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课程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09级医五一五大班(共3小班)教学日历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本学期总学时34 ;其中理论课34 ;实验课;主讲教师李稻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09级医五二六大班(共4小班)教学日历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09级医五三四大班(共3小班)教学日历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09级医五留(共2小班)教学日历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本学期总学时34 ;其中理论课34 ;实验课;主讲教师韩玉慧`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9级临床医学法语八年制(共2个小班)教学日历2010 至2011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本学期总学时45 ;其中理论课45 ;实验课0 ;主讲教师刘玮;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日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本学期总学时27 ;其中理论课27 ;实验课;主讲教师韩玉慧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1级研究生(共个小班)教学日历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基础肿瘤学原理与研究实践本学期总学时36 ;其中理论课36 ;实验课0 ;主讲教师陈国强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11 年06 月30 日。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培养方案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实行“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加强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基本七大要素,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伦理行为和法律意识;具有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及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管理、应用能力、较大发展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临床医学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基础宽、能力强、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
2.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申请学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急、难、重症疾病能进行初步处理。
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
6. 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基本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教医专专业06 级大班教学日历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
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08 年 6 月19 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教检口专业06 级大班教学日历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
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08 年 6 月19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教护专专业06 级一、二大班教学日历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
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08 年 6 月19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教护本专业06 级一大班教学日历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
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08 年 6 月19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教护本专业06 级二大班教学日历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病理生理学
系(部)主任(签章)教研室主任(签章)制表人韩玉慧(签章)制表日期:2008 年 6 月19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整合课程的实践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医学的发展不断把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医学整合。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医学院,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临床实践,积极探索开展医学整合课程实践,开创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一个医学整合课程,将临床病理、放射医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医学、内科、外科等临床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了医学的多学科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实践的要求。
课程采取跨学科、跨职能的教学模式,以全面实践为主,以讲授为辅,重点强调实践,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治疗及预防医学方面的能力。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为课程班级设置了合理的教学安排,形成了有机联系的教学环境,以避免学生学习上的空窗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瓶颈。
学生们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学术知识,深入了解每一门课程,为之后的考试做好准备。
在考试内容上,上海交通大学还制定了严格的考试要求,要求学生切实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好地了解医学发展的最新趋势。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非常重视教师在医学整合课程实践中的作用,对教师进行了全面、严格的培训,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各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临床实践,体会到现代医学的发展与应用。
教师们在实践中创新性的运用多学科的医学知识,比如基本的病理学、生物医学和计算机技术,使学生们对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整合课程实践,在全面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是着眼于更新学习模式,大力推进医学整合与临床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综上所述,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整合课程实践,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创造更多实用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单元模块教学“为特色,依托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引进北美医学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等一流资源,更加关注医学生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医学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技能熟练;兼具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管理才能、健康倡导意识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愿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处理本专业多发病和常见病以及危急病症,有一定的预防知识,了解中医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 能够批判地接受信息、独立思考、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获得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临床医生(Clinician)♦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达到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要求的临床能力♦能够从患者处获得完整的病史资料并能够对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能够在遇到常见疾病和日常生活中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诊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能够独立书写完整的,逻辑清晰的大病史。
♦能够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制定学习策略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2)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能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耐心的,有效的,符合伦理道德的交流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从而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培养方案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实行“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加强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基本七大要素,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伦理行为和法律意识;具有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及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中、外文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管理、应用能力、较大发展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学术型临床医学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基础宽、能力强、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
2.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申请学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急、难、重症疾病能进行初步处理。
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4. 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 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
6. 熟练运用法语和英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和论文摘要,基本具备医学专业的听、说、写方面的交流能力;获得良好的信息管理和处理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从数据库中检索、收集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
上交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计划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核心内容。
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教育的质量,不少高校开始推行八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计划。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具备独立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具备医学科研和科学精神,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
基础医学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理解。
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住院实习、临床实习和科研实践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计划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要。
学生在住院实习阶段将亲身参与临床工作,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和诊疗,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在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将在不同科室进行轮转,接触不同的疾病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
此外,学生还将参与科研实践,通过开展科研项目,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计划的评估方法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评估方法包括考试、考核、实习成绩、科研成果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学计划是为了提高临床医学教育的质量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的课程设置、丰富的实践环节和全面的评估方法,培养出具备扎实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交大基础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一、导论基础医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基石,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为其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
通过讲解细胞的组成、代谢、遗传和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将深入了解细胞的运作原理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
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将学会鉴别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特征,了解其正常结构和病理变化。
四、生理学生理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掌握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各种生理参数和调节机制。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实践,学生将深入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常见疾病的生理基础。
五、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代谢途径。
通过讲解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生物分子的特性和功能,学生将深入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和调控机制。
六、免疫学免疫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免疫应答的原理和调节机制。
通过讲解免疫细胞、抗体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的特性和功能,学生将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七、病理学病理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病理变化的形态学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
通过讲解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病理标志物,学生将深入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八、药理学药理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药物的作用和机制,掌握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
通过讲解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靶点和药物代谢等内容,学生将深入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的基本原理。
九、遗传学遗传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