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伴热设计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79.26 KB
- 文档页数:3
油气?管道电伴热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摘要】伴随着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电伴热系统克服了蒸汽伴热能源消耗大、维护管理费用高腐蚀管道等不足,在输油输气管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油气管道电伴热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对电伴热系统设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油气管道;电伴热系统1 前言二十一世纪初期是我国油气储运建设的高潮时期,大型油气码头、大型原油成品油气库,长距离输油和输气管线陆续开工建设与投用使管道工程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与此同时,电伴热系统克服了蒸汽伴热能源消耗大,维护管理费用高,腐蚀管道的不足,在输油输气管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电伴热技术概况电伴热是指用电能补充被伴热物体在输送工艺过程中的热损失,使流动介质温度维持在一定的工艺温度范围内。
管道电伴热有以下四种类型:2.1 阴抗伴热阴抗伴热分直流电伴热和交流电伴热两种类型。
它要求管道等径,并且加热的管段上没有副管和阀门。
阻抗伴热耗资小,施工操作方便,但具有以下弊端:①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安装变压器;②接地极的总电阻要小于管体电阻值;③伴热管道应与相邻的设备进行绝缘;④地下使用该伴热系统时,会引起电流的大量流失。
2.2 电磁感应伴热电磁感应伴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及感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工件快速加热。
电磁感应伴热一般分为三类:工频电磁感应伴热、中频电磁感应伴热和高频电磁感应伴热。
电磁感应伴热效率可达到80%以上,并且加热速度极高,热流密度大,可自动控温,可消除设备发生火灾的危险(仅铁芯发热)。
电磁感应伴热的热惯性小,断电后会马上断磁、停止加热,控温性能比较准确,但设备复杂,成本很高。
2.3 柔性材料伴热柔性材料伴热是以导体通电时产生的焦耳热来加热管道,包括电缆伴热和电热带伴热两种类型。
(1)电缆伴热是以铜或铜合金制成芯线,芯线外面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导热性的材料做成绝缘层,最外层为不锈钢铠装护套。
电伴热设计方案伴热是指利用电能将热量传输到需要加热的物体表面以提供保温、加热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工业生产、建筑暖房以及设备保温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为了实现高效、节能的加热效果,对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电伴热设计的原理、选择器材和方案实施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I. 设计原理电伴热的设计原理是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将热能传导到被加热对象表面,从而提供加热效果的过程。
电伴热设计的核心是选定适当的伴热器件,合理布置以及控制系统。
伴热器件通常有加热电缆、加热带以及加热板等形式。
根据被加热对象的形状和具体需求,设计师应选择合适的伴热器件进行布置。
II. 选择器材在电伴热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器材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
首先,需要根据被加热对象的工作环境和温度要求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
其次,应根据被加热对象的结构和形状选择适合的伴热器件。
最后,要考虑器材的耐老化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以保证伴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III. 设计方案实施在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布置。
首先,要根据被加热对象的尺寸、形状和工作环境,确定伴热器件的型号和数量。
其次,根据实际需求绘制电伴热系统的布置图,并确定伴热器件的安装位置。
最后,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加热功率和温度的调节,以满足被加热对象的实际需求。
IV. 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电伴热设计方案实施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
首先,要对伴热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连接正常、绝缘良好。
其次,要进行功率和温度的测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最后,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保证电伴热系统高效、节能运行的基础。
通过合理选择伴热器件、选择适合的材料、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以及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维护,可以实现电伴热系统的良好加热效果。
电伴热技术的应用将为工业生产、建筑暖房等领域带来更高效、更可靠的加热解决方案。
电伴热工程方案1.引言电伴热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力加热手段实现对管道、设备、建筑物等物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其主要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暖通、环保等行业中的管道保温、设备加热、防冻防结冰等工程技术中。
本文将针对一个典型的电伴热工程进行分析和设计。
2.工程背景本工程涉及一栋位于城市化工园区的建筑物,其主要用途是进行其中一种化学生产过程。
在该建筑物内部布置了一条管道网络,用于输送化工原料。
由于该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为了防止管道在寒冷天气下结冰,需要对管道进行加热。
3.工程设计3.1管道布局设计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管道进行布局设计。
根据管道输送的化工原料以及建筑物内部的布置,确定管道的走向和连接方式,确保管道能够顺利地输送原料,并方便进行维护和管理。
3.2保温层设计为了防止管道内的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而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在管道外部设置保温层。
保温层的材料选择应根据管道输送的原料性质和温度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隔热材料如聚氨酯等。
保温层的厚度和外径应根据现场温度和热损失要求进行计算,以保证管道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适宜的温度。
3.3加热器选择在电伴热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加热器对工程效果至关重要。
加热器的功率应根据管道输送的原料流量、温度要求、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计算,以确保加热器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一般可采用电热缆或电热带作为加热元件,其特点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3.4控制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对加热器的精确控制,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继电器等组成部分。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管道表面的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传感器信号对加热器的功率进行调节,继电器用于实现控制信号的传递。
整个控制系统应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
4.施工组织与安全4.1施工组织为了保证电伴热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关的电工、施工等资质,施工人员应熟悉电伴热技术的施工要求和安全规范。
电伴热设计方案电伴热设计方案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发热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物和家庭中。
电伴热能够提供可靠、高效的供热和保温解决方案,可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原理、应用和优势。
一、原理电伴热是利用导电材料发热的原理,通过电流通过导电材料产生热能。
导电材料通常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较高的电阻率的材料,如铜、铝等。
当电流通过导电材料时,由于导电材料的电阻产生了电能的损耗,这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在导电材料表面产生热量。
通过合适的电压和电流控制,可以使导电材料产生适当的热量,以满足特定的供热和保温需求。
二、应用1. 工业应用在工业领域,电伴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过程中,如管道加热、储罐保温、设备加热等。
电伴热可以通过将导电材料包裹在管道或设备周围,以实现对其加热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材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提高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建筑应用在建筑领域,电伴热主要用于地暖系统和防冻系统。
地暖系统通过将导电材料安装在地板下方,利用导热和辐射热传递来实现室内供暖。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可以避免传统散热器的占地空间,使室内空间更加整洁美观。
防冻系统主要用于户外场所,如屋顶和道路等。
通过将导电材料安装在这些表面上,可以防止积雪和冰冻,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3. 家庭应用在家庭中,电伴热常用于供暖、保温和制暖设备。
电伴热地板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家庭成员在冬季也能享受到温暖的生活。
此外,电伴热还可用于热水器、热水樽等设备,保持水温恒定,为家庭生活提供方便。
三、优势1. 高效能电伴热具有快速反应的特点,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非常高。
加热速度快,可以迅速达到所需的温度,节约时间和能源。
2. 灵活性电伴热的设计和安装相对简单,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和设备要求。
导电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裁剪和布置,以满足不同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3. 安全性电伴热使用低电压、低电流,不存在明火和燃烧气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电伴热设计说明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电伴热设计说明。
你想想看啊,电伴热就像是给管道啊、设备啊这些“宝贝”穿上了一件保暖的小棉袄。
它能在寒冷的冬天里,让这些家伙不至于被冻坏咯。
那电伴热设计该咋搞呢?首先呢,咱得了解清楚要伴热的对象是啥,就像给人买衣服得知道尺码一样。
不同的设备、管道,那需要的伴热可不一样哩!然后呢,要考虑环境因素,是在户外风吹日晒呢,还是在室内舒舒服服的。
这环境不一样,电伴热的要求也不同呀!咱就说,要是在户外那种冷得让人直哆嗦的地方,电伴热就得厉害点,不然怎么抵挡住那寒风的侵袭呢?这就好比冬天你出门,穿少了肯定不行,得裹得严严实实的才暖和。
还有啊,伴热的温度也得好好把控。
太高了不行,那不把东西给烤坏啦?太低了也不行,起不到伴热的效果呀!这就跟做饭似的,火候得恰到好处,不然做出来的饭不是糊了就是没熟,那能好吃吗?电伴热的材料也很重要哦!得选质量好的,耐用的,就像你买鞋子,肯定得挑结实耐穿的呀,总不能穿两天就坏了吧?要是电伴热材料不靠谱,用不了多久出问题了,那多麻烦呀!再说说安装吧,这可得找专业的人来干,可别自己瞎捣鼓。
就跟你组装家具似的,你要是不懂,硬来,最后可能装得歪七扭八的,还不安全。
电伴热安装也是这个道理,得按规矩来,不能马虎。
你说要是电伴热没设计好,会咋样?那设备、管道可能就会出问题呀,说不定哪天就罢工啦!这可不行,咱得保证它们能正常工作呀,不然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啊,电伴热设计可不能小瞧,得认真对待。
咱得像照顾宝贝一样照顾好这些设备和管道,让它们在电伴热的温暖呵护下,好好工作。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总之呢,电伴热设计是个细致活儿,每个环节都得考虑周全。
从要伴热的对象,到环境,到温度,再到材料和安装,都得精心策划。
只有这样,才能让电伴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保驾护航!可别不当回事儿哟!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引言电伴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加热技术。
它利用电能将热能转移到需要加热的物体表面,从而提供稳定的温度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伴热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设计要点。
1. 基本原理电伴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材料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热量。
当电流通过电阻材料时,电阻材料会发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或物体。
通过合理布置电阻材料,可以实现对物体表面的均匀加热。
2. 适用范围电伴热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工业加热:在工业生产中,电伴热可用于加热管道、容器、储罐等设备,以保持工艺温度或防止冻结。
•仪器设备:电伴热可用于仪器设备的加热,例如实验室的试剂瓶、恒温槽等。
•电气设备:电伴热可用于电气设备的加热,例如控制柜、电缆、阀门等,以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建筑保温:电伴热可用于建筑物的保温,例如地暖、防冻等。
3. 设计要点在进行电伴热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3.1 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电阻材料包括铜镍合金、铁铝合金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温度特性,因此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3.2 计算功率和导线尺寸在确定电阻材料后,需要根据需要的加热功率来计算所需的电流和电阻。
根据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选择合适的导线尺寸。
3.3 设计布局和安装方式在设计电伴热布局时,需要考虑加热面积、接触面积和加热均匀性。
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加热效果。
安装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安装方式包括粘贴、绕包和穿线等。
3.4 控制系统设计电伴热的控制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例如温度控制器、定时开关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使电伴热工作更加稳定和可靠。
结论电伴热设计方案是实现对物体表面加热的重要工艺。
合理的电伴热设计可以提高工艺效率、降低能耗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材料、计算功率和导线尺寸、设计合理的布局和安装方式以及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电伴热加热效果。
火电厂热工仪表取样管电伴热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调查报告在火电厂的生产运营过程中,一部分设备例如锅炉、除氧器等难免会采用露天方式进行布置,这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以保障火电厂的正常运营,而电伴热系统的应用与实现很好的保障了这一点。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火电厂热工仪表取样管电伴热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探讨。
火电厂热工仪表电伴热系统取样管设计实现如果火电厂当中的锅炉、除氧器以及除盐水箱等相关设备均在露天的条件当中进行存放的话,与其相关的热工自动化设备也将随之被设置在室外当中。
基于此种情况,为了能够让热共自动化设备能够正常且安全的运作,在冬季室外气温较低的施工环境下,应该对用于蒸汽、水以及燃油的导压管进行防冻处理,包括流体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位仪表的导压管等等。
此外,在设置防冻装置时需要注意采用蒸汽伴热保温与电伴热保温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其中的电伴热保温方式是以电热元件作为最基础的热,是属于最为稳定的热方式之一,在火电厂的生产运营中起到了很好的保温防冻作用。
1 电伴热系统的工作原理电伴热即为在绝热层与被伴热管道当中用于加热之用的高分子类材料,其主要的作用是采用电热所产生的能力来对在取样过程当中丢失的热量进行填补,继而让其能够保持在一个最为合乎标准的范围当中。
电伴热电缆的组成部分如下:半导体高分子材料、合金母线(两根)、内部高分子绝缘、合金屏蔽网以及外部高分子聚合物护套。
其中,半导体高分子材料需要经过特殊的工艺手段制造而成,并且在整个结构当中起到了最为主要的发热作用。
电伴热电缆的组成材质为抗高温性极强的镀锡铜合金,其不但具有恒定功率的特性,同时还比较不会受到外界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
此外,含氟聚合物护套还能够为电缆带来一层额外的附加保护膜,使其能够在极度恶劣的化学环境当中也能够较好的应用。
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我们能够了解到,如果伴热电缆所处环境的温度较低,那么用于导电的化学高分子材料即会形成收缩现象,继而形成能够让伴热电缆开始产生热量的电流;反之,如果伴热电缆所处环境的温度较高,高分子材料就会出现膨胀现象,并同时阻隔碳粒的相聚和回路的形成。
电伴热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电伴热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能发热的加热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以满足不同场所的温度要求。
伴热管是电伴热的一种主要形式,常用于液体、气体管道加热。
本文旨在探讨电伴热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二、电伴热设计方案的重要性电伴热设计方案是伴热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使用的重要保证,对于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好的设计方案能够提高伴热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运营风险。
因此,制定合理的电伴热设计方案是伴热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步骤。
三、电伴热设计方案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确定伴热系统所需加热介质品种、加热介质温度、加热管道长度、管道直径等信息,并进行详细记录。
2.网络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信息,结合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确定最佳布管方式和管道网络,制定网络设计图。
3.选型评估:根据设计图和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伴热设备,进行选型评估,并选择具有规范和认证的品牌或供应商。
4.安装调试:进行伴热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5.系统测试:进行系统的严格测试,实时监测伴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各个参数,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泄漏或温度不稳定现象。
6.完善文档:对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测试过程进行记录,并建立系统档案,包括管道设计图、产品选型、安装维修记录等。
四、结语电伴热设计方案是保证伴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通过需求分析、网络设计、选型评估、安装调试、系统测试和完善文档等不同步骤的实施,可以明确伴热系统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伴热设备,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因此,正确制定优秀的电伴热设计方案对于现代工业和建筑领域发展至关重要。
电伴热设计说明● 1.电伴热设计说明1.1 电伴热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众多场合,金属管道及设备工艺装置的保温和防冻。
1.2 由于电伴热工程目前暂无国家(或行业)规范(程)和产品标准可遵循,所以安装和调试应在供货方的指导下或严格遵循本手册及有关国家标准、图集和有关安全规范进行。
1.3 电伴热的设计和安装要求:由于电伴热的电热带是安装在绝热层和管道(或设备)外壁之间,利用电热来补充输贮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保温和防冻的目的。
所以电伴热仍需有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
绝热层的材质、厚度和结构的选择应先按保温和防结露要求的绝热层厚度计算和选择电热带功率,当功率过大时,再增加绝热层厚度。
用于保温为目的的绝热设防潮层。
只有在确保夏季管道、设备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才可不设防潮层。
保护层的设置要求与非电伴热保护层的设置要求相同。
1.4 电热带分自控温和恒功率两种。
(1)自控温电热带是由导电聚合物和两条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层构成。
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电阻正温度系数特性,且相互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
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度点及烧坏之虑。
一般情况下,可不配温度控制器,仅在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场合才配温控器。
温控器的选择和安装要求与恒功率电热带相同。
自控温电热带分屏蔽型和加强型。
腐蚀区应采用加强型。
在保温层内金属管道上放热量曲线见电伴热编制说明(一);电热带规格及技术特性见科阳产品样本;电器保护开关的选用见电伴热编制说明(二)。
(2)恒功率电热带是以金属电阻丝或专用碳纤维束串联或并联与导电线芯及绝缘材料结合而制成,由于其输出功率恒定,温度积累必须采取通断电控温,因此使用时必须配置温控器,不允许交叉、重叠及任意接长、剪断使用,否则会出现过热、过载、燃烧等恶性事故,因此恒功率电热带常用于非重要(非防爆)场合,功率需要较大、温度较高的加热场合。
化工工艺管道的电伴热设计
管道伴热设计是一种特殊的管道设计类型,相比传统的加热设计,伴热设计是一种为满足管道工艺设计需要进行的可进行自动伴热效果的保温装置。
管道的伴热设计是一种间接加热方式,在安全性和能源使用方面与传统加热都有较大差异。
目前常用的伴热设计根据其不同的伴热介质可以分为蒸汽伴热、电伴热等,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电伴热和蒸汽伴热两种伴热方式。
本文将重点阐述化工工艺管道中电伴热是如何设计的。
化工工艺管道的电伴热是一种主要利用感应加热、电阻加热以及通电加热等方式进行伴热保温的伴热设计。
电伴热在使用中安全性较高,施工设计较为方便,不需要特别多的日常维护。
并且随着近年来对电伴热的研究逐渐增加,电伴热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能源利用率很高。
电伴热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节约能源和资源需要注意伴热容量的设计,一般电伴热的伴热容量需要注意增加,因为若伴热容量过低管道的利用率过低容易造成热能的浪费。
若伴热容量过高则会增加设备运行的成本,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分析设计能够有效计算在保证热容量达到启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约总运转所需要的能量。
在进行电伴热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三维计算机模型进行设计,合理规划出分配站以及总管和伴管的具体情况,一般分配站位置应当设置在墙柱等平台位置,并注意分配站前的伴管尽量缩短,管道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总管与伴管的合理划分,以及两者材质的选择。
在进行设计时,伴管需要详细标注其来源与去处,保证设计的合理和清晰。
浅谈电伴热设计与应用摘要:电伴热作为一种管道保温和防冻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类工厂。
本文阐明了电伴热的技术优势,对不同种类电伴热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设计实际,指出了电伴热的设计方法和电伴热的应用。
关键词:电伴热;电热带;电伴热设计引言伴热作为一种有效的管道保温及防冻方案在工厂中一直被广泛应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紧靠在管道外壁的伴热管线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管道的热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工作要求。
国内伴热大多采用传统的蒸汽或热水伴热,但蒸汽、热水的散热量不易控制,其保温效率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由于管道需要常年伴热,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伴热管会产生“跑”、“冒”、“滴”、“漏”现象。
目前,包括能源业在内的很多部门已广泛推广了电伴热技术,电伴热是沿管线长度方向或在罐体容积大面积上的均匀放热,温度梯度小,热稳定时间较长,适合长期使用,其所需的热量(电功率)大大低于蒸汽和热水加热,具有热效率高、节约能源、设计简单、施工安装方便、无污染、使用寿命长、能实现遥控和自动控制等优点,可替代蒸汽、热水等伴热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项目。
1.电伴热产品分类电伴热系统由供电电源系统、电缆加热系统和电伴热智能控制报警系统三部分组成。
每个电伴热回路中包括温控器、温度传感器、断路器、接触器、工作状态显示器、故障蜂鸣报警器等电路。
常用的电伴热产品有如下几种形式:1.1 恒功率型电伴热恒功率型电伴热顾名思义,就是伴热带在通电后功率输出一直恒定,不会随外界环境、保温材料、伴热材质变化而变化,包括并联式恒功率电伴热带和串联式电伴热带。
并联式电伴热其电阻丝采用并联连接方式,工作时靠电阻丝发热对管道进行加热。
在氟化物绝热层中包覆着两根相互平行的镀镍铜绞线作为电源母线,并且在内绝热层外缠绕镍铬合金电热丝,每隔一段固定距离将电热丝进行焊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并联电阻。
当电源铜母线通电以后,各并联电阻随之发热,形成一个连续发热的电热带,可任意剪切。
电伴热设计电伴热设计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产生热能的加热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在导电材料表面布置电伴热带,在通过电流产生热量从而加热物体。
电伴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建筑物的地板、屋顶和管道系统的保温,工业加热设备的加热和防冻等。
电伴热设计是指根据具体的加热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电伴热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一个优秀的电伴热设计可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长寿命,并确保加热效果符合要求。
在进行电伴热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加热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加热的需求,包括加热的温度、加热面积、加热时间等。
根据这些需求确定所需的电伴热带规格和数量。
2. 材料选择:在选择电伴热带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导电性能、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优质的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加热效果,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系统布局设计:根据加热面积和形状,合理设计电伴热系统的布局,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均匀受热,并且避免过热或局部冷却现象的发生。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个可靠的控制系统,根据需要控制电伴热带的加热功率,并确保控制系统与电伴热带的连接牢固可靠。
除了以上的设计要点外,电伴热设计还需要考虑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电伴热设备通常需要保持长时间运行,因此需要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而在安全性方面,要确保设计的系统可以防止电器漏电和过载,并避免发生火灾和其它意外事故。
总之,电伴热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个合理的设计可以提供高效的加热效果,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电伴热设计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伴热方案电伴热方案引言电伴热是一种利用电能进行加热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伴热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一种常见的电伴热方案。
基本原理电伴热是利用导电材料的电阻发热原理进行加热的技术。
导电材料通电后,随着电流通过其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导电材料升温。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加热。
应用领域电伴热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加热:电伴热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工艺,如管道加热、贮槽加热等。
通过精确控制电流,可以实现对不同介质的加热,从而满足不同工艺要求。
2. 建筑保温:电伴热系统可用于建筑物的地面、墙面、屋顶等部位的保温。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安装导电材料,可以实现对建筑部位的加热,提高室内舒适度。
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的住宅和工业建筑。
3. 汽车行业:电伴热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例如,在寒冷地区,汽车蓄电池可能会因低温而容量减少,无法正常启动。
通过在蓄电池周围安装电伴热装置,可以提供恒温环境,确保蓄电池的正常工作。
电伴热方案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电伴热方案的示例:1.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导电材料用于伴热系统。
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铜、铝、不锈钢等。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材料的导电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
2. 热控系统:设计合适的热控系统,用于控制伴热系统的加热功率和温度。
例如,可以采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被加热部位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调整电流输出,以实现温度控制。
3. 安全考虑:在设计伴热方案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例如,应采取适当的电气绝缘措施,以确保伴热系统的安全运行。
4. 工程实施:根据具体需求,在被加热部位进行导电材料的安装和布线。
确保导电材料与被加热部位充分接触,并采取合适的固定措施,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电伴热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加热技术,具有灵活性和可控性的优势。
电伴热设计说明● 1.电伴热设计说明1.1 电伴热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众多场合,金属管道及设备工艺装置的保温和防冻。
1.2 由于电伴热工程目前暂无国家(或行业)规范(程)和产品标准可遵循,所以安装和调试应在供货方的指导下或严格遵循本手册及有关国家标准、图集和有关安全规范进行。
1.3 电伴热的设计和安装要求:由于电伴热的电热带是安装在绝热层和管道(或设备)外壁之间,利用电热来补充输贮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保温和防冻的目的。
所以电伴热仍需有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
绝热层的材质、厚度和结构的选择应先按保温和防结露要求的绝热层厚度计算和选择电热带功率,当功率过大时,再增加绝热层厚度。
用于保温为目的的绝热设防潮层。
只有在确保夏季管道、设备表面不结露的情况下才可不设防潮层。
保护层的设置要求与非电伴热保护层的设置要求相同。
1.4 电热带分自控温和恒功率两种。
(1)自控温电热带是由导电聚合物和两条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层构成。
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电阻正温度系数特性,且相互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
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度点及烧坏之虑。
一般情况下,可不配温度控制器,仅在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场合才配温控器。
温控器的选择和安装要求与恒功率电热带相同。
自控温电热带分屏蔽型和加强型。
腐蚀区应采用加强型。
在保温层内金属管道上放热量曲线见电伴热编制说明(一);电热带规格及技术特性见科阳产品样本;电器保护开关的选用见电伴热编制说明(二)。
(2)恒功率电热带是以金属电阻丝或专用碳纤维束串联或并联与导电线芯及绝缘材料结合而制成,由于其输出功率恒定,温度积累必须采取通断电控温,因此使用时必须配置温控器,不允许交叉、重叠及任意接长、剪断使用,否则会出现过热、过载、燃烧等恶性事故,因此恒功率电热带常用于非重要(非防爆)场合,功率需要较大、温度较高的加热场合。
管道电伴热设计思路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管道系统的伴热设计对于确保流体介质在各种环境下的正常输送和操作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或室外环境中,管道的防冻、防凝和防堵需求使得电伴热设计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
确定管道要求的维持温度、当地最低环境温度、管道的外径、保温材料的品种及厚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和选择适当的电伴热系统至关重要。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管道的最大散热量。
这一步是设计电伴热系统的关键,因为只有准确计
算出散热量,才能选择到合适的电伴热线缆和安装方式。
选择电伴热线缆的种类和安装方式。
电伴热线缆主要包括自控温伴热电缆和恒功率伴热电缆两种。
自控温伴热电缆可以根据管道的温度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而恒功率伴热电缆则以恒定的功率输出热量。
安装方式则需要根据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电伴热线缆能够均匀地为管道提供热量。
设计电伴热系统的控制方式。
一般来说,电伴热系统需要配备温度控制器,以便实时监测管道的温度并根据设定值自动控制电伴热线缆的运行。
当管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控器会接通电源,电伴热系统开始运行;当管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控器则会断开电源,使电伴热系统在最经济合理的状态下运行。
管道电伴热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需求分析、选型与计算、安装规划、安全与性能、经济性等。
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和精心实施,可以确保电伴热系统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这对于工业生产和物流领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电伴热设计方案范文电伴热,又称电加热系统,是利用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量的一种加热方式。
相比传统的气体加热方式,电伴热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特点,在工业、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电伴热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电伴热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热量的需求。
根据具体的加热对象和环境要求,确定所需的加热功率和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加热功率与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相关,而温度范围则取决于工作环境的要求。
在确定了热量需求之后,可以根据电热材料的特性(如电阻率和导热系数)计算出所需的导线长度和截面积。
其次,电伴热的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导线的安装方式和布置方式。
导线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干式安装,即导线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另一种是湿式安装,即导线与被加热物体之间存在绝缘层。
布置方式则有单行式和多行式两种,单行式是将导线串联在一起,多行式是将导线并联在一起。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和布置方式,以确保导线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电伴热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导线的保护和控制。
由于导线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导线,防止过热引发事故。
常用的保护措施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过电流保护器,前者用于监测导线温度,一旦超过设定值就会发出警报或切断电源;后者用于监测电流,一旦超过额定值就会切断电源。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隔热层对导线进行保护,减少能量的损失。
在控制方面,可以选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伴热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电伴热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电伴热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导线和检查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
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和档案,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维修情况,以便于日后的分析和改进。
综上所述,电伴热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热量需求、导线的安装和布置、导线的保护和控制以及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等方面。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才能设计出可靠、安全、高效的电伴热系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伴热设计初探
摘要:本文对电伴热在化学工艺中的初次设计、安装和运行进行了小结以供有关人员借鉴和参考。
1、前言
化学工艺中,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防冻。
如:浓碱、浓磷酸盐溶液在常温条件下就会结晶;在冬季,室外的取样管道、加药管道和水管道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也会发生冻结;衬胶管道和设备在低于零度时会发生衬胶层龟裂而破坏等。
这一切都需要采用加热防冻工艺。
近期出现的“自限温电伴热带”产品是一种很好的用于防冻的加热产品。
但是,从工艺上来看,此技术是介于化学和电气之间的。
这里,仅将我们经历的设计、运行以及在现场使用中发现的问题介绍给大家,以供有关人员参考和改进,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自限温电伴热带”的产品特点
自限温电伴热带的外表很象300Ω的电视机天线馈线,扁扁的。
但是,两条金属导线之间的材料可不是一般的塑料,是很特殊的,其性能很象热敏电阻材料。
当此电伴热带本身的温度低时(如10℃),则电阻小,电流大,发热量也大(常用的一种约15W/m,另一种约35W/m,也有其它品种的)。
当温度上升到85℃时(这是防冻常用的一种),则其材料的电阻急剧上升,电流下降到十几毫安,达到几乎无电力消耗效果。
这样一来,不需要另加自动控制,它自身就能根据温度的高低来自动调节发热量的功率大小,从而达到自限温的效果。
我们将它使用在防冻的设备或管道上时,当温度低到10℃及以下时,自限温电伴热带则有大电流通过,加热管道。
当电伴热带温度因加热而上升时,则“自限温电伴热带”的电流就下降使加热功率也下降,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值。
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既防冻又安全不过热的效果。
3、使用范围
●浓烧碱溶液(如40~50%)在温度低于15℃时防止溶液结晶。
●浓磷酸盐溶液(近饱和,约10%)的常温下防止结晶。
●水管道和/或设备(包括各种水管道、加药管道、取样管道以及其它的
化学低浓度溶液管道)的冬季防冻。
●衬胶设备和/或管道防冬季发生龟裂而永远损坏。
●储存离子交换树脂的设备防冻。
4、电伴热带防冻的设计
由于我们首次在设计中使用电伴热带加热技术,没有依据可查。
这里只是将我们的施工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处理办法介绍下面,供大家参考:4.1、明确设计范围
根据化学工艺的实际需要(见“3”所述),首先确定需要使用电伴热带的具体设备及管道。
选定电伴热带的型号及生产厂商。
4.2、计算电伴热带的每条使用长度及保温层厚度
对于管道,首先根据环境资料计算出每米保温后的管道热损失值:
Qt={2π(T-Ta)/[1/λ×(In D0/Di+2/D0×1/α)]}×1.3 W/m T……管道表面计算温度℃
Ta……环境计算温度℃
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用岩棉时λ=0.043 W/m.℃)
Di……保温层内径 m
D0……保温层外经 D0= Di+2δ m ,
δ……保温层厚度(可以按经验自定)m
α……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 W/m2.℃
α=1.163(6+3×W0.5)
W……风速 m/s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出每一条电伴热带的启动合闸时最大电功率及最大电流值。
4.3、画图及提资
4.3.1、防冻电伴热带连接系统示意图
●首先画出、标出需要进行伴热防冻的管道、设备示意轮廓。
●再画出电气的动力盘示意轮廓,注明动力盘编号。
●化学与电气的设计界线为电伴热带的用电接线盒。
图中首先应该分清
设计界线,然后画出从用电的接线盒起,至电伴热带终点止的每条电伴热所需要的一切连接件、伴热带和终端盒等示意图。
●列出名细表,注明所有设计材料的名称、数量和规格等。
●附加必要的设计说明。
并注意应该留有电气专业的会签位置。
4.3.2、防冻电伴热带安装布置示意图
该图中应该标明设计界线内的每一条电伴热带的安装起点及终端的坐标位置,伴热带走向。
4.3.3、电伴热带缠绕详图及保温示意图
该图中应该标明每一条电伴热带在管道的弯头、三通、四通以及法兰、阀门、泵体、压力表等处的缠绕方法详图。
电伴热带施工结束后的保温示意图。
4.3.4、电伴热带及其附件材料汇总表
将以上设计的各条电伴热带及其附件的材料进行汇总统计。
4.3.5、对电气提资
化学与电气的设计界线为电伴热带的用电接线盒。
至用电接线盒的动力连接电线属于电气专业设计范围(这有些像电动机的接线盒一样)。
化学专业提出的电伴热带的用电接线盒位置应该精确到100mm之内(包括平面及标高的三度位置)电气专业的动力电缆应该连接到此处,然后给电气专业提出每一条电伴热带的工作电压、启动功率、最大电流、控制方式以及其它要求等。
4.3.6、设计经验参考
●温度超过180℃的管道(如一些取样管道)不能使用自限温电伴热带
直接敷设在管道外壁上。
否则会发生伴热带被高温烫坏的事故。
●汽包的加磷酸盐管道在靠近汽包约20米左右的距离内不能使用电伴热
带。
否则汽包的高温会沿管道传递将电伴热带烧毁。
●给电气专业提资时,最好要求每一条电伴热带装一个电流表。
起码一
个动力盘应该有一个电流表,以观察使用中的电流变化情况。
这样一来,既可以间接判断每条电伴热带的状态好坏,又可以控制启动功率以免超载。
●电伴热带的外部保温层设计非常重要,绝不能忽视。
保温层足够的厚
度可以减少电力消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电伴热带的安装注意事项
5.1、电伴热带在安装时,一定要注意绝缘防水。
尤其是在伴热带的接头和端头位置,要特别注意作好绝缘防水处理。
5.2、电伴热带不能受力。
所以必需在管道、设备安装结束后进行。
5.3、电伴热带保温层层厚不足,还外要包铝皮时,固定铝皮的钉子过长,常常容易刺穿电伴热带,造成电伴热带损坏。
6、电伴热带的运行注意事项
6.1、应该在环境温度没有完全降至防冻温度极限值前时就投入电伴热防冻系统。
6.2、自限温电伴热带是一种热敏电阻型。
初投入时电流很大容易造成过载。
所以系统投入时,应该一条一条地合闸投入运行,不要一下子全部投上,以免造成电源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