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电路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轨道电路第一节: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一、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1、轨道电路的命名: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用引接线连接电源和接收设备所构成的电气回路,它是监督铁路线路是否空闲,自动地和连续地将列车的运行和信号设备联系起来,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在线路上安设的电路式的装置。
轨道电路由钢轨、轨道绝缘、轨端接续线、引接线、送电设备及受电设备等主要元件组成。
2、轨道电路的技术要求①当轨道电路空闲且设备良好时,轨道电路继电器衔铁应可靠吸起。
②轨道电路在任何一点被列车占用时,即使只有一个轮对进入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应立即释放衔铁。
③当轨道电路不完整时,断轨、断线或绝缘破损时,轨道继电器应立即释放衔铁,关闭信号。
④对某些轨道电路,还应实现由轨道向机车传递信息的要求。
3、轨道电路的分类①轨道电路按接线方式分可分为闭路式和开路式(均是以轨道电路平时无车占用时所处的状态来确认)。
②轨道电路按供电方式分可分为直流轨道电路和交流轨道电路,其中直流轨道电路又分为直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和直流脉冲式轨道电路(包括极性脉冲轨道电路、极频脉冲轨道电路和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交流轨道电路又分为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包括工频50HZ整流轨道电路、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频二元二位感式轨道电路、75HZ轨道电路、音频轨道电路也叫移频或无绝缘轨道电路)和交流电码式轨道电路(包括50HZ交流计数电码轨道电路、75HZ交流计数轨道电路、25HZ电码调制轨道电路)。
③按电气牵引区段牵引电流的通过路径分为单轨条轨道电路和双轨条轨道电路。
单轨条轨道电路是以一根钢轨作为牵引电流回线,在绝缘处用抗流线引向相邻轨道电路的钢轨上的一种轨道电路(如下图1所示),因其牵引电流流过钢轨时在钢轨间产生较大的电位差,成为信号电路外界的主要干扰源,牵引电流越大,钢轨阻抗越大,对信号电路造成的干扰也越大,并且由于单轨条轨道电路轨抗较大传输距离相对缩短,但单轨条轨道电路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相对功耗小。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课件——轨道电路简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保障城市内人员和物资的快速移动。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列车在轨道上安全运行。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轨道电路。
目录1.轨道电路的作用2.轨道电路的组成3.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4.常见的轨道电路问题与解决方法–电缆断开问题–接地问题–信号干扰问题5.轨道电路的维护与检修–定期维护–故障检修轨道电路的作用轨道电路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监测轨道上的列车位置和速度,以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和安全运行。
它通过电气信号的变化,将列车的位置和其他信息传递到轨道信号系统,从而控制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
轨道电路的组成轨道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电气感应器:安装在轨道上的感应器,用于感知列车的位置和速度。
常见的感应器有轨道电阻器、轨道磁化器等。
2.接触器和继电器:用于接收和放大电气感应器传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递给信号系统。
3.室外设备:包括供电设备、信号处理设备等,用于控制和监测轨道电路的工作状态。
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轨道电路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气信号的变化来感知列车位置和速度。
当列车行驶过程中,轮轴和轨道之间会形成一个闭合电路,电气感应器会检测到这个闭合电路的存在。
通过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进行监测,可以得到列车位置和速度的信息。
在轨道电路中,通过电气感应器感知到的信号会传递到接触器和继电器,然后再传递到信号系统,由信号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
基于列车位置和速度的信息,信号系统可以发送相应的信号,控制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信号灯和道岔,保证列车的安全通行。
常见的轨道电路问题与解决方法电缆断开问题在轨道电路中,电缆断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电缆的断开可能会导致电气感应器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到轨道电路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电缆的连接情况,及时发现并修复断开的电缆。
•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即同时使用两条电缆供电,一旦其中一条电缆发生断开,另一条电缆可以继续供电,保证轨道电路的正常工作。
轨道电路基本原理一、概述轨道电路是指在铁路上布置的一种电气设备,用于监测和控制列车运行状态。
它可以实现列车的自动化控制、安全保障和信息传输等功能,是现代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轨道电路的组成1. 轨道电路系统轨道电路系统由轨道电路线圈、轨道电路绝缘节、轨道电缆和信号机等部分组成。
其中,轨道电路线圈是通过在铁轨上布置特殊的线圈来感应列车运行状态,并将信号传输到信号机进行处理;轨道电路绝缘节则用于隔离不同区段的信号,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轨道电缆则用于连接各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 信号机信号机是指在铁路上设置的一种设备,用于控制列车运行状态。
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发出相应的指令,以实现对列车行驶速度和方向等参数进行调整。
3. 车载设备车载设备是指安装在列车上的一种设备,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轨道电路的信号。
它可以根据信号的变化来控制列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等参数,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保障。
三、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信号传输技术。
当列车经过铁轨上的线圈时,由于列车本身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会形成一个短暂的磁场变化,进而感应出线圈内部产生的电流信号。
这些信号会被传输到信号机中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发出相应指令控制列车运行状态。
四、轨道电路的分类1. 非接触式轨道电路非接触式轨道电路是指通过在铁路旁布置特殊设备来感应列车运行状态,并将信号传输到信号机进行处理。
它不需要直接与铁轨接触,因此可以减少对铁路设施和列车运行造成的影响。
2. 接触式轨道电路接触式轨道电路是指通过在铁轨上布置特殊线圈来感应列车运行状态,并将信号传输到信号机进行处理。
它需要直接与铁轨接触,因此会对铁路设施和列车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轨道电路的应用轨道电路广泛应用于现代铁路运输中,主要用于实现列车的自动化控制、安全保障和信息传输等功能。
它可以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事故风险,为铁路运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轨道电路基础知识轨道电路定义:把一段钢轨用导线连接起来,两端用轨道绝缘节分割开来,这个区段就是轨道区段,以这段钢轨为导体,形成的电路就叫做轨道电路。
一个进路有若干个轨道电路组成。
是利用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的电路。
也叫轨道区段。
一个进路有若干个轨道区段组成。
轨道电路的作用:1、监督列车的占用,反映线路的空闲状况,为开放信号、建立进路或构成闭塞提供依据。
2、传递行车信息。
如移频自动闭塞利用轨道电路传递不同的频率信息来反映列车的位置,决定通过信号机的显示或决定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从而控制列车运行。
因此,轨道电路的性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是铁路信号的重要基础设备。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原理图,它是由机械室的电源通过电缆传送到送电端接线盒,在通过限流器、导引线接到钢轨上,通过钢轨传送到受电端的导引线、接线盒,然后通过电缆传送到机械室的继电器,有继电器的动作来判断区段内有无车辆占用。
送电端是由电源、限流器(可调电阻)用来调整供钢轨的可靠电压的,通过导引线接到钢轨上。
限流器他有两个作用:1、保护电源不因电流过载而损坏。
2、保证在钢轨上的电流大小轨道继电器能够吸气。
受电端主要设备就是继电器。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原理图,它的基本组成,是由钢轨、轨道接续线、和送电端(轨道电源、限流器)、受电端(轨道继电器、)当钢轨完整且没有列车占用的时,我们看这个电源通过电源正极、限流器送到钢轨上然后经过钢轨传输到受电端,又通过钢轨接续线送到继电器,给继电器送电。
使继电器历磁,继电器吸起,继电器接点上节点闭合,电流回到负极,构成电流回路。
表示线路空闲。
当轨道电路被车占用时,相当于两根钢轨之间连结了一个短路线,也就是车轮把两根钢轨短路。
这时送电端的电流,通过限流器、接续线、钢轨、车轮又返回到送电端。
也就是说,受电端的继电器,此时没有电流,或有很少一部分电流,不能把继电器吸起,因此,受电端继电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落下。
轨道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 轨道电路的基本概念轨道电路是一种用于控制和保护铁路轨道的电气系统,主要由信号设备、轨道电缆、信号灯、继电器等组成。
它通过电气信号的传输和控制,确保列车在铁路上安全运行。
2. 轨道电路的组成轨道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信号设备信号设备是轨道电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发出各种指令和信息,以指导列车运行。
常见的信号设备包括信号机、按钮操作盘等。
2.1.1 信号机信号机是用来显示列车运行状态和指示列车驾驶员操作的装置。
它通常由红色、黄色和绿色灯组成,分别代表停车、减速和行驶。
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组合,可以向驾驶员传递不同的指令。
2.1.2 按钮操作盘按钮操作盘是用来手动控制信号机显示状态的装置。
驾驶员可以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钮来改变信号机的显示状态,以便适应运行需求。
2.2 轨道电缆轨道电缆是轨道电路中的主要传输线路,它负责将信号设备发出的电气信号传输到各个部位。
轨道电缆一般由多股绝缘导线组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磨损性能。
2.3 信号灯信号灯是用来指示列车运行状态和警示驾驶员的装置。
它通常通过灯光的亮灭来传递信息,如红色代表停车、黄色代表减速、绿色代表行驶等。
2.4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用来控制和放大电气信号的装置。
在轨道电路中,继电器负责接收和处理轨道电缆传输的信号,并通过控制其他装置来实现列车的安全运行。
3. 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轨道电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对列车运行的控制和保护:3.1 信号发出当需要向列车发出指令时,驾驶员可以通过按钮操作盘改变信号机的显示状态。
信号机通过改变灯光的亮灭来表示不同的指令,如红灯代表停车、黄灯代表减速、绿灯代表行驶等。
3.2 信号传输信号机发出的电气信号通过轨道电缆传输到各个部位。
轨道电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绝缘性能,可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3.3 信号接收继电器负责接收和处理轨道电缆传输的信号。
当继电器接收到信号后,会根据指令控制其他装置的运行,以实现列车运行状态的变化。
轨道电路概述一、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节、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
轨道电路的送电设备设在送电端,由轨道电源E和限流电阻Rx 组成,限流电阻的作角是保护电源不致因过负荷而损坏,同时保证列车占用轨道电路时,轨道继电器可靠落下。
接收设备设在受电端,一般采用继电器,称为轨道继电器,由它来接收轨道电路的信号电流。
送、受电设备一般放在轨道旁的变压器箱或电缆盒内,轨道继电器设在信号楼内。
姗送、受电设备由引接线(钢丝绳)直接接向钢轨或通过电缆过轨后由引接线接向钢轨。
钢轨是轨道电路的导体,为减小钢轨接头的接触电阻,增设了轨端接续线。
钢轨绝缘是为分隔相邻轨道电路而装设的。
两绝缘节之间的钢轨线路,称为轨道电路的长度。
当轨道电路内钢轨完整,且没有列车占用时,轨道继电器吸起,表示轨道电路空闲。
轨道电路被列车占用时,它被列车轮对分路,轮对电阻远小于轨道继电器线圈电阻,流经轨道继电器的电流大大减小,轨道继电器落下,表示轨道电路被占用。
二、轨道电路的作用轨道电路的第一个作用是监督列车的占用。
利用轨道电路监督列车在区间或列车和调车车列在站内的占用,是最常用的方法。
由轨道电路反映该段线路是否空闲,为开放信号、建立进路或构成闭塞提供依据,还利用轨道电路的被占用关闭信号,把信号显示与轨道电路是否被占用结合起来。
轨道电路的第二个作用是传递行车信息。
例如数字编码式音频轨道电路中传送的行车信息,为ATC系统直接提供控制列车运行所需要的前行列车位置、运行前方信号机状态和线路条件等有关信息,以决定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控制列车在当前运行速度下是否减速或停车。
对于ATC系统来说,带有编码信息的轨道电路是其车地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之一。
三、轨道电路的分类轨道电路有较多种类,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1.按所传送的电流特性分类轨道电路可分为工频连续式轨道电路和音频轨道电路,音频轨道电路又分为模拟式和数字编码式。
轨道电路第一节: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一、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1、轨道电路的命名: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用引接线连接电源和接收设备所构成的电气回路,它是监督铁路线路是否空闲,自动地和连续地将列车的运行和信号设备联系起来,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在线路上安设的电路式的装置。
轨道电路由钢轨、轨道绝缘、轨端接续线、引接线、送电设备及受电设备等主要元件组成。
2、轨道电路的技术要求①当轨道电路空闲且设备良好时,轨道电路继电器衔铁应可靠吸起。
②轨道电路在任何一点被列车占用时,即使只有一个轮对进入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应立即释放衔铁。
③当轨道电路不完整时,断轨、断线或绝缘破损时,轨道继电器应立即释放衔铁,关闭信号。
④对某些轨道电路,还应实现由轨道向机车传递信息的要求。
3、轨道电路的分类①轨道电路按接线方式分可分为闭路式和开路式(均是以轨道电路平时无车占用时所处的状态来确认)。
②轨道电路按供电方式分可分为直流轨道电路和交流轨道电路,其中直流轨道电路又分为直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和直流脉冲式轨道电路(包括极性脉冲轨道电路、极频脉冲轨道电路和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交流轨道电路又分为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包括工频50HZ整流轨道电路、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频二元二位感式轨道电路、75HZ轨道电路、音频轨道电路也叫移频或无绝缘轨道电路)和交流电码式轨道电路(包括50HZ交流计数电码轨道电路、75HZ交流计数轨道电路、25HZ电码调制轨道电路)。
③按电气牵引区段牵引电流的通过路径分为单轨条轨道电路和双轨条轨道电路。
单轨条轨道电路是以一根钢轨作为牵引电流回线,在绝缘处用抗流线引向相邻轨道电路的钢轨上的一种轨道电路(如下图1所示),因其牵引电流流过钢轨时在钢轨间产生较大的电位差,成为信号电路外界的主要干扰源,牵引电流越大,钢轨阻抗越大,对信号电路造成的干扰也越大,并且由于单轨条轨道电路轨抗较大传输距离相对缩短,但单轨条轨道电路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相对功耗小。
轨道电路-图文第一章轨道电路基本知识轨道电路同电动转辙机一样,是铁路信号的基础设备。
轨道电路用于判断轨道线路是否有列车、车辆,是信号联锁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
一、轨道电路的组成轨道电路是以一段轨道的两条钢轨为导体的电气回路,这一段轨道称为一个区段,即轨道电路区段(也简称轨道区段)。
轨道电路主要由送电端,钢轨和受电端三部分组成,见图1-1。
1.送电端由电源变压器、限流器、引接线及变压器箱或电缆盒等组成。
限流器是为了保护电源设备而设,一般采用电阻器或电抗器。
2.钢轨由轨条、轨端接续线和钢轨绝缘等组成。
轨端接续线安装在两根轨条的接头处,减小和稳定钢轨电阻(或阻抗);钢轨绝缘为分隔或划分轨道电路之用。
3.受电端是由升压变压器、轨道继电器、引接线及变压器箱或电缆盒等组成。
升压变压器和轨道继电器之间通过电缆线路连接。
二、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轨道电路基本工作原理见图1-2.当轨道区段未被列车或车辆占用时,即空闲时,交流220V轨道电源由电源变压器降压,经限流器和引接线,送到送电端的钢轨上。
由于钢轨上无车,电流沿着钢轨线路流向受电端。
受电端钢轨的电流经引接线送至升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经电缆线路加到设在信号楼机械室的轨道继电器(GJ)线圈上,-1-使轨道继电器励磁吸起,利用其前接点闭合条件,表示(反映)轨道区段空闲。
见图(a)。
当轨道区段有列车或车辆时,即占用时,见图(b),由于列车的车轮轮对横跨在钢轨上,轮对的电阻比轨道继电器(GJ)线圈的电阻小得多,送电端送出的轨道电流绝大部分被轮对分路,致使轨道继电器因得不到足够的电流而失磁落下。
利用其后接点闭合的条件,接通轨道区段红灯表示电路(红光带),表示这个轨道区段已被车占用。
轨道电路的制式很多,有开路式和闭路式之分、直流型和交流型(包括脉冲型)之分等等。
但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我国使用最普遍的轨道电路制式是JZ某C-480型交流轨道电路。
三、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轨道电路的基本工作状态是调整状态和分路状态。
轨道电路定义:
把一段钢轨用导线连接起来,两端用轨道绝缘节分割开来,这个区段就是轨道区段,以这段钢轨为导体,形成的电路就叫做轨道电路。
一个进路有若干个轨道电路组成。
是利用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的电路。
也叫轨道区段。
一个进路有若干个轨道区段组成。
轨道电路的作用:
1、监督列车的占用,反映线路的空闲状况,为开放信号、建立进路或构成闭塞提供依据。
2、传递行车信息。
如移频自动闭塞利用轨道电路传递不同的频率信息来反映列车的位置,决定通过信号机的显示或决定列车运行的目标速度,从而控制列车运行。
因此,轨道电路的性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是铁路信号的重要基础设备。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原理图,它是由机械室的电源通过电缆传送到送电端接线盒,在通过限流器、导引线接到钢轨上,通过钢轨传送到受电端的导引线、接线盒,然后通过电缆传送到机械室的继电器,有继电器的动作来判断区段内有无车辆占用。
送电端是由电源、限流器(可调电阻)用来调整供钢轨的可靠电压的,通过导引线接到钢轨上。
限流器他有两个作用:1、保护电源不因电流过载而损坏。
2、保证在钢轨上的电流大小轨道继电器能够吸气。
受电端主要设备就是继电器。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轨道电路原理图,它的基本组成,是由钢轨、轨道接续线、和送电端(轨道电源、限流器)、受电端(轨道继电器、)
当钢轨完整且没有列车占用的时,我们看这个电源通过电源正极、限流器送到钢轨上然后经过钢轨传输到受电端,又通过钢轨接续线送到继电器,给继电器送电。
使继电器历磁,继电器吸起,继电器接点上节点闭合,电流回到负极,构成电流回路。
表示线路空闲。
当轨道电路被车占用时,相当于两根钢轨之间连结了一个短路线,也就是车轮把两根钢轨短路。
这时送电端的电流,通过限流器、接续线、钢轨、车轮又返回到送电端。
也就是说,受电端的继电器,此时没有电流,或有很少一部分电流,不能把继电器吸起,因此,受电端继电器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落下。
表示这个区段有车占用。
轨道电路的分类:
1、、按动作电源分:直流轨道电路和交流轨道电路。
通常采用交流轨道电路(低频300HZ
以下、音频300---3000HZ、高频10-40KHZ)。
2、按工作方式分:开路式和闭路式。
常用的是闭路式。
3、按传送的电流特性分:连续式、脉冲式、计数电码式、频率电码式、数字电码式五
种。
4、按分割方式分:有绝缘轨道电路和无绝缘轨道电路。
5、按所处位置分:站内轨道电路和区间轨道电路。
站内轨道电路:用于站内各区段,一般只有监督本区段是否空闲的功能,不能发送其他信息;区间轨道电路:主要用于自动闭塞区间,不仅要监督各闭塞分区是否空闲,而且要传送有关行车信息。
6、按线路内有无道岔分:无岔轨道电路和道岔轨道电路
7、按适用区段分:电化轨道电路和非电化轨道电路。
8、按通道分:单轨轨道电路和双轨轨道电路。
站内轨道电路的划分和命名:
1、划分原则:
(1)、有信号机的地方必须设置绝缘节。
(2)、满足行车、调车作业效率的提高,增加平行作业。
(3)、一个轨道电路区段的道岔不能超过3组。
(道岔组数过多,道岔轨道电路受电端电压难以调整)。
2、轨道区段的命名:道岔区段和无岔区段分别命名
(1)、道岔区段:根据道岔编号命名。
如果这个区段就一个道岔,他的命名就是它的道岔编号(如:1DG一道轨);如果有两个道岔,它的命名就是小号道岔编号—大号道岔编号(如3-5DG 3杠5道轨) ;如果有三组道岔,它的命名就是小号道岔编号—大号道岔编号,中间道岔不写(如:7-11DG 7杠11道轨)。
(2)、无岔轨道电路命名:有几种不同情况,
对于股道,以股道编号命名。
如:一股道命名为“1G”读作“一股”。
对于进站信号机内方无岔区段:下行咽喉用“A”:如:1AG 、2AG;上行咽喉用“B”.如:1BG 、2BG。
差置调车信号机之间:用最小道岔编号和最大道岔编号,中间用斜杠分开加WG。
如:1/3WG 读作1斜杠3无轨。