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道岔
- 格式:ppt
- 大小:13.87 MB
- 文档页数:17
轨道工程[填空题]1简述胶粘道岔优点参考答案:优点:提高道床横向支撑能力,减少列车经过时道砟道床承受的巨大载荷和冲击。
[填空题]2什么是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其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静态检测:是轨道不行车时的状态,采用道尺等工具测量;动态监测:是行车条件下的轨道状态,采用轨道检查车测量。
[填空题]3为何限制圆曲线最小长度和缓和曲线夹直线最小长度?参考答案:主要为了列车运行的平顺性、防止两次摆动的叠加。
[填空题]4道岔有哪些种类参考答案:分为道岔、交叉和道岔与交叉组合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单式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交叉渡线、交分道岔[填空题]5线路有哪些分类方式?参考答案:无缝线路根据处理钢轨内部温度应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温度应力式、放散温度应力式。
根据铺设位置、设计要求不同可分为路基无缝线路、桥上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等。
根据无缝线路轨条长度、是否跨越车站,可分为普通无缝线路和跨区间无缝线路。
[填空题]6画出基本轨温度应力图,并标出固定区、伸缩区参考答案:无缝线路锁定以后,轨温单向变化时,温度力沿钢轨纵向分布的规律,称为基本温度力图。
固定区:无缝线路长轨节中部承受大小相等的温度力,钢轨不能伸缩,成为无缝线路固定区。
钢轨长度有伸缩的区叫伸缩区。
伸缩区两侧的调节轨成为缓冲区降温的温度应力图:[填空题]7实践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钢轨水平误差对行车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第一种称(),就是在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内,一股钢轨轨顶的水平,始终较一股高。
另一种叫()。
参考答案:水平差;三角坑[填空题]8我国铁路强度检算办法中引入()、()和()三个系数以进行轨道动力响应的准静态计算。
参考答案:速度系数;偏载系数;横向水平力系数[单项选择题]9、下列关于板式轨道组成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板式轨道主要有WJ-2型扣件、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B.板式轨道主要有60kg/m、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C.板式轨道主要有60kg/m、WJ-2型扣件、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组成D.板式轨道主要有60kg/m、WJ-2型扣件、预制轨道板、CA砂浆层、钢筋混凝土底座组成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0、波纹磨耗是指钢轨顶面上波长为()mm,波幅()mm的周期性不平顺。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轨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为了保障铁路轨道工程的质量,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本文将针对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轨道线路质量验收标准。
1. 轨道线路平整度。
轨道线路的平整度是指轨道在水平方向上的平整程度。
验收时应采用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2. 轨道线路弯曲度。
轨道线路的弯曲度是指轨道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程度。
验收时应采用曲线测量仪进行检测,弯曲度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3. 轨道线路轨距。
轨道线路的轨距是指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
验收时应采用轨距测量仪进行检测,轨距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4. 轨道线路道床。
轨道线路的道床是指轨道铺设在上面的路基层。
验收时应检查道床的材料和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松动、渗水等问题。
二、轨道工程设施质量验收标准。
1. 轨道道岔。
轨道道岔是指铁路线路上的分支线和交叉线。
验收时应检查道岔的安装是否牢固,转辙是否灵活,是否存在异响等问题。
2. 轨道轨枕。
轨道轨枕是指支撑轨道钢轨的木质或混凝土质的枕木。
验收时应检查轨枕的材质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开裂、变形等问题。
3. 轨道防护设施。
轨道防护设施是指铁路线路上的护栏、信号灯、标志牌等设施。
验收时应检查这些设施的安装位置和状态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损坏、缺失等问题。
三、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
1. 施工前验收。
在轨道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材料、设备和施工方案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施工过程验收。
在轨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施工后终验。
在轨道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对整个工程进行终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严格的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轨道工程无砟道岔作业施工要求1.1施工准备1.1.1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铺设无砟道岔前,线下工程的主体和底座混凝土应全部完工,检验合格。
未完成的附属工程不得影响无砟轨道的铺设。
铺设无砟道岔前,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对路基、桥涵变形进行系统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长期变形、各种过渡段的差异沉降等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无砟轨道铺设条件。
1.1.2 混凝土底座质量控制要求当路基底座板混凝土施工完成,且达到交验条件时,由监理单位组织底座板施工单位与铺板单位进行底座板验收交接工作。
我部只对底座板外观尺寸及相应资料进行复核接收。
底座板混凝土结构应密实、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没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底座板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滑动膜位置除外),见新面不小于50%。
检查剪力筋布置情况,确保剪力筋位置及高度正确。
底座混凝土施工完成并养护7天以后,清理干净底座混凝土表面,且对底座及转辙器平台外形尺寸进行复核。
混凝土底座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1.1.3 CPⅢ交接与复测1、道岔控制基标测量前,按照《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4.1.1~4.1.6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组织测量人员对CPⅢ点进行复核。
当CPⅢ点复核测量结果与从线下施工单位接收的CPⅢ测量成果满足技术条件的限差要求时,直接采用线下施工单位交接的测量成果;如不满足限差要求,则上报监理单位,和线下施工单位组成联合测量组,对CPⅢ点进行复测。
2、依据经复测后的CPⅢ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测设道岔控制基标。
1.2 铺岔基地设置1、铺岔基地根据道岔施工方案要求,经现场调查、比选后确定。
2、铺岔基地根据道岔钢轨件岔料存放及组装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以分类存放不同的道岔组件和岔料;道岔扣件存放和组装区要求做到防雨、防晒、防腐、防盗。
3、铺岔基地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必需的工装机具装备,地面应平坦、坚实、硬化。
轨道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路基检查:铺底碴前,对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检查路基面标高、宽度、路拱、路基边坡坡度等几何尺寸,路基排水、防护、加固工程的设臵情况,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方可铺设。
2、底碴、面碴碴场的选定,如业主有指定碴场,则按业主要求选定,如自行选定,底碴、面碴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中桩测量: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钉设要求如下:(1)、桩距:直线≯25m,圆曲线为20m。
(2)、曲线的五大要素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及岔头、岔尾点,均应钉设带钉的中桩。
(3)、铺碴前中桩移臵于道床外的路肩(曲线地段钉设在外侧路肩上)。
4、水平桩测量:水平桩在铺轨后铺碴整道前钉设,钉设要求如下:(1)、桩距:直线≯50m,圆曲线≯20m。
变坡点和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水平桩。
(2)、水平桩设在道床外的路肩上(曲线地段钉设在内侧路肩上)。
二、铺底碴1、质量标准:以中粗砂为宜,含泥量≯5%,不含有杂质。
2、底碴采用中粗砂,用5T 自卸汽车运至路基面,根据线路中心桩标出铺设范围、铺设高度,人工摊平。
3、底碴压实:测定底碴松铺高度,砂底碴松铺系数为1.05~1.1,由压路机碾压密实至设计标高。
碾压宜选用小吨位自行式振动压路机,第一遍稳压宜采用低碾压速度<2km/h,低频<20HZ 和低振幅<21mm 的振动碾压或静压,以防止碴粒产生侧向移动,以后3~5 遍碾压参数宜选用碾速3~4 km/h,振频30~50HZ,振幅1.5~2m,碾压作业长度以50~100m 为宜,从一侧开始至另一侧结束,并且前后两次碾压方向相反。
三、预铺面碴1、面碴质量标准:材质以石质坚硬的花岗岩为佳,粒径为20~70mm,针状指数小于5%,片状指数小于50%,粘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少于0.5%,小于0.1mm 的颗粒量少于1%。
2、铺轨前,应先铺部分道碴。
双层道床宜按垫层厚铺足,单层道床铺设厚度宜为150~200 mm。
顶面应整平,中间拉成槽。
《地铁道岔》课程标准课程代码:20160509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课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性质、地位地铁道岔是一种使地铁车辆从一股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道的线路设备,也是轨道的薄弱环节之一,通常在车站、停车场大量铺设。
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
由于道岔具有数量多、构造复杂、使用寿命短、限制列车速度、行车安全性低、养护维修投入大等特点,与曲线、接头并称为轨道的三大薄弱环节。
因而《地铁道岔》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道岔设备的养护维修也是该专业学生必须学会的专业核心技能。
同时道岔也是轨道交通其他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的轨道交通线路设备。
2.主要学习内容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道岔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的。
通过该系列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道岔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单开道岔的主要构造组成,还能分析道岔主要产生的病害及其整治措施,并学会单开道岔的检查等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达成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能了解道岔的各部分构造及其作用,明白道岔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能进行基本的养护维修,并培养学生高度的安全责任、吃苦耐劳及团结合作意识。
(1)清楚道岔的功能及各种类型。
(2)掌握单开道岔的组成,指出转辙部分、导曲线部分、辙叉及护轨部分的各部分构造。
(4)绘制单开道岔的主要尺寸,清楚转辙部分的尺寸及辙叉的尺寸。
(5)运用道岔轨距标准及加宽递减原则进行道岔轨距检查。
(6)学会导曲线支距计算。
(7)列举各种类型道岔的特点。
(8)运用直股支距法、长弦矢距简便计算法及绳正法进行曲线整正。
(9)了解计划维修合道岔保养的内容和评分标。
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
煤矿轨道及道岔的安装是煤矿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煤矿
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因此,为了确保煤矿轨道及道岔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
本文将就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的相关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煤矿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1. 设计选址。
在进行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前,首先需要对选址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选址应
考虑到煤矿的地质条件、运输线路、矿井布局等因素,确保轨道及道岔的布置合理、安全。
2. 材料选用。
在进行轨道及道岔安装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包括轨道、道岔、轨道连接件等,以确保其强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 安装工艺。
在进行轨道及道岔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包括
轨道的校直、道岔的安装、轨道连接件的固定等,确保安装工艺符合要求。
4. 安全设施。
在轨道及道岔安装完成后,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护栏、信号设备、轨道检测设备等,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运行。
5. 检测验收。
轨道及道岔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
规范,达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总之,煤矿轨道及道岔的安装标准是煤矿运输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才能确保煤矿运输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常用的标准道岔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常用的标准道岔(轨道交叉)通常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制定的轨道交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道岔类型:普通道岔(Single Slip Switch):普通道岔是最基本的道岔类型,用于实现直线轨道和分支轨道的连接。
它通常包括交叉渡线,使列车能够在交叉口交汇。
双动道岔(Double Slip Switch):双动道岔具有两个交叉渡线,使得列车可以从一个轨道切换到另一个轨道,同时允许相反方向的列车通过。
三通道岔(Three-Way Switch):三通道岔是一种允许列车从一条轨道切换到另外两条轨道的道岔。
这种道岔常用于需要高度交叉的地方。
交叉渡线道岔(Diamond Crossover Switch):交叉渡线道岔用于连接两条平行的轨道线路,使列车能够在交叉口平稳过渡。
交叉道岔(Turnout Crossing Switch):交叉道岔允许列车在交叉口交叉,通常用于实现轨道交叉的区域。
这些标准道岔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轨道交通系统设计、车辆类型和运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为确保安全和效率,设计师和工程师会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道岔的选择和布置。
各国或地区的轨道交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道岔类型可能会有所调整。
铁路轨道定额铺道岔定额
铁路轨道定额铺道岔定额是指在铁路轨道铺轨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道岔的铺设数量、位置、形式等进行限定和要求的定额。
道岔是铁路轨道上的重要设备,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切换列车的运行方向,对铁路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铁路轨道铺轨过程中,道岔的铺设数量、位置、形式等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铁路轨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铁路轨道定额铺道岔定额是根据相关的铁路轨道工程规范和标准制定的,包括道岔的数量、位置、形式、尺寸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道岔的切换效率、稳定性等因素。
具体的道岔定额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铁路轨道铺轨过程中,道岔定额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控制指标,对轨道铺设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