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国际分期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0
第八版肺癌分期要来啦!一张表教你记住-|+TNM 分期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
国际肺癌协会(IASLC)在1990~2000 年间对81000 例可评估肺癌患者的回顾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UICC 和AJCC 第六版肺癌TNM 分期基础。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UICC 第7 版肺癌TNM 分期标准是2009 年颁发,至今有6 年未更新。
IASLC 此次分期纳入了来自国际1999~2010 年期间的77156 例肺癌患者(亚洲占79%),分析由华盛顿癌症研究和生物分析(CRAB)组织完成,此版本的修订审核比历届版本更严格,前期研究成果——新的第8 版肺癌TNM 分期建议已于2016.1 刊登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让我们通过几张表格瞻仰一下。
T - 原发肿瘤Tx:未发现;T0:无;Tis:原位癌;Tia(mis):微浸润性腺癌。
T1 肿瘤最大直径?≤ 3 cm;T2:(符合4 条中1 条)3 cm<肿瘤最大径≤ 5 cm;侵犯主支气管(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胸膜;部分或全肺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T3:(符合4 条中1 条)5 cm<肿瘤最大径≤ 7 cm;任何大小肿瘤侵犯胸壁/ 膈神经、心包;原发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卫星结节。
T4:(符合3 条中1 条)肿瘤最大径>7 cm;侵袭纵隔/ 心脏/ 大血管/ 隆突/ 喉返神经/ 主气管/ 食管/ 椎体/ 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N - 区域淋巴结转移x:无法评估;N0:无;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 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2:同侧纵隔内和/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 远处转移Mx:无法判断;M0:无;M1:有。
当有远处转移,即M1 时,无论T、N 如何均为IV 期。
一、TNM分期TNM分期在临床上用的最多,也是国际通用的分期方法。
T 代表原发肿瘤,数字后缀表示肿瘤体积和侵犯的部位;N 代表区域淋巴结,数字后缀表示侵犯淋巴结的水平;M 表示有无肿瘤的远处转移。
(一)关于 T 的具体分期T表示的是原发肿瘤情况。
Tx 表示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灌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如隐原性肺癌就属于这一类型。
T0 表示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意思是原位癌没有突破基底层,是原位的早期癌症。
T1 表示原发肿瘤≦3cm,而且肿瘤周围被肺或者脏层的胸膜所完整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也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 又可分为 T1a 和 T1b。
T1a 指的是肿瘤的最大径≦2cm,而 T1b 说明肿瘤最大径﹥ 2cm ,但≦ 3cm 。
T2 表示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 1 )肿瘤最大径﹥ 3 cm ,但≦ 7cm;( 2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 cm (此时还有切除的机会);( 3 )累及脏层胸膜;( 4 )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如果满足四项中任何一项,在临床分期时就属于 T2 的范畴。
T2 又可分为 T 2a 和 T2b 。
T 2a 指的是肿瘤最大径≦ 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1)肿瘤最大径 > 3 cm ;(2)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 cm ;(3)累及脏层胸膜;(4)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 则指的是肿瘤最大径 > 5cm,且≦ 7cm。
T3 指的是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经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1)侵犯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 2 )肿瘤位于距隆突 2cm 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3)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4 )肿瘤最大径﹥ 7cm;(5)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 指的是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经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1)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2)与原发灶不同叶单发或多发的病灶。
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Mountain)肺癌临床分期国内外尚不一致。
国际抗癌联盟1986年修订的肺癌TNM临床分期,以及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组所制订的肺癌LD、ED临床分期,对确定病变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统一治疗标准,评估肺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已为世界广泛采用。
0期(原位癌) Tis Ⅰ期 T1N0M0,T2N0M0 Ⅱ期 T1N1M0,T2N1M0 Ⅲa期 T3N0M0,T3N1M0,T1~3N2M0 Ⅲb期(不能手术) T0~4N3M0,T4N0~3M0 Ⅳ期(不能手术) T0~4N0~4M1说明 T 代表原发肿瘤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x,支气管分泌物检查证实有恶性细胞,但X线和纤支镜检查未能证实有任何肿瘤Tis原位癌T1 肿瘤最大直径≤3cm,由间质或脏层胸膜包围,纤支镜检查肿瘤未累及叶支气管近端T2肿瘤最大直径>3cm,或不论肿瘤大小,但侵犯胸膜,扩张到肺门区域,引起叶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近端应距隆凸2cm以上T3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包括上沟瘤)、膈肌、纵隔或心包,但不累及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椎体,或肿瘤位于总支气管距隆凸<2cmT4 不论肿瘤大小,而癌肿直接侵犯胸壁、膈肌、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肺上沟、隆突或胸膜N 代表受累淋巴结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N1转移到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瘤直接侵润)N2转移到同侧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N3转移到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M 代表远区转移M0无远处转移证据M1有远处转移证据肺癌分期分期是定义癌症扩散程度的方法。
分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你的恢复和治疗可能的概况取决于你的癌症的分期。
例如,某个期的癌症可能最好手术治疗,而其它的最好采用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体系不一样。
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存活可能概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细胞类型。
在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主要是采用国际TNM的分期标准,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N代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的情况,具体分期如下:
1、Ⅰ期肺癌:如果肺部肿瘤≤5cm,并且不伴有淋巴结转移,就属于Ⅰ期肺癌。
2、Ⅱ期肺癌:如果肺部肿瘤大小在5-7cm,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者仅有N1淋巴结转移,就属于Ⅱ期的肺癌。
3、Ⅲ期肺癌:如果肿瘤伴有N1、N2或者N3淋巴结转移,就属于Ⅲ期的肺癌。
4、Ⅳ期肺癌:无论肺部病灶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则属于Ⅳ期的肺癌,也就是晚期的肺癌。
肺癌的分期首先T分期,不像其他实体瘤中,以大小论英雄或者浸润深度论英雄,肺癌的T分期是大小,远近和脏层胸膜论英雄,需要三层界定,够复杂吧,大小的分界,记住3,5,7,三厘米,这是T1的界限,其次呢,还要被脏层胸膜包裹着或者就在肺里面包裹着,远近呢还要叶支气管以远,就是说可以原发或者侵犯在叶支气管,但不能越到主支气管。
记住,越靠近中心位置,比如隆突分期越晚。
这里最新7版还分了个T1a,T1b,就是大小小于2,2到3.T2呢就是大小方面只要大于3小于7的,深度呢侵犯你脏层胸膜了的,远近呢侵犯到主支气管了,但距离隆突还是要大于2厘米的,或者肺不张啊阻塞性肺炎蔓延到肺门但没有累计全肺的。
T2也根据大小从3到5,5到7分a,b。
T3呢大小就是大于7,深度呢就是围绕着肺的四周的外膜都受侵犯,心脏是心包外膜,膈肌,纵隔的胸膜,膈神经,胸壁。
环顾一周,只要被侵犯到膜就直接T3了。
距离就是侵犯主支气管距离隆突距离更近了,小于2,或者全肺不张,全肺阻塞性肺炎。
或同一叶一个以上结节。
T4则是侵犯到周围脏器器官了,神经是喉返神经,周围的器官有心脏,食管,大血管,椎体隆突等临近骨头结构。
或者不同叶多发结节。
T1三包叶远T2 漆膜二主大半不张T3 漆周膜,二主小,全不张,二结节,膈神经T4 邻居不同叶多发,T4中关于不同叶,请注明是同侧不同叶者,因为异侧则M1。
肺癌的化疗方案CAP 方案此方案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方案化疗之前,首先须明确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身体状况是否可耐受化疗。
并查血肿瘤指标作为化疗前后对比所用。
第一天给药:盐酸表柔比星75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环磷酰胺80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顺铂75mg/m2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注意水化、碱化尿液、利尿,要求输液量超过1500ml,24小时尿量大于2000ml。
同时注意心功能较差病人可能因输液量较大或输液速度过快引发心功能不全。
肺癌的完整诊断包括:定性诊断和分期诊断。
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 IASLC ) 2009 年第七版分期标准,肺癌的定性诊断与分期诊断如下:(一)定性诊断1 、原发肿瘤( T )。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最大径≤ 3cm ,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 :肿瘤最大径≤ 2cm 。
T1b :肿瘤最大径> 2cm 且≤ 3cm 。
T2 :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 3cm; 但不超过7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 ;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 :肿瘤最大径≤ 5cm ,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 3cm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 ;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 :肿瘤最大径> 5cm 且≤ 7cm 。
T3 :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 2cm 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肿瘤最大径> 7cm ;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 :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 、区域淋巴结( N )。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N2 :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 :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 、远处转移( M )。
MX :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一)非小细胞肺癌。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IASLC 2009)。
1.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TX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Tis:原位癌。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T1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肿瘤最大径≤2cm。
1a:肿瘤最大径 >2cm且≤3cm。
T1b: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 但不超过7cm;T2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T2a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2b: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T3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肿瘤最大径>7cm;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原T4)T: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4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原M1)。
(原有恶性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改为M1a)(2)区域淋巴结(N)。
N: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X: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N: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1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2: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N3(3)远处转移(M)。
M:远处转移不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