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导学案(阆中中学校师廷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导学案

阆中中学校师廷成邮编:637400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与省内外名校交流,其目的就是结合我校师生实际状况,探索新的高效课堂模式。随着我校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主动学习等新的课程理念已逐步为我校的地理教师所接受。如何有效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采用“导学案”的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逐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导学案内涵

以往的地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教科书还是教学过程往往都是以“教”为核心或者说相对忽视学生的“学”。教学大纲是“教”的纲目,教科书是“教”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的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形成,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此次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结合。而导学案能很好的满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和目。

导学案教学是目前运用较普遍的自主学习形式。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教学策略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

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进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而优化课堂效率。

二、导学案作用

1、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此,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而地理导学案易实现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2、教师可以关注更多的学生。可以在学生读书读图做题时,在学生中间浏览,看他们做的情况,给学困生以指导,对做得好的、有进步的进行及时表扬。

3、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最终引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三、导学案的编写

在导学案编写前,要对导学案的编写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导学案的编写要坚持自主性原则、探究性原则,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编写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好的学案。

1、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

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它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这就要求我们思考:怎样设计问题?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而不做积极思考。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等。

(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5)层次化、递进行原则。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

2、导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明确学生通过本学案的学习所应达到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导向的作用。

(2)重点难点:明确学生在本学案的学习中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着力解决的问题。

(3)学习过程:这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预设学习过程,并在其中渗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4)反思小结:引导学生在一个学案的学习结束后,找出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一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升华,是进行课堂建构的必由之路。

(5)课堂检测:根据所学内容设置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反馈。

四、导学案的使用

1、课前设计导学案,实现预习环节。学生在课前如果没有预习,就直接进入各种活动安排,根本不知道老师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困难点在哪里。因此在课前将导学案发下去,教师将教学目标传达给学生。

2、课下交流学案,实现讨论、探究环节。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对要学习的问题,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有了一个准确的了解。把共性的问题在导学案中明确提出让小组同学讨论、探究。在这一环节中,要给学生创造交流、活动、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3、课上讲解、归纳总结学案,实现疑难释疑环节。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但也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讲解很有针对性,可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讲解时要力求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言简意赅。然而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和迁移运用至关重要。所以我探

索用“互讲互述”和“达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好。

4、使用“导学案”时,要注意“导学案”和“课本”之间的转换频率,“导学案”和“课本”频繁转换容易导致学生精力难以集中。

5、“导学案”内容一定要当堂课解决,不能讲不完留作课后作业,假如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就会反感,效果就会下降。

6、课后教师要及时查漏补缺,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导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

总之,导学案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是完全建立起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教师不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尝试和探索,深信导学案教学必将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