贝89 712护理学院105400护理朱凌燕罗桢蓝87 720瑞金医院105101内科学吕安康祝文童77 720瑞金医院105101内科学沈杨蒋天依95 720瑞金医院105101内科学王朝晖王子秋93720瑞金医院105101内科学王晖娄世珂85 720瑞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严福华刘雨86 720瑞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张欢夏益涵80 720瑞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周建桥张慧婷95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卞留贯金易名85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曹鹏石立强76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邓侠兴谢作都90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李鹤成吴宇权92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孙福康帕热和·阿力木90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严佶祺李瑞78 720瑞金医院105109外科学臧潞阿不都沙拉木·亚力昆91 720瑞金医院105110妇产科学冯炜炜刘格丹84 720瑞金医院105110妇产科学牛志宏朱周军79 720瑞金医院105111眼科学沈玺相璐73 720瑞金医院105116麻醉学陆志俊陈正泽92 720瑞金医院105116麻醉学罗艳王燕93 720瑞金医院105116麻醉学张富军景晓利91 720瑞金医院105117急诊医学陈尔真陈雨薇88 720瑞金医院105117急诊医学瞿洪平戴赟麒91720瑞金医院105128临床病理学(不授博士学位)王朝夫张文净86721仁济医院105101内科学陆红陈茜94 721仁济医院105104神经病学徐群杨洁85 721仁济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吴华伟李晓倩95 721仁济医院105109外科学陈勇辉宋奕霄75 721仁济医院105109外科学戴炯郭俞彬95 721仁济医院105109外科学董宇启白佳润94 721仁济医院105110妇产科学刘开江刘益96 721仁济医院105111眼科学李劲王曦敏83721仁济医院105112耳鼻咽喉科学李吉平周佩89 721仁济医院105116麻醉学杨立群邹沅芫82 721仁济医院105116麻醉学俞卫锋刘碧莹77 722新华医院105101内科学郭雪君朱文婷75 722新华医院105102儿科学武育蓉顾殊能85 722新华医院105102儿科学夏红萍屈夏83 722新华医院105102儿科学颜崇淮赵启源93 722新华医院105104神经病学刘振国肖仁清83 722新华医院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姚志荣唐珏89 722新华医院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余红杨婧懿79 722新华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任刚崔芷萌72 722新华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汪登斌陈艳虹84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鲍春荣张洪堃81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蔡威王姝婧84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蔡威刘坤慧82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黄云腾戴泽昊84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康健周硕明78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鲁亚南戴捷铭92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邵将刘海涛76 722新华医院105109外科学张文杰雷粟84 722新华医院105110妇产科学花晓琳牟正骞82 722新华医院105110妇产科学汪希鹏吴嘉兴91 722新华医院105111眼科学赵培泉赵紫薇86 722新华医院105112耳鼻咽喉科学杨军孙夏雨92 722新华医院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杜青汪德轩89 722新华医院105116麻醉学马柯武思尹86 722新华医院105200口腔医学吴建勇施丹妮83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陈凤玲姚艺璇7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刘艳杨玲87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孟祥军钟婷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乔洁刘雪萌82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4神经病学刘建仁林长纯9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陶晓峰宋庆博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熊屏丁施文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8临床检验诊断学陈福祥姚锂凤71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刘凤祥章成林86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倪涛李明81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王晓庆刘鹏程9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王忠陶昱成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武晓莉马倩玉86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11眼科学李瑾李睿7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12耳鼻咽喉科学王珮华姚欣妤85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16麻醉学孙宇缪玲菊8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27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蔡文玮李晨奕79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127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盛净孙欣怡80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200口腔医学江凌勇朱柏恺92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200口腔医学马瑞侯秀秀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200口腔医学秦兴军李欣88 723第九人民医院105200口腔医学王绍义周驭穹90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王毅邢畅畅80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徐敏张艺译90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苏一巾陈静91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林强金寒松88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刘志宏吴翰韬86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温玉刚刘洋95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10妇产科学杨永彬董小童88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11眼科学刘海芸舒毅扬88 724第一人民医院105112耳鼻咽喉科学孙臻峰龚姝婧90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范瑛李则92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李京波朱吉妮86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汤正好廖啟安84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王龙汤锦洪7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1内科学于浩泳甘凯文88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4神经病学杨嘉君沈胤伯86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李梅徐海芸86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罗全勇席闯87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撒应龙王继剑88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施忠民陈城85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王志刚周思宇8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杨庆诚郭华89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09外科学杨异付静怡77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10妇产科学李华萍刘佳衡87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12耳鼻咽喉科学张维天刘世贤90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16麻醉学曾真薛杉92 725第六人民医院105116麻醉学王莉廖俊玲80 727儿童医院105102儿科学谢利剑邱庆竹76 728胸科医院105109外科学周谦君宋伟健86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杜亚松林裕雄83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方贻儒赵宽81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李春波钱诺诗69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李霞于洁82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刘登堂张晨熹76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盛建华谢洁霏83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王涛夏安琪81 729精神卫生中心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赵敏雷惠婷77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5110妇产科学赖东梅黄原昕89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5110妇产科学王丽华武云龙87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5110妇产科学王玉东于聿冲82 730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05110妇产科学许泓杨旖赛94 731儿童医学中心105102儿科学傅立军产文秀80 731儿童医学中心105102儿科学高怡瑾余莹莹80 731儿童医学中心105102儿科学洪莉蓝思源79 731儿童医学中心105102儿科学沈捷李凌禹75 731儿童医学中心105102儿科学王顺民陈丽芹70 731儿童医学中心105102儿科学徐卓明刘佳琪85 732同仁医院105101内科学王玉刚杨金862.4+4项目:录取单位学科(专业)导师姓名备注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郑挺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陈乾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李若楠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徐丹晨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王心怡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胡彬蔚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黄佳淇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王怡人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栾家妍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丁姿尹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郝轶宁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于素悦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王禹琦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侯乃侨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李浩升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王飒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俞依琳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刘浩然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杨子靖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覃凯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张梦伟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金伟秋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王凤婷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赵星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王涵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李明宇4+4项目700医学院105100临床医学不区分导师高维通4+4项目3.医学长学制及5+3转段项目录取单位学科(专业)导师姓名备注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陈渠奕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顾雨薇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林怡君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徐欣蕊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闫越琪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姚梦欣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张易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郑彤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仲麒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周子芊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莊齊翔5+3转段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陈聚秀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陈宁馨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单宇华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顾雯佳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赖漪娆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李佳宜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林歆妍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刘畅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瞿然奕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沈慧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斯灵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宋欣羽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宋迎爽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苏晗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吴艳棋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袁沐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赵欣然医学长学制700医学院105200口腔医学不区分导师周志捷医学长学制日期:2018年10月16日。
华中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第一条培养目标一、硕士专业学位(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二)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三)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博士专业学位(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初年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三)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四)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第二条学习年限一、硕士专业学位学习年限3年。
二、博士专业学位学习年限3年。
三、硕博连读专业学位经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分段连续培养、阶段考核筛选、择优进入第二阶段、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方式,学习年限5年。
其中第一阶段二年,第二阶段三年。
完成第一阶段学习,阶段考核优秀者,临床转博,进入第二阶段,攻读博士学位;阶段考核合格,但未能升入第二阶段者,完成硕士专业学位的本部培养内容并达到要求,可申请硕士专业学位;阶段考核不合格者中止学习。
第三条培养方式一、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导师负责,集体指导的方式。
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公众健康离不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能够充分对接国家健康战略规划,为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添砖加瓦。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以及预防医学科研、教学工作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预防、保健工作,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有为人民医疗事业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艰苦求实,团结合作,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预防医学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掌握预防医学和各相关专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运用和指导公共卫生和卫生监督的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预防保健及卫生防病工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应付重大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预防医学的科研方法,具备初步的预防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力,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能撰写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论文,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在公共卫生事业各领域里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在社区开展预防医学知识指导和提供咨询。
5.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一种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和预防医学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6. 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保卫和建设祖国的神圣义务。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伦理行为和法律意识;具有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及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管理、应用能力、较大发展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
2.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处理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对急、难、重症疾病能进行初步处理。
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临床综述。
5.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
6. 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基本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
物医学信息。
7.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表达和管理能力,善于人际交往(包括国际交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8. 能够批判地接受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9. 身心健康,素养优良,能够履行建设祖国的神圣责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
二、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
1. 修业年限为五年。
2. 时间安排:
医学前期课程,时间一年;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时间三年;
临床内、外、妇、儿及各科实习教学,时间一年;
3. 时间分配(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 主要课程:
人体构造、分子细胞与组织、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代谢生物化学、机体防
御与免疫、病原生物学、药理学总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
四、教学基本要求
1.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培养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为主线,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以课程教学为主体,充分发挥主干学科总(导)论、模块式课程和整合式课程的优点,积极开展PBL、部分课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的医学教学的普通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分段教学方式,采取前后期整合、淡化学科界限,开展融形态和功能、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立体式教学,使学生对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和改变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个体疾病诊治与社会群体健康维护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2. 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拓宽基础实现医工、医理、医文结合,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增设选修课和讲座。
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人文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重视早期接触临床。
在医学前期,概要介绍医学发展史、医院系统,以及医学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安排学生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见习、观摩,帮助学生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医学科学的兴趣,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4. 注重加强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的环节。
基础课实验内容要精选,机能性实验课程要努力开出综合性或自行设计的实验。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认真安排好临床实习52周各科轮转并逐科考核。
5. 加强外语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外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分级教学。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专业外语考试。
各业务教研室至少有10-20%
的内容用外语讲授,外语教学五年不断线,毕业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日常和专业交流的能力。
6. 改革教学方法。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探索和创新性精神的培养。
引导学生善于思索,勇于探讨,自主学习。
在进一步提高课堂授课和床旁教学的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加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时间,采用“以问题为引导”和“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积极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五、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为检查教学效果,复习巩固所学理论,学生应按教学进程表的规定进行学期或学年课程考试,此外学校定期组织综合考试,即医学综合考试和OSCE 考核,各学期、学年和综合考试内容均应以实施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注意测试学生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毕业综合考试和专业外语考试。
必修课均为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记分。
学生必须取得必修课的总学分,方可毕业和申请学位。
选修课为考查课程,按百分制记分并折算学分(包括指定选修课),学生在毕业前必须修满24个学分。
凡符合培养目标,修满所需学分,综合考试、毕业考试和专业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工作条例》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
1. 必修课:开设77门,总计218.5学分。
2. 选修课:要求学生在五年学习期间必须修满24学分(军训2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人文社会科学6学分,基础医学4学分,临床医学8学分,科研基础训练2学分)。
附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